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3)
- 2023(6150)
- 2022(5215)
- 2021(4766)
- 2020(4143)
- 2019(9220)
- 2018(8980)
- 2017(17415)
- 2016(9830)
- 2015(10618)
- 2014(10588)
- 2013(10526)
- 2012(9983)
- 2011(9155)
- 2010(9239)
- 2009(8316)
- 2008(8614)
- 2007(7694)
- 2006(6579)
- 2005(5957)
- 学科
- 济(39673)
- 经济(39624)
- 业(26713)
- 管理(26279)
- 企(21614)
- 企业(21614)
- 方法(20295)
- 数学(17839)
- 数学方法(17637)
- 学(11249)
- 财(10895)
- 中国(9839)
- 农(9748)
- 业经(7805)
- 贸(7614)
- 贸易(7614)
- 制(7543)
- 易(7350)
- 融(6844)
- 金融(6839)
- 地方(6821)
- 银(6797)
- 务(6763)
- 银行(6763)
- 财务(6756)
- 财务管理(6743)
- 企业财务(6558)
- 农业(6542)
- 行(6495)
- 技术(6408)
- 机构
- 大学(148948)
- 学院(146417)
- 济(57055)
- 经济(55876)
- 研究(54300)
- 管理(51435)
- 理学(45496)
- 理学院(44818)
- 管理学(43756)
- 管理学院(43504)
- 中国(37923)
- 科学(37104)
- 农(33257)
- 京(31016)
- 所(30022)
- 研究所(28040)
- 财(26975)
- 农业(26766)
- 业大(26386)
- 中心(23402)
- 财经(22432)
- 江(21698)
- 经(20592)
- 范(19873)
- 师范(19570)
- 院(19117)
- 北京(18976)
- 经济学(18533)
- 农业大学(17164)
- 州(17106)
- 基金
- 项目(104284)
- 科学(81746)
- 基金(77647)
- 家(71437)
- 国家(70853)
- 研究(68613)
- 科学基金(58798)
- 社会(44201)
- 社会科(41960)
- 社会科学(41947)
- 基金项目(40990)
- 自然(40611)
- 省(40169)
- 自然科(39786)
- 自然科学(39770)
- 自然科学基金(39130)
- 划(35186)
- 教育(32114)
- 资助(32051)
- 编号(24543)
- 重点(24286)
- 部(23525)
- 发(21760)
- 创(21667)
- 计划(21561)
- 科研(20834)
- 成果(20474)
- 创新(20346)
- 教育部(19470)
- 国家社会(19010)
共检索到205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志英 李西良 李峰 陶雅 刘磊 王宗礼 孙启忠
【目的】秋眠是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对晚秋生长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根系是紫花苜蓿越冬的主要功能器官,秋眠性与其越冬具重要关联,但对于如何通过根系性状的越冬特征来实现抗寒效应,仍不清楚。文章中从根系性状越冬反应的角度,探究秋眠性对紫花苜蓿抗寒性的作用过程。【方法】采用11个标准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以紫花苜蓿在中国适宜分布区中较为寒冷的中温带地区为例,通过标准主轴分析(standardized major axis,SMA)等方法,研究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各根系性状在越冬过程的差异化响应及其异速生长关系,进一步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卫东 张玉霞 丛百明 孙明雪 田永雷 张庆昕 杜晓艳
[目的]探究钾肥种类及用量对紫花苜蓿抗寒性的影响及其与糖类物质变化的关系,旨在为紫花苜蓿秋季钾肥施用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年秋季的科尔沁沙地地区,以紫花苜蓿北极熊为供试品种,采用大田试验对紫花苜蓿施用K_2SO_4和KCl,钾肥(K_2O)施用量分别为0,50,100,150,200 kg/hm~2,于越冬前期挖取不同钾肥处理紫花苜蓿的根颈,人工模拟冷冻(-20℃)和冷藏(4℃)处理,测定紫花苜蓿根颈活力及可溶性糖、蔗糖、果糖、淀粉含量,并分析根颈活力与可溶性糖、蔗糖、果糖、淀粉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相同钾肥及其用量下,冷冻处理紫花苜蓿根颈活力和淀粉含量均低于冷藏处理,但可溶性糖、蔗糖、果糖等糖类物质含量却高于冷藏处理。在冷冻处理条件下,施用150,200 kg/hm~2 K_2SO_4(K_2O)处理苜蓿的根颈活力、可溶性糖、蔗糖、果糖含量均高于施用KCl处理,K_2SO_4处理苜蓿根颈的淀粉含量显著低于KCl处理,在2种钾肥处理下,紫花苜蓿材料根颈活力、可溶性糖、蔗糖、果糖含量总体上以施用量为150 kg/hm~2 (K_2O)最高,淀粉含量则以施用量为150 kg/hm~2处理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苜蓿根颈活力与冷藏处理下的可溶性糖、果糖、淀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冷冻处理下的蔗糖、果糖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在低温(-20℃)条件下,增施钾肥可以促进淀粉转化为蔗糖、果糖等可溶性糖类物质,从而提高紫花苜蓿的抗寒性,在科尔沁沙地施用150 kg/hm~2 K_2SO_4(K_2O)有利于紫花苜蓿的安全越冬。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希强 张涵 王学敏 仪登霞 王赞
【目的】发掘紫花苜蓿秋眠性关联位点,为揭示紫花苜蓿秋眠性状的遗传规律和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紫花苜蓿关联群体由75份321个四倍体紫花苜蓿基因型构成,其中中国紫花苜蓿品种每份材料选取6—8个基因型;其余材料每份选取3—4个基因型。利用紫花苜蓿基因组均匀分布的85对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标记,对321个紫花苜蓿基因型进行扫描。于2014—2015年连续两年对紫花苜蓿秋眠性开展调查,并利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及混合线性模型(MLM)2种方法,开展秋眠性与SSR分子标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秋眠性 关联分析 SSR标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予璐 李建东 孙备 王国骄 申晓慧 冉卓
在小幅度变化的低温条件下,研究抗寒性不同的紫花苜蓿根系和叶片中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性和同一品种在不同温度下的差异性。以此探讨抗寒性不同的紫花苜蓿对低温的响应差异,揭示紫花苜蓿抗寒性的机理,为紫花苜蓿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处理下,抗寒性强的品种丙二醛含量低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在-8℃处理下,4个供试品种根系和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差异显著(根系:F=7.683,p<0.05)3个低温处理下均表现出品种间的显著差异,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艳 乔璟 沈益新
为探求适宜南方农区冬闲田季节性栽培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根系特性,用‘赛特’、‘赛迪5’、‘维多利亚’、‘WL-414’、‘赛迪7’、‘游客’、‘WL-525HQ’、‘超音速’和‘赛迪10’9个紫花苜蓿品种,以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紫花苜蓿根系性状与地上部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主根直径与根颈以下0~5 cm的侧根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根颈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根直径和根颈直径与株高和一级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说明:主根粗壮、侧根发达,有利于...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根颈 根系 相关性 生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佟春艳 石凤翎 张雨桐
白粉病是由白粉菌侵染引起的一类真菌病害,也是最广泛流行的植物病害之一,可以危害上万种被子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最重要的豆科牧草之一,其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固氮能力强。近年来随着苜蓿种植密度的增加以及肥料的过度使用,使得苜蓿白粉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苜蓿白粉病症状、致病菌、发病条件等内容,为准确识别和诊断苜蓿白粉病,了解苜蓿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并及时防治奠定基础;同时,归纳总结了白粉病对苜蓿的危害及苜蓿对白粉病的抗性机制方面的研究,发现苜蓿白粉病发生较为普遍且严重影响苜蓿的产量及品质。但目前苜蓿抗病基因克隆较少、抗病机制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抗性种质资源缺乏。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在深入了解苜蓿的白粉病抗性机制的基础上,将传统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不断挖掘抗病新基因,培育更稳定、持久的抗病新种质。本文旨在为苜蓿白粉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鹏 申晓慧 李如来 张华 郑海燕 李志民 李增杰 姜成 孙力 郭伟 张英俊
为探讨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苜蓿越冬率及抗寒效应,选用龙牧806、公农1号、WL319HQ和敖汉4个苜蓿品种与草地羊茅同行3∶7混播,分析整个越冬期间单、混播根系形态学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情况,并通过隶属函数评价各混播组合的抗寒性能。结果表明,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处理越冬率均高于其单播处理;随着外界环境低温的胁迫,同一苜蓿品种混播处理根颈直径、主根直径及侧根数均高于单播处理,但根颈入土深度、主根长度,单播处理高于混播处理;越冬前随自然温度的下降,苜蓿根颈直径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11月15日—4月30
关键词:
苜蓿 无芒雀麦 混播 根系性状 抗寒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承刚 毕玉芬 姜华
为培育高产、优质紫花苜蓿品种提供依据,采用形态标记和RAPD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1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单位面积单枝数、单枝花序数、花序结荚数、花序种子数、单荚种子数和种子千粒重等种子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品种间种子产量性状的变异为4.43%~51.61%,种子产量变异最大,变幅为92.6~381.9 kg/hm2 (p0.05);RAPD分析表明,各品种的遗传距离变异范围为0.21~0.35,其中WL323和Shanbei变异最大,而Derby和Prime变异最小,表明紫花苜蓿品种间的种子产量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明雪 张玉霞 丛百明 夏全超 田永雷 张庆昕 张冬梅
[目的]探究不同水磷组合对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抗寒生理特性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水磷组合。[方法]以紫花苜蓿品种‘骑士T’和‘公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以水分处理为主区:设置灌水时间间隔分别为4,8和12 d(用W_1、W_2和W_3表示),灌水方式为指针式喷灌,每次灌溉量为水分入渗到距土表30 cm处;以磷肥施用量为副区:设置P_2O_5施用量为50,100和150 kg/hm~2(用P_1、P_2、P_3表示),并设置不施磷肥为对照(CK),于封冻前期挖取紫花苜蓿根颈材料,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翌年测定越冬率,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相同灌水时间间隔处理下,‘骑士T’和‘公农1号’根颈MDA含量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CAT、POD、SOD活性和越冬率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公农1号’根颈在P_3处理下的POD活性除外),‘骑士T’根颈SP白含量表现为持续增长的变化趋势,而‘公农1号’根颈SP含量则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相同磷肥施用量处理下,‘骑士T’和‘公农1号’根颈MDA含量随着灌水时间间隔的增加表现为持续增长的变化趋势,POD、SOD活性以及SP含量和越冬率则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骑士T’根颈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公农1号’根颈CAT活性呈持续增加的趋势。W_2P_2处理的总体效果最好,其‘骑士T’根颈MDA含量较CK降低51.84%,CAT、POD和SOD活性、SP含量及越冬率较CK分别增加了45.12%,58.11%,21.98%,38.18%和59.50%;‘公农1号’根颈MDA含量较CK降低51.18%,CAT、POD和SOD活性、SP含量及越冬率较CK分别增加了83.56%,59.65%,42.03%,62.06%和55.0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AT、POD、SOD活性,SP含量和越冬率相互之间多为显著正相关关系,上述各指标与MDA含量多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科尔沁沙地种植紫花苜蓿时适宜的水磷组合为灌水时间间隔8 d、磷肥(P_2O_5)施用量100 kg/hm~2,其降低紫花苜蓿丙二醛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效果总体最优,并可明显提高紫花苜蓿的越冬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源 高洪文 王赞 孙桂枝
采取播种量、播种方式及品种三因素正交设计为试验处理,分析不同栽培模式对紫花苜蓿冠层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水平结构特征系数除消光系数差异不显著外,其他特征系数呈显著性差异,产量性状除株高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性状均呈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栽培模式 冠层结构 产量性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安丹丹 王慧军 刘忠宽 陶佩君
河北对苜蓿充分供应氮、钾、磷等其他营养的情况下,就不同硫营养水平对紫花苜蓿产量、生物学性状及再生速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2处理在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的株高、茎粗、产量和增产效益最佳;S3处理的再生速度最大;茎叶比随着硫营养水平的不断增长逐渐下降。通过对各个性状的分析,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S2为硫肥最佳用量。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硫营养 生物学性状 再生速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文利 刘忠宽 刘振宇 智健飞
通过7个浓度水平的咸水灌溉盆栽试验,研究了咸水灌溉对紫花苜蓿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加大,分枝期、现蕾期、初花期的株高均呈下降的趋势。随株龄的增长,紫花苜蓿对咸水灌溉的耐受力增强。在初花期,高盐分含量的咸水灌溉对紫花苜蓿茎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显著,而低盐分含量的咸水对其也有抑制作用,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过高盐分含量的咸水灌溉将增大紫花苜蓿的茎叶比,降低紫花苜蓿的品质。低盐分含量的咸水对紫花苜蓿的再生速度虽有抑制作用,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咸水灌溉 生物学性状 再生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姜鑫 李忠意 李舟 董瑞 古欣瑶
为明确不同品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对苜蓿蚜(Aphis craccivora)的抗性差异及其与营养物质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蚜量比值法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抗蚜性进行评价,并测定苜蓿营养物质含量,分析其抗蚜性与营养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对苜蓿蚜的抗性水平差异较大,其中阿尔冈金为抗性品种,蚜量比值为0.49;WL363、WL525、WL343、西部之星及中苜1号为中抗品种,蚜量比值分别为0.68、0.71、0.72、0.73、0.75;WL358和雷霆为高感品种,蚜量比值分别为1.41和1.75,而其余品种均为感性品种;不同品种苜蓿营养物质含量存在差异且苜蓿蚜量比值与其酸性洗涤纤维含量(r=0.544)呈显著正相关,与钙(r=-0.653)和干物质(r=-0.674)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即苜蓿抗蚜性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成负相关关系,与钙含量及干物质含量成正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为苜蓿蚜的防治及抗蚜苜蓿品种的筛选提供一定理论基础与依据。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苜蓿蚜 抗性评价 营养物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昱果 周强 贾程琳 刘志鹏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和杂草菟丝子(Cuscuta spp.)种子在颜色、大小和形状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传统牧草种子纯度的评价方法是形态学比较,主要依赖感官辨认和经验,但是,种子形态间的相似性极大增加了形态鉴别的难度,耗时长且不准确。本研究基于紫花苜蓿和寄生植物苜蓿菟丝子(C. approximata)叶绿体rbcL (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 large, rbcL)基因的序列差异,设计针对苜蓿菟丝子的特有引物,对紫花苜蓿和苜蓿菟丝子的DNA同时进行PCR扩增,最终通过观察是否扩增出苜蓿菟丝子的DNA片段,来检验紫花苜蓿的种子纯度。此外,在苜蓿菟丝子和紫花苜蓿种子DNA和种子粒数比例分别为1:10 000和1:1 000时,该方法也可以准确扩增出紫花苜蓿中混杂的菟丝子。因此,该方法具有可靠性高、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为海关检疫紫花苜蓿种子中是否携带寄生植物苜蓿菟丝子种子提供便捷的检测技术,对种子生产和牧草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博 王卫栋 杨培志 张攀 呼天明
【目的】克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抗逆新基因MsDUF,并对其进行序列特征分析,了解该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方法】利用RACE法获得紫花苜蓿MsDUF全长的cDNA序列,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基因枪法进行MsDUF的亚细胞定位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该基因在高含量NaCl和PEG-6000的胁迫下,以及ABA和GA3诱导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测序结果显示,该基因cDNA全长714 bp,包含一个63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210个氨基酸,命名为MsDUF,GenBank登录号为JX183734。氨基酸BLASTP分析表明,MsDUF氨基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