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75)
2023(11809)
2022(9767)
2021(8506)
2020(6826)
2019(15400)
2018(15067)
2017(27486)
2016(14841)
2015(16289)
2014(15523)
2013(15325)
2012(14715)
2011(13397)
2010(13552)
2009(12458)
2008(12103)
2007(11086)
2006(9999)
2005(9321)
作者
(43988)
(36591)
(36415)
(34222)
(23304)
(17668)
(16320)
(14056)
(14014)
(13087)
(12559)
(12259)
(11884)
(11815)
(11509)
(11408)
(10919)
(10699)
(10640)
(10488)
(9250)
(9139)
(8906)
(8541)
(8288)
(8236)
(8134)
(8057)
(7470)
(7396)
学科
(64398)
经济(64340)
管理(46343)
(46281)
(37596)
企业(37596)
中国(22841)
地方(20392)
方法(19858)
(18971)
技术(18777)
业经(17350)
数学(16315)
数学方法(16142)
(14206)
农业(13446)
技术管理(13160)
(12751)
(12403)
(12344)
银行(12310)
(12092)
金融(12089)
(12022)
(11855)
地方经济(11275)
环境(11024)
(10576)
贸易(10561)
(10126)
机构
学院(208461)
大学(206283)
(86692)
经济(84900)
研究(78943)
管理(77726)
理学(65609)
理学院(64821)
管理学(63816)
管理学院(63432)
中国(59379)
科学(48067)
(45343)
(40325)
(39150)
(38332)
研究所(36376)
中心(35351)
(34592)
业大(31049)
农业(29885)
财经(29819)
(29253)
北京(29120)
(28988)
师范(28617)
(27628)
(26997)
经济学(25870)
(25801)
基金
项目(137805)
科学(109451)
研究(101878)
基金(97389)
(86221)
国家(85441)
科学基金(72943)
社会(65299)
社会科(61963)
社会科学(61948)
(57449)
基金项目(51009)
(47593)
教育(46378)
自然(45870)
自然科(44853)
自然科学(44841)
自然科学基金(44086)
编号(39817)
资助(38194)
(36382)
(35005)
成果(32434)
重点(32120)
创新(31763)
课题(30245)
发展(29134)
(29113)
(28612)
国家社会(27001)
期刊
(105407)
经济(105407)
研究(67706)
中国(54004)
(36436)
管理(33889)
学报(33217)
科学(31931)
教育(30589)
(29109)
农业(25268)
大学(25261)
学学(23505)
(22588)
金融(22588)
技术(20253)
业经(18941)
经济研究(17200)
财经(14708)
(14212)
科技(13147)
(12863)
问题(12800)
技术经济(11610)
(10557)
论坛(10557)
图书(10066)
商业(10033)
世界(9691)
(9674)
共检索到338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杜运周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企业都以跟随战略为主,外面有成功的领先样板可以学习,方向的正确性已经得到检验,企业只要把效率提高,就可以实现增长目标。但是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国家的发展理念、逻辑和模式已经改变,组织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思维调整。一、发展理念和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2019年中国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中国已进入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即发展理念从实现物质富裕转向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裕,发展模式从效率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阶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田国立  
中国建设银行在四年前开始提出新金融理念,推进新金融实践,主要是基于新时代金融逻辑的几个转变。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金融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要实现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就需要金融机构配套与之相应的金融产品。二是金融科技在全球快速发展,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让我们有机会和能力更好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良雨  
共同富裕的推进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涉及国家的各个层面与诸多领域的协调发展。其中,教育与共同富裕之间也存在较强的共同演进关系。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在教育领域的诉求,在相对贫困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科技创新驱动上,与共同富裕存在明显的交汇点,并构成二者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但现实中,职业教育资源供给的有效性缺乏、效率优先主导下公共价值的现实偏离、普及性科学教育推进的滞后性等问题,成为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驱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有效发挥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政策工具组合、公共价值整合、创新环境优化等机制建设来实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立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如何理解和认识高质量发展,学术界做了一些探讨,主要是认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体现为数据指标的变化或者是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的发展,这些理解主要还是从“质量”的字面含义去解释。我们认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放在时代背景和语境下,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特别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语境下去理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栾玉   张驰   肖双娇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金融创新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创新能正向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且该促进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金融创新能够通过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间接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数字金融创新对农民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及欠发达地区更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赖德胜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要实现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的共同富裕,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强调过程和结果都要公平,而且我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制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共同富裕要紧紧围绕增进经济增长的充分性、发展的平衡性以及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这三个方面做文章,这注定是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过程。为此,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普惠性人力资本投资,改善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敏安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尤其是城乡发展失衡问题较为突出,国内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也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再次面临挑战,推动共同富裕任重而道远。共同富裕对于普惠金融提出的新要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四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围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作出重要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坚定决心。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应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河啸  卓妮  王仲淼  张明生  朱奇彪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支持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启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工作。“三农”是共同富裕的“主战场”,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关乎共富全局。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点是主攻经济薄弱区,难点是构建“橄榄型”收入结构。基于此,提出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对策举措,包括具有普适性的共性对策,即创新驱动赋能和促进产业兴旺;符合浙江实际的特色对策,即主攻山区26县和“扩中”“提低”行动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志欣  
在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社区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社区教育公平机制尚未健全,社区教育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社区教育品质有待提升,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格局尚未形成,成为阻滞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壁垒。社区教育应基于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匡正教育失衡,打通高质量社区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最后一公里”;加大教育供给,践行高质量社区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新使命;提升教育品质,筑牢高质量社区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根基;优化协同共治,构建高质量社区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共同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芝清  杨子生  
文章以共同富裕内涵与特征为逻辑起点,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构建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系统综合发展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揭示我国省域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并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究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在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方面,东部地区水平最高,其次为中部地区,均大于我国平均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最低。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总体上呈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分布格局;省域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等级板块结构特征。科技创新要素对共同富裕具有明显的驱动效应,且存在区域异质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颖鹿   宋凤轩  
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税收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税收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需要健全的税收征管制度予以助力。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雍和明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社会保障、科技文卫等各方面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经济、社会基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依据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背景,进而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了重大部署,旗帜鲜明地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而共同富裕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共同富裕是初心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便一直探索如何实现共同富裕。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探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宁  王明月  
新时代共同富裕要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共同富裕视域下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供给与需求、公平与效率、生产与分配等关系。然而,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中却存在相应关系失衡的问题。基于此,要从政府力推、产业自强、目标明确等维度形成合力去破解,扫清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震  
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视角,分析和提炼了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内涵,并以此为逻辑线索提出实现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在匹配居民需求结构升级和转变层面,应优化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扩大供给规模,提高供给品质;在实现优质公共服务的均衡共享层面,应打破地域和人群分割局面,促进全民共享,同时改革服务供给的“等级制”,实现全面共享;在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层面,应通过技术创新及治理模式创新提高供给效率,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可负担与可持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