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4)
- 2023(8414)
- 2022(6847)
- 2021(6239)
- 2020(5370)
- 2019(11661)
- 2018(11531)
- 2017(22341)
- 2016(11600)
- 2015(12683)
- 2014(11913)
- 2013(11734)
- 2012(10488)
- 2011(8969)
- 2010(9221)
- 2009(8917)
- 2008(9185)
- 2007(8520)
- 2006(7428)
- 2005(6912)
- 学科
- 业(76031)
- 企(73115)
- 企业(73115)
- 管理(57630)
- 济(52556)
- 经济(52490)
- 业经(25842)
- 财(21614)
- 方法(21536)
- 农(19501)
- 技术(18818)
- 务(18374)
- 财务(18367)
- 财务管理(18356)
- 企业财务(17396)
- 农业(14872)
- 数学(13801)
- 数学方法(13732)
- 技术管理(13330)
- 策(12816)
- 制(12437)
- 划(12398)
- 企业经济(12151)
- 理论(11892)
- 中国(11489)
- 经营(11464)
- 和(11017)
- 体(10172)
- 决策(9181)
- 体制(9163)
- 机构
- 学院(166543)
- 大学(158558)
- 管理(76308)
- 济(74823)
- 经济(73692)
- 理学(65651)
- 理学院(65177)
- 管理学(64653)
- 管理学院(64343)
- 研究(44957)
- 中国(39389)
- 财(35436)
- 京(31814)
- 财经(27786)
- 江(26488)
- 经(25151)
- 农(24890)
- 科学(23646)
- 商学(23129)
- 商学院(22940)
- 中心(21398)
- 经济学(21304)
- 业大(21235)
- 经济管理(20861)
- 所(20655)
- 州(20526)
- 财经大学(20219)
- 北京(19458)
- 农业(19192)
- 经济学院(19176)
- 基金
- 项目(104967)
- 科学(87143)
- 研究(81201)
- 基金(78671)
- 家(65827)
- 国家(65145)
- 科学基金(60262)
- 社会(55193)
- 社会科(52491)
- 社会科学(52481)
- 省(43110)
- 基金项目(42356)
- 自然(37768)
- 自然科(37049)
- 自然科学(37042)
- 自然科学基金(36536)
- 教育(35572)
- 划(33320)
- 编号(32038)
- 业(30551)
- 创(29953)
- 资助(29693)
- 创新(26681)
- 成果(23907)
- 制(23462)
- 部(23073)
- 发(22864)
- 国家社会(22792)
- 重点(22400)
- 人文(21567)
共检索到252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叶超 李明辉
以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超额商誉对企业创新全过程的具体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超额商誉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正面影响,而对创新产出有显著负面影响,且影响均至少持续三年时间。机制研究表明,超额商誉分别通过影响企业代理成本与研发团队的规模和效率来影响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最终导致企业创新绩效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过度自信的行为特征和国有企业的产权性质会增强超额商誉与创新投入之间的积极关联,超额商誉带来的企业复杂性增加会加剧超额商誉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消极影响,而女性高管则可以缓解超额商誉和创新产出之间的负向关系。
关键词:
超额商誉 企业创新 代理问题 研发团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瑜 赵祎禧
以2008~2021年我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家族企业超额商誉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路径、不同所有权结构下超额商誉与创新投入之间机制路径的异质性以及超额商誉的前置动因。实证结果表明:超额商誉抑制企业创新投入;超额商誉抑制商业信用融资,促进银行信贷融资;银行信用具有财务刚性,并非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最优融资来源;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可以成为家族企业创新的融资来源渠道之一。基于所有权异质性视角发现,非创始人家族控股以及低二代控股组超额商誉对创新投入的负向影响较弱。进一步探究超额商誉的前置动因发现,自由现金流促进家族企业超额商誉的确认。最后,基于企业内部治理水平与外部制度环境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低经营风险组以及低市场化组,超额商誉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较强。
关键词:
家族企业 超额商誉 创新投入 信用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安世强 张金昌 张祝恺
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多元回归的方法,实证检验了企业产权性质对超额商誉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国有企业受到国家审计、国资委批复等系统性的制度规制,国有企业产权性质对超额商誉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引入2014年重组管理办法实施的准自然试验后,企业产权性质与重组管理办法实施的交互项,即双重差分项对超额商誉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证明国有企业产权性质对超额商誉的负向影响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国有企业产权性质对超额商誉的负向影响主要发生在制造业企业和内控质量高的企业中,而在非制造业企业和内控质量低的企业中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和加强超额商誉控制,以及监管部门进一步反思并购重组政策有效性,完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提高监管资源配置效率等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樊轶侠 段可仪 李俊龙
文章基于2007—2022年沪深A股484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财税政策对超额商誉的影响机制及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都能降低企业超额商誉,对非国有企业的作用更显著,财政补贴对小规模企业的调控效果更为明显。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通过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缓解融资约束,加强外部监管,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从而降低企业超额商誉。在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的调控下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和外部协同治理机制,最终能够降低超额商誉,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财税政策 超额商誉 内部控制 外部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建华 王振宇
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9~2020年的数据,探究超额商誉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超额商誉对企业ESG表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通过抑制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经营风险两条路径来影响企业ESG表现;在国有控股、审计质量高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的企业中,超额商誉对企业ESG表现的抑制作用会被弱化。以上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打开超额商誉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黑箱”,还能为上市公司、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充分认识超额商誉提供理论参考,也为企业提高ESG表现,推动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尹芳 贺曲夫
近年来,商誉减值引起的上市公司业绩"暴雷"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究其原因在于高溢价并购形成了商誉泡沫,导致了超额商誉,然而超额商誉产生原因及其经济后果尚有待深入探究。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超额商誉的形成原因,采用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超额商誉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及其中间机制。结果表明:超额商誉会显著负向影响企业当年以及未来三年的盈利能力,并且这种影响通过降低企业研发投入、负向影响企业市场开拓以及增加企业融资约束等中间机制来实现。
关键词:
超额商誉 盈利能力 中间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谭跃 汪伶洁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日益频繁,随之而来的商誉资产急剧增长并不断累积,商誉泡沫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研究中广泛讨论的话题。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超额商誉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超额商誉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激励对二者之间的负向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且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文章不仅丰富了超额商誉与企业风险承担领域的相关研究,同时研究结论也为上市公司并购决策和投资者等资本市场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商誉泡沫带来的经济后果以及高管薪酬激励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商誉泡沫 超额商誉 薪酬激励 风险承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海芳 王鑫怡 张笑愚 王明涛
本文以2007—2019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超额商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中间机制。结果显示:第一,超额商誉会加剧企业风险承担,并具有一定持续性,拥有更多超额商誉的企业更有可能面对更大的风险;第二,企业风险承担会抑制全要素生产率,并具有一定持续性;第三,企业风险承担是超额商誉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中介渠道。进一步研究表明,营商环境会削弱企业风险承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影响,营商环境越好,企业风险承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利影响则会受到抑制。此外,超额商誉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在民营企业和非管制行业中更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超额商誉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也对上市公司、投资者及政府监管部门更好地认识企业并购活动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谭瑾 权小锋 徐光伟 罗正英
高质量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聚焦于企业创新质量,从商誉减值信息披露视角出发,考察了创新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沪深A股2008—201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商誉减值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商誉减值对企业创新质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与高质量创新相比,商誉减值对企业低质量创新的负向影响效应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商誉减值通过影响企业盈余管理倾向、信息披露质量和风险承担水平降低了企业创新质量。进一步地,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改进、业绩补偿承诺的签订加剧了商誉减值与企业创新质量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在非国有企业、管制性行业企业及外部制度环境较差的企业中,商誉减值对企业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更显著。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秉祥 孙悦 张涛涛 陶瑞
为探究超额商誉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本文基于风险承担与融资约束双视角,选取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超额商誉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超额商誉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风险承担在超额商誉与过度投资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即超额商誉会加剧企业风险承担进而加剧其过度投资;融资约束在超额商誉与投资不足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超额商誉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进而加剧其投资不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抑制超额商誉与过度投资间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超额商誉的经济后果、传导路径和治理措施,也为企业优化投资效率提供了靶向指导。
关键词:
超额商誉 非效率投资 风险承担 融资约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基路 刘镇林
文章评述了商誉会计理论的发展和演变,揭示了商誉的外购误区,明确了商誉的自创本质,并将自创商誉划分为"外围商誉"和"核心商誉",进而指出会计计量的重心应当指向"核心商誉"。在新超额收益论下,文章提出转化"外围商誉",评估"核心商誉"的计量模式,并对"核心商誉"提出"先定性,后定量"的评估思路。
关键词:
商誉 计量 超额收益 资本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莲美 杨以诺
以2012—2017年我国A股市场的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并购商誉产生的动机和后果。具体探讨并购商誉与创新投入的关系、并购商誉的产生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动机、并购商誉对创新投入的影响路径三个问题。研究表明:在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并购商誉对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创新投入具有抑制作用,考虑产权性质差异后发现这种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则并不显著;高额并购商誉的背后存在真实盈余管理动机,这种行为会对创新投入产生负面影响;高额商誉也会加剧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使企业减少创新投入。通过分析商誉产生的动机和作用路径,对于如何应对当前A股市场规模巨大的商誉及其带来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为确保企业创新投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商誉 创新投入 盈余管理 融资约束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常利民
近年来,并购活动引发的商誉泡沫现象引起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内部人减持角度,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超额商誉对内部人减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超额商誉会加剧内部人减持。进一步,机制检验表明,超额商誉会通过增加分析师乐观偏差和企业经营风险来影响内部人减持。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信息透明度越低、机构持股比例越低、内部人短视越严重的企业,超额商誉加剧内部人减持的作用更明显。此外,超额商誉会加剧内部人清仓式减持;且内部人减持后,企业计提商誉减值的概率和金额会显著增加。本文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商誉信息披露制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佳春 宁宣熙
自从1997年初“知识经济”一词正式以官方语言出现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报告中之后 ,研讨知识经济的热潮迅速席卷全球。1998年2月 ,江泽民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 :“知识经济、创新意识 ,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商誉 ,作为一种能使企业在较长时期内获取较同行业平均盈利水平更高的利润的超额盈利价值 ,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有何本质地联系 ,便成为我们探求的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