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7)
2023(11124)
2022(9574)
2021(8632)
2020(7537)
2019(17469)
2018(17219)
2017(34137)
2016(18210)
2015(21003)
2014(20863)
2013(20897)
2012(19962)
2011(18321)
2010(18208)
2009(17067)
2008(16641)
2007(14900)
2006(12954)
2005(11724)
作者
(52748)
(44511)
(44292)
(42452)
(28703)
(21300)
(20421)
(17199)
(16823)
(15728)
(15210)
(15018)
(14141)
(13942)
(13879)
(13807)
(13265)
(13060)
(13007)
(12875)
(11175)
(10827)
(10752)
(10320)
(10231)
(10058)
(9719)
(9612)
(8876)
(8673)
学科
(102115)
经济(102035)
管理(50087)
(46199)
方法(43804)
数学(39763)
数学方法(39499)
(36708)
企业(36708)
地方(23307)
(21253)
(20709)
中国(20538)
业经(18102)
(17217)
(15995)
贸易(15988)
(15398)
农业(14462)
(14390)
地方经济(14156)
(12961)
金融(12958)
(12774)
财务(12753)
财务管理(12717)
环境(12370)
(12255)
(12097)
银行(12076)
机构
大学(271501)
学院(269276)
(124752)
经济(122385)
管理(102640)
研究(91986)
理学(88198)
理学院(87223)
管理学(85924)
管理学院(85424)
中国(71844)
(55899)
(55396)
科学(53135)
(46099)
财经(44704)
中心(43645)
(41810)
研究所(41551)
经济学(40787)
(40510)
(40169)
业大(37140)
经济学院(36837)
北京(35120)
(33973)
师范(33670)
财经大学(33135)
农业(32794)
(32307)
基金
项目(174988)
科学(137851)
基金(128549)
研究(128041)
(110653)
国家(109776)
科学基金(94439)
社会(83380)
社会科(79242)
社会科学(79220)
基金项目(68248)
(67100)
自然(59563)
教育(58483)
自然科(58194)
自然科学(58179)
自然科学基金(57151)
(56229)
资助(53727)
编号(51322)
成果(41848)
(39817)
重点(39175)
(38157)
(35660)
国家社会(35144)
教育部(34765)
课题(34684)
人文(33778)
科研(33745)
期刊
(138202)
经济(138202)
研究(82459)
中国(47329)
(43852)
学报(38526)
(36395)
管理(35727)
科学(35453)
(29890)
金融(29890)
大学(29288)
学学(27606)
农业(24058)
技术(23597)
经济研究(23573)
财经(23527)
教育(20527)
(20270)
业经(19503)
问题(18554)
技术经济(15410)
(15271)
统计(15150)
理论(13648)
(13062)
(13022)
世界(12989)
国际(12762)
图书(12675)
共检索到403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宋健  
本文运用货币滞存法对广东2003~2011年间的超额货币情况进行测量,随后运用平稳性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冲击响应等方法得出:从长期来看广东省的超额货币和虚拟经济之间存在正向的协整关系,超额货币程度每下降(或上升)1%,虚拟经济将下降(或上升)2.5%左右,广东省超额货币不是虚拟经济的格兰杰原因,而虚拟经济是广东省超额货币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健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采用货币滞存法对广东2003—2011年间的超额货币情况进行测算,进而运用平稳性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冲击响应等方法对超额货币和实体经济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广东省超额货币与实体经济存在反向的协整关系,当超额货币上升(下降)1%时,实体经济会下降(上升)0.6%左右,因此,应当关注超额货币对实体经济产生的长短期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睿  张云  
随着全球金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货币在大部分发达国家呈现出非中性的特点,由此从虚拟经济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运用14个OECD国家2000—2017年宏观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在OECD国家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在实证模型中经济虚拟化程度与货币供应量作用的交互项显著地正向影响经济增长。这充分说明了在经济虚拟化程度高的OECD国家,货币供应量通过货币增发会使虚拟经济部门的产出增加,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所以货币呈现出非中性的特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方方  田野  
20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7年之后,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典型现象,具体表现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和实体经济变量即产出和物价变化的脱节。用现存的货币经济学理论均不能有说服力地解释这些现象,为此需要研究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研究虚拟经济格局下货币供给行为及货币供给量变化对于物价变化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论证在虚拟和实体两部门经济结构下,现代经济周期运动的不同阶段出现的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背离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对于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货币政策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段彦飞  
货币利润是成熟市场经济的主导价值目标。货币虚拟化以后,经济主体追求的不再是实物产品的物质内容,而是其价值增殖的结果。货币利润的表现形式和创造过程决定着经济系统内经济主体的活动方式和经济制度的变迁方向,是经济虚拟化的动力所在,虚拟经济的繁荣成为市场经济追求货币利润的必然结果。经济虚拟度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规模之比,体现了虚拟经济系统中货币利润的创造能力。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合理协调货币利润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分配,是促进和保障宏观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健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基于广东2003—2012年间的货币过剩数据、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VAR模型等方法对三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货币过剩程度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产生明显刺激作用,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产生较大影响的结论。因此,目前应当高度关注过剩的货币发行可能产生的后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红星  
虚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改变了货币供给量变动与物价水平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商品期货交易额、商品期货价格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分析,肯定了虚拟经济具有货币分流作用;同时认为,期货市场资金量增加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云  
本文指出当代货币已经完成了其媒介功能、资产功能到能量功能的转变过程;进而指出回流美元货币的能量功能,导致了美国经济的虚拟化发展;而虚拟经济正作为当代货币能量贮藏以及配置的核心系统在根本上决定着资源的配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志杰  
近年来,我国的高货币化之谜一直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经济虚拟化进程与货币化率之间的宏观与省级微观数据的分析和比较,认为经济虚拟化对货币化率的作用机制不但来自于货币需求方面,更重要的在于虚拟经济特殊的GDP创造机制,同时依据作用机制构建理论模型。其次,利用1996-2014年31个省市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虚拟化进程对货币化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针对虚拟化进程与货币化率之间趋势差异和2008年后货币化率的快速上升进行分析,认为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是导致差异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千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虚拟化趋势的加强,出现了许多用传统理论难以解释的种种谜团,这些谜团背后的深层原因何在?本文从货币数量出发,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关系进行研究,试图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通过分析实体经济中价格指数不断下降出现总体上的通缩趋势,而虚拟资产价格不断膨胀的现象,揭示出在经济虚拟化条件下,货币政策必须考虑虚拟经济对货币的需求,以使货币供应满足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非仅仅考虑实体经济。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翔  李冬星  张丽  
随着虚拟经济在整体经济中占比的增加,货币政策运行机制趋于复杂化,政策效果往往偏离原本的意图。因此了解当前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将有助于更准确地预期货币政策的效果。本文采用平滑转移自回归(STAR)模型,分别以货币供应量和实际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研究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实体经济更多的受到货币供应量的非线性影响;而虚拟经济则更多的受到实际利率的线性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强  
货币的虚拟化和信用制度的发展是资本虚拟化的前提和基础,而资本虚拟化在大大缓和资本约束的同时,也产生了泡沫经济等现象,对经济的稳定运行构成了威胁和挑战。因此,必须对金融发展的节奏进行适度控制,防止资本虚拟化的过快和过度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鹏  林晓燕  
货币政策与货币供应量对国民经济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当前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近几年中国虚拟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房价快速增长的经济现实,通过分析货币供应量结构变化对经济及房价的影响机制,并运用VAR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探讨了虚拟经济扩大条件下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短期内虚拟经济扩大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具有较强的政策滞后性,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仅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虚拟经济扩大降低了货币供应量变化对房价变动的调节作用。在长期内,我国宽松的货币政策未能拉动市场流动性,更多表现为货币总量的增加以及CPI的不断上升,从而推动房价持续上涨。最后基于虚拟经济扩大的背景下,提出若干合理控制与引导货币供应量、实现房地产价格价值回归与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洪波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影响机制,并论述其中相互适应与背离时的结构突变性。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滚动回归模型,使用CUSUM检验与CUSUMSQ检验,对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双向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结构性突变、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开始出现背离趋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影响效应不对称的结论。据此,本文提出若干建议,以促进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鲁晓琳  董志  
随着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虚拟化程度已成为影响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以美国从工业化时期到经济虚拟化时期的纵向演变过程为研究主线,并结合中美横向对比,在充分认识经济虚拟化进程所带来的经济运行变异的基础上,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比较分析了三者之间内在关系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虚拟化很好地解释了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之间所出现的背离现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变得更加密切。另外,与美国相比,中国仍然处于由工业化时期向经济虚拟化时期的转变过程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