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95)
- 2023(7346)
- 2022(6269)
- 2021(5784)
- 2020(4849)
- 2019(10839)
- 2018(10612)
- 2017(19682)
- 2016(10964)
- 2015(12160)
- 2014(12207)
- 2013(11669)
- 2012(11024)
- 2011(9733)
- 2010(10602)
- 2009(10184)
- 2008(10008)
- 2007(9028)
- 2006(8079)
- 2005(7575)
- 学科
- 济(38137)
- 经济(38043)
- 管理(34555)
- 业(31882)
- 企(27170)
- 企业(27170)
- 财(14340)
- 制(14012)
- 方法(13930)
- 中国(12261)
- 审计(12203)
- 农(11684)
- 数学(10707)
- 数学方法(10538)
- 业经(9989)
- 体(9441)
- 学(9173)
- 融(8891)
- 金融(8888)
- 银(8501)
- 银行(8480)
- 务(8226)
- 财务(8204)
- 财务管理(8134)
- 行(8122)
- 体制(7911)
- 企业财务(7744)
- 农业(7477)
- 技术(6931)
- 环境(6833)
- 机构
- 大学(159482)
- 学院(155932)
- 济(63510)
- 经济(62081)
- 管理(56992)
- 研究(55766)
- 理学(48411)
- 理学院(47801)
- 管理学(47051)
- 管理学院(46755)
- 中国(43090)
- 财(35440)
- 京(34891)
- 科学(32104)
- 所(28661)
- 财经(27109)
- 江(25485)
- 研究所(25272)
- 中心(25037)
- 农(24940)
- 经(24499)
- 北京(21479)
- 范(21224)
- 师范(21029)
- 业大(20901)
- 财经大学(20167)
- 经济学(20127)
- 院(19990)
- 农业(19329)
- 州(19252)
- 基金
- 项目(101031)
- 科学(80363)
- 研究(75707)
- 基金(74963)
- 家(66246)
- 国家(65280)
- 科学基金(55093)
- 社会(49506)
- 社会科(46788)
- 社会科学(46771)
- 基金项目(39092)
- 省(37818)
- 教育(35151)
- 自然(34324)
- 自然科(33438)
- 自然科学(33424)
- 自然科学基金(32860)
- 划(32531)
- 编号(29917)
- 资助(29832)
- 成果(27184)
- 制(24991)
- 部(23800)
- 重点(23348)
- 课题(21458)
- 创(21254)
- 国家社会(21062)
- 发(20915)
- 性(20766)
- 教育部(20765)
共检索到249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耘通
越南与我国同属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与我国具有诸多相似之处。自1986年起实行“革新开放”,越南国家审计成为重要的监督手段,经历了相关机构监督、制度初创、体制变革、法制深化等建设阶段,伴随着越南《国家审计法》从2005年到2013年的持续更新,法律层面确认了“行政型”到“立法型”管理体制的重大转变,并积极改革了国家审计的范围、原则、任务、职权以及国家审计长的职权。越南国家审计法制的建设经验,为我国在选择适合国情的审计体制、依法持续拓展的审计对象、增强审计报告的法律权威、持续扩大审计信息公开力度等方面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关键词:
国家审计 法制 越南 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瑞铧 朱灵通 郑小荣
研究红色审计法制的特点不但可以丰富红色审计史研究,而且可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法制的溯源研究,为推进审计法制现代化提供历史启示。文章通过收集整理相关历史文献,总结红色审计法制的特点,即人民性、反腐性和因地因时制宜。人民性属于法制的政治属性,表现为红色审计法制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审计法制从群众中来,规定审计工作接受群众监督。反腐性属于法制的工具属性,表现为红色审计法制的反腐目的、反腐职权等不断丰富和发展。因地因时制宜属于法制的技术属性,表现为不同红色根据地审计法制中审计委托权的灵活性不同,即因地制宜;同一红色根据地的审计法制内容不断丰富,即因时制宜。红色审计法制对审计法制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是:从政治属性角度,坚持人民性与党性的统一;从工具属性角度,加强反腐职能,不断深化审计全覆盖;从技术属性角度,与时俱进地完善审计法制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闫建 娄文龙
西方国家的政府管制在一百多年的变迁中大致历经了三个发展时期,从传统的政府管制到放松管制再到重新管制,不同时期的理论基础和管制内容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章通过对西方国家管制的理论基础、改革历程及管制内容进行梳理,以期能对我国政府管制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管制变迁 放松管制 重新管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国洪
国家审计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产生并不断演变,是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同时也是一项需要持续加以完善的法制实践。以宪法确立审计法律地位为标志性起点,我国国家审计立法的历史变迁历经起步、发展、不断完善三大阶段。现阶段,我国审计法律制度已成体系化且趋向成熟,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从国家治理出发,国家审计法制化是其内生需求。审计立法不仅组成了维系国家有效治理的实现机制,而且促使国家治理良性曲线不断延伸。基于此,文章在全面总结审计立法进程和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深入探寻国家审计法制化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审计法律规范的几点建议,以助力实现国家审计及其立法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审计立法 审计法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金燕 宋传联
考察了美国、加拿大、德国等环境审计制度变迁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发达国家环境审计制度变迁的共性因素,在与我国国情进行比较的前提下,确立了发达国家环境审计制度变迁经验及对完善我国环境审计制度的启示。
关键词:
发达国家 环境审计制度 历史 现状 启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鹂 蔡弘
继经济发展问题之后,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拉丁美洲作为生态环境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由于急于求成的发展思路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现代化进程中造成了令人惋惜的生态环境灾难。森林大面积损毁、淡水资源紧张、土壤平衡破坏、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堆积等环境困境,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20世纪中后期,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拉美国家广泛形成。多渠道保护森林资源、精致型的城市化道路、把握全球化的正面契机为拉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能。中国与多数拉美国家一样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拉美国家的教训与经验对于协调中国社会经济发...
关键词:
拉美国家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龙平 陈作习 宋浩
我国目前正在抓紧制定内部控制审计准则。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历史最久、最有代表性,值得我们借鉴。内部控制审计成为与财务报表审计并行的一种新审计业务,在美国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内部控制评价阶段、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核阶段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阶段。本文回顾了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的历程及特点,并提出了我国在制定内部控制审计准则时需要注意解决好的七大问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龙平 王泽霞
如何有效审计财务报表舞弊一直是世界性难题。美国在 2 0世纪为解决该难题作了不懈努力 ,曾三度对舞弊审计准则作重大修订。最近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迫于新的压力又发布舞弊审计新准则SASNo .99,以替代SASNo .82。本文在回顾美国舞弊审计准则的变迁历史和分析SASNo .99发布背景及改进要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完善我国舞弊审计准则 ,改进舞弊审计效果的设想。
关键词:
舞弊财务报表 审计准则 制度变迁 启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娣英
中国经济当前的主要矛盾依然是生产和需要的矛盾,但矛盾主要表现为供给和需求不能有效匹配,因此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改革方向,即着重从传统的需求侧发力转变为供给侧发力,而体制和机制创新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对中国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对制度和制度变迁的作用要科学定位;创立有利于优化配置资源的体制机制;反对权利垄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供给侧 改革 启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少立
本文通过分析发达国家从工业经济迈向知识经济过程中产融结合模式的变迁,试图厘清发达国家产融结合模式的变迁路径以及适宜知识经济时代的产融结合模式,以期对于我国向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双重演进有所借鉴。
关键词:
产融结合 知识经济 工业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健
工业革命后英、美、日、法四国税制结构大都经历了一个从以间接税为主到直接税间接税为双主体、再到直接税为主体的三阶段变迁过程。从其变迁路径看,个人所得税率先引导了现行直接税为主体税制结构的形成,社会保障税以及公司所得税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其变迁成因看,可归纳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理念、经济体制以及征管条件等因素的主导。发达国家税制结构的变迁对我国税制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启示,下一步应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在稳步推进税制改革的过程中,注重税收征管对税制改革的制约,同时也不要忽视税制改革对税收征管的"倒逼"。
关键词:
税制结构 变迁 比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臧志风
1992年11月下旬,我随中央党校代表团去越南进行了短期访问,对其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问题进行了考察。 一、越南改革的大体进程和现状 越南在1975年解放了南方,按北方模式实现了南北统一。当时以西贡市(现称胡志明市)为中心的10来万资本家随美国撤军跑了9万多人,余下1万人下放农村和边远地区进行改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寿喜
从国际上来看,政府审计由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和责任审计扩张正成为一种潮流。我国政府《审计法》修订源于政府的转型和加强对公权运行监督的需要。《审计法》修订的路径选择揭示公法修订要有充分的理论储备、广泛的社会互动和科学的成本效益分析。
关键词:
政府审计 政府治理 《审计法》 公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毅
金融体系是一国经济结构中最敏感、最复杂的部分。随着经济与金融业的发展 ,金融业已在一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融安全关系到经济与社会的稳定 ,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本文通过研究西方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发展历程 ,总结其经验得失 ,探讨建立一种崭新的经济发展与金融监管理念 ,将金融监管置于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 ,使监管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又不至于因为发展的冲动、市场机制的缺陷以及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不稳定性等等负面影响的干扰而使发展的动机成为梦想。
关键词:
金融监管 自由化 经济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姚永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地流转制度经历了从有限放开所有权流转,到有限放开使用权流转,再到全面放开农地流转市场三个阶段;由强调"点"的流转向"面"的集中转变,从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可分割性向淡化所有权、重视使用权的方向转变,受让主体由专业农户向多元主体转变;但是,始终强调农地不得用于非农产业,始终在法制的轨道上实施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