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47)
- 2023(3933)
- 2022(3436)
- 2021(3136)
- 2020(2725)
- 2019(6175)
- 2018(6044)
- 2017(11664)
- 2016(6554)
- 2015(7058)
- 2014(6738)
- 2013(6753)
- 2012(6564)
- 2011(6002)
- 2010(6020)
- 2009(5582)
- 2008(5402)
- 2007(4927)
- 2006(4540)
- 2005(4187)
- 学科
- 济(24846)
- 经济(24824)
- 管理(18733)
- 业(15401)
- 企(13235)
- 企业(13235)
- 方法(11004)
- 数学(9503)
- 数学方法(9379)
- 环境(9312)
- 学(9234)
- 财(7182)
- 中国(6393)
- 农(5958)
- 划(5901)
- 制(5500)
- 结构(5224)
- 地方(5174)
- 业经(4783)
- 产业(4616)
- 务(4517)
- 财务(4515)
- 财务管理(4503)
- 体(4486)
- 企业财务(4373)
- 贸(4192)
- 贸易(4190)
- 规划(4146)
- 和(4143)
- 易(4087)
- 机构
- 大学(97653)
- 学院(95799)
- 研究(40149)
- 济(36155)
- 经济(35397)
- 管理(30702)
- 科学(29491)
- 中国(27988)
- 理学(26605)
- 农(26492)
- 理学院(26224)
- 管理学(25430)
- 管理学院(25306)
- 所(23107)
- 京(22285)
- 研究所(21540)
- 农业(21371)
- 业大(20879)
- 中心(16819)
- 财(15860)
- 江(15458)
- 院(15013)
- 省(14870)
- 北京(14097)
- 室(13867)
- 农业大学(13750)
- 科学院(12957)
- 实验(12642)
- 财经(12611)
- 实验室(12132)
- 基金
- 项目(69551)
- 科学(52523)
- 基金(50209)
- 家(48335)
- 国家(48008)
- 研究(41899)
- 科学基金(38549)
- 自然(28291)
- 省(27891)
- 自然科(27572)
- 自然科学(27553)
- 自然科学基金(27079)
- 基金项目(26222)
- 社会(25695)
- 划(24355)
- 社会科(24296)
- 社会科学(24283)
- 资助(21867)
- 教育(18769)
- 重点(17078)
- 计划(16458)
- 科技(15773)
- 发(15302)
- 部(14643)
- 科研(14392)
- 编号(14171)
- 创(13898)
- 创新(13208)
- 业(12912)
- 专项(12624)
共检索到143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坤 韦晓娟 刘凯 李开祥 马锦林
[目的]以越南多毛金花茶(Camellia hirsuta Hakoda et Ninh)为实验材料,开展不同光照处理对多毛金花茶光合特性、叶解剖结构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研究,为越南金花茶引种栽培和抚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年5月上旬,将越南多毛金花茶置于不同光照强度(10%、20%、30%、40%、50%,通过覆盖不同层数的遮荫网获得)的遮荫棚内生长,处理时间2个月。[结果]不同光照处理下,多毛金花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不同,20%、30%光照处理显著提高了多毛金花茶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同时蒸汽压亏缺降低,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达到显著差异(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模舜 柯世省
研究天台鹅耳枥幼树叶片的解剖结构和光合特性对不同模拟生长环境光强(全光照FI、中等光强MI和低光强LI)的响应。结果表明:与MI和LI叶片相比,天台鹅耳枥FI叶片最厚,比叶质量(LMA)、叶绿素a/b、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羧化效率(CE)和单位叶面积氮含量(Narea)较高。FI叶片叶绿体在叶肉细胞表面排列紧密,MI叶片叶绿体在叶肉细胞质中随机分布,LI叶片叶绿体在叶肉细胞表面分布较为稀疏,使得细胞表面产生了大量剩余空间。FI叶片叶肉组织加厚增大了叶肉细胞间隙面的表面积(Smes)和叶绿体在叶肉细胞表面分布的有效空间,使得紧邻叶肉细胞间隙面的叶绿体表面积(Sc)增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坤 韦晓娟 李宝财 李开祥 马锦林
探讨金花茶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抗旱性的关系,为金花茶的品种选育及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3年生的8种金花茶叶片为试验材料,对其解剖学结构特征及气孔特征进行测定,结合主成分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塔姆岛金花茶的叶片厚度值最大为422.95μm,与其他金花茶的叶片厚度具有显著差异性,普通金花茶、罗斯曼金花茶、箱田金花茶的栅栏组织厚度值最大,凹脉金花茶的叶片厚度值和栅栏组织厚度值最小,气孔密度值最大的是普通金花茶,最小值为凹脉金花茶;8种金花茶呈现不同的抗旱性。叶片厚度、中脉导管直径、栅栏组织厚度、气孔密度可以作为反映金花茶抗旱能力的叶解剖结构特征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8种金花茶组植物的抗旱能力,结果为抗旱性最强的3个品种为普通金花茶、塔姆岛金花茶、多毛金花茶,抗旱能力最差的为凹脉金花茶。
关键词:
金花茶组 叶片解剖结构 气孔特征 抗旱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期和 李旭群 杨和生 韦霄 尹小娟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对金花茶盆栽幼苗光合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遮阴的条件下,幼苗夏季光合作用有午休现象,最高峰出现在08:00,其净光合速率为3.38μmol/(m2·s);2)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较低,分别为476.46和6.13μmol/(m2·s),是一种典型的阴生植物;3)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1000μmol/(m2·s),湿度为50%~60%的条件下,光合能力为12.58~13.50μmol/(m2·s),CO2浓度在25~1000μmol/mol的范围内,其净光合速率随浓度升高而显著上升,CO2饱和点约为1500.00μmol/mol,CO2补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文军 沈雅飞 曹志华 束庆龙 胡娟娟 李春生
【目的】研究不同叶面肥对油茶容器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叶面肥在油茶苗木培育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凤阳1号"1年生油茶容器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法,喷施不同的叶面肥(处理Ⅰ(尿素)、处理Ⅱ(海藻精华素)、处理Ⅲ(平衡型水溶肥料)和处理Ⅳ(磷酸二氢钾)),以喷清水为对照(CK),每隔15d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第3次喷施后30d,分别测定油茶容器苗叶片解剖结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和比叶重等指标,比较不同叶面肥对油茶容器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喷施不同叶面肥的4个处理均可增加叶片厚度,叶片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海绵组织和叶片结构紧密度,其中叶片厚度、叶片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诚诚 文佳 曹志华 胡娟娟 徐斌 梁淑云 段文军 束庆龙
【目的】研究油茶容器苗叶片解剖结构和光合生理指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了解其水分适应机制,为油茶育苗生产中基质水分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凤阳1号"1年生油茶容器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方式进行水分胁迫,使基质含水量分别为基质饱和含水量(W)的100%~91%,90%~81%,80%~71%,70%~61%,60%~51%和50%~41%。培养3个多月后,分别测定叶片的气孔特性、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生理特性等指标。【结果】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少,油茶容器苗的气孔密度、气孔面积、气孔大小和气孔开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当基质含水量为(90%~81%)W时,气孔密度和气孔面积均较大,气孔大小和开度均较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辛雷 王佳童 孙振元 王洁 殷恒福 范正琪 李纪元
[目的]鉴定分析金花茶花朵和叶片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变化特征,为金花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定性定量分析金花茶花瓣、雄蕊、老叶和新叶中花青苷、类黄酮及儿茶素类成分与含量。[结果]花青苷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均为金花茶中首次发现,其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仅存在于紫红色新叶中。类黄酮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和染料木苷为金花茶中首次发现,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和山柰酚-3-O-葡萄糖苷为金花茶叶片中首次发现。金花茶花瓣与雄蕊中花青苷相差不大,但却低于叶片尤其新叶;花朵中儿茶素类远高于叶片尤其新叶。金花茶花瓣和雄蕊中总黄酮及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和山柰酚-3-O-葡萄糖苷均相差不大,但却远高于叶片。金花茶新叶中主要类黄酮成分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及总类黄酮明显高于老叶。[结论]金花茶中共鉴定出2种花青苷、6种类黄酮和2种儿茶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等类黄酮是金花茶花朵呈现黄色的主要原因,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是金花茶新叶呈现紫红色的主要原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世伟 程金水 陈俊愉
该文报道了金花茶和山茶花的两个种间杂种,对黄色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两个品种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
关键词:
金花茶,山茶,种间杂种,育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陶源 邓朝佐
宛田红花油茶为母本,毛瓣金花茶为父本的杂交子一代,其花色、叶、小枝均显中间性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魏家慧 李国梁 汪文俊 梁洲瑞 鲁晓萍 刘福利 孙修涛 张朋艳
以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丝状体为材料,研究了温度(15℃、25℃和35℃)与光强(40、100和300 μmol·m~(-2)·s~(-1))对营养藻丝和孢子囊枝光合生理的影响,以期揭示紫菜丝状体发育的光温调控机制,为建立高效精准紫菜育苗技术奠定基础。结果显示:15℃和25℃实验组中,营养藻丝和孢子囊枝的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总光合速率(P_(g))和净光合速率(P_(n))均随光强升高而降低。在300 μmol·m~(-2)·s~(-1)下,营养藻丝的F_(v)/F_(m)和P_(g)趋于零,P_(n)为负值。在25℃、40 μmol·m~(-2)·s~(-1)下,营养藻丝的呼吸耗氧速率(R_(d))在实验周期内一直显著高于孢子囊枝;其他组则随胁迫时间延长,二者间R_(d)差距逐渐缩小。总体上,在相同条件下,所测孢子囊枝F_(v)/F_(m)、P_(g)和P_(n)均显著高于营养藻丝,而R_(d)与营养藻丝相当。在35℃实验组6 h时,孢子囊枝的F_(v)/F_(m)显著高于营养藻丝,但随光强升高直线下降(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金水 陈俊愉 赵世伟 黄连东
首次按花期、花径、重瓣性等项指标将不同金花茶进行了分类,为杂交亲本选择及应用提供了依据,对提高金花茶远缘杂交的座果率有重要参考价值。在大规模杂交中,初选出株型矮、花大、有香味、叶小的105杂种苗及‘新黄’、‘金背丹心’新品种,表明我国金花茶育种已取得初步成果。
关键词:
金花茶,育种,远缘杂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文平 郭天财 刘胜波 朱云集 王晨阳 王永华
以超高产小麦兰考矮早八和豫麦49为材料,研究了开花期旗叶光合与水分利用对光强的响应。结果表明:开花期,随着光强的增加,旗叶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率(WUE)均表现不同程度增大,超过一定的光强后反而下降;但胞间CO2浓度(Ci)随光强的增加而降低。与豫麦49相比,兰考矮早八在较高光强下旗叶仍表现出较高的光合特性与水分利用。
关键词:
冬小麦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 光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培环 吴军帅 董晓颖 王金政 薛晓敏 路超
【目的】研究苹果密闭园的不同间伐方式对果园光照状况、叶片光合指标、果树生长和产量质量的影响,为密闭园的合理改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富士’苹果郁闭园为试材,设计隔行间伐(A)、隔株间伐(B)和行内隔3去1间伐(C)3种处理和不间伐的对照(CK),对它们的光照、光合、树体生长以及产量和质量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3年的结果表明,除CK外,各处理的树冠覆盖率在3年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仍表现为CK>C>B>A;果园透光率和树冠内透光率表现为A>B>C>CK;在生长季,各处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羧化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A>B>C>CK,各处理叶片的胞间CO2浓度结果与此相反;3处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敬川 刘俊 武亚敬 王秀芬 张东风 汉瑞峰
为了明确架设防雹网对葡萄光合的影响,选用网线粗度为0.5,0.6,0.7 mm,网眼规格为1.0 cm×1.0 cm、1.2 cm×1.2 cm、1.5 cm×1.5 cm的深绿、浅绿、白色聚乙烯网和铁丝网为研究对象,以无网葡萄园为对照,观测其对光照和葡萄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线越粗对光照强度的影响越大,最大影响率为15.40%;网眼越小影响越大,但不同处理的平均光照强度仍在6万lx以上,不同颜色的聚乙烯网和铁丝网的影响率分别为11.31%,10.60%,10.32%,9.42%;网色越深对光照影响越大。不同规格防雹网对葡萄光合速率均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生产中可选用网线粗细为0.5 m...
关键词:
葡萄 防雹网 光照 光合速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祥青 陈丝雨 陈佳婷 毕远洋 曾姣艳 邹双全
对11种金花茶植物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蛋白编码序列筛选,利用EMBOSS在线程序、CodonW、Excel、MEGA7、SPSS、TBtools等软件解析了11种金花茶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和探讨了其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种金花茶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相似,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较弱,蛋白质编码区序列富含A/U碱基,密码子第3位以A/U结尾为主。金花茶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形成受选择压力、突变压力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主要受选择压力影响。确定了11种金花茶叶绿体基因组的10个相同的最优密码子,分别为GCA、GCU、UGU、GAA、AAA、CUU、UUA、CAA、CGU和GUU。此外,金花茶叶绿体基因组RSCU聚类结果为金花茶的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