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14)
- 2023(16023)
- 2022(13844)
- 2021(12936)
- 2020(10839)
- 2019(24990)
- 2018(24774)
- 2017(48102)
- 2016(26027)
- 2015(29335)
- 2014(29321)
- 2013(28381)
- 2012(25649)
- 2011(22708)
- 2010(22412)
- 2009(20375)
- 2008(19754)
- 2007(17112)
- 2006(14590)
- 2005(12337)
- 学科
- 济(99018)
- 经济(98897)
- 管理(78360)
- 业(74752)
- 企(63261)
- 企业(63261)
- 方法(49844)
- 数学(43579)
- 数学方法(42987)
- 财(29481)
- 农(26624)
- 中国(25565)
- 业经(22173)
- 学(21554)
- 务(20631)
- 财务(20547)
- 财务管理(20509)
- 企业财务(19479)
- 制(18834)
- 地方(17998)
- 农业(17975)
- 理论(17963)
- 贸(16883)
- 贸易(16876)
- 易(16406)
- 和(15789)
- 技术(15720)
- 环境(14899)
- 体(14330)
- 银(14264)
- 机构
- 大学(359467)
- 学院(358265)
- 管理(144795)
- 济(139146)
- 经济(136169)
- 理学(126628)
- 理学院(125317)
- 管理学(122973)
- 管理学院(122332)
- 研究(112687)
- 中国(83767)
- 京(75141)
- 科学(70436)
- 财(64635)
- 农(55688)
- 所(54882)
- 业大(54134)
- 财经(52861)
- 中心(52086)
- 江(50482)
- 研究所(50228)
- 经(48345)
- 北京(46626)
- 范(46504)
- 师范(45998)
- 农业(43639)
- 经济学(41948)
- 院(41787)
- 州(40764)
- 财经大学(39820)
- 基金
- 项目(253528)
- 科学(199661)
- 研究(185099)
- 基金(184713)
- 家(160705)
- 国家(159376)
- 科学基金(138060)
- 社会(116311)
- 社会科(110135)
- 社会科学(110109)
- 省(98665)
- 基金项目(98226)
- 自然(90896)
- 自然科(88820)
- 自然科学(88797)
- 自然科学基金(87182)
- 教育(86313)
- 划(83148)
- 资助(76210)
- 编号(75763)
- 成果(60497)
- 重点(56232)
- 部(56175)
- 创(52714)
- 发(52483)
- 课题(51336)
- 创新(49106)
- 科研(48894)
- 教育部(48566)
- 大学(47719)
- 期刊
- 济(144034)
- 经济(144034)
- 研究(100087)
- 中国(64369)
- 学报(57588)
- 管理(52316)
- 科学(51582)
- 财(51352)
- 农(49396)
- 大学(44340)
- 学学(41881)
- 教育(40486)
- 农业(34253)
- 技术(31890)
- 融(27206)
- 金融(27206)
- 财经(25414)
- 业经(24724)
- 经济研究(23275)
- 经(21610)
- 问题(18554)
- 图书(18201)
- 业(17382)
- 版(17248)
- 科技(16909)
- 理论(16805)
- 技术经济(16522)
- 财会(15856)
- 商业(15597)
- 实践(15438)
共检索到503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德明 赵璨
以往的一些研究发现超额雇员会导致公司价值降低等一系列的负面经济后果,但并未系统研究超额雇员导致负面经济后果的机制。借助2008年版《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这个外生事件,本文研究发现,超额雇员显著降低了公司价值,伴随着该法案的颁布实施,超额雇员与公司价值的负相关关系有所强化。这应当与《劳动合同法》导致企业用工成本提高有关,这说明超额雇员导致公司价值降低的主要机制是超额雇员导致企业劳动力成本提高,而不是超额雇员导致企业生产效率的降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媒体曝光率显著降低了超额雇员这种负面因素对公司价值的不利影响,这从另一个角度扩展了媒体的信息中介理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庆玉
基于就业与加班时间之间可能的替代关系,利用《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微观调查数据,考察了《劳动合同法》对企业雇佣的影响。基于各地历史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分组进行的双差分分析表明,《劳动合同法》具有正向加班时间效应和负向就业效应,这一结论在根据结案率及劳动合同签订率变化情况对分组进行调整的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劳动合同法》的就业效应之所以相对较弱,可能是因为我国的企业未像发达国家的企业那样采取了资本深化、提高生产率的措施。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郑英隆 武志伟 田莎莎
目前,我国农民工劳动并未得到劳动合同法的有效保护,劳动不签约和违约现象普遍存在。基于广东农民工的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劳动合约与人力资本专用性、流动性、工会组织、合约知识有着密切联系。给合约双方足够的合约激励与约束是有效推进农民工签订劳动合约的重要条件。最后基于劳动合同法,从提高农民工劳动合约制度的激励作用和增加违约成本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舒晓惠 韩兆洲
本文讨论了新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的特点及其对企业的影响,进一步构建并分析了企业与雇员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得出实施新法后相关可能的博弈结果,并基于此给出了四点启示。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博弈 混合策略 纳什均衡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黎秀蓉
改革开放带来劳动关系的变迁,从而引起劳动法律的变迁,表现为从《劳动法》演变到《劳动合同法》。法律变迁的逻辑是对法律价值———正义和效率的追求和二者的统一,博弈论方法用数学工具阐释并证明了这一逻辑。根据逻辑推演,独立工会与罢工权是下一步法律变迁的方向。
关键词:
劳动关系 L-K博弈 合作均衡 惩罚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姚先国
本文对《劳动合同法》实施近三年的情况作了回顾总结,认为拥护者和反对者当初的预期均未得以实现,《劳动合同法》面临与《劳动法》一样被虚化的风险。而其根本原因,不仅在于《劳动合同法》某些规定与现实脱节,更在于《劳动合同法》权利调整所受到的社会经济关系制约,只有从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入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公民权利均等化,才有望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性矛盾,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社会构建创造良好的宏观条件与体制基础。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者权利 和谐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世诚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应当说,这部法是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培育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使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一部法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6月29日表决通过了《劳动合同法》。这部备受关注的法律经历了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四次审议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跃军 赵武阳
基于理论模型的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有助于知识员工和知识密集型企业达成"双赢",但是可能导致体力员工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双输"。《劳动合同法》之所以备受争议,其对低端劳工市场的消极影响是主因,外界经济环境恶化带来的经营压力和就业压力是辅因,而且,主辅因的结合打乱了政府预期的经济转型之路。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解雇成本 市场分割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钱雪松 石鑫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劳动保护加强如何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合同法》出台之后,与生产型劳动力占比较低的企业相比,生产型劳动力占比高的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更多,且该效应在法律制度环境较好、劳动力流动水平较高的地区及融资约束较弱的企业中相对更强。机制研究发现:其一,加强劳动保护推动企业用机器设备替代生产型劳动力,提高了企业技术和研发型劳动力的相对雇佣比;其二,加强劳动保护降低了企业劳动力流动性,从而抑制了企业营业收入。本文对完善劳动力市场法律制度以兼顾效率和公平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劳动保护 《劳动合同法》 劳动收入份额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罗冬军 康宇
本文基于《劳动合同法》背景阐述了劳动定额定员标准的内涵及功用;从法律、制度和方法等层面揭示制约劳动定额定员标准有效性的若干问题;给出完善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定员管理相关法律体系,建立激励相容式的劳动定额定员管理制度和完善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制定方法等具体可行对策。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定额定员 人力资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柯凯鈇
现行《劳动合同法》自2006年立法征求意见、审议通过和2008年生效实施,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也是政、商、学各界争议不断的10年。争议的实质是劳动与资本权利义务关系,表现形式是立法选择的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的关系问题。其实,引起争议的关键根源在于劳动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还是劳动力,其背后的理论渊源是经济学范式问题。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争议 经济学范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柯凯鈇
现行《劳动合同法》自2006年立法征求意见、审议通过和2008年生效实施,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也是政、商、学各界争议不断的10年。争议的实质是劳动与资本权利义务关系,表现形式是立法选择的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的关系问题。其实,引起争议的关键根源在于劳动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还是劳动力,其背后的理论渊源是经济学范式问题。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争议 经济学范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鄢圣文 谭叙
《劳动合同法》持续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新法会带来劳动力市场的重大调整、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使用人单位加速转型和要求政府提高管理水平。总体上,新法实施利大于弊,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但仍要特别兼顾主体内部非均衡发展可能带来的部分企业和劳动者利益受损。同时,政府需加强完善配套社会保障体系,减少调整期不必要的利益牺牲。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从理论拓展和实证检验出发,加深对《劳动合同法》实施的理性认识。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述评 劳动力市场 主体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廖名宗
《劳动合同法》施行已有半年多,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型案例。本文选取了几个较典型案例予以评析,探讨了该法相关条款的成功与不足,旨在引导用人单位预防新型劳动争议,同时对今后完善劳动合同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争议 新型案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