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32)
- 2023(5407)
- 2022(4329)
- 2021(3758)
- 2020(2916)
- 2019(6586)
- 2018(6194)
- 2017(12271)
- 2016(6107)
- 2015(6819)
- 2014(6816)
- 2013(7084)
- 2012(6920)
- 2011(6417)
- 2010(6740)
- 2009(6414)
- 2008(5925)
- 2007(5486)
- 2006(5226)
- 2005(4953)
- 学科
- 济(54971)
- 经济(54945)
- 管理(15603)
- 地方(15583)
- 方法(14575)
- 业(13149)
- 数学(12830)
- 数学方法(12780)
- 地方经济(12110)
- 中国(10754)
- 企(9343)
- 企业(9343)
- 业经(9081)
- 学(8763)
- 农(8750)
- 经济学(6661)
- 农业(6491)
- 财(6152)
- 制(6017)
- 融(6000)
- 金融(6000)
- 环境(5934)
- 贸(5892)
- 贸易(5886)
- 发(5823)
- 易(5595)
- 和(5550)
- 产业(5524)
- 体(5361)
- 银(5161)
- 机构
- 大学(99849)
- 学院(99788)
- 济(57416)
- 经济(56533)
- 研究(41455)
- 管理(34657)
- 中国(31153)
- 理学(29034)
- 理学院(28686)
- 管理学(28267)
- 管理学院(28065)
- 财(23583)
- 科学(21268)
- 所(21005)
- 京(20487)
- 经济学(19605)
- 研究所(18692)
- 财经(18462)
- 中心(17396)
- 经济学院(17277)
- 经(16670)
- 江(15302)
- 院(14549)
- 财经大学(13486)
- 北京(13422)
- 农(13242)
- 科学院(12771)
- 范(12736)
- 师范(12656)
- 社会(12294)
- 基金
- 项目(59214)
- 科学(47212)
- 研究(44687)
- 基金(44046)
- 家(37838)
- 国家(37552)
- 社会(31960)
- 科学基金(31944)
- 社会科(30400)
- 社会科学(30394)
- 基金项目(21969)
- 省(21628)
- 教育(19157)
- 资助(18054)
- 划(17734)
- 自然(17537)
- 自然科(17110)
- 自然科学(17108)
- 自然科学基金(16810)
- 编号(16422)
- 发(14874)
- 国家社会(14443)
- 成果(13953)
- 济(13850)
- 经济(13724)
- 重点(13712)
- 部(13427)
- 发展(12828)
- 展(12661)
- 教育部(11880)
共检索到168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
2022年越南经济实现了全球范围内少有的高速增长,这一逆势增长既是由越南政府提前放开疫情管控、灵活运用货币政策等因素所致,又是越南过去36年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改革开放的结果,同时,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外资和由此沉淀出的出口能量对越南经济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不可忽视的还有越南显著的人口红利优势。展望未来,越南经济有望继续高速增长,但短期内其在前行过程中也必然受到地缘政治风险、美联储升息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越南对外资的绝对依赖以及自身缺乏健全的产业集群也将对经济增长构成不小的掣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对于经历长期高增长的中国经济而言,我们可能更能感受到高增长的利弊,因而对转变发展方式也就更加渴望,迫切希望经济呈现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从社会、经济和生态角度看,增长的可持续性包含三个层面:一层是经济学意义上均衡或平衡的概念,一层是基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可持续性,还有一层是社会管理意义上的可持续性。这几个层面的有机统一,是可持续性的完整内涵。它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可以通过杠杆率、赤字率、就业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丁爽
考虑到2022年财政与信贷脉冲略偏向积极提振效应,笔者预测2022年GDP增长或达5.3%。楼市信贷环境或将见底回暖,但房地产投资放缓仍是经济增长拖累因素;政府注重经济社会发展长远目标,货币及财政政策大幅放松的可能性降低;汽车芯片供应改善会带来上行风险,而楼市需求疲软会构成下行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友敬 方汉中
一、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研究经济增长趋势首先应弄清什么叫做经济增长。关于经济增长概念,各家之说很不相同,有的强调这一方面,有的强调那一方面,其概念不是“大同小异”,而是相差甚远。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我们认为一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容易混淆,并经常交替使用;二是经济增长的内容繁多,难以高度概括;三是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研究本体时容易掺进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海燕 黄振奇
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1979年~2008年,GDP年均增长率9.8%,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奇迹。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可以预见,我国经济还将有30年左右(年均增速在7.2%以上)的高增长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刘树杰 刘雪燕 孙学工
为了清晰的分析未来十年我国经济的增长趋势,我们把1990~2009年作为分析基准,通过分析供给条件和外部约束的变化,得到未来我国经济的走势。一、劳动力供给减速将导致经济增长下降0.4个百分点劳动力投入的高增长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1993~2009年,就业人口年均增加0.96%,根据生产函数法测算,年均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但随着生育率持续下降,我国人口增长不断放慢,老龄化步伐加快。由此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将出现下降,劳动力增长减速并转为下降。据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预测,劳动年龄人口①将于2016年达到最高峰值,总量为9.99亿人,之后将出现逐渐下降,至2020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建伟
周期性波动是各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规律,任何周期性波动均存在瞬时均衡值,经济增长周期的瞬时均衡值取决于内部结构性因素和财政支出及出口等外生变量,随影响因素的变化呈动态发展状态。动态化索罗模型本身即是一个内生性周期性波动模型,其稳定均衡增长状态与经济增长周期的动态均衡增长状态是一致的。凯恩斯主义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和新古典主义的均衡增长理论分别反映了经济增长周期的周期性波动及其动态均衡增长状态。从我国实际经济运行看,短期波动总是围绕长期波动展开,并以长期波动为动态均衡值。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周期性下降趋势,但年均GDP增速仍能保持在6.5%左右的较快增长状态。
关键词:
经济增长周期 动态均衡增长状态 发展趋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天勇
二元体制~①国家中,体制扭曲是一个经济运行普遍存在的状态。其不可纠正部分,形成各有关经济变量的体制扭曲值,其与市场经济国家和本国市场体制部分各经济变量的标准值比较,可以求出标准值和扭曲值之间的体制扭曲差值。这是建立体制改革与国民经济产出之间数量关系分析一个关键性的内生变量。用其可以计算二元体制经济中要素、消费和资产的扭曲性剩余,也可以用“应该有,但没有”的反事实逻辑计算造成的产出、消费和资产损失,还可以用“应该有,通过向标准值逼近的努力,可以有”的事实还原逻辑,仿真体制改革释放的产出、消费和资产潜能。文章认为,二元体制自然经济增长率与一元市场经济国家自然经济增长率有重大的区别。前者速度在工业化阶段呈现中速和低速状态,增长潜能被禁锢在体制扭曲之中,需要推进改革释放;后者增长潜能在于萧条时期的流动性不足,主要用经济扩张性政策刺激。经过仿真计算,如果中国未来体制改革得不到落实,自然经济增长速度在1.50%-2.50%之间。考虑中国二元体制和国土开发率较低,文章给出了适应于中国未来二元体制深化改革和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的增长模型,并进行仿真预测,2035年前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可保持在5%-6%的水平上。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磊 张晓旭
当今国际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间相互不信任感随之上升,构建一国国际信誉成为国际合作的重点与难点。作为经济外交的一部分,对外援助是一国国际信誉生成的重要方式。本文建立一个由交换结构、归因机制、兑现承诺构成的理论框架以解释对外援助中国际信誉的生成逻辑。交换结构分为议价交换结构和互惠交换结构。援助国在不同交换结构中通过兑现承诺生成不同类型的国际信誉。议价交换结构下,受援国对援助国援助行为进行情境归因,偏向于对援助双方交易性关系的感知,此时,援助国兑现援助承诺生成商品型国际信誉。互惠交换结构下,受援国对援助国援助行为进行属性归因,偏向于对援助双方社会性关系的感知,此时,援助国兑现援助承诺生成认同型国际信誉。国际信誉水平的高低则取决于援助双方的交换结构。通过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和欧盟对非洲援助的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一理论框架。从中可以获得启示,对外援助中要树立正确义利观,坚持互惠交换结构,建立高水平国际信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一鸣
中国经济增长正在发生阶段性变化,受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中期经济增长将回稳到7%—8%的区间。与此同时,国际市场扩张放慢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对中期稳增长也将提出诸多新的挑战。因此,中国迫切需要推动经济转型,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关键词:
中期趋势 阶段性变化 经济转型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鹏飞 李国强 侯麟科 刘明兴
本文从地方干部的历史来源出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各县市的经济政策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绩效差异进行了解释和检验。我们发现:中国革命的历史发展路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的干部来源产生了持续的深刻影响;在不同历史来源的地方干部中,地方政府的行为倾向和经济政策选择存在着显著差异;地区之间不同的经济政策导向决定了经济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
关键词:
地方干部 经济绩效 地区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梁炜
本文从促进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对于GDP增速贡献率以及资本形成率的历史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强烈依赖投资驱动的典型事实进行了说明,基于市场、政府以及信用三个层面分析了投资驱动型经济的形成机制,对当前产能过剩与投资驱动的内在关联进行了梳理总结,投资驱动型经济在规模与结构两方面对产能过剩局面发挥作用。
关键词:
投资驱动 产能过剩 宏观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傅国华 姚树洁
假设在其它投入要素不变的前提下 ,本文论证了经济层次是影响经济总量增长的一个的新要素 ,论证了当全局性政策变量的边际产出率等于分层次政策变量的边际产出率时 ,经济总量GDP达到最大化。论文指出过去“一刀切”政策往往是基于对部分层次的经济系统的发展需要 ,具有“多数和平均特性” ,但不能同时满足各层次的经济发展需要。建议推进经济分层次增长 ,实现经济总量更多增长
关键词:
经济层次 政策变量 分层次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梁炜
本文从促进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对于GDP增速贡献率以及资本形成率的历史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强烈依赖投资驱动的典型事实进行了说明,基于市场、政府以及信用三个层面分析了投资驱动型经济的形成机制,对当前产能过剩与投资驱动的内在关联进行了梳理总结,投资驱动型经济在规模与结构两方面对产能过剩局面发挥作用。
关键词:
投资驱动 产能过剩 宏观经济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为杰
政府分权是实现我国增长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文以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微观主体分权为逻辑起点,以制度-结构-行为-绩效为分析框架,从激励与约束的视角研究地方政府行为。研究认为,在分权激励下,地方会展开"中国式的政府竞争",并过多的保护资本,而忽视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的产权。非均衡的产权制度在经济发展前期能够实现公众与地方政府的共容利益。随外在约束条件的不断变化,在原有的激励模式下,"包容性增长"被"排斥性增长"所替代。在缺乏公众的约束下,地方政府带来激励偏差会加大。因此,作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是转变经济发
关键词:
政府分权 地方政府 激励模式 增长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