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
- 2023(5)
- 2022(6)
- 2020(1)
- 2019(3)
- 2018(3)
- 2017(5)
- 2016(1)
- 2015(2)
- 2014(11)
- 2013(6)
- 2012(2)
- 2011(5)
- 2010(2)
- 2009(2)
- 2008(3)
- 2007(3)
- 2006(5)
- 2004(3)
- 2003(3)
- 学科
- 学(24)
- 水产(24)
- 动物(22)
- 动物学(17)
- 殖(13)
- 养殖(12)
- 及其(11)
- 泥(11)
- 泥鳅(11)
- 鳅(11)
- 黄鳝(11)
- 害(10)
- 治(9)
- 防(9)
- 防治(9)
- 物(6)
- 虫(6)
- 鱼(6)
- 各种(5)
- 敌(5)
- 敌害(5)
- 病害(5)
- 虫害(5)
- 植(4)
- 植物(4)
- 其他(3)
- 环境(3)
- 理学(3)
- 生态(3)
- 病虫(3)
- 机构
- 大学(65)
- 学院(62)
- 农(57)
- 科学(54)
- 农业(52)
- 研究(46)
- 业大(37)
- 农业大学(33)
- 实验(32)
- 水产(32)
- 室(30)
- 业(29)
- 实验室(29)
- 重点(29)
- 中心(27)
- 省(27)
- 江(26)
- 技术(24)
- 所(23)
- 研究所(23)
- 部(23)
- 湖(22)
- 研究中心(21)
- 科学研究(21)
- 中国(20)
- 资源(19)
- 京(16)
- 动物(16)
- 工程(16)
- 生命(16)
共检索到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昭林 刘庄鹏 何志刚 田芊芊 张俊智 张璐 米海峰 胡毅
以初始体重为(118.42±4.38)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研究对象,研究越冬对黄鳝机体生化组成及部分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与越冬前相比,1)越冬后黄鳝全鱼、肝脏和肌肉组成显著改变,越冬后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鱼体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体比和肝糖原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肌肉中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多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云飞 彭慧珍 刘庄鹏 胡毅 吕怡航 李昭林 张德洪
为探究不同投喂水平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以初始体重为(68.85±0.44)g和(26.67±0.17)g的2种规格黄鳝为研究对象,大规格按照体重的2.8%、3.6%、4.4%和5.2%投喂;小规格按照体重的3.0%、4.0%、5.0%、6.0%和7.0%投喂;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大规格组50尾/箱,小规格组100尾/箱,实验持续56 d。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2种规格黄鳝增重率、饲料系数、肝体比以及全鱼脂肪含量都显著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夏雪平 连子童 田海峰 李忠 孙敬锋 胡乔木
利用黄鳝(Monopterus albus)卵巢、间性性腺以及精巢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结果,筛选获得表达差异的LncRNA 54770.30。为探究黄鳝LncRNA 54770.30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性逆转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本研究分析了黄鳝LncRNA 54770.30在不同组织与不同阶段性腺的表达。结果表明:LncRNA 54770.30在各组织均有表达,在肌肉中表达量最高,精巢与肝脏次之;LncRNA 54770.30在黄鳝卵巢至精巢转变过程中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卵巢与间性性腺中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但卵巢、间性性腺与精巢中表达量呈显著性差异。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对LncRNA 54770.30在不同阶段性腺中表达进行定位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54770.30在黄鳝各阶段性腺中均有阳性信号,卵巢中主要在卵细胞的细胞质与颗粒细胞以及体细胞中表达;精巢中主要在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表达。对黄鳝幼体进行甲基睾酮处理后,实验组卵巢结构出现明显退化,卵泡数量减少,出现中空小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LncRNA 54770.30在实验组退化卵巢中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以上研究表明,LncRNA 54770.30可能参与黄鳝性腺发育过程,并在黄鳝性逆转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段国庆 江河 胡王 潘庭双 胡玉婷 凌俊
比较不同来源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个体繁殖力,研究了其个体繁殖力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以怀卵量作为绝对繁殖力的表征参数,对雌性黄鳝进行解剖测定。结果显示,野生黄鳝绝对繁殖力(F)为181–729粒,人工培养黄鳝F值为165–589粒,人工繁育黄鳝F值为135–352粒;野生黄鳝基于体重的相对繁殖力(FW)为5.4–11.8粒/g,人工培养黄鳝FW为3.5–9.3粒/g,人工繁育黄鳝FW为4.96–8.55粒/g;野生黄鳝基于体长的相对繁殖力(Fl)为5.8–17.2粒/MM,人工培养黄鳝Fl为4.85–15.00粒/MM,人工繁育黄鳝Fl为4.35–9.0...
关键词:
黄鳝 繁殖力 来源 体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团 胡毅 张德洪 潘化祥 陈云飞 钟蕾
以商业配方为基础,研究不同糖源(小麦、大麦、玉米、白高粱、木薯)膨化饲料对大规格草鱼[初始体质量(400.77±7.45) g]生长、体成分、越冬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共设置5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养殖实验于水库网箱(2.0 m×2.0m×2.0 m)中进行,饲养时间为16周,养殖实验结束后,每网箱保留15尾进行越冬实验,时间为16周。结果显示,玉米组草鱼增重率(W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低于其他各组,饲料系数(FCR)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其他4组差异不显著;肥满度(CF)小麦组最高,脏体比(VSI)玉米组最高,肝体比(HSI)和肠体比(ISI)木薯组最高;小麦组血糖(GLU)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大麦和白高粱组总胆固醇(T-CHO)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木薯组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小麦、大麦和玉米组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白高粱和木薯组,木薯组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4组。白高粱和木薯组的肝糖原显著高于其他组,大麦和白高粱组的肌糖原显著高于其他组。越冬后,大麦组草鱼体质量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HSI下降幅度显著小于其他各组,肝糖原含量显著升高,GLU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肌肉粗蛋白含量下降幅度最高,其他各组越冬后体质量下降幅度差异不显著,小麦组CF下降比例最高,玉米和木薯组HSI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其他各组,玉米组的VSI下降比例最大。研究表明,在膨化工艺条件下,以生长、增重成本和越冬为评价指标,小麦、木薯和白高粱是大规格草鱼适合的糖源,木薯增重成本最低。
关键词:
草鱼 糖源 生长 越冬 血清指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志刚 胡毅 于海罗 吕富 张璐 肖克宇 戴振炎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磷水平对黄鳝幼鱼生长、体成分、骨骼矿化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商业配方为基础,磷酸二氢钙为磷源[Ca(H2PO4)2],配制磷含量分别为0.67%、0.91%、1.05%、1.29%和1.53%的5种等氮等能饲料。每种饲料投喂3个网箱(1.5 m×2.0 m×1.5 m),每个网箱放养实验鱼[初始体质量(34.4±0.3)g]100尾,进行70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1)随着饲料中磷含量从0.67%增加到1.05%,黄鳝幼鱼各组增重率(WGR)、蛋白质效率(PER)和饲料效率(FE)显著升高(P
关键词:
黄鳝 体组成 生长 磷酸二氢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阮国良 刘家芳 杨代勤
为了研究不同强度的间歇性禁食对黄鳝生长、消化酶活性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在(25±1)℃水温条件下,以鲜活水蚯蚓为饵料设定5种投喂模式饲养黄鳝:第一种为连续投喂的对照组;第二种禁食1 d后再投喂1 d;第三种禁食2 d后再投喂2 d;第四种禁食4 d后再投喂4 d;第五种禁食8 d后再投喂8 d。5种方式分别以C、S1F1、S2F2、S4F4和S8F8表示,实验周期64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遭受间歇性禁食的黄鳝的特定生长率(SGR)、相对增重率及终末体质量均显著性降低,但其实际摄食率(FR)却显著提升,且S1F1组的食物转换效率(FCE)显著高于其它各组。因而,不同强度的间歇性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严雨欣 龚俊义 彭廷燊 秦小健 南文斌 张汉马 梁永书
研究不同越冬栽培稻种质资源的耐寒生理生化特性,为越冬栽培稻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20份普通越冬栽培稻种质为试验材料,测定并分析了常温(25℃)和低温(4℃)胁迫4 d后幼苗的叶绿素、丙二醛和SOD活性等5个耐寒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正常生境下,20份普通越冬栽培稻种质幼苗期5个耐寒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极显著差异。低温胁迫后,20份供试材料幼苗的5个耐寒指标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样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极显著差异;各供试材料幼苗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低温胁迫值较常温值均表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且它们的下降幅度不一致,分别为-36.46%~-90.31%,-70.54%~-94.03%。然而,丙二醛、脯氨酸和SOD活性3个耐寒指标低温胁迫值较常温值升降趋势不一致。其中,黄糯2号、晚粳糯M99037和常农粳3号丙二醛含量低温胁迫值较常温值显著降低,其余17份材料丙二醛含量值较常温值显著上升变化;铁粳稻4号、镇稻7号和津稻1187等8份材料脯氨酸含量低温胁迫值较常温值呈上升变化,其余12份材料较常温值呈下降变化。鄂晚稻15和津粳杂四幼苗SOD活性低温胁迫值较常温值略微下降、其余18份材料幼苗SOD活性值较常温值显著上升。正常生境下,各供试材料5个耐寒指标间仅检测到2对极显著相关性,低温胁迫后却检测到8对极显著相关,低温胁迫影响耐寒指标间相关性的数量、强度和方向。综合来看,无论在常温和低温胁迫后,20份普通越冬栽培稻幼苗5个耐寒指标因品种间遗传背景差异而表现出显著差异。
关键词:
越冬栽培稻 低温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于淼 胡雪松 李池陶 石连玉
利用电子标记跟踪同期孵化、同条件养殖的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var.songpu mirror)在越冬前后的生长过程,比较实验鱼在125 d(越冬前)、170 d(结冰初期)及325 d(越冬后)的形态、组织结构及生化组成变化,并探讨越冬后鱼体主要供能物质含量与越冬体重损失的关系。结果显示,鲤325 d的体重(BW)、肥满度(CF)、脏体指数(VSI)、肝体指数(HSI)和肠体指数(ISI)均显著低于125 d(P
关键词:
松浦镜鲤 越冬 形态 组织结构 生化组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鸢劼 邴旭文 徐增洪
在不含脂肪酸的黄鳝基础饲料中,按正交法[L9(34)]分别添加亚油酸(C18:2n-6)、亚麻酸(C18:3n-3)和EPA+DHA(C20:5n-3+C22:6n-3),人工投喂饲养野生黄鳝(Monopterus albus),31d后测定实验黄鳝血清溶菌酶(Lysozyme,LSZ)、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及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和血细胞吞噬活性。评价实验组及对照组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自由基(Free radical,FR)代谢以及脂质过氧化状态。采用SPSS11.5软件,Du...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伟 王春 杨印蹼 龙晓文 王伟 成永旭
分析了在西藏高原条件下驯养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越冬期间生化组分及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越冬前后,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指数显著降低,由越冬前的11.72%降为越冬后的9.96%;(2)越冬后,肝胰腺中水分及干物质组分中的总脂和蛋白质相对含量显著下降;肌肉干物质中总脂和蛋白质相对含量也显著下降,但水分相对含量显著增加。肝胰腺和肌肉中的总糖相对含量在越冬前后均没有显著性差异;(3)脂类组分中,肝胰腺和肌肉中的游离脂肪酸(FA)和磷脂(PL)相对含量在越冬后都极显著降低;而肝胰腺中的甘油三酰(TG)相对含量显著升高,肌肉中磷脂的相对含量显著上升;(4)脂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琼 颜远义 胡敏
研究光周期和水温这 2种重要的环境因子对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1)连续光照可导致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的昼夜节律消失 ;连续黑暗环境中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仍保持昼夜节律性 ,但波动幅度变窄 ;光暗颠倒导致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出现 180度移位。从而说明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的相位变化基本能反映出光周期的时程改变。 2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 (15~ 2 1℃ )内 ,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高温 (31℃ )则刺激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显著升高 (P
关键词:
黄鳝 光周期 水温 血清褪黑激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瞿俊跃 连淑琳 方舟 陈新军
为了研究蓝点马鲛越冬场的群体组成的变化,实验根据 2018年9月—2019年2月在东海北部越冬场的拖网调查采样数据,利用基于期望最大化算法(Expectation-Maximization algorithm,EM)的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分析了蓝点马鲛不同月份的叉长分布特征和孵化高峰期分布特征。蓝点马鲛的叉长在每个月份均可分为小个体组和大个体组,小个体组的比例先降低后升高,大个体组的比例先升高后降低。蓝点马鲛的耳石日龄范围为110~281 d,平均日龄为(190.11±48.61)d。由蓝点马鲛的耳石日龄数据,推测出在越冬场捕获的蓝点马鲛孵化时间为4月下旬—6月下旬,孵化高峰期集中在5月下旬—6月上旬。基于EM算法的高斯混合模型对孵化日期分布特征分析,显示蓝点马鲛存在4个孵化高峰期,因而猜想样本中可能存在4个产卵群体。将4个孵化高峰期与东黄海蓝点马鲛主要产卵场海表温数据对比,提出这4个产卵群体可能分布来自长江口、吕泗、海州湾和石岛渔场的观点。本研究推测可能出现的群体组成,为揭示其生活史特征、深入了解其种群动态分布提供了基础资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代勤 严安生 陈芳 阮国良 方长琰
进行了黄鳝喜食的天然动物性饵料蚯蚓、鲢肌肉和配合饲料对黄鳝消化酶活性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黄鳝各消化组织中蛋白酶活性均以摄食蚯蚓组增加幅度最大,其次为摄食鲢肌肉组,而以摄食配合饲料的蛋白酶活性增加最小;(2)胰蛋白酶的活性变化则以摄食鲢肌肉组的增加幅度最大,以摄食蚯蚓组次之,摄取配合饲料组的增加幅度最小;(3)淀粉酶的活性以摄取配合饲料的黄鳝的增加幅度最大,其次为摄食鲢肌肉组,增加幅度最小的为摄取蚯蚓组个体;(4)脂肪酶的活性变化以摄取鲢肌肉的增加幅度最大,其次为摄食蚯蚓的,摄食配合饲料组增加幅度最小。这表明不同饲料对黄鳝消化器官消化酶的活性影响不同,这可能与不同饲料的营养组成、性质...
关键词:
黄鳝 动物饵料 配合饲料 消化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Fe、Zn、Cu不同组合对岩原鲤生长、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肌醇对胭脂鱼生长、体成分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不同脂肪源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机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体组织脂肪酸组成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不同种类碳水化合物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拟微绿球藻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禁食对养殖大黄鱼体成分、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混合微藻替代鱼油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肠道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根碱对中华鳖生长和体组成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饲料磷含量对黄颡鱼幼鱼生长、生化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三种脂肪源和两种降脂因子对鲈生长、体营养成分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