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05)
2023(6177)
2022(5196)
2021(4826)
2020(4056)
2019(9202)
2018(9109)
2017(17266)
2016(9551)
2015(10669)
2014(10880)
2013(10494)
2012(9502)
2011(8426)
2010(8524)
2009(8236)
2008(8490)
2007(7901)
2006(6850)
2005(6324)
作者
(26211)
(21953)
(21744)
(20739)
(13886)
(10284)
(9992)
(8325)
(8311)
(7841)
(7438)
(7355)
(7104)
(6991)
(6976)
(6706)
(6428)
(6420)
(6304)
(6260)
(5546)
(5325)
(5190)
(4995)
(4995)
(4966)
(4944)
(4819)
(4387)
(4197)
学科
管理(34629)
(32008)
经济(31931)
(29312)
(25524)
企业(25524)
(14335)
(14234)
方法(12800)
数学(10781)
数学方法(10621)
中国(9451)
(8983)
银行(8974)
(8925)
(8869)
财务(8840)
(8835)
财务管理(8816)
(8494)
业经(8432)
企业财务(8386)
体制(7761)
(7430)
金融(7427)
(6960)
制度(6929)
(6399)
贸易(6397)
(6260)
机构
大学(131436)
学院(131394)
(53987)
经济(52766)
管理(50373)
研究(42662)
理学(42485)
理学院(42042)
管理学(41431)
管理学院(41177)
中国(36524)
(31404)
(27068)
科学(23445)
财经(23374)
(21316)
中心(21062)
(21020)
(20754)
(18880)
研究所(18124)
财经大学(17342)
经济学(17103)
北京(16989)
业大(16931)
(16692)
(15814)
(15734)
师范(15580)
经济学院(15302)
基金
项目(84920)
科学(67552)
研究(64482)
基金(62187)
(53340)
国家(52904)
科学基金(45950)
社会(42008)
社会科(39878)
社会科学(39869)
(32890)
基金项目(32380)
教育(30294)
自然(28234)
自然科(27544)
自然科学(27538)
(27528)
自然科学基金(27058)
编号(26138)
资助(25049)
成果(22560)
(22393)
(19523)
重点(19265)
课题(18677)
(18037)
国家社会(17747)
教育部(17251)
(17237)
(17153)
期刊
(61788)
经济(61788)
研究(41875)
中国(30886)
(27723)
管理(19708)
(18975)
金融(18975)
学报(18148)
(17424)
科学(16849)
教育(14916)
大学(14664)
学学(13852)
财经(12191)
技术(11173)
农业(10614)
(10364)
经济研究(9431)
业经(9347)
问题(7893)
财会(7876)
会计(7649)
理论(6838)
(6680)
(6396)
(6149)
实践(6111)
(6111)
国际(5686)
共检索到209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毛泽盛  李鹏鹏  
2008年10月,美联储重拾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这一举措引发了有关超额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与"利率走廊"操作规则关系的新一轮研究热潮。本文以超额准备金付息理论等为基础,对中国1996~2012年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超额存款准备金付息率变动对同业拆借利率具有对称性影响,超额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稳定基础利率的内在机制,中国可以其为基础构建"利率走廊"操作规则。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魏永芬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主张取消对准备金支付利息的呼声很高,成为一种主流的观点。本文认为从国内外存款准备金制度实施的经验与教训看,对存款准备金支付适当的利息,有利于中央银行的货币与利率调控。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超额准备金利率成为货币市场利率的底线,对于防止利率过度“低调”具有其它工具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不应当取消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恩涛  
研究发现,在我国,准备金付息制度的扭曲效应很弱。因此,它赋予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以新的内涵和工具功能,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我国转型期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而且可以将准备金付息制度打造成更为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春丽  刘义圣  
作为利率调控的主要制度,利率走廊和准备金制度之间并不是完全竞争的关系,它们之间实际存在不可忽视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准备金制度对利率走廊运作模型与实施效果有影响;另一方面,利率走廊对准备金制度的功能深化与形式变化也有影响。为此,在利率走廊机制的影响下,要想充分发挥准备金制度对市场利率的间接调控功能,就可能需要推动准备金制度由法定准备金制度向自愿准备金制度转型。基于这点考虑,在中国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过程中构建利率走廊机制,除了要理顺利率结构体系,明确同业拆借利率的调控目标功能;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安辉  范立夫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文  龙超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准备金付息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准备金付息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准备金付息制度是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应逐步理顺超额准备金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及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以超额准备金付息制度确定货币市场利率下限。同时,采取措施发挥准备金付息政策的信贷结构性调整功能,不再直接对商业银行支付法定存款准备金利息,而是将这部分利息转变为特定的信贷扶持基金,对政策支持的经济薄弱环节信贷进行贴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德奎  
近年来,很多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采用了利率走廊调控框架,以此来调控和实现政策目标利率。但在基于零准备金制度下的利率走廊调控框架中,中央银行很难保证商业银行等市场主体的流动性供求决策面临对称的机会成本,因此会影响利率走廊的实际调控效果;而相比之下,在基于自愿准备金制度的利率走廊调控框架下,有效对称的机会成本设计使得市场主体的储备需求曲线更富有弹性,从而保证中央银行能够顺利实现其调控目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昌利  王艳萍  
本文对1994年以来的基础货币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进行探讨;并认为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已基本得到控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平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设想谢平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起,存款准备金制度已建立10年有余。存款准备金制度既是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又是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和盈利水平的一项重要因素。如何评价并完善现有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于促使中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任凤泽   薄永清  
目前,我国中央银行正致力于将货币政策操作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调控。但是,由于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正处于转换时期,货币政策作用的难度和传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仍不容忽视,特别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核心——存款准备金制度,如何加强其传导力度、修补传导过程中出现的漏洞,提高传导功效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货币政策工具首要是通过准备金作用于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过程,即货币政策各种措施的实施,如何透过经济体制内的各种经济变量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并不能直接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发生作用,在它们之间要插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广庆  
美国近二百年存款准备金制度变迁 ,不同时期变化的经济金融环境原因、内容及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也不同。探讨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 ,可从中得出一些对中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的有益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王罡  
一、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来讲,商业银行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为了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商业银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彦军  王海龙  
金融创新改变了存款准备金的作用机理,削弱了其政策功效,降低了货币供应量与GDP的相关度,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现实性和长期性受到挑战。适应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建立货币政策体系自身的创新机制和动态的自我调整机制,以减小金融创新给金融宏观调控带来的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