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23)
- 2023(6083)
- 2022(5092)
- 2021(4558)
- 2020(3758)
- 2019(8161)
- 2018(8005)
- 2017(15015)
- 2016(7990)
- 2015(9058)
- 2014(9077)
- 2013(9278)
- 2012(8958)
- 2011(8630)
- 2010(9056)
- 2009(8899)
- 2008(8571)
- 2007(7996)
- 2006(7725)
- 2005(7296)
- 学科
- 济(58721)
- 经济(58678)
- 管理(27229)
- 业(18223)
- 地方(16350)
- 方法(15824)
- 企(15127)
- 企业(15127)
- 学(14771)
- 中国(13836)
- 数学(12940)
- 数学方法(12852)
- 环境(12792)
- 地方经济(12295)
- 业经(10039)
- 资源(9162)
- 农(8989)
- 和(8810)
- 划(8067)
- 财(7945)
- 制(7927)
- 理论(7886)
- 经济学(7807)
- 发(7764)
- 融(6565)
- 金融(6564)
- 农业(6407)
- 体(6372)
- 策(6231)
- 产业(5644)
- 机构
- 大学(139735)
- 学院(136143)
- 济(65402)
- 经济(64146)
- 研究(52572)
- 管理(47341)
- 理学(39133)
- 理学院(38606)
- 中国(38526)
- 管理学(38103)
- 管理学院(37812)
- 科学(30426)
- 京(29846)
- 财(29076)
- 所(27745)
- 研究所(24838)
- 财经(22984)
- 经济学(22033)
- 中心(22029)
- 江(21704)
- 范(20962)
- 师范(20855)
- 经(20592)
- 北京(19388)
- 经济学院(19358)
- 院(17614)
- 州(17320)
- 农(17129)
- 师范大学(16928)
- 财经大学(16613)
- 基金
- 项目(80339)
- 科学(63039)
- 研究(60400)
- 基金(58299)
- 家(50223)
- 国家(49806)
- 科学基金(41999)
- 社会(41472)
- 社会科(39221)
- 社会科学(39205)
- 省(30129)
- 基金项目(29550)
- 教育(26498)
- 划(24912)
- 自然(24045)
- 资助(24029)
- 编号(23522)
- 自然科(23246)
- 自然科学(23237)
- 自然科学基金(22809)
- 成果(20809)
- 发(19045)
- 重点(18434)
- 国家社会(18090)
- 部(17996)
- 课题(16593)
- 发展(15816)
- 教育部(15645)
- 展(15595)
- 人文(15318)
共检索到224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红辉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在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比较严峻的情况下设置的理论经济学,担负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现实使命。"经济人"假设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经济人"假设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能否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商榷。文章从"经济人"的基本内涵、"经济人"对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释力来分析"经济人"假设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适用性,最后指出,应该超越"经济人",寻求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适应的基本假设—"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复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克强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目前缺乏相应的理论拓展的基点,为此,本文以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基点为研究对象,根据“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性质、特点,提出了本学科构建的理论起点,即“人口资源环境”的稀缺性、外部性、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之冲突以及其经济人假定拓展。
关键词:
经济人 理性 稀缺性 外部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卫 王浣尘
从五方面论述了经济人假设遇到的重大挑战 :一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二是西蒙的有限理性说 ,三是威廉姆森的机会主义说 ,四是莱宾斯坦的X低效率说 ,五是诺斯的意识形态说 ;提出了经济人一词已名不符实、应以“效用人”取代经济人的设想。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清华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经济行为和社会的经济规律,因此,对人性有什么样的假设,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学。"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对人性的高度概括,是经济学的逻辑前提,被称为经济学的"阿基米德基点"。但传统经济学对它做了教条化和绝对化的理解,仅仅研究在资源稀缺条件下静态的、孤立的个人选择,导致了"经济学帝国主义"及对现实中人的经济行为解释力的疲弱。新古典经济学的症结就在于对人性的理解过于单一,没有看到人性是丰富的,并且是在历史中演进着的。因此,经济学必须实现新的转向,从研究既定制度前提下的"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转向对人类的合作与冲突机制的研究。新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昭示着经济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培丽
2017年,学者们仍然主要沿着过去的传统分别研究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人口经济学方面,主要集中研究了劳动力流动、人口结构和人口政策;资源经济学方面,从过去以研究能源为主开始向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林业资源等更多资源领域延伸;环境经济学方面,在继续深化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和环境规制研究的同时,绿色发展理念越来越渗透到环境经济学研究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绿色发展路径。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已经设立20周年之际,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未来方向。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永平,男,1965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带头人,贵州财经学院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农经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区域发展与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完成了7个省部级课题、4个部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双玉 许英杰 曾群 胡静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下设立的一个二级学科。自1997年设立以来,很多学者对其学科体系进行了探索,出版了一些著作和教材。本文以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观点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统计分析的方法,从教材现状、体系结构、内容、表现形式和手段等方面对国内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材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为新教材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国内相关教材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这些建议是:统一并完善教材体系;理论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注重学科领域最新成果的运用,增强教材的时代性和科学性;注重表现形式和手段多样性,帮助读者理解抽象的经济理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付宏 刘亚飞
2014年11月8日,以"十三五时期的民生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届全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青年论坛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这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湖北经济学院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安徽大学、湖北经济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出席并参加了讨论。现将主要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吕红平,王金营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综合解决这些问题 ,创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不仅显得十分必要 ,而且也非常紧迫。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各自所起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主要体现为综合性和应用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应当包括导言 ,经济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理论分析 ,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人口、资源、环境对策的应用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邬沧萍 穆光宗
本文构造了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基本框架 ,认为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是新的学术生长点 ,但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在方法论上 ,作者强调了系统方法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譬如 ,资源环境的人口承载力问题 ,人口的活动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态意识问题 ,以及小区域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关键词: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系统方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丽艳
本文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框架结构的分析导出了该学科应实现的两个目标:维持系统平衡和实现系统效益最大化。围绕这两个目标讨论了该学科的研究内容,提出了应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大系统建设成为灵敏的自组织系统,引入“生态人”新观念,以系统效益最大化为新的价值判断标准,并应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论证了“生态人”价值判断标准的可行性。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人口、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课题,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顺应时代发展需要,针对以贵州为代表的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名誉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的大力倡导下,2003年5月我校正式组建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重点学科。几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本学科迅速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培丽 阴朴谦 管建洲
2018年,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中三大分支学科相对独立的特征依然明显。在人口经济学方面,除了长期关注的劳动力流动、人口结构和人口政策问题外,学者还对户籍制度改革绩效评估进行了大量研究;资源经济学方面,继续深化能源、水资源和个别矿产资源研究,并重点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进行了深入研究;环境经济学方面,在不断拓展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突出了习近平新时代绿色发展理论和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研究。未来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有必要加强学科体系、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的内在机制、经济增长中的资源安全,以及绿色发展水平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研究,以凝聚共识,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经济人假设源于功利主义,它实际上是功利主义的内缩和形式主义的僵化,从而导致金钱理性勃兴的产物。按照这种哲学思维,实际上是将社会整体利益视为个人行为的目的,而对个体利益的追逐则是达致这一目的的途径、手段,因而可以将经济人内含的行为机理归结为:"为他利己"。这种行为机理实际上将人类行为的目的和手段颠倒了,也正是受这种思想的支配,造成了社会发展的困境。
关键词:
功利主义 互利主义 金钱理性 为己利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