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2)
2023(9885)
2022(8195)
2021(7306)
2020(6610)
2019(15065)
2018(14875)
2017(29182)
2016(16117)
2015(18101)
2014(18215)
2013(18516)
2012(17309)
2011(15405)
2010(15772)
2009(15044)
2008(15620)
2007(14406)
2006(12476)
2005(11418)
作者
(49546)
(41853)
(41572)
(39495)
(26665)
(19991)
(18954)
(16302)
(15510)
(14903)
(14215)
(13892)
(13662)
(13175)
(13131)
(12998)
(12814)
(12437)
(12112)
(11995)
(10599)
(10290)
(10246)
(9447)
(9409)
(9352)
(9351)
(9326)
(8617)
(8419)
学科
(78120)
(76762)
经济(76670)
(70195)
企业(70195)
管理(60896)
方法(37048)
数学(28832)
数学方法(28624)
(26389)
业经(25976)
(25415)
(19376)
财务(19361)
财务管理(19336)
农业(19100)
企业财务(18275)
技术(16672)
中国(15465)
(15111)
(14676)
(13736)
贸易(13733)
(13326)
(13235)
(13108)
理论(13077)
(13000)
地方(12508)
(11253)
机构
学院(248914)
大学(244178)
(106715)
经济(104798)
管理(99351)
理学(85340)
理学院(84498)
管理学(83373)
管理学院(82922)
研究(79917)
中国(62214)
(51128)
(50979)
科学(50068)
(48767)
(42357)
农业(40686)
业大(40092)
财经(39060)
(38823)
研究所(38328)
中心(36721)
(35260)
经济学(32388)
北京(31941)
(30671)
经济学院(29584)
财经大学(28514)
经济管理(28383)
(28200)
基金
项目(159816)
科学(125502)
基金(115908)
研究(114454)
(101271)
国家(100348)
科学基金(86167)
社会(72917)
社会科(69093)
社会科学(69073)
(64231)
基金项目(61675)
自然(56483)
自然科(55178)
自然科学(55160)
自然科学基金(54246)
(52685)
教育(51207)
资助(47502)
编号(45672)
(38319)
(36147)
重点(35833)
成果(35759)
(35325)
(35222)
创新(33025)
科研(30996)
课题(30736)
国家社会(29979)
期刊
(119855)
经济(119855)
研究(68751)
(47772)
中国(42775)
(41825)
学报(39540)
管理(38758)
科学(36347)
农业(32664)
大学(29459)
学学(28348)
技术(22674)
业经(21931)
(21026)
金融(21026)
(20697)
财经(19778)
经济研究(18310)
教育(17440)
(17070)
问题(16321)
技术经济(15924)
财会(13114)
商业(12751)
世界(12720)
(12629)
现代(12472)
(12440)
统计(11967)
共检索到363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吕荣华  李杨瑞  梁天锋  谢春斌  温国泉  唐茂艳  陈雷  王强  张晓丽  Tran Van Quang  
越南地处热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特别适合甘蔗生长。甘蔗是越南最重要的糖料作物,近年来全国种植甘蔗面积约30万hm2,甘蔗总产已超过2000万t。以越南农业统计资料和越南统计年鉴为基础数据,通过实地调查,比较分析了越南全国、各农业生态区、部份省份近6~10年种植甘蔗面积、单产及总产等糖业生产情况,为我国甘蔗科技工作者、蔗糖生产企业与主管部门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芳  杨荣仲  李松  莫磊兴  李翔  
为提高甘蔗育种的选择效率,摸索简便科学的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采用几种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对各方法的相关系数和离差偏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用一次蒸煮法测定甘蔗蔗糖分得到的结果和常规方法作比较,相关系数达0.99以上,离差偏差0.11左右;用二次推算法测定甘蔗蔗糖分,相关系数在0.99~0.98之间,离差偏差在0.18~0.19之间;用一次推算法测定甘蔗蔗糖分,其相关系数达0.98以上,离差偏差在0.23左右。对不同的试验要求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可提高甘蔗蔗糖分分析效率及育种选择效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裕  罗拥军  谭秋林  谭宗琨  
通过集成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3S技术(RS、GIS、GPS)和射频IC技术等,以电信增值服务和网站建设为纽带,建立一个辐射示范蔗区农户、制糖企业、糖业生产主管部门的公共信息技术服务体系的方案。实践结果表明:初步建成的甘蔗糖业信息技术服务体系能较好地提升蔗区原料蔗的产量和品质,保证了入厂原料蔗的新鲜度,较好地实现了企业与蔗农的双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学宽  刘家勇  范源洪  吴才文  赵俊  赵培方  
利用AMM I(主效可加互作乘积)模型及双标图、Di(品种稳定性参数)以及相应表现型值与Di值的聚类分析,对2005~2006年14个甘蔗品种云南5个试点的2年新植1年宿根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进行基因环境互作研究分析。结果表明:①产量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显著,稳定性好的品种有云瑞99-113、德蔗93-94等;甘蔗糖分与环境互作效应较小,稳定性好的品种有云瑞99-113、云蔗98-236等。②根据AMM I双标图,提出了参试品种在参试点的适应性。③根据平均产量和糖分及其Di值聚类分析,参试品种可分为5类。基于AMM I的互作稳定性分析和聚类分析为蔗区甘蔗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亮  聂新鹏  王晋臣  
1990年代以来 ,广西蔗糖业快速发展 ,初步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 ,产糖量连续 1 0个榨季居全国第一位 ,已稳固地成为我国最大的糖料生产、食糖加工和销售中心。我国加入WTO后 ,面临全面国际竞争的新形势 ,广西蔗糖业生产水平还有很大潜力可以发掘 ,通过实施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 ,全面建设“双高”甘蔗优势产业带 ,适当调减种植面积 ,主攻单产和蔗糖分 ,同时大力推进制糖企业规模化、集团化进程 ,加大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程度 ,降低制糖成本 ,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 ,广西将继续保持我国主要产糖区的优势地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俊奇  王震  杨丽涛  李杨瑞  
为分析甘蔗SUT家族基因新成员的序列特征和基因表达模式,采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以甘蔗GT28未成熟茎cDNA为模板克隆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命名为SoSUT2-h1,GenBank登录号KF808330。该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2 132bp,开放阅读框长1 749bp,编码582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61.80ku和6.17。SoSUT2-h1蛋白具有12个跨膜结构。该蛋白具有保守的蔗糖转运蛋白功能域,属于MFS蛋白家族和GPH(蔗糖/H+共转运体)超家族中的一员。荧光定量PCR表明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洪博  陆鑫  毛钧  苏火生  林秀琴  徐超华  李旭娟  蔡青  
甘蔗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作物,是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而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是甘蔗体内蔗糖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对甘蔗中蔗糖的合成、积累和抗逆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介绍蔗糖磷酸合成酶在甘蔗蔗糖代谢中的作用和SPS家族基因的克隆、分类、表达活性和功能,分析SPS基因在甘蔗不同种中的单核苷酸位点突变、插入、缺失和氨基酸变异情况,期望为甘蔗蔗糖磷酸合成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涛  梁贤  刘德源  梁秋明  
广西连续14年全国产糖第一。文章分析了广西发展节约循环型蔗糖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蔗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蔗糖产业内部两方面探讨了节约循环型蔗糖业的发展路径,提出优化原料蔗生产布局,做大做强产业龙头,完善"订单农业+价格联动"利益联结机制等保障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蓝彩金  
从广西蔗糖生产面临的困境谈我国糖业发展战略蓝彩金广西糖业进入90年代以来,产量急剧增长,1996年达237.51万吨,占全国食糖总产量的1/3强,比1990年的136.64万吨增长73.81%,年均增长9.65%,产糖量连续5个榨季居全国首位。然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月桂  吴建涛  刘副业  吴文龙  潘方胤  彭立冲  郑泽军  杨俊贤  
以甘蔗新品种粤糖04-252为材料,分析了其蔗茎产量、含糖量和蔗糖分丰产性和稳产性,同时对其对其蔗茎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之间进行了等级结构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粤糖04-252蔗茎产量、含糖量以及各期甘蔗蔗糖分均高于ROC22,稳产性能比ROC22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适应性较广。产量结构分析表明,公顷产蔗量在100~110 t之间的较合理群体结构为有效茎数在7.0~7.8万条/hm2、茎长在229.0~279.0 cm、茎径在2.55~2.95 cm。相关分析表明,蔗茎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茎径、茎长和有效茎数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月绪  张华  陈如凯  
研究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HPLC-RID)测定甘蔗茎节3种主要糖分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摒弃有毒流动相乙腈,建立一种无毒、快捷、准确的检测方法.该法通过乙醇浸提,采用Waters Sugar PakⅠ色谱柱(6.5 mm×300 mm,10μm),流动相为超纯水,流速0.4 m L·min-1,柱温90℃,检测器温度35℃.检测方法线性关系好、灵敏度高,RSD为2.77%-4.5%(n=5),方法重复性良好;加标回收率高,达95.4%-101.8%;能满足甘蔗及相似作物中3种糖的准确分析.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绍刚  
十七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糖业及对外蔗糖贸易(荷)陈绍刚一、序言十七世纪上半期在世界政治经济史上是一段特别的时期。在东方,中国政治上大变动,明清朝代交替;经济上生产结构发生变化。在西方,欧洲的对外扩张达到高潮,荷兰等国开始步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①。这一过渡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杨  傅华英  赵书环  陈如凯  张木清  
在甘蔗外植体再生体系的基础上,在甘蔗愈伤组织继代、胚性愈伤组织芽分化以及幼芽生根阶段的培养基中附加甘露糖,研究甘露糖对甘蔗外植体再生的影响,以确定用于甘蔗遗传转化筛选的最适浓度.结果表明,甘露糖对甘蔗茎尖愈伤组织诱导、愈伤分化和幼芽根形成均产生抑制作用.愈伤组织生长、分化、生根3个阶段的抗性筛选浓度分别为3-5、4-5和3 g.L-1.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美琼  
以广西1998~2012年与甘蔗种植面积有关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制作面积变化曲线和分布图,对甘蔗种植面积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甘蔗种植面积的时空分布情况及其规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揭示广西甘蔗种植面积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1998年以来,广西甘蔗种植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15年来净增加51.4万hm2,2008年以来基本稳定在110万hm2左右。2广西的崇左、来宾、南宁、柳州等4个市为甘蔗种植优势产区,种植面积占67.0%;百色、河池、防城港、钦州、北海、贵港6市甘蔗种植面积不大、密度不高,作为优势产区的有力补充;贺州、梧州、桂林、玉林等4市为非优...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建新  
广东的蔗糖业 ,在本世纪 3 0年代以前仍然处在传统时代的水平。民国以来广东农业界学者在蔗糖业方面的研究成果在不同程度上对 3 0年代广东地方当局的产业决策产生影响。 3 0年代广东的工业化运动 ,奠定了工业支持农业的基础。机器糖加工业迅速发展 ,同时有力地推动了甘蔗栽培业的技术进步。在 3 0年代前期广东糖加工业和甘蔗栽培业的关系已经发生了一些迥异于传统时代的深刻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