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1)
2023(9356)
2022(7583)
2021(6882)
2020(5999)
2019(13054)
2018(12931)
2017(25086)
2016(13197)
2015(14664)
2014(13898)
2013(14009)
2012(12652)
2011(11112)
2010(11637)
2009(11399)
2008(11554)
2007(10847)
2006(9643)
2005(9053)
作者
(35641)
(29924)
(29794)
(27706)
(19270)
(14075)
(13230)
(11254)
(11125)
(10865)
(10039)
(10018)
(9899)
(9445)
(9036)
(8842)
(8803)
(8640)
(8548)
(8347)
(7401)
(7237)
(7011)
(6940)
(6788)
(6704)
(6618)
(6465)
(5896)
(5669)
学科
(78639)
(75265)
企业(75265)
(60800)
经济(60725)
管理(60684)
业经(26648)
(23860)
方法(23626)
(20358)
技术(19511)
(18678)
财务(18660)
财务管理(18646)
企业财务(17612)
(15259)
农业(15161)
数学(15050)
数学方法(14945)
中国(14362)
理论(14330)
(13749)
技术管理(13493)
(12944)
(12810)
(12429)
企业经济(12261)
(11766)
贸易(11757)
经营(11603)
机构
学院(195408)
大学(189571)
(86834)
经济(85352)
管理(82974)
理学(70050)
理学院(69477)
管理学(68928)
管理学院(68534)
研究(57541)
中国(48993)
(42995)
(39167)
财经(33190)
(31238)
科学(30413)
(29972)
(27744)
(26665)
中心(26003)
经济学(25233)
商学(25217)
商学院(25007)
(24978)
北京(24798)
研究所(24213)
财经大学(24086)
业大(22900)
经济学院(22605)
(22207)
基金
项目(116044)
科学(94842)
研究(91357)
基金(85289)
(71051)
国家(70317)
科学基金(63682)
社会(60838)
社会科(57865)
社会科学(57847)
(47109)
基金项目(44828)
教育(40620)
自然(38580)
自然科(37804)
自然科学(37797)
自然科学基金(37253)
(37068)
编号(36518)
资助(33123)
(31623)
(31310)
成果(29090)
创新(28272)
(25720)
(25690)
重点(25267)
(25247)
国家社会(24986)
课题(24876)
期刊
(106143)
经济(106143)
研究(62577)
中国(40403)
管理(38934)
(38886)
(25915)
科学(22994)
(20583)
金融(20583)
学报(20457)
技术(19812)
教育(19713)
业经(19492)
财经(18032)
农业(17773)
大学(17300)
经济研究(16330)
学学(16199)
(15712)
问题(13474)
技术经济(13390)
(12792)
(12399)
国际(12095)
财会(11791)
现代(11243)
世界(11084)
商业(11064)
科技(10332)
共检索到309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今年3月28日,吉利以18亿美元完成对沃尔沃的收购。伴随着这一里程碑式的国际收购的进程,各种声音也层出不穷,吉利通过跨国并购能否获取核心技术?谁是此次并购的赢家?沃尔沃能顺利进军中国市场吗?对于一个民营汽车企业跨国并购的猜测,也让我们想起各界对于联想通过收购IBMPC部门,成为世界性PC供应商得失的评价、华为试图并购3com遭美国国会阻止以及中石油并购尤尼科未果的案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琳达Y·C·李  
东南亚危机与阴谋论琳达Y·C·李现在,有这样一种舆论,认为目前东南亚金融危机是美国搞的阴谋,美国策划制造了该地区的危机,并趁火打劫。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美国的金融市场参与者———货币交易商、银行家、基金管理人———先设法使亚洲的企业大量举借外债,而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鄂立彬  
本文针对跨国公司在华合资企业在连年亏损的同时却不断提高所持股权的反常现象,构建了两阶段动态模型:第一阶段,跨国公司通过转让定价使合资企业亏损;第二阶段,跨国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挤占对方股权。研究发现,跨国公司针对合资企业的转让定价具有明显的扩大股权比例的效应,我国政府应该设立产业基金,对于我国合资方无钱参与的增资扩股,政府可动用产业基金予以支持,抑制跨国公司通过"阴谋亏损"来挤占股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海元   卢佳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冼国明  明秀南  
在当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本文利用2008-2015年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交易数据和企业专利数据库,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法和非线性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跨国并购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海外并购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水平,且这种提升效应具有持续性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区分专利类型来看,海外并购企业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及发明授权数显著增加,但对外观专利的影响不明显甚至为负,海外并购企业创新产出的增加不仅体现在数量上,创新的质量也显著提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新红  张转军  
基于2013-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创新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两个方面出发,通过比较研究和回归分析,探讨并购行为和并购类型分别与创新投入间的关系,以及主并企业性质和行业性质对并购创新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并购行为有助于企业创新投入水平提高,且这种积极作用具有持续性。其中,横向并购与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而纵向并购和多元化并购与创新投入的关系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主并企业性质和行业性质对并购创新效应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非国有企业横向并购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入,而国有企业并购创新效应不显著;高新技术企业横向并购能够显著提高创新投入水平,而非高新技术企业并购创新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并购创新效应相关研究,可为国内企业并购行为提供实践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晴  袁天荣  许汝俊  
海外并购最终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有畅通的融资渠道及合适的融资方式。在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主要融资方式及海外并购贷款的特有法律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艾派克"蛇吞象"并购利盟国际为案例,剖析其所运用的以私募EB、PE投资以及高额银团贷款等为主的多元创新融资方式,最后得出相关实践性启示:应重点考虑以股东质押股权的方式发行可交换债券的融资方式,以保障企业控制权;应注重境内外融资方式的有机结合,寻求多元化融资组合;合理利用海外避税港设立SPV,进行企业资本运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宝明  彭春燕  陈原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日益增多,获取国际创新资源成为企业跨国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但是,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对获取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仍然存在着经验不足、投资环境不良以及相关服务不够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引导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取更多国际创新资源。一、跨国并购成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一)跨国并购成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途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晴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层面考察了产业并购与非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数量和质量均具有正向作用,非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数量和质量均无显著影响。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产业并购与非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的非对称影响仍然存在。总体来看,从长期发展战略出发的产业并购有利于企业创新产出的提高,以短期上市或者短期财务收益为目的的非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邱明锋  
企业持续成长就是用品牌管理创新来转型升级,本文从产品品牌的设计、技术、资源、营销、文化生态创新五个层面构建企业品牌管理模型。该模型表明,整合一切可利用资源,协调内外部环境要素,通过品牌的动态管理创新、技术管理创新、聚焦管理创新、文化生态管理创新来全面弘扬、更新、凝聚、提炼品牌功能和价值,创造生态产品品牌,塑造品牌核心竞争优势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实现持续成长之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琨  赵顺龙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在当前超竞争的环境下、在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可持续创新理论是传统的创新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和控制能力)、12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指标的特点(具有相互依赖和反馈的关系)选择了较新的多目标决策方法——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确定权重,建立了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ANP结构模型,分析了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指标的相互依赖关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对比相关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仝允桓  陈晓鹏  
本文将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的持续发展问题相结合,研究企业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可持续创新,即企业改变产品、服务或流程使之适合低收入人群的需求,同时避免产生对社会和环境的外部性问题的创新活动。在对通过创新和市场机制协同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国外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和评述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可持续发展、破坏性创新和社会嵌入理论,建立了企业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可持续创新的概念框架,将企业竞争策略的改变与宏观发展模式的演化联系起来,并进一步将其分解为企业应对宏观发展模式在技术、价值链和行为规范三个层面的变革所采取的一系列竞争策略的改变,即通过底层或新市场破坏性创新以应对可持续技术的广泛应用,嵌入低收入群体的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园春  
并购是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而知识资本正逐渐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本文阐述了并购与知识资本的相关问题,并从知识资本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并购的动因,构建了企业并购中知识资本的流动模式,研究了并购后知识资本的协同机制问题。研究表明:围绕知识资本进行并购以建立企业竞争优势,平衡自身资源是未来企业并购的新趋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毕茜  陶瑶  
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企业通过向外部进行绿色并购和从内部进行绿色创新谋求绿色发展,而由外至内是否有显著影响目前尚未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鉴于此,使用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企业2006~2018年的数据实证检验绿色并购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并购显著正向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即绿色并购显著提高了企业下期的绿色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并购对非国有企业和高研发强度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即产权性质和研发强度显著调节绿色并购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该结论丰富了绿色并购经济后果与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并为企业通过绿色并购提高绿色创新水平提供了思路与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建勇  江秋丽  
在"去产能"居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之首的背景下,从理论上分析了海外并购、技术创新与企业产能过剩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微观企业层面对技术创新在海外并购与产能过剩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海外并购能够有效缓解企业产能过剩;海外并购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技术创新在海外并购缓解企业产能过剩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