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02)
2023(20739)
2022(17994)
2021(16876)
2020(14370)
2019(33218)
2018(32914)
2017(62843)
2016(34236)
2015(38917)
2014(38759)
2013(38297)
2012(35094)
2011(31724)
2010(31802)
2009(29713)
2008(29387)
2007(26006)
2006(22364)
2005(19884)
作者
(99274)
(83037)
(82615)
(78477)
(52756)
(39884)
(37598)
(32545)
(31350)
(29728)
(28030)
(27937)
(26261)
(26256)
(25721)
(25611)
(24946)
(24594)
(23899)
(23686)
(20630)
(20600)
(20368)
(18843)
(18653)
(18427)
(18351)
(18336)
(16809)
(16368)
学科
(139688)
经济(139531)
管理(100221)
(95620)
(80197)
企业(80197)
方法(67493)
数学(58612)
数学方法(57734)
中国(37201)
(36757)
(36128)
(30702)
业经(30241)
(27905)
贸易(27892)
(27082)
理论(25225)
地方(25094)
(24933)
农业(24495)
(23455)
财务(23354)
财务管理(23304)
技术(23164)
企业财务(21955)
(21800)
(21077)
银行(21014)
环境(20542)
机构
大学(494038)
学院(492824)
(198533)
经济(194276)
管理(191077)
理学(165698)
研究(164700)
理学院(163835)
管理学(160510)
管理学院(159647)
中国(124075)
(105024)
科学(102794)
(90303)
(83750)
(80387)
研究所(76398)
中心(74946)
业大(73803)
财经(73203)
(71044)
北京(66745)
(66535)
(64861)
师范(64226)
农业(63325)
经济学(60778)
(59327)
(57734)
经济学院(54852)
基金
项目(332574)
科学(260861)
基金(241085)
研究(240450)
(210841)
国家(209125)
科学基金(179158)
社会(150520)
社会科(142637)
社会科学(142599)
(129189)
基金项目(126379)
自然(117802)
自然科(115117)
自然科学(115086)
自然科学基金(113027)
教育(112609)
(109250)
资助(101593)
编号(98010)
成果(79493)
重点(74904)
(73655)
(70033)
(68708)
课题(68028)
创新(64114)
科研(63972)
教育部(63160)
大学(62359)
期刊
(211919)
经济(211919)
研究(141476)
中国(91924)
学报(79462)
科学(72507)
(72029)
(70579)
管理(68940)
大学(59829)
学学(56354)
教育(55870)
农业(49886)
技术(45687)
(41203)
金融(41203)
财经(35841)
经济研究(35344)
业经(33989)
(30766)
(27240)
问题(27175)
技术经济(25090)
统计(24908)
图书(24366)
(23671)
(23474)
科技(22894)
(22464)
理论(22262)
共检索到714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龙少波  陈璋  张军  
本文利用MSIAH-VAR模型就超额工资、外部成本、石油冲击等成本渠道对中国通货膨胀影响进行研究。实证结果发现,工资增长率超过产出增长率的超额工资加强了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的推升作用,2003年后超额工资增长率与通胀率形成了相互推进的"超额工资增长—通胀"螺旋。在技术进步不足以消化成本上升时,外部输入成本和石油冲击对于国内的通胀作用也将逐步加强。但M2的高速增长率似乎没有对通胀带来明显的拉动作用,随着房地产等资产投机市场的回调,流动性回流到实体经济可能存在催生通胀的隐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段忠东  
本文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效应、实业资本空心化效应、负收入效应和储蓄效应等机制是导致房价与通胀、产出之间非线性动态关系的重要原因。运用门限模型对中国现实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房价对未来产出与通胀的影响具有门限效应,当房价处于低增长阶段时,房价增长率对于通胀与产出产生比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当房价处于高增长阶段时,房价的这种影响效果不显著。(2)相对于线性模型,门限模型设定能够有效改善房价对通胀和产出的预测效果。因此,如果政策当局希望充分利用房价中所包含的关于未来通胀与产出的领先信息,进而实现"稳定通胀预期和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之目标,则需将房价水平维持在低增长机制中。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春艳  韩敏  
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对1987~2012年月度的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建立LSTR模型,结果显示,两者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变化率超过2.4991%时,会对11个月后的通货膨胀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通货膨胀的治理上而不是通货膨胀的成因。另外,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治理效果明显,而对通货紧缩的治理效果微弱,体现了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志勇  
需求拉动型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之争是2007年中国通货膨胀问题争论的焦点,通货膨胀类型的差异隐含着治理通货膨胀的不同政策选择。本文基于2000年之后超额工资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而非超额工资增长是导致通货膨胀变化的主要因素。基于分部门工资数据的研究结果亦未发现超额工资存在对通货膨胀的显著响应。基于上述结果本文认为,2000—2007年中国尚不存在"工资-通货膨胀"循环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日东  苏梽芳  
本文利用1983年1月~2007年1月CPI月度数据,应用Hamilton提出的能同时发现数据线性和非线性关系的随机场回归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的结论支持了Friedman-Ball假设和Cukierman-Meltzer假设。前者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这意味高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将导致高的不确定性,这一发现补充了Friedman-Ball假设;而对于后者,呈现出更为复杂的N型非线性关系。本文的结论对中央银行控制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前进  庞盈盈  
本文主要研究准备金付息和无息情况下的货币铸币税和机会成本铸币税。在理论上,利用卡甘货币需求函数和MIU模型研究央行的最优货币铸币税与机会成本铸币税,结果显示,卡甘货币需求函数下,铸币税呈倒U型特征;在MIU模型下,铸币税呈U型或倒U型,又或者没有U型特征等多种情况。从实证方面看,我国货币铸币税的变动呈U型,和MIU理论分析一致;机会成本铸币税呈倒U型;央行利润呈倒U型;转移的机会成本铸币税不具有U型或倒U型特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前进  庞盈盈  
本文主要研究准备金付息和无息情况下的货币铸币税和机会成本铸币税。在理论上,利用卡甘货币需求函数和MIU模型研究央行的最优货币铸币税与机会成本铸币税,结果显示,卡甘货币需求函数下,铸币税呈倒U型特征;在MIU模型下,铸币税呈U型或倒U型,又或者没有U型特征等多种情况。从实证方面看,我国货币铸币税的变动呈U型,和MIU理论分析一致;机会成本铸币税呈倒U型;央行利润呈倒U型;转移的机会成本铸币税不具有U型或倒U型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新飞  舒元  
理论分析显示FDI会通过国际收支、国内投资、货币供给量和国际贸易等因素引发中国的通货膨胀。本文在多变量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季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ECM等方法发现,在长期内每增长1%的FDI会带来通货膨胀上涨0.24%,外汇储备、货币供给量和国内投资引发了通货膨胀率上升,而贸易开放度抑制了通货膨胀。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外汇储备是影响长期通货膨胀最重要的因素,FDI对外汇储备的冲击存在正向作用且效应呈递增趋势。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郭永济  丁慧  范从来  
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复杂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多元性,要求通货膨胀预测过程必须关注模型与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综合有效利用。本文构建了基于动态模型平均的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我国的通货膨胀,模型根据预测表现动态选择解释变量、系数时变程度和模型维度,在有效控制模型和参数不确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宏观经济信息。基于我国20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实证结果表明,同时考虑解释变量动态选择、系数时变程度动态选择和模型维度动态选择的通胀预测模型,其预测表现优于单一维度的随机游走模型、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贝叶斯模型平均模型,特别在经济波动较大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通胀预测模型表现更加出色,增加不同维度的子模型也提高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山  汪前元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外部冲击(汇率、石油价格、进口价格)对中国国内价格特别是CPI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CPI的传递效应较低;原油价格冲击对其他价格的传递系数相对较小;大约19%的进口价格冲击会在10个月后反映在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外部冲击解释了CPI变化中的25%。为治理当前国内的通货膨胀,国内政策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要实行稳定、可信的货币政策,以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从而稳定并降低汇率对国内通货膨胀的传递,以隔绝外部冲击给国内通货膨胀造成的压力;决策当局必须注意到稳定农产品价格的重要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米咏梅  王宪勇  
我国目前又面临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找到通货膨胀的原因是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前提,但是经济学家们对通胀的原因却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文章使用一个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我国通胀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上涨、工业品价格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货币供给的增加都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同时,本文也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对这些因素对通胀的长短期影响给出了动态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子寅  范科才  
从非线性视角出发,文章首先采用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汇率传递与通货膨胀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发现汇率变动对通胀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随后,文章利用广义脉冲分析方法分析了汇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发现,在不同通胀环境下汇率变动对通胀产生了非对称性影响,即通胀变化超过门限值时的汇率传递效应大于通胀变化低于门限值时的情形。同时,文章指出,货币冲击与国内需求冲击对CPI的影响也受到通胀环境的影响,并且两类冲击给CPI带来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汇率冲击带来的影响。最后,文章从预测方差分解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可以从预测意义上支持广义脉冲的分析结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祥兵  严广乐  杨卫忠  
利用条件异方差模型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建模,并基于此展开对中国通货膨胀的一般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具有强惯性、波动集群性、杠杆效应等特征。依据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和机制来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缩短货币政策的时滞和合理疏导微观主体的通胀预期,也有利于正确地引导和稳定市场经济,并最终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所以,我国通货膨胀治理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我国通货膨胀特征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那些与市场制度逻辑不一致的政策传导因素以及对政策信号不能作出理性反应的市场因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吉林  
本文使用TV-STAR模型研究发现,我国通货膨胀路径中结构性变化与非线性共存。结构性变化发生在1995年左右,结构性变化前的通货膨胀路径中存在高、低两个均衡点,结构性变化后的通货膨胀路径中存在唯一均衡点,但通货膨胀的持久性较变化前有较大幅度上升。同时发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非线性调整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其临界值为4.091。基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发现,结构性变化后,我国通货膨胀对外来冲击的反应幅度下降,但反应速度上升。另外,正、负向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在多数情况下,正向冲击的影响更大,也更持久。在短期内,通货膨胀机制下的冲击影响要明显强于在通货紧缩机制下,但从长期来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静一  朱柏松  简志宏  
文章建立了一个带反馈机制多因素随机波动模型来刻画中国通货膨胀动态,基于粒子滤波与MH抽样相结合的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并利用粒子滤波方法得到通货膨胀的一步向前预测及随机波动分量的光滑估计。研究表明,与Stock and Waston(2006)的模型相比,带反馈机制的多因素随机波动模型可以刻画经济波动的随机性和经济波动的极端事件,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行为,从而对通货膨胀可以做出更为准确的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