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13)
2023(3775)
2022(3443)
2021(3218)
2020(3184)
2019(6887)
2018(7000)
2017(12783)
2016(7742)
2015(8758)
2014(8808)
2013(8649)
2012(8097)
2011(7245)
2010(7441)
2009(6970)
2008(6818)
2007(6035)
2006(5153)
2005(4538)
作者
(26732)
(23066)
(22840)
(21375)
(14454)
(11057)
(10298)
(9341)
(8624)
(8386)
(7708)
(7588)
(7498)
(7428)
(7415)
(7220)
(6977)
(6843)
(6464)
(6447)
(6140)
(5908)
(5620)
(5344)
(5273)
(5086)
(5055)
(5038)
(4983)
(4813)
学科
(30674)
经济(30655)
方法(19475)
管理(19379)
(18782)
数学(17949)
数学方法(17596)
(16068)
企业(16068)
(8751)
中国(6399)
(6367)
(6202)
理论(5188)
地方(4949)
(4777)
贸易(4772)
业经(4699)
(4609)
(4594)
技术(4197)
农业(4105)
(3996)
(3945)
财务(3929)
财务管理(3922)
(3847)
环境(3810)
企业财务(3762)
(3750)
机构
大学(111826)
学院(111300)
研究(42201)
管理(38177)
(36780)
经济(35858)
理学(33790)
(33369)
理学院(33283)
科学(32965)
管理学(31998)
管理学院(31840)
中国(29000)
农业(27209)
业大(26068)
(25242)
(24259)
研究所(23747)
中心(18854)
农业大学(17466)
(17000)
(16878)
(16278)
(15537)
(15468)
技术(15347)
实验(15118)
北京(15034)
科学院(14708)
实验室(14587)
基金
项目(82330)
科学(62274)
基金(58705)
(56120)
国家(55689)
研究(49103)
科学基金(44846)
(34669)
自然(34212)
自然科(33494)
自然科学(33482)
自然科学基金(32859)
基金项目(30582)
(30138)
社会(28069)
社会科(26433)
社会科学(26421)
资助(25766)
教育(24011)
计划(20560)
重点(19644)
科技(19117)
编号(17752)
(17176)
科研(17107)
(17081)
(16906)
创新(16080)
(15541)
专项(15317)
期刊
(36150)
经济(36150)
学报(32263)
(30833)
研究(25092)
科学(24649)
中国(22432)
大学(21479)
学学(20790)
农业(20606)
管理(14156)
(11887)
(11152)
教育(10573)
业大(10152)
技术(9254)
农业大学(8412)
统计(8027)
(7720)
林业(7349)
(7288)
(7277)
金融(7277)
科技(6918)
中国农业(6778)
决策(6674)
财经(6043)
自然(5947)
经济研究(5820)
业经(5614)
共检索到156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兆麟  孙其信  
以 1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为试验材料 ,对超高产基因型小麦冠层结构的生理特性及其与有关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小麦超高产基因型与非超高产基因型相比 ,其冠层叶片具有明显的生理优势 ,表现为 :①灌浆中期至灌浆结束 ,叶面积指数一直维持较高水平 ;②冠层透光率在抽穗期叶面积指数较大时较高 ,中后期叶面积指数较小时较低 ;③叶绿素含量平均高 1 1%~ 15 6 % ;④SOD酶活性高 5 6 %~ 16 0 % ;⑤MDA含量从抽穗一直到灌浆后期保持较低水平 ;⑥上三叶光合速率平均高 15 6 %。相关分析表明 ,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与单位叶面积粒数、单位叶面积粒重、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瑞昆  贾秀领  蹇家利  刘淑贞  鲁建立  
根据4年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在冬小麦基因型产量和株高变异较大时,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与产量构成和植株性状的关系。研究表明,RWL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多数情况下,RWL与产量和千粒重呈负相关,与株高呈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基因型位次随失水时间的变化,有低失水,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和高失水4种类型。RWL与产量的负相关随失水时间延长而减弱。基因型差异以失水2~3h最为明显,且更具有较大生理意义,因此提出以离体2~3h为测定RWL的适宜时间。否定了国外多年延用6~9hRWL作为指标的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伟  谢甫绨  张惠君  宋显军  王海英  
【目的】探讨超高产大豆的株型优势,对超高产大豆辽豆14号的形态和生理性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高产大豆辽豆14号与普通大豆辽豆11号进行多年对比试验,对株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从苗期到盛荚期,辽豆14号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要低于辽豆11号,但在盛荚期以后,则高于辽豆11号;从不同节位叶片光合速率看,超高产大豆品种上下冠层叶片的光合速率差异小,下部叶片衰老慢;辽豆14号不同节位叶柄长度和叶形指数的变化更加合理,在叶面积指数较高的情况下,能够使更多光能透射到冠层中下部,使群体下部无截获散射更大,平均叶倾角也更大;辽豆14号的叶面积指数与光合势达最大时期比辽豆11号略晚,但辽豆14号高叶面积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跃建  
建国以来,通过育种,使四川小麦品种的产量水平上了三个台阶,稳产性和适应性也得到提高,主要农艺性状改进明显。但最近10多年来,四川小麦超高产育种一直面临三个问题:产量潜力没有大突破;稳产性和适应性的改良不及丰产性;主要农艺性状没有大的改变。培育超高产品种有三种策略:培育适宜高肥水地区、产量稳定过7500kg/ha的品种;培育适宜中产地区、产量稳定超过5250kg/ha的品种;培育在高产地区产量达7500kg/ha、中产地区5250kg/ha、丰产性和稳产性都突出的突破性品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经川  刘兆晔  姜鸿明  刘维正  赵倩  丁晓义  邱化蛟  
利用 11个不同的小麦基因型 ,对茎质系数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茎质系数在小麦基因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与单茎草重、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与穗数、经济系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重穗型品种的茎质系数极显著地高于多穗型品种 ,但其经济系数、子粒产量 /草产量 (库源比 )极显著地低于多穗型品种 ,选育中间型品种可以实现高产与抗倒的有机结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玉芹  杨恒山  高聚林  张瑞富  王志刚  徐寿军  范秀艳  杨升辉  
【目的】研究超高产春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和功能特性,揭示超高产形成的生理机制,为春玉米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山27为供试品种,设超高产栽培(SHY)和普通高产栽培(CK)2个处理,于2009年和2010年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测定超高产春玉米冠层结构及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与普通高产栽培相比,超高产栽培春玉米叶面积指数大,在生育期上表现为吐丝之后更为明显,在叶位上表现为棒三叶最为突出;不同叶位的叶倾角超高产栽培均小于普通高产栽培,而叶向值均大于普通高产栽培,在棒三叶表现最为明显;随着生育时期的推移,超高产栽培与普通高产栽培光合势的差幅增大;吐丝期和乳熟期,两种栽培模式间净光合速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小勇  唐启源  李迪秦  李维科  李海林  蔡庆红  
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紧凑型"品种超试1号的群体光合生理性能及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6.75~9.75万株/hm2密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群体叶面积指数(LAI)显著增大,光合势(LAD)增加,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截获率增大,但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降低和比叶重(SLW)下降;在灌浆期穗位叶PS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在高密度(D3)条件下PSⅡ光合量子产量(EQY)降低和电子传递速率(ETR)较低,表明其光能转化效率降低,而单株干物质积累速率随密度的增加则呈现降低趋势;但在群体干物质积累量(QDMC)表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广敏  关军锋  马春红  刘海龙  
以盆栽 12个小麦品种为试材 ,研究表明 ,不同小麦品种的根干重、穗数、地上部干重、地上部干重 /根干重和产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基因型差异。除地上部干重 /根干重与产量无显著相关外 ,其余性状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他们共同关系到产量水平。通径分析表明 ,地上部干重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 (0 9713) ,根干重次之 (- 0 116 3) ,而根系主要通过地上部干物质来影响产量水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海波  林琪  刘义国  姜雯  刘建军  翟延举  
为给小麦高产高效提供依据,在大田超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配施对超高产小麦济麦22花后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配施对超高产小麦花后的衰老特性及产量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花后各处理小麦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SPAD值)、可溶性蛋白含量(PRO)、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等指标呈下降趋势,但与CK处理比较,施肥处理前期下降缓慢,达显著水平,以N1P2、N2P2差异极显著;丙二醛含量(MDA)先是缓慢增长,花后14 d后含量迅速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POD)的变化趋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花后14 d各处理的POD活性达到最高值。随着施氮肥和磷肥量的增加,总的趋势是旗叶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慧敏  袁绍华  杨建忠  赵凤梧  丁再松  赵明  Pavol Hauptvogel  Daniela Benedikova  
通过对普通小麦(T.aestivum)、四倍体硬粒小麦(T.durum)种间杂交超高产新种质HS Z6-06-56性状表现分析表明:该种质与受体亲本石4185相比,挑旗期、抽穗期及成熟期分别提早1,1及2 d,株高、穗长、小穗数三性状等同于受体。在产量构成三因素中,株穗数、穗粒数等同于受体,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千粒重是构成该种质超高产的主要因素,本试验中单项指标超受体幅度达27.72%。利用种间杂种优势,是创造小麦超高产新种质的有效途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奇  季书勤  李向东  王汉芳  吕凤荣  
采用管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调控技术对冬小麦根系和叶片生理特性的调控效应,结合田间试验的产量和品质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范围内,约占总根量的50%;在底墒条件充足的情况下,不浇越冬水,适期控水有利于根系的下扎,1水和2水处理灌浆期根系的增加主要表现在100~200 cm土层;在小麦生育期控越冬水、浇灌浆水可以提高根系活力,灌浆水的投入使100~200 cm土层根系在灌浆期仍然保持较高活力,同时提高了旗叶光合速率,保持了旗叶和倒二叶的绿叶面积,有利于小麦籽粒质量增加。因此,通过适期调控水分供应,重视拔节水和灌浆水的投入,不仅利于小麦良好群体结构的形成、促进籽粒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鹏  王长发  苗芳  郑锦娟  李小芳  王一  
为了揭示小麦冠层温度对产量作用的实质,探索小麦低温育种工作的技术路线,以18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对籽粒灌浆各阶段的冠层温度和源库活性指标分别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对冠层温度指数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进行了通径分析和决策分析,对品种的产量结构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籽粒灌浆期冠层温度指数与各源库活性综合指标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冠层温度指数与籽粒充实指数的直接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负相关,而与潜在库容的直接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各因素对籽粒充实指数的决定作用顺序为冠层温度指数>千粒库容>千粒重,各因素对潜在库容的决定作用顺序为千粒库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慧  张正斌  徐萍  
【目的】通过研究小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与主要生理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性,明确各生理性状在影响水分利用效率上的相对重要性,在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生理遗传育种中应用。【方法】选用4个水旱地不同生态型的小麦品种,按Griffing(1956)方法Ⅱ组成4×4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共获得6个正交子代。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灌浆期亲本和杂交后代叶片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叶温(Tl)等生理指标,通过表型和遗传相关分析,考察五性状对叶片WUE的影响。【结果】在小麦灌浆早、中、晚时期,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与光合速率(Pn)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蒸...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少昆  赵明  王树安  曹连莆  郭小强  
对40个我国常用玉米自交系和22个不同类型玉米材料测定的结果表明,玉米基因型间呼吸速率存在显著的差异,可做为基因型分析的重要生理指标。40个自交系呼吸速率平均值为(CO2)6.64mgdm-2h-1,变异系数为22.03%。不同玉米类型间呼吸速率高低依次是普通杂交组合、妹妹系、自交系、糯质玉米和甜质玉米,与类型间光合速率高低的排列是一致的。杂交种呼吸速率呈明显的正优势,超中亲率平均为24.58%,范围为-1.81%~44.11%,并且F1与母本的相关关系比父本更密切。呼吸速率低的基本型一般叶面积更大,植株更繁茂,于物质的积累也较多。不同自交系间呼吸速率与净光合速率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r=8.7...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建丰  袁隆平  
为了给水稻超高产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以 15个具有超高产 (单产超过汕优 63 )潜力的两系杂交稻组合和对照汕优 63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超高产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经济产量 (单株粒重 )、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等性状的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 :1)比对照增产极显著的组合在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两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 ,个别组合在生物产量不变的情况下 ,依赖经济系数的提高也可比对照显著增产 ;2 )超高产杂交稻产量的增加不是依赖单位面积上穗数的增加 ,而是必须在一定穗数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每穗粒数以扩大库容 ,并保证源的有效供给以提高籽粒充实系数 ;3 )每穗实粒数分别与经济系数、生物产量和单株粒重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