- 年份
- 2024(6813)
- 2023(9605)
- 2022(8072)
- 2021(7317)
- 2020(6161)
- 2019(13438)
- 2018(13104)
- 2017(24817)
- 2016(13659)
- 2015(14942)
- 2014(14666)
- 2013(14528)
- 2012(13178)
- 2011(12051)
- 2010(11862)
- 2009(11376)
- 2008(11225)
- 2007(9847)
- 2006(8847)
- 2005(7944)
- 学科
- 济(50991)
- 经济(50891)
- 管理(48261)
- 业(42740)
- 企(35377)
- 企业(35377)
- 方法(22342)
- 数学(19469)
- 数学方法(19333)
- 财(18242)
- 制(15364)
- 农(15037)
- 中国(13417)
- 业经(12687)
- 务(10976)
- 财务(10954)
- 财务管理(10931)
- 学(10604)
- 企业财务(10452)
- 贸(10400)
- 贸易(10397)
- 体(10355)
- 易(10127)
- 农业(10035)
- 环境(10035)
- 银(9250)
- 银行(9214)
- 划(8850)
- 体制(8727)
- 行(8724)
- 机构
- 大学(200202)
- 学院(198608)
- 济(82174)
- 经济(80607)
- 管理(77208)
- 理学(67153)
- 研究(66914)
- 理学院(66457)
- 管理学(65475)
- 管理学院(65122)
- 中国(50809)
- 科学(41953)
- 京(41399)
- 财(40255)
- 农(38223)
- 所(34398)
- 业大(33288)
- 财经(31865)
- 研究所(31362)
- 农业(30177)
- 中心(30127)
- 江(29474)
- 经(28971)
- 北京(25537)
- 经济学(25516)
- 院(24312)
- 财经大学(23790)
- 范(23421)
- 经济学院(23091)
- 师范(23067)
- 基金
- 项目(138925)
- 科学(109376)
- 基金(103399)
- 研究(95262)
- 家(92942)
- 国家(92198)
- 科学基金(78335)
- 社会(63560)
- 社会科(60352)
- 社会科学(60338)
- 基金项目(55330)
- 省(53349)
- 自然(52088)
- 自然科(50789)
- 自然科学(50772)
- 自然科学基金(49935)
- 划(45225)
- 教育(42966)
- 资助(40968)
- 编号(36412)
- 重点(31272)
- 部(30860)
- 制(29856)
- 创(29100)
- 发(28538)
- 成果(28485)
- 国家社会(27399)
- 创新(27370)
- 科研(27126)
- 教育部(26300)
共检索到289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柳武妹 李佳扬 金晓彤
如何减少消费者对食物、水、纸等资源的浪费是一个兼具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研究话题。过往研究探究了哪些因素会促进消费者的资源节约,以及哪些因素会导致消费者的资源浪费。然而,究竟资源节约标识的视觉设计是否会影响消费者的资源节约/浪费?目前还尚未被学术界回答,尽管这一问题有趣且有探究价值。通过1项田野实验和4项实验室实验,本文发现了一种新颖的宽松间隙——资源浪费效应。具体而言,资源节约标识中的文字信息在视觉上排列得宽松(相比于排列得紧凑)会增加消费者实际的资源浪费(研究1)和资源浪费意愿(研究2);原因是资源节约标识中宽松(vs.紧凑)的文字间隙设计会使消费者感知宣传资源节约信息组织的言行不一致,这进一步降低了资源节约信息的感知说服力,从而加了消费者的资源浪费意愿(研究3和4)。这一效应在具有外归因特质的消费者中更加显著,在具有内归因特质的消费者中消失(研究5)。本文对资源节约领域的研究和视觉营销领域的研究均有明显推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庄国澄 程梦飞 杭玉玺 吕风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基础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集资办学、捐资助学、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逐渐形成。人们对教育事业倾注了感情,对子孙后代寄予希望,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随着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的不断提高,大多数教师不辜负国家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热心教育教学工作,为培养和造就人才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也有些教师不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文艺
现阶段我国高校存在着严重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等教育资源浪费现象 ,成为制约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因素。文章对教育资源浪费概念的表述及其内涵的理解作了阐述 ,分析了目前高校内部教育资源浪费的现状及原因 ,并对如何减少教育资源浪费提出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高校 教育资源 浪费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邓可祥 邓辉 王雪红
对建设项目的资源浪费现象,从项目规划、建筑设计、项目建设及运行等各个阶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建筑行业的资源浪费现象是严重的,而且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需要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关键词:
建筑行业 资源浪费 全过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宝超
一、教育资源浪费的表现及原因 (一)学校布局不合理,规模效益差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中存在着学校布点多、规模小、办学效益差的问题。如:1977年至199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由404所增至1080所,但普遍规模过小,在校生2000人以下的有579所(占高校总数的53.6%),其中300人以下的34所,301—500人的24所,501—1000人的145所,1001—1500人的213所,1501—2000人的163所。到1995年,经调整后,全国共有1054所普通高校,本专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盼盼 白军飞 刘晓洁 成升魁
食物浪费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消费端是造成食物浪费的重要环节,且呈日趋严重的趋势。消费端的食物浪费主要分为家庭食物浪费和在外食物浪费;消费端的食物浪费对国家粮食安全、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均产生不同的影响;影响消费端食物浪费的重要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因素、人口特征、消费者的行为与意识等。目前对消费端食物浪费的研究多采用称重(或估算)和计量模型等方法,仍需要通过发展更合理的量化方法、建立更完整的理论模型、提出更完善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探究。此外,减少消费端食物浪费需要从政府、社会、个人等多角度出发,促使多方利益相关者形成合力应对消费端食物浪费问题。
关键词:
食物浪费 消费端 影响与行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明华
浪费在报刊以及日常用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而把它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并进行系统的经济学分析却比较鲜见,赖德胜教授主编的《关注浪费》(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4月版)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一部成功之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杞人
英国食品浪费惊人英国政府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英国人每年浪费的食品的价值高达100亿英镑(约合200亿美元)。英国政府资助的废物和资源行动计划组织披露了英国人浪费食品的严重程度。调查报告说,英国人每天扔掉440万个苹果、160万根香蕉、130万罐酸奶、66万个鸡蛋、55万只鸡、30万包土豆片和44万份熟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韦群林
司法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运用是提升法官职业化水平、提高司法能力、进而实现有效率的司法公正的关键,也是我国司法改革亟待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我国司法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体制性浪费问题。研究这一问题的成因,寻求解决之道,对于提高司法能力、实现司法公正,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盼盼 王灵恩 白军飞 刘晓洁 成升魁 符绍鹏
随着旅游消费的快速发展,旅游成为驱动城市餐饮食物消费的重要动力,然而旅游城市食物浪费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中国食物可持续消费和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为探究旅游城市餐饮消费者的食物浪费行为,本文构建了消费者在外就餐食物消费与浪费模型,利用北京、上海、成都和拉萨4个旅游城市159家餐饮企业2293份消费者餐桌食物浪费现场调研一手数据,实证分析了旅游城市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特征,尤其是旅游者和非旅游者的食物浪费行为及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餐饮消费者每餐人均浪费量为79.52g。从消费者类型分析,旅游者人均每餐食物浪费量(96.54g)高于非旅游者人均每餐食物浪费量(73.79g);从就餐原因看,当就餐原因为朋友聚餐时相比其余就餐原因容易造成更高的食物浪费量;消费者的个人特征是影响其食物浪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其中受教育水平和年龄结构对食物浪费行为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即随着教育水平和年龄的增加,消费者人均每餐食物浪费量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另外,收入越高的消费者越容易产生食物浪费行为,不同消费时间、不同就餐频率群体的食物浪费同样呈现出显著差异。减少餐饮食物浪费,倡导低碳、绿色和可持续消费模式需要政府、餐饮企业、消费者等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和行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廖芬 青平 侯明慧
巨大的食物浪费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后果,阻碍社会的发展。消费者是食物浪费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减少食物浪费,就必须了解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利用961个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从食物和环境相关行为两个角度,分析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探讨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食物浪费量较大,占总食物量的16.52%。一般态度、金钱态度、环境态度、主观规范、个人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均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减少食物浪费意愿,其中,环境态度对减少浪费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食物浪费的一般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个人规范影响最小。而减少食物浪费意愿则显著负向影响消费者的食物浪费行为。因此,为有效减少食物浪费,提出加强沟通宣传、改变消费者对食物浪费的行为态度;规范相关条例制度、强化消费者减少食物浪费的规范;同时加强相关培训教育、提高消费者对食物浪费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的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婷月
文章使用DEA-CCR模型及Malmquist指数法计算了2004–2012年我国省际基础教育技术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以揭示财政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浪费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只有不到1/2省份的基础教育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中部地区基础教育在财政教育事业费、基本建设经费、师资数量与固定资产投入上的浪费程度大于西部地区;由基础教育的政策时滞及其供给数量与质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导致相对的技术退步,引发了基础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降低。文章认为,当教育基础设施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改善基础教育配置效率的财政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婷月
文章使用DEA-CCR模型及Malmquist指数法计算了2004–2012年我国省际基础教育技术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以揭示财政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浪费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只有不到1/2省份的基础教育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中部地区基础教育在财政教育事业费、基本建设经费、师资数量与固定资产投入上的浪费程度大于西部地区;由基础教育的政策时滞及其供给数量与质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导致相对的技术退步,引发了基础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降低。文章认为,当教育基础设施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改善基础教育配置效率的财政资金应该更多地投入与教学质量相关的要素而不是数量要素上。文章从基础教育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变化上剖析了资源浪费的原因,指出了当前财政资源的浪费程度,对下一阶段地方政府承担城镇化基础教育供给成本的合理规模提供前期政策指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灵恩 倪笑雯 李云云 成升魁
食物浪费及其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与全球粮食安全密切相关,减少食物浪费逐渐被认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Plan B。消费端是造成食物浪费的重要环节,消费者作为消费端食物浪费的主体,其在消费阶段产生的食物浪费是食物损耗与浪费的主要来源。本文采用直接称重法,在全国典型地区(北京、上海、四川、山东、河南和西藏)获取居民食物浪费的一手数据,首次在全国尺度上测算了消费端食物浪费总规模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结果显示:(1)2018年全国居民消费端食物浪费共3432万t,人均食物浪费量67.33 g/d,其中粮食浪费量占比最高(35.44%),其次是蔬菜(34.83%)和肉类(15.38%)。(2)2018年全国居民消费端食物浪费所占用的生态足迹达6254万hm~2,人均生态足迹为448 m2,按中国人均生态足迹1.5 hm~2计算,相当于4169万人的生态位被挤占;水产类(39.28%)和肉类(34.22%)的生态足迹占比最大,分别为2456.23万hm~2和2140.25万hm~2。研究结果有助于推进我国消费端食物浪费的减量化,对于缓解食物浪费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压力、改善全球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食物浪费 消费端 生态足迹 粮食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