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81)
- 2023(13789)
- 2022(12001)
- 2021(11329)
- 2020(9444)
- 2019(22174)
- 2018(21626)
- 2017(42513)
- 2016(22906)
- 2015(25269)
- 2014(25314)
- 2013(25113)
- 2012(22831)
- 2011(20521)
- 2010(20118)
- 2009(18376)
- 2008(18126)
- 2007(16191)
- 2006(13910)
- 2005(12486)
- 学科
- 济(87741)
- 经济(87645)
- 管理(63813)
- 业(61338)
- 企(50592)
- 企业(50592)
- 方法(44614)
- 数学(39253)
- 数学方法(38831)
- 财(23299)
- 银(22984)
- 中国(22927)
- 银行(22837)
- 制(22058)
- 农(21960)
- 行(21424)
- 学(19823)
- 业经(18841)
- 融(17863)
- 金融(17860)
- 地方(15810)
- 贸(15693)
- 贸易(15681)
- 务(15654)
- 财务(15581)
- 财务管理(15552)
- 易(15206)
- 农业(14901)
- 企业财务(14865)
- 理论(14423)
- 机构
- 大学(321812)
- 学院(316696)
- 管理(127563)
- 济(126353)
- 经济(123553)
- 理学(110319)
- 理学院(109124)
- 管理学(107030)
- 管理学院(106461)
- 研究(105894)
- 中国(86099)
- 京(68544)
- 科学(65576)
- 财(60179)
- 所(53284)
- 农(53117)
- 中心(50118)
- 财经(48933)
- 研究所(48579)
- 业大(47890)
- 江(45793)
- 经(44691)
- 北京(43383)
- 农业(41844)
- 范(40318)
- 师范(39909)
- 经济学(39119)
- 院(38482)
- 州(37925)
- 财经大学(36990)
- 基金
- 项目(220814)
- 科学(173392)
- 基金(162291)
- 研究(158466)
- 家(142184)
- 国家(141063)
- 科学基金(121191)
- 社会(99858)
- 社会科(94814)
- 社会科学(94791)
- 基金项目(85749)
- 省(84029)
- 自然(80388)
- 自然科(78575)
- 自然科学(78558)
- 自然科学基金(77133)
- 教育(72359)
- 划(71699)
- 资助(68203)
- 编号(63416)
- 成果(51021)
- 部(49186)
- 重点(48865)
- 创(45605)
- 发(45595)
- 科研(43112)
- 课题(42729)
- 创新(42616)
- 教育部(42226)
- 国家社会(41550)
- 期刊
- 济(130658)
- 经济(130658)
- 研究(96512)
- 中国(57790)
- 学报(53087)
- 科学(47732)
- 农(46588)
- 财(45608)
- 管理(45271)
- 融(43130)
- 金融(43130)
- 大学(39990)
- 学学(37584)
- 教育(31294)
- 农业(30861)
- 技术(25568)
- 财经(24295)
- 经济研究(21338)
- 经(20583)
- 业经(20243)
- 理论(18004)
- 图书(17405)
- 问题(16952)
- 实践(16640)
- 践(16640)
- 业(15928)
- 技术经济(15260)
- 科技(14934)
- 版(14651)
- 统计(14420)
共检索到46699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康立
通过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M2、M0等一系列月度数据的相互关系,估算了月度超额准备金率,估算方法有很强的稳健性。并进一步对超额准备金率和月度加权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超额准备金率是引起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变化的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金鑫 左伟
文章运用事件研究法,基于2006年6月至2016年8月央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事件对我国银行间短期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公告发布前,银行间利率并无显著的预期效应,而随着公告发布,学习效应显著性加强;在国债回购利率与SHIBOR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受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影响明显大于国债回购利率。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事件研究法 利率 预期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昌利 王艳萍
本文对1994年以来的基础货币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进行探讨;并认为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已基本得到控制。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基础货币 超额存款准备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琦
中央银行能否通过流动性管理工具影响银行间市场利率在实证上一直存在争议,其原因可能是以往研究只关注了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而忽视了其他流动性冲击因素,从而导致遗漏变量问题。采用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流动性水平的超储率数据进行计量检验,发现了显著的流动性效应,即超储率上升1个百分点,银行间市场利率平均下降45个基点。此外,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货币政策基调、通货膨胀等变量对银行间市场利率也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为中央银行有效调控银行间利率提供了实证支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峰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被广泛视作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情况的指标,然而在《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时期,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却比较低。数据显示银行体系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在2001年1季度-2010年1季度存在逐步下降的趋势和比较明显的季节性,模型分析和计量检验进一步揭示了银行体系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超调"特征,上述特征决定了它不是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良好指标。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潘松 宋洋 魏先华 张敏 陈敏
本文研究了我国大额支付系统银行间支付流的旬内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大额支付系统在旬末的平均交易金额显著高于旬内其他交易日的平均交易金额.它主要反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要求对银行间支付流的影响.
关键词:
支付系统 支付流 存款准备金 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化非
本文就中国人民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区域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增加,但银行整体信贷扩张能力仍然较强,因此,有必要继续通过综合运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和特别国债、开办特种存款等方式收缩过多的流动性,同时要密切关注中小法人银行机构的流动性状况,维护金融平稳运行。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 银行体系流动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2月12日宣布,从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至此,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6.5%,与2008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永宏
为切实了解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对银行体系流行性的影响程度,我们对晋中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进行了调查,认为目前晋中市地方法人机构不存在流动性过剩,存款准备金率的频频上调对其影响甚微,建议央行采取区别对待的宏观调控政策,确保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宏观调控政策 金融机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余力 陈红霞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2006年—2008年间流动性过剩条件下,我国1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事件对不同期限市场利率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隔夜、一周、两周和一个月期限的市场利率对上调政策的反应不显著,而三个月及以上期限的市场利率却有显著的正向反应;(2)政策的宣告效应明显强于执行效应,而执行上调会造成市场利率更大的波动性;(3)我国货币市场的学习效应强,而预期效应较弱。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赵峰 赵洋
金融市场的不发达使得存款准备金政策在中国居于重要地位。在2010~2011年间,央行密集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2次以抑制经济过热,为准确测度该政策效果,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第一,存款准备金率与银行贷存比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12次上调有效抑制了银行的流动性;第二,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7364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第三,存款准备金率是银行贷存比的格兰杰成因,而银行贷存比并不是存款准备金率的格兰杰成因;第四,银行贷存比对存款准备金率冲击的响应有4个月的政策时滞。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流动性 银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轶强
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多少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监测指标。我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总体呈逐年降低趋势,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支付系统尤其是大额支付系统的发展对降低超额准备金率的均值和波动起了重要作用。预防动机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较高超额准备金率。未来,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支付系统发展和超额准备金率分布不均衡带来的影响,并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惟德
对主要发达国家央行近年来调整准备金制度情况的研究表明,其调整的目的都是促进央行和市场主体更好地管理流动性,同时尽可能避免调整对市场产生不必要的波动。因此,本文从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角度,分析了我国将准备金计提考核机制由时点法调整为平均法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曹小艳
本文运用VAR模型、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2001年以来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调整对银行信贷供给的作用路径、实际效果以及影响其有效性发挥的主要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结合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的调整方向和大小,进一步分时段对该项工具调整效应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期刊] 征信
[作者]
翟雪 耿中元 李薇
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代表,以不良贷款率衡量银行风险,利用2003年至2012年的季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检验我国货币政策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一年期贷款利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均具有正向影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与法定准备金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鉴于此,商业银行自身、货币当局和监管当局应该采取措施,降低银行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稳定。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