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82)
2023(8430)
2022(7644)
2021(7299)
2020(6078)
2019(14306)
2018(14414)
2017(28029)
2016(15312)
2015(17282)
2014(17268)
2013(17113)
2012(15486)
2011(13822)
2010(13561)
2009(12191)
2008(11612)
2007(9813)
2006(8399)
2005(7094)
作者
(43873)
(36153)
(35871)
(34100)
(23014)
(17392)
(16285)
(14441)
(13760)
(12798)
(12504)
(11988)
(11283)
(11249)
(11148)
(10997)
(10851)
(10804)
(10181)
(10082)
(9033)
(8639)
(8578)
(8138)
(8046)
(8045)
(8017)
(7874)
(7262)
(7203)
学科
(58315)
经济(58251)
管理(43494)
(41043)
(34800)
企业(34800)
方法(29497)
数学(25512)
数学方法(25227)
(15018)
中国(14029)
(13824)
(13518)
业经(12959)
地方(12039)
理论(10475)
(10215)
(10078)
贸易(10074)
农业(10057)
(9765)
技术(9660)
环境(9554)
(9206)
财务(9149)
财务管理(9135)
(9019)
企业财务(8655)
教育(8632)
(8415)
机构
大学(213409)
学院(211227)
管理(89220)
(79022)
理学(78460)
理学院(77614)
经济(77193)
管理学(76315)
管理学院(75949)
研究(67816)
中国(48157)
(45647)
科学(44454)
(34291)
(33740)
业大(33635)
(33401)
研究所(31168)
中心(30391)
北京(28733)
(28559)
财经(28492)
(28090)
师范(27845)
农业(26351)
(25970)
(24806)
(23892)
师范大学(22673)
商学(22462)
基金
项目(153093)
科学(119768)
研究(111947)
基金(110560)
(96126)
国家(95325)
科学基金(82059)
社会(68220)
社会科(64555)
社会科学(64536)
基金项目(60020)
(59980)
自然(54913)
自然科(53594)
自然科学(53584)
自然科学基金(52600)
教育(50906)
(50626)
编号(46517)
资助(45346)
成果(37048)
重点(33566)
(33304)
(31966)
(31940)
课题(31170)
创新(29664)
科研(29415)
项目编号(29009)
大学(28554)
期刊
(82323)
经济(82323)
研究(59839)
中国(34941)
学报(34500)
科学(31642)
管理(31227)
(30033)
大学(25584)
(24004)
学学(23965)
教育(23911)
农业(21757)
技术(18126)
(14004)
金融(14004)
业经(13925)
图书(13140)
财经(12697)
经济研究(12492)
理论(11801)
科技(11288)
实践(11064)
(11064)
(10794)
问题(10656)
(10568)
情报(10319)
技术经济(10150)
现代(9733)
共检索到290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团结  盖钧镒  李海旺  邢邯  邱家驯  
根据现时大豆品种产量潜力水平提出中国大豆超高产育种目标,并从大豆产量性状遗传改良、理想株型育种及杂种优势生产利用探索等方面综述了与超高产大豆选育相关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今后的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进行讨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阳生  李达模  朱英国  
水稻超高产育种是杂种优势的有效利用、目标性状的选择和评价过程。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落后于实践 ,这种局面长期制约了水稻更大范围内有效利用杂种优势。本文简要地分析水稻超高产育种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评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正进  陈温福  张文忠  周淑清  刘丽霞  张龙步  杨守仁  
以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4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为主,从籼粳稻杂交、新株型创造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综合评述了北方粳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讨论了水稻超高产有关的生理与遗传基础问题,指出新株型超高产育种是实现水稻单产第三次飞跃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伟  谢甫绨  张惠君  宋显军  王海英  
【目的】探讨超高产大豆的株型优势,对超高产大豆辽豆14号的形态和生理性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高产大豆辽豆14号与普通大豆辽豆11号进行多年对比试验,对株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从苗期到盛荚期,辽豆14号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要低于辽豆11号,但在盛荚期以后,则高于辽豆11号;从不同节位叶片光合速率看,超高产大豆品种上下冠层叶片的光合速率差异小,下部叶片衰老慢;辽豆14号不同节位叶柄长度和叶形指数的变化更加合理,在叶面积指数较高的情况下,能够使更多光能透射到冠层中下部,使群体下部无截获散射更大,平均叶倾角也更大;辽豆14号的叶面积指数与光合势达最大时期比辽豆11号略晚,但辽豆14号高叶面积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宜祥  
四川省“六五”启动的玉米育种攻关,到“七五”末已取得了较大进展,1991—1997年育成的25个杂交种,较1990年前育成的11个杂交种的遗传增益大。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超高产育种,应符合四川玉米产区生态育种目标多样性、广泛性。加强种质改良基础研究,筛选、创造遗传基础广、配合力高、优良基因传递力强的核心种质,突破现有玉米种质杂交模式。选育抗病、耐旱、保绿性好、株型适合,能充分利用散射光,稳定增密增穗,提高穗粒数、千粒重、出籽率和容重的超高产新杂交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正进  
我国1996年正式启动水稻超高产育种项目以来,迄今农业部共确认超级稻品种(组合)83个,推广面积达到全国水稻面积的20%。此间我国水稻单产在6.0~6.5t.hm-2之间波动,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徘徊不前的局面。针对上述问题,从籼粳稻杂交常规育种、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光敏雄性不育与两系法、籼粳稻品质性状差异与遗传改良、超高产株型模式方面讨论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遗传与生理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文明  
自80年代兴起的水稻超高产育种,形成了日本、国际水稻所和中国三个育种集团。在中国形成了南籼、北粳、中杂交水稻的三个超高产育种团体。日本的超高产育种在前两个阶段完成了预定目标。国际水稻所的超高产育种已取得较大进展,育成了一批超高产材料。在中国,最引人注目的是“亚种间重穗育种”的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已育成一批亚种间重穗型组合,有的已大面积示范推广,有的正在进行各级试验。本文介绍各个团体超高产育种的设计思想、技术路线和育种进展,讨论超高产育种的有关问题和前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邱丽娟  王昌陵  周国安  陈受宜  常汝镇  
大豆分子育种代表了大豆育种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品种分子设计育种三个方面。通过综合利用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模拟与遗传育种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大豆分子育种可对大豆从表型到分子等多个层次进行遗传操作,有助于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最终实现大豆品种的定向遗传改良。本文介绍了中国大豆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品种分子设计育种三个方面的开创者,将国内的主要研究进展与国外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比较,由于知识所限对未提及的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在此致歉。通过比较发现,中国大豆分子育种与国外相关研究的差距普遍存在,然而,有些分子育种相关研究如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等方面则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玉昆  张惠君  敖雪  王海英  王文斌  宋书宏  谢甫绨  
【目的】探索超高产大豆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规律,及其与普通品种养分吸收利用的特异性。【方法】于2011和2012年,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超高产品种辽豆14、中黄35与普通品种辽豆11在不同磷酸二铵施肥水平下,植株体内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和吸收积累规律。本试验采用品种、施肥量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磷酸二铵苗期施入,施肥量设5个水平,分别为:F0:0 mg·kg-1干土;F50:50 mg·kg-1干土;F100:100 mg·kg-1干土;F150:150 mg·kg-1干土;F200:200 mg·kg-1干土。在大豆的苗期(V3)、开花期(R2)、鼓粒中期(R6)、鼓粒末期(R7)和成熟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兆惠  车仁君  王海英  张惠君  谢甫绨  
【目的】比较种植密度和单播、混播种植方式对大豆超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根系形态和活力的影响。【方法】于2012和2013年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单混种植处理对超高产品种辽豆14、中黄35和普通品种辽豆11根系形态、根系活力和伤流成分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种植密度设3个水平(3株/盆、6株/盆和9株/盆),2个种植类型(单一种植方式:各品种单播;混合种植方式:同一盆中各品种按1﹕1种植)。在大豆的开花期(R2)、鼓粒中期(R6)和生理成熟期(R8)取样,将根系从土中取出,反复冲洗,利用根系扫描仪Win Rhizo Program(Re.gent Instruments Inc.C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孝玲  
作物超高产育种目前是国内育种学家日益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国内育种学家在超高产育种的理论、材料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并已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就国内特别是四川省内育种专家在作物超高产育种研究领域进行的学术讨论作一简要评述,主要包括:超高产育种目标、常规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在超高产育种中的作用及关系、种质资源与超高产育种、超高产育种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超高产栽培模式在超高产育种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滕菲  李盛有  饶德民  姚兴东  张惠君  敖雪  王海英  Steven St.Martin  谢甫绨  
【目的】研究以超高产大豆品种为砧木嫁接不同年代育成品种,旨在明确嫁接超高产品种的根系对接穗品种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从而揭示根系改良在大豆育种中的作用。【方法】以来自相同的祖先亲本(Williams和amsoy)且地理纬度相同的美国俄亥俄州和中国辽宁省不同年代育成的11个代表性大豆品种为接穗,采用劈接法,于子叶期分别与超高产大豆品种辽豆14和中黄35的砧木进行嫁接,其中,以11个不同年代育成品种的自身嫁接处理与不嫁接处理作为对照。在盆栽条件下,于R1、R2、R4、R5、R6期测定植株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色值,于成熟期收获后对植株进行考种,测定植株的单株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兆惠  车仁君  王海英  张惠君  谢甫绨  
【目的】研究不同磷酸二铵施肥水平和单混种植处理对超高产品种辽豆14、中黄35和普通品种辽豆11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和吸收规律的影响,比较磷酸二铵施肥量对单播和混播种植条件下大豆超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的养分吸收与利用规律。【方法】于2012和2013年在盆栽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苗期施入磷酸二铵,施肥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0 mg·kg-1干土;100 mg·kg-1干土;200 mg·kg-1干土。2个种植类型,分别为单一种植方式:各品种单播;混合种植方式:同一盆中各品种按1﹕1种植。在大豆的开花期(R2)、鼓粒中期(R6)和生理成熟期(R8)取有代表性的植株5株,按器官分开后,在1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东丽  
本文以3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例,阐述了作物超高产育种的概念,归纳了作物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并从理想株形选育、高光效育种、遗传资源的发现与创新和生物技术手段4个方面分析了作物超高产的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温福  徐正进  张龙步  张文忠  马殿荣  
从育种理论、育种技术及育种实践等方面,综合评述了中国北方粳型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认为培育和推广超级稻是继株型育种和杂交稻之后,提高北方粳稻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北方水稻生产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利用籼粳稻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复交优化性状组配,聚合有利基因,选育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路线确立之后,北方粳型超级粳稻在常规育种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地培育出一批优质抗病的超级稻新品种并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如沈农265、沈农606、吉粳88等。与常规超级稻育种相比,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进展则相对较缓慢。这一方面是由于北方气候与生态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是育种技术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