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6)
2023(10820)
2022(9346)
2021(9213)
2020(7387)
2019(17462)
2018(17614)
2017(32651)
2016(18771)
2015(21224)
2014(21562)
2013(20614)
2012(18879)
2011(17086)
2010(17031)
2009(15018)
2008(14492)
2007(12511)
2006(10913)
2005(9530)
作者
(51059)
(41971)
(41799)
(39929)
(26929)
(20141)
(19195)
(16627)
(16214)
(15093)
(14607)
(13910)
(13315)
(13145)
(13118)
(12880)
(12759)
(12605)
(11932)
(11904)
(10504)
(10456)
(10003)
(9626)
(9523)
(9415)
(9362)
(9254)
(8343)
(8320)
学科
(64725)
经济(64649)
管理(47669)
(44232)
(37329)
企业(37329)
方法(31496)
数学(26908)
数学方法(26556)
教育(22255)
中国(21984)
(17590)
(17066)
(15898)
理论(15590)
业经(14498)
地方(13226)
技术(11706)
(11413)
农业(11375)
(11245)
贸易(11241)
(10898)
(10319)
环境(10139)
(10005)
财务(9946)
财务管理(9931)
(9595)
教学(9547)
机构
大学(259069)
学院(252151)
管理(98696)
(90078)
经济(87796)
理学(86416)
研究(85584)
理学院(85375)
管理学(83831)
管理学院(83359)
(56601)
中国(56367)
科学(53704)
(43210)
师范(42922)
(42453)
(40333)
研究所(39075)
中心(37429)
业大(36937)
教育(36661)
北京(36561)
(36295)
(36045)
师范大学(35433)
财经(33069)
(31086)
(30144)
技术(29932)
(29469)
基金
项目(175751)
科学(138850)
研究(135444)
基金(124178)
(106957)
国家(105923)
科学基金(90493)
社会(81444)
社会科(76788)
社会科学(76768)
(69265)
教育(68504)
基金项目(65987)
(60298)
自然(58136)
编号(58081)
自然科(56739)
自然科学(56729)
自然科学基金(55667)
资助(50691)
成果(49441)
课题(41962)
(40170)
重点(40013)
(37856)
(36707)
项目编号(36062)
教育部(34996)
(34308)
创新(33832)
期刊
(94838)
经济(94838)
研究(81323)
教育(58942)
中国(51309)
学报(38826)
科学(35596)
管理(33982)
(32275)
大学(30209)
(28250)
学学(26734)
技术(24903)
农业(23326)
(16089)
金融(16089)
图书(15816)
业经(15204)
财经(14857)
经济研究(14468)
职业(13968)
理论(12637)
(12523)
科技(12148)
问题(12005)
实践(11788)
(11788)
(11520)
论坛(11520)
(11399)
共检索到363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付淑琼   胡晨  
在比较教育研究的历史中,“描述”是常用的研究手段,对教育事实进行客观的描写和叙述,并尽可能翔实地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然而,古今中外的比较教育学家都认为比较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基于描述,并超越描述。从理论来讲,超越描述包括超越经验命题、超越事实呈现和超越因素分析。现实中的比较教育研究应该基于可以提炼出具体研究假设、可以用理论来解释事实(甚至发展理论)和可以走向理解性、预测性或应用性结论的科学命题,与文献、与他者和与自己对话,重视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加强对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和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应用等,从而实现超越描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振庆  
UML活动图是一种特殊的状态机,被认为最适合描述软件过程建模,但其缺乏精确的语义,不利于对模型进行形式化分析和验证。针对传统描述逻辑无法表达动态行为和时序特征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时态描述逻辑的UML活动图形式化规约方案,讨论了时序描述逻辑时序扩展部分的语法和语义,研究了UML活动图的静态语义和动态语义的ALCQIUS形式化规约,通过具体应用实例说明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近年来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欠缺知识建构的批判力;欠缺研究结果的解释力;欠缺专业领域的聚合力。比较教育学科要获得新的突破,有必要从深层次上把握这个学科的本源,将"异文化情境中的教育问题"确立为比较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比较教育研究应该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应该是基于证据的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应该是充满文化精神的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健  
逻辑起点是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列举了职业教育对逻辑起点研究的一些基本观点,并对当下的基于目标维度的逻辑起点、基于能力维度的逻辑起点、基于职业维度的逻辑起点、基于学术维度的逻辑起点进行了归类、分析、审思,提出了整合作为职业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最新观点,并从整合与逻辑起点理论的内在一致性,整合作为职业教育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整合作为职业教育实践指导的逻辑起点三个维度对"整合起点说"进行了研探论证。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徐国虎  许芳  董慧  
本体检错推理在本体形式化汉语言的描述逻辑基础上,运用Tableau算法对本体的概念层次,声明的实例以及实例间复杂的语义关系进行检测,以保证本体库结构的逻辑一致性和知识描述的正确性。以国共合作领域本体库为例,探讨了本体检错推理的逻辑基础及Tableau算法的原理,分析本体检错推理的内容,并采用描述逻辑推理接口协议DIG集成描述逻辑推理引擎Racer实现了国共合作领域本体检错推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喻汇  
在服装产品需求日益个性化和服装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市场环境下,服装企业的竞争已逐渐从产品竞争转向品牌竞争、服务竞争和市场反应速度竞争。SOA架构为服装企业提供了一种集成数据服务和应用服务的供应链信息管理模式。通过对不同发展阶段供应链信息模式的对比分析,本文认为,基于SOA模式下的供应链信息管理模式可以促进服装供应链成员之间的战略协同和信息共享,对信息管理系统各个模块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提升服装供应链网络的信息服务水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智昌  
公民范畴是公民教育的本体论依据;真正的公民是"世界历史性个人",是享有权利与承担责任、个体主体与类主体相统一的人;民主与规范是公民教育的过程论特点,构成公民教育的实践逻辑起点;公正与幸福是公民教育的价值论规约,构成公民教育的价值逻辑起点。公民、公民教育的实践逻辑起点与价值逻辑起点互相规定,共同保证着公民的有效培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一、逻辑起点与比较教育学研究(一)何谓逻辑起点每一门科学都有特定的理论体系,每一种体系都有各自的逻辑结构。而要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结构或体系,必须要有一个逻辑起点。这里所说的逻辑起点,是指该学科结构的起始范畴,是指理论体系的始自对象。这个起点必须具备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曹世敏  
教育学逻辑起点问题的研究曾在理论界产生过一定影响,它对推动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教育理理论体系都起过积极作用。但对教育学逻辑起点中更深层的问题,学界同仁鲜有涉及、探讨,在此,笔者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期引起大家对此问题的更多关注和更进一步的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迅  
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是构建高等教育哲学的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政治论”、“人本论”高等教育哲学观都是哲学智慧的体现。但从哲学与教育的原始意义上考察,从高等教育的普适价值着眼,高等教育应以开发人的智慧、教人追求“大智慧”为最高价值标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平利  
"技艺自由"是建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元概念",国内学界关于职业教育逻辑起点的几种观点皆有偏颇。考察人类教育发展历史可知,职业教育是技艺者夺取教育公平权的胜利,当"技艺职业"从"下贱职业"走向了精神自由,并且其工作知识被教育制度所接纳的时候,"职业教育"就诞生了。"技艺自由"作为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也表征"技艺职业"因为"自由精神"的推动而登上教育的历史舞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良文  黄强  
在经济学方法论发展过程中,关于李嘉图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一直有不同看法,尤其是其抽象法引起了争论。可以说李嘉图对抽象法的运用不仅仅解决了当时要研究的问题,更对西方经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抽象法已经无处不在。肯定了李嘉图对这一方法的创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抽象法的产生以及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认为经济学研究应该将逻辑抽象法与历史描述法相结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梅  马韶君  
论述了重提研究生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意义,回顾了关于研究生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已有观点,认为知识增值是研究生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知识增值包括知识广度的延伸(量增值)和知识深度的延伸(质增值),具有简约性的特征。从外延与内涵上看,概括度高,一个范畴下统摄着一连串层次不同的概念,反映了研究生教育学的质的规定性,而且对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起着统一概括的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薪茹  桑宁霞  
职业教育学逻辑起点贯穿整个职业教育学研究始末,逻辑起点研究对整个职业教育学的研究至关重要,从属性逻辑、起始逻辑、实践逻辑对职业教育学逻辑起点理论研究进行总体梳理;应用辩证逻辑方法对相关理论进行辩证分析;最后,探索职业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寻求过程,提出"存在"——"本质"——"概念"的理论研究特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绪军  
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变革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打破了以往班级授课制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形态,实现了教学范式、学习范式的改变。在客观上却产生了“苏格拉底之疑”的时代反思,衍生出媒介教育哲学深刻审视新教育媒介的时代价值与未来走向,催生了“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的争鸣,并暴露出在线课程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与鸿沟。基于此,从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的时代语境中,探索职业院校开展在线课程所要面临着多重选择性的困惑,包括“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知识”、“教学约束”与“个体约束”、“教学滤镜”与“群体质量”以及“教学动态化”与“教学静态化”。为此,提出了超越历史性“苏格拉底之疑”的方法论基础,包括构建“线上+线下”互补式教学模式,拓宽职业教育课程在线虚拟认知的具身场域;搭建在线课程“教学秩序”,逐步实现从“个体约束”向“自我约束”迁移;创新在线课程“类型化教学方法”,积极组建“学校—网络—家庭”教育协同体;生成常态化的“诊断+改进”运行机制,在教学动态化中把握教学静态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