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1)
- 2023(12633)
- 2022(10363)
- 2021(9541)
- 2020(7837)
- 2019(17316)
- 2018(17126)
- 2017(31962)
- 2016(17836)
- 2015(19643)
- 2014(19588)
- 2013(18833)
- 2012(17551)
- 2011(16009)
- 2010(15986)
- 2009(14792)
- 2008(14848)
- 2007(13616)
- 2006(11987)
- 2005(10729)
- 学科
- 济(68481)
- 经济(68297)
- 管理(50133)
- 业(47861)
- 企(40352)
- 企业(40352)
- 方法(30186)
- 数学(23313)
- 数学方法(22990)
- 学(20508)
- 中国(20405)
- 农(20021)
- 财(19548)
- 业经(17763)
- 理论(16970)
- 制(16021)
- 农业(13254)
- 和(12595)
- 贸(12272)
- 贸易(12269)
- 体(12252)
- 银(12240)
- 银行(12184)
- 融(11956)
- 金融(11948)
- 易(11861)
- 行(11645)
- 地方(11559)
- 务(11531)
- 财务(11497)
- 机构
- 大学(264539)
- 学院(259717)
- 济(100090)
- 经济(97887)
- 研究(94449)
- 管理(91827)
- 理学(79193)
- 理学院(78143)
- 管理学(76490)
- 管理学院(76027)
- 中国(68258)
- 科学(61755)
- 京(56884)
- 农(54452)
- 所(50085)
- 财(48767)
- 研究所(45958)
- 业大(44064)
- 农业(43403)
- 中心(41263)
- 江(39942)
- 财经(38622)
- 范(36770)
- 师范(36218)
- 北京(35555)
- 经(35134)
- 院(33494)
- 州(31437)
- 经济学(31205)
- 省(29843)
- 基金
- 项目(175427)
- 科学(137037)
- 基金(127428)
- 研究(121671)
- 家(115643)
- 国家(114640)
- 科学基金(95653)
- 社会(78670)
- 社会科(73447)
- 社会科学(73418)
- 省(68370)
- 基金项目(66644)
- 自然(63389)
- 自然科(61978)
- 自然科学(61953)
- 自然科学基金(60909)
- 划(59477)
- 教育(57272)
- 资助(51380)
- 编号(47140)
- 重点(40708)
- 成果(39405)
- 部(38676)
- 发(36672)
- 创(36368)
- 课题(34746)
- 计划(34289)
- 科研(34245)
- 创新(33938)
- 国家社会(32634)
- 期刊
- 济(111954)
- 经济(111954)
- 研究(78335)
- 中国(55962)
- 学报(55445)
- 农(49408)
- 科学(46037)
- 大学(40623)
- 财(39029)
- 学学(38363)
- 教育(35563)
- 管理(34268)
- 农业(32814)
- 融(21764)
- 金融(21764)
- 财经(21083)
- 技术(19960)
- 经济研究(18737)
- 经(18221)
- 业经(17630)
- 业(17262)
- 版(15840)
- 问题(14984)
- 业大(14836)
- 科技(12782)
- 农业大学(12605)
- 图书(12191)
- 贸(11437)
- 技术经济(11388)
- 商业(11072)
共检索到390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葳 王大为
对于人类学习的认识一直处于个体性与群体性"钟摆"的两极,未能展现人类学习的全景,由此导致了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本文试图以现代活动理论整合学习的个体性和社会性,将学习视为一个有生命的生态系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太年
对于学习的社会性的重视,是当代学习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从作为学习对象的知识的社会性、学习者的社会性和学习过程的社会性三个方面,阐述了有关学习社会性研究的观点,论述了学习社会性的内涵,提出学习的社会性是人类学习的根本特征之一,对于学习社会性的研究和重视,既是传统学校学习方式的创新,又是人类本然学习方式的回归。
关键词:
学习的社会性 学习的社会文化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顾天辉 李绍伟 宋文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价格以其在商品交换中的“特殊身份和作用”而显得日益重要,价格策略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谋略和手段。企业只有从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的角度出发制定价格,才能使产品更有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定价 个体性 社会性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詹姆斯·拉菲 蔡宜君 克里斯·阿梅龙 克丽丝塔·加林 洪兰英 肖恩·P·戈金斯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增强性的活动感知与网上学习的社会性互动本质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作为一个基于设计的研究项目,我们已建立了对网路学习之社会性因素的深入了解,且开发了一个背景感知活动通知系统以支持活动感知,用于提升学习者网上学习的社会性技能。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主要针对六门使用活动感知支持系统的网上学习课程,学生对其自身网上学习经验的认知。研究结果显示,学生获取活动讯息的途径、他们对活动讯息有效性的认知,对他们网上学习的社会性技能、社群归属感、以及学习满意度有正向的影响。此外,学生的网上社会性技能的组成要素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的网上社群归属感和学习满意度,例如,学生对同伴与教...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项国雄 赖晓云
活动是教学过程的途径,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而主体性是在活动中形成的;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的活动过程。技术的发展确实让学生参与到更有意义的、更能够迁移的学习之中。但在大多数课堂中,真实的学习结果与社会预期和大多数师生的努力都不相符。如果采用一个不同的视角——活动理论。对正规教育系统进行教与学的实践进行审视,就能发现在理论、实践、目标、技能和意图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为此活动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
关键词:
活动理论 学习环境 教学设计 影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郑颖
芬兰学者调查发现,学习者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存在一定的极端表现,这种极端性严重制约了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而社会性软件的特性及其相应理论决定了它在支持学习活动过程中的非偏执性和非极端性。因此,社会性软件在学习活动中的应用将对纠正学习者极端偏执的学习态度起到有益的作用。
关键词:
社会性软件 社会建构理论 六度分隔理论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蔡宜君 克丽丝塔·加林 谢晓林 詹姆斯·拉菲
本研究旨在从活动理论和社会性技能的视角,构建有关在线学习中社会交互的最新知识。研究基于活动理论和社会性技能的一个联合框架,对在线学习的参与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连续性过程性访谈和总结性访谈,并利用内容分析方法对访谈文本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课程设计和任务要求与学生的个人经历和非课程需求相互作用,形成了课程活动的方式和动机;在线学习的社会本质对于获取帮助、建立动机有着重要意义,并部分程度上是由学生可获得的工具建构的;对社会信息的意识影响了学习行为;任务的可视化促进了社会学习的满意度。
关键词:
活动理论 社会性技能 社会交换 在线学习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顾小清
社会性学习是社会性计算技术在学习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以Web2.0为标签的社会性计算技术及其在社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线学习的普及,社会性学习领域所涌现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的研究已经吸引了众多研究团队的投入。本文首先概述了社会性学习研究的相关背景,接着采用个案分析及访谈的方式,对Laffey团队正在开展的社会性学习研究项目进行了综述与分析,最后结合这些分析提出了我们在社会性学习领域的研究如何从中得到借鉴。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董京峰 王伟娟 朱立波
非正式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一切适合的条件进行的具有明确目的指向,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活动。基于Web2.0的社会性软件,具有个性化、主体性、社会性、多样性等特征,它的推出及在教育、工作、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为非正式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最普遍方式。根据社会性软件的主要功能及对学习的影响,可将非正式学习的组织形式划分为在线交谈、个人信息检索、个人知识管理、协作学习和生成学习等类型。应用社会性软件,学习者不仅可以快速从网络获取信息,而且可以对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和处理,实现个人知识管理,同时能够实现与其它学习者的交流和信息分享,促进信息向知识的转化,促进虚拟"实践共同...
关键词:
社会性软件 非正式学习 学习者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名 韩增霞 王志丹
本研究采用目标定向任务探讨社会性沟通、年龄和目标情境三因素对学前儿童模仿学习的影响。108名3至5岁学前儿童被随机分配到有社会性沟通和无社会性沟通两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中儿童分别在有目标和无目标两种情境中接受测试。研究结果发现:(1)有目标情境下,社会性沟通提高了儿童对实验人员演示行为方式的模仿;(2)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实验人员演示方式模仿的忠实程度显著增加;(3)当实验人员与儿童无正常社会性沟通时,儿童在无目标情境中比在有目标情境中模仿了更多的行为方式。
关键词:
社会性沟通 学前儿童 模仿 目标定向任务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杜晴 杜春凤 朱庆华 孙霄凌
[目的 /意义]探讨以知乎为代表的社会化问答应用的可用性现状,以期提高社会化问答应用的可用性。[方法/过程]以活动理论作为指导,结合可用性评价的研究成果以及社会化问答应用的特点,设计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并进行量化分析,对知乎APP的可用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对于知乎APP的可用性总体满意度相对较高,知乎APP在内容上的表现较好,在平台以及用户方面仍有待改进。总体上可从界面布局、用户研究、社群关系等三个方面来提高社会化问答应用的可用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俊
立足于现代教育的高度,针对传统班级教学存在的弊端,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角度出发,将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对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①对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要求、特征研究多,对其理论基础作系统、深入研究的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与实质关系、要素、功能及教学基础环节缺乏明晰的认识;②对各国小组合作学习的产生背景、国内外教育教学条件差异以及实施条件研究不足,③对小组合作学习本身蕴含的现代教学理论特质研究不够,不能深入揭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金莺莲、裴新宇在《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第6期中撰文,梳理了已有的社会性学习研究,探索了学习科学视角下社会经验与社会交互对人类学习的深刻影响,并提出了未来学习科学研究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社会性学习方面的研究发现正在引领教育理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金莺莲 裴新宁
本文通过梳理已有的社会性学习研究,探索学习科学视角下社会经验与社会交互对人类学习的深刻影响。文章首先追述了社会性学习研究的缘起与发展历史,指出对人类学习社会性机理的科学探索不仅促发了学习科学的诞生,也成为当下学习科学跨领域研究的共同核心;接着分别在个体、人际、群体和技术四个层面回顾当下社会性学习的研究成果,发现以前的研究从不同层面证明社会性因素能够成为学习的强效活性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未来学习科学研究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社会性大脑的研究发现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实践?社会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需克服哪些难题?作为教育实践者的我们如何整合来自非正式与正式学习环境中的社会因素以促进学习发生?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爽 李玉斌
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活动理论是理解情境脉络中活动的有用框架,分析活动理论对远程教育小组学习活动的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本文在对远程教育中小组学习活动的涵义、特点和优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活动理论指导下,远程教育小组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以期促进远程小组学习效果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