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42)
- 2023(3689)
- 2022(2975)
- 2021(2512)
- 2020(2061)
- 2019(4591)
- 2018(4396)
- 2017(8125)
- 2016(4673)
- 2015(4922)
- 2014(4827)
- 2013(4783)
- 2012(4500)
- 2011(4060)
- 2010(4008)
- 2009(3575)
- 2008(3341)
- 2007(2944)
- 2006(2595)
- 2005(2205)
- 学科
- 济(17879)
- 经济(17872)
- 业(11746)
- 管理(10741)
- 方法(8917)
- 数学(8262)
- 数学方法(8177)
- 农(7651)
- 企(6935)
- 企业(6935)
- 环境(6231)
- 学(5904)
- 农业(5892)
- 中国(5236)
- 业经(3793)
- 划(3689)
- 地方(3327)
- 资源(3294)
- 劳(3281)
- 劳动(3276)
- 发(3216)
- 人口(3176)
- 技术(2981)
- 动力(2954)
- 贸(2919)
- 贸易(2919)
- 易(2824)
- 劳动力(2800)
- 规划(2754)
- 农业劳动(2732)
- 机构
- 学院(68219)
- 大学(67962)
- 研究(26804)
- 济(26074)
- 经济(25630)
- 管理(23952)
- 理学(21388)
- 理学院(21054)
- 管理学(20441)
- 管理学院(20328)
- 科学(20122)
- 农(19854)
- 中国(18018)
- 业大(16667)
- 农业(16044)
- 所(15112)
- 京(14924)
- 研究所(14367)
- 中心(11479)
- 农业大学(11155)
- 江(10135)
- 院(9751)
- 室(9548)
- 财(9207)
- 科学院(9168)
- 省(9128)
- 北京(9070)
- 范(9058)
- 师范(8902)
- 实验(8888)
- 基金
- 项目(53604)
- 科学(41487)
- 基金(39022)
- 家(36901)
- 国家(36623)
- 研究(33090)
- 科学基金(30290)
- 省(21793)
- 自然(21660)
- 基金项目(21347)
- 自然科(21116)
- 自然科学(21111)
- 社会(21015)
- 自然科学基金(20742)
- 社会科(20017)
- 社会科学(20009)
- 划(18715)
- 资助(15360)
- 教育(14704)
- 重点(12777)
- 计划(12275)
- 发(11993)
- 编号(11736)
- 科技(11429)
- 创(11166)
- 科研(10877)
- 部(10776)
- 创新(10477)
- 业(9571)
- 农(9497)
共检索到91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金根 刘燕 郭翎 高荣孚
利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RHSCC)与调制式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研究了由国外引种北京10余年的3个小叶黄杨品种‘绿美’、‘阳光’及‘冬绿’的越冬及返青过程中叶色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及参数。结果表明:3个品种阳生叶的叶色在整个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绿美’变化最小,‘阳光’和‘冬绿’均发生严重变色现象,而其阴生叶叶色几乎没有变化;越冬及返青期间,3个品种不同生态型叶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诱导曲线(FI)及后稳态叶绿素荧光多阶段曲线(SMS)动力学变化均有明显差异,且该差异具有品种特征;返青前阳生叶FI动力学活性及SMS波动幅度均明显低于同期的阴生叶,返青期间前者恢复速度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传飞 武晓颖 姚洪军 施征 高荣孚
该文利用调制式荧光仪与氧电极技术,研究北京地区大叶黄杨在春初返青过程中的荧光动力学及光合放氧的变化,探讨常绿阔叶植物在北方越冬过程中抵御逆境的适应机制,同时借助稳态荧光动力学曲线的变化揭示植物返青过程光暗反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冬季大叶黄杨阳生叶与阴生叶的PSⅡ光化学效率、光合速率均很低;光合电子传递不通畅,低温强光双重胁迫导致阳生叶比阴生叶的电子链阻塞更严重;捕光天线系统遭遇破坏,这是植物减少过多激发能对PSⅡ反应中心破坏的一种光保护机制;PSⅡ保持较高的开放程度,借此减小激发能在供体侧积累对反应中心造成的伤害;同时非线性电子传递和天线系统之外的能量耗散是大叶黄杨越冬过程重要的光保护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旺锋 勾玲 王振林 李少昆 余松烈 曹连莆
利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测定技术 ,对不同氮肥用量条件下棉花叶片光能吸收、传递、转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适量追施氮肥 (30 0kg·ha-1)改善了棉花叶片光合功能 ,提高了PSII的活性和光化学最大效率及PSII反应中心开放部分的比例 ,使表观光合作用电子传递速率和PSII总的光化学量子产量提高 ,降低了非辐射能量耗散 ,使叶片所吸收的光能较充分地用于光合作用。这种改善光合功能的作用与品种有密切关系 ,新陆早 6号响应较为敏感 ,而新陆早 7号响应不敏感。
关键词:
棉花 氮肥 叶绿素荧光 高产 新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山 张立涛 杨兴华 高辉远
Gas exchange,chlorophyll a fluorescence kinetics,chloroplast pigments and spectral reflectance were investigated to explore the variations of photosynthetic capacity,primary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and development of photo-protective mechanisms in chestnut leaves from emergence to full expansion und...
关键词:
板栗 展叶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光保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伟 管涛 王晓宇 王来刚 王晨阳 郭天财
为明确沼液适宜追施量,实现小麦高产优质栽培,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追施不同梯度沼液对小麦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沼液追施量(折纯氮60~120 kg/hm2)能有效地提高小麦叶片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光化学最大效率(Fv/Fm)和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qP),而降低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且PSⅡ量子效率(ΦPSⅡ)和电子传递速率(ETR)优势明显,光合速率提高,较不追施沼液处理增加幅度达20%以上。沼液追施量不足或过多均不利于叶片荧光参数的改善,导致光合速率下降。追施沼液量折合纯氮60~120 kg/hm2的处理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最为协调,籽粒产量显著提高,较不追施...
关键词:
小麦 沼液 荧光参数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家勇 陈学宽 夏红明 赵俊 昝逢刚 覃伟 蔡青 杨昆 赵丽萍 姚丽 赵培方 朱建荣 范源洪
【目的】文章研究了干旱胁迫下气温对甘蔗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旨在为干旱胁迫下测量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田间干旱胁迫试验,以6个甘蔗品种为试验材料,从9:00-19:40时连续测量荧光动力学参数,同时记录气温变化,分析干旱胁迫下气温变化对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下,气温变化对F_v/F_m和F_v/F_o的测量值具有显著影响:9:00-12:00时段(气温相对较低),F_v/F_m和F_v/F_o的测量值显著高于13:00-17:00时段(气温相对较高);随着气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气温 甘蔗 叶绿素荧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英 冯力霞 田传远 王帅
利用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Water-PAM)测定了高温胁迫(35~50℃)下盐藻(Dunaliella salina)和塔胞藻(Pyramimonas sp.)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的变化。测定的主要参数有: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yield),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NPQ)。结果表明,与对照组(25℃)相比,高温胁迫下2种绿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和qP均明显降低,并且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胁迫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也逐步增大;高...
关键词:
高温胁迫 盐藻 塔胞藻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景波 张金鑫 卢琦 辛智鸣 李新乐 刘庆新 李宏亮
本研究以内蒙古磴口原生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对象,分析了7–9月生长期油蒿比叶面积、叶片氮含量、叶片PSⅡ荧光动力学参数及快速光响应曲线光合生理指标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油蒿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在8月达到最大值,9月显著降低(P <0.05);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及光化学猝灭(qP)随着光强的增加而降低,非光化学猝灭(NPQ)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同光强作用下,油蒿叶片ETR和NPQ以9月最高,而8月最低。表明油蒿叶片具有相对较高的光能捕获和光抑制自我保护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邱念伟 周峰 王颖 侯元同 顾祝军
以2种杨树(毛白杨和速生杨)作为被子植物的代表树种,与4种松树(油松、赤松、白皮松和华山松)进行叶绿素快相荧光光动力学曲线和参数比较,总结2类树种在快相荧光动力学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与杨树典型的OJIP曲线不同,松树针叶快相荧光动力学曲线上J相的相对荧光强度较低,没有明显的I相,达到P相的速度较快。解析荧光数据得到的荧光参数显示,松树针叶单位激发态面积反应中心的数目(RC/CSm)较少,导致其单位PSⅡ反应中心获得的能量较多(ABS/RC,TRo/RC,ETo/RC,DIo/RC),其单位激发态面积的光反应活性(ABS/CSm,TRo/CSm,ETo/CSm,DIo/CSm)却较低。不过松树...
关键词:
杨树 松树 叶绿素快相荧光动力学 光反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雪茹 彭金根 郭翎 高荣孚 刘燕
研究常绿阔叶植物冬季变色的生理生化响应对揭示其冬季变色机制具有理论意义,也可为北方冬季绿色景观维护起实际指导作用。本文以‘丽城’小叶黄杨植株冬季不同光照下呈现绿色(GG)、绿棕色(GB)、棕色(BB)、红棕色(RB)和亮红色(RR)5种颜色叶片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呈色叶片的色素含量、分布与其活性氧指标(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氧化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绿色(GG)叶片叶肉组织全部呈现绿色,红色叶片在栅栏组织外部细胞层及海绵组织下部细胞层均有不同范围的红色区域出现,且红色深度和范围与叶片表型颜色相一致;与绿色叶片GG相比,冬季变色叶片(GB、BB、RB、RR)类胡萝卜素(Car)含量显著增...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婧 吴益 赵琳 艾云苾 刘燕 高荣孚
为探讨光周期对促成栽培芍药生长开花和光合机制的影响,给予冬季促成栽培芍药‘大富贵’(DFG)和‘桃花飞雪’(THFX)14 h/d和18 h/d光周期处理,以自然光周期9 h/d为对照(CK)。结果表明:与CK相比,14 h/d光周期对芍药2个品种的生长、叶绿素积累和开花均有利,并促进PSⅡ最大量子效率(Fv/Fm)上升和增强PSⅡ向下游供应电子的能力,使PSⅡ-PSⅠ-碳同化快速达到动态平衡;与CK相比,18 h/d光周期不利于芍药DFG茎伸长,并对其开花有显著抑制作用;18 h/d光周期处理,芍药2个品种电子传递链均在PSⅠ处受阻,同时PSⅠ-碳同化间电子传递平衡被打破;芍药不同品种光合电...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宇 何天友 陈凌艳 陈礼光 荣俊冬 郑郁善
以西洋杜鹃铁红、粉红、梅红、普红4个品种(系)的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在38℃/28℃和43℃/32℃(昼/夜)胁迫4 d后转入25℃/22℃(昼/夜)恢复,研究不同高温对西洋杜鹃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加重了光合作用光抑制,4个品种(系)的净光合速率(Pn)都下降,气孔导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均显著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均显著升高;蒸腾速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则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非气孔因素是导致西洋杜鹃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因素.4个品种(系)之间对高温胁迫的反应存在差异.铁红受高温的影响相对较小,Pn在4个品种(系)中的下降幅度最小;而普红Pn...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祥利 陶洪斌 李梁 王璞
为了研究玉米农艺补偿技术,在旱棚控制条件下模拟土壤水分亏缺,研究花后不同阶段及不同程度水分亏缺对玉米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不同水分亏缺对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不同,吐丝15 d时玉米穗位叶的PSⅡ潜在活性和Fv/Fm均大于吐丝45 d;随着水分亏缺时间的延长,PSⅡ潜在活性、Fv/Fm和qP值逐渐下降,而qN值逐渐上升,不利于光能的转化,导致产量降低。而短期胁迫后对荧光影响不明显,玉米穗位叶光合能力下降不显著。花后不同阶段水分亏缺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同,灌浆中期至成熟期水分亏缺(T3)>全生育期水分正常供应(T1)>吐丝期至灌浆中期水分亏缺(T2)>吐丝期至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忆堂 马红群 梁丽娇 洪鸿 胡丽涛 孙敏 吴能表
【目的】探讨不同光强下长春花的光合生理特性,为长春花的种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遮荫处理模拟不同的生境光强(100%、42.5%和12.5%自然光),测定不同光强条件下生长的长春花叶片的比叶重(LMA)、光合色素含量、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光合生理指标,并对叶绿体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随生境光强的减弱,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下降,12.5%光强下的Pmax是全光强下的71.4%。其它光合指标也发生适应性调整,相对正常光照,弱光下叶绿素含量上升,LMA、Chla/Chlb、Car/Chl、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下降。自然光照条件下叶绿体中的类囊体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娟 黄洁
为探讨木薯苗期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动力学参数与抗旱性的关系,以17份木薯种质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在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2种情况下,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木薯苗期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动力学参数与抗旱指数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Ⅱ)]、可变荧光(F v)、F m/F0和F v/F m对木薯抗旱性影响较大,可作为选育木薯苗期抗旱品种的重要参考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