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78)
- 2023(3419)
- 2022(2786)
- 2021(2691)
- 2020(2439)
- 2019(5372)
- 2018(5041)
- 2017(9837)
- 2016(5381)
- 2015(6021)
- 2014(6207)
- 2013(6243)
- 2012(5771)
- 2011(4369)
- 2010(4992)
- 2009(4895)
- 2008(5029)
- 2007(4279)
- 2006(3599)
- 2005(3357)
- 学科
- 财(24386)
- 业(21098)
- 管理(20873)
- 企(17227)
- 企业(17227)
- 济(15089)
- 经济(15068)
- 财政(12197)
- 审计(12172)
- 务(11918)
- 财务(11913)
- 财务管理(11834)
- 企业财务(11385)
- 险(10775)
- 保险(10684)
- 政(9750)
- 方法(9235)
- 中国(9188)
- 制(8941)
- 数学(7714)
- 数学方法(7673)
- 银(6743)
- 银行(6743)
- 制度(6643)
- 度(6643)
- 行(6143)
- 各类(5880)
- 融(5019)
- 金融(5019)
- 体(4858)
- 机构
- 学院(65847)
- 大学(65572)
- 财(29321)
- 济(27374)
- 经济(26712)
- 管理(26188)
- 理学(21536)
- 理学院(21407)
- 管理学(21210)
- 管理学院(21097)
- 中国(21067)
- 财经(18358)
- 研究(17026)
- 经(16570)
- 京(13973)
- 财经大学(13515)
- 江(11246)
- 会计(9843)
- 融(9548)
- 财政(9455)
- 中心(9438)
- 金融(9379)
- 公司(9342)
- 经济学(8892)
- 所(8620)
- 北京(8553)
- 省(8416)
- 政(8404)
- 州(8388)
- 科学(8226)
- 基金
- 项目(36900)
- 科学(28747)
- 基金(27967)
- 研究(27882)
- 家(22899)
- 国家(22693)
- 科学基金(20403)
- 社会(18664)
- 社会科(17748)
- 社会科学(17740)
- 基金项目(14453)
- 省(13476)
- 自然(12795)
- 资助(12502)
- 自然科(12449)
- 自然科学(12446)
- 自然科学基金(12231)
- 教育(12185)
- 编号(11144)
- 划(10607)
- 成果(9985)
- 性(9393)
- 部(8758)
- 教育部(8051)
- 制(8015)
- 人文(7966)
- 项目编号(7934)
- 重点(7931)
- 国家社会(7813)
- 科研(7761)
共检索到117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安世强 杨敏捷 李月婷
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超额商誉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超额商誉对审计费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财务舞弊风险在超额商誉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现金短缺企业和低内控质量企业的超额商誉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上述研究结论深化了超额商誉对审计费用影响的作用机制,此外,基于财务舞弊风险视角,监管机构与外部审计师可以更高效地配置监管资源与审计资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孟彬 宋传联
商誉是企业并购会计实务中不可回避的议题。商誉价值估计就如同一块随时可能发烫的山芋,在其初始确认及后续计量的整个过程中,向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提出了挑战。本文选择2008-2017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司商誉金额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并考察在不同审计风险水平下,二者关系是否会有不同表现。研究表明:审计收费会随着公司商誉金额的增加而上涨;当公司为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公司盈余指标表现出更好成长性、公司所在地市场化程度更高时,相应的"商誉—审计收费"敏感性也会随之升高或降低。上述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计风险对于商誉与审计收费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商誉 审计风险 审计费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智 干胜道 王清莹
文章以2007—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公司治理监督与激励机制,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监督与激励机制对企业超额商誉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司治理监督机制会抑制超额商誉的形成,公司治理激励机制会促进超额商誉的形成,这两种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财务宽裕在公司治理监督与激励机制和超额商誉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财务宽裕弱化了公司治理监督机制对超额商誉形成的抑制作用,并且弱化了公司治理激励机制对超额商誉形成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军 孙瀚博
数据资产是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战略资源。现阶段,数据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尚处于持续完善过程中,数据资产化发展空间巨大。为了保障数据资产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基于数据资产的财务舞弊风险值得各界关注。本文讨论了数据资产入表核算面临的挑战,以及由此产生的虚增资产、假确权、操纵估值等财务舞弊风险。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审计机构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数据资产 财务舞弊 风险管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登津 闫晓茗
目前关于企业风险与审计师行为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事后风险的角度,对企业的事前风险关注度不高。本文以20032015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财务造假预测Mscore模型、Fscore模型和Cscore模型计算企业的事前财务造假风险,实证检验了企业事前风险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事前风险与非标审计意见、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和审计费用均显著正相关。此外,事前风险和事后的舞弊被查显著正相关,进一步佐证事前风险对审计师行为影响的有效性;相对于Mscore模型和Fscore模型,Cscore模型估计的事前风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邱奕青 朱小刚
财务舞弊与审计风险是相伴相生的,财务舞弊必然会导致审计风险。本文主要分析了审计风险的特征,阐述了财务舞弊的危害和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并提出控制审计风险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财务舞弊 审计风险 对策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登津 闫晓茗
目前关于企业风险与审计师行为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事后风险的角度,对企业的事前风险关注度不高。本文以2003~2015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财务造假预测Mscore模型、Fscore模型和Cscore模型计算企业的事前财务造假风险,实证检验了企业事前风险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事前风险与非标审计意见、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和审计费用均显著正相关。此外,事前风险和事后的舞弊被查显著正相关,进一步佐证事前风险对审计师行为影响的有效性;相对于Mscore模型和Fscore模型,Cscore模型估计的事前风险对审计师的行为的影响具有最好的解释力。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表明事前风险越高,审计师的行为越稳健,也将对审计师、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孟甜甜 周雪梅 彭启发
文章从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的视角,以201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超额商誉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表明,超额商誉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会计信息质量和分析师关注度可以缓解超额商誉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超额商誉对审计费用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且会计信息质量和分析师关注度的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在现有商誉与审计费用的研究基础上,拓展了超额商誉经济后果和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为增加审计费用的合理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并引入产权的异质性,为治理超额商誉以及加强企业内外部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心蕾 冯均科
2018年,我国资本市场商誉减值事件集中爆发,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对企业商誉减值事项和商誉减值审计工作的监管。基于此,以2014~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商誉减值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以及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商誉减值对审计费用具有正向影响,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够减弱商誉减值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结论支持规模经济假设。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投入在商誉减值与审计费用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商誉减值与审计费用关系的影响在商誉减值突出行业中更加明显。此外,高管持股、审计任期、市场化程度对商誉减值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我国证券集体诉讼制度的落实对商誉减值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曹曦子
本文以2013-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商誉减值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商誉减值越多,审计定价越高。影响机制的探讨发现:公司商誉减值越多时,公司的信息风险和违规风险越大,因而审计定价越高。以上结果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变量替代后仍然稳健。本文结论丰富了审计定价、商誉减值等相关文献,为上市公司、会计事务所等决策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商誉减值 审计费用 财务风险 违规风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丽华
财务欺诈案件不仅严重损害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使广大投资者蒙受了巨额经济损失,而且大大降低了审计人员的威信,审计质量也遭到空前质疑。笔者分析了财务欺诈的动因,阐述了舞弊审计的特征以及审计人员在舞弊审计中应采取的方法和技巧,使得审计人员可以更有效地追查揭露财务欺诈等舞弊行为。
关键词:
财务欺诈 舞弊 审计 舞弊审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启发 王万栩
本文选取2010—2020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超额商誉与商业信用成本的关系及审计质量对超额商誉与商业信用成本关系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产生的超额商誉越多,导致其商业信用成本越高;高质量审计会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抑制商业信用成本;审计质量能够抑制超额商誉对商业信用成本的促进作用,上述结论在稳健性验证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国有企业和高管激励较弱的样本中,审计质量对超额商誉与商业信用成本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同水 苗承青
CEO权力和审计费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CEO的个人特征对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我国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CEO财务专长、CEO权力与审计费用三者的关系。研究表明:第一,CEO权力和审计费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CEO权力越大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越多;第二,通过引入CEO财务专长作为调节变量发现CEO的财务专长可以加剧CEO权力和审计费用二者之间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公司治理、审计费用等相关文献,为上市公司选聘CEO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以审计费用为切入点,表明公司应在考虑CEO财务专长的基础上,合理设置CEO权力来降低审计风险,减少审计费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熊方军 张龙平
针对中国上市公司广泛存在的财务舞弊事件,本文构建逻辑(Logistic)财务舞弊识别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都是影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因素,都能在整体上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进行风险识别;一般而言,舞弊公司财务指标的波动性比非舞弊公司财务指标的波动性要大,审计人员可以从财务指标的波动性入手,去寻找上市公司是否真正存在财务舞弊的审计证据。
关键词:
财务舞弊 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 审计证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钊新 李冰慧 齐红玉
本文基于财政部下发的11个财务舞弊易发高发领域,进一步结合实务中重点关注的其他财务舞弊识别视角,通过梳理各领域的重要关注点,量化出88个可能揭示财务舞弊行为的特征指标,通过综合运用单变量均值差异分析、基于Logistic模型的双向逐步回归分析以及因子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筛选出能够显著识别财务舞弊迹象的主要特征指标,并据此构建财务舞弊高风险因子识别模型。本文将理论基础与实务经验,财务与业务相结合,既拓展了舞弊识别指标体系和模型构建方面的研究,又为广大投资者、审计机构、政府监管机构等高效精准识别企业舞弊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财务舞弊 识别模型 高风险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