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72)
- 2023(8402)
- 2022(7016)
- 2021(6480)
- 2020(5107)
- 2019(11452)
- 2018(11274)
- 2017(20752)
- 2016(11826)
- 2015(13094)
- 2014(13137)
- 2013(13471)
- 2012(13030)
- 2011(12133)
- 2010(12578)
- 2009(11608)
- 2008(11364)
- 2007(10568)
- 2006(9738)
- 2005(9049)
- 学科
- 济(54436)
- 经济(54389)
- 农(46001)
- 业(36213)
- 农业(30801)
- 管理(20701)
- 地方(19624)
- 中国(19083)
- 业经(16624)
- 企(13457)
- 企业(13457)
- 发(13029)
- 制(12059)
- 方法(11769)
- 农业经济(10806)
- 发展(10475)
- 展(10453)
- 学(10377)
- 数学(10053)
- 数学方法(9953)
- 教育(9825)
- 银(9627)
- 地方经济(9622)
- 融(9611)
- 金融(9608)
- 银行(9597)
- 行(9432)
- 村(9142)
- 农村(9130)
- 贸(8943)
- 机构
- 学院(174633)
- 大学(169116)
- 研究(73124)
- 济(71820)
- 经济(70098)
- 农(61124)
- 管理(59292)
- 中国(53404)
- 理学(49722)
- 理学院(49087)
- 管理学(48182)
- 管理学院(47887)
- 农业(47328)
- 科学(45894)
- 所(39883)
- 业大(37988)
- 京(37739)
- 研究所(36083)
- 中心(32544)
- 江(30708)
- 农业大学(28968)
- 省(28935)
- 财(28778)
- 范(25295)
- 院(25193)
- 师范(24978)
- 业(24709)
- 科学院(24050)
- 州(23919)
- 北京(23748)
- 基金
- 项目(112801)
- 科学(85676)
- 研究(83307)
- 基金(76219)
- 家(68955)
- 国家(68188)
- 科学基金(54826)
- 社会(50631)
- 省(49250)
- 社会科(47361)
- 社会科学(47348)
- 基金项目(40272)
- 划(39870)
- 教育(36485)
- 编号(35985)
- 自然(33855)
- 农(33340)
- 自然科(32961)
- 自然科学(32947)
- 发(32800)
- 自然科学基金(32316)
- 资助(29957)
- 成果(29077)
- 重点(26332)
- 课题(26146)
- 发展(25937)
- 展(25485)
- 部(23912)
- 创(23679)
- 业(23644)
- 期刊
- 济(98041)
- 经济(98041)
- 农(66923)
- 研究(55145)
- 中国(49319)
- 农业(45861)
- 学报(35342)
- 科学(30477)
- 大学(26304)
- 学学(25154)
- 教育(25074)
- 业经(23008)
- 业(21902)
- 融(21282)
- 金融(21282)
- 管理(18659)
- 财(18398)
- 技术(14852)
- 农业经济(14394)
- 农村(14061)
- 村(14061)
- 问题(13621)
- 经济研究(12194)
- 业大(12152)
- 版(11792)
- 世界(11363)
- 农业大学(10991)
- 经济问题(10459)
- 财经(9923)
- 农村经济(9293)
共检索到290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喜娟 李伟娟 李红娇 徐正进 陈温福 张文忠 赵明辉
以辽粳294、辽粳371为对照品种,研究了超级稻沈农265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形成特点。结果表明:超级稻沈农265产量达10.20 t/hm2,比2个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1.72%和17.38%;有效穗数、千粒重均低于对照品种,但穗粒数达162粒/穗,比对照分别多29.54%和20.28%,结实率超过了96%,比对照分别高2.55%和7.47%;茎蘖发生较少,成穗率高于80%,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叶面积指数小,最高叶面积指数为6.81;高效叶面积所占比例较高,高效叶面积率下降缓慢;抽穗前干物质积累量相对较少,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多;强弱势粒灌浆属于异步灌浆型,弱势粒灌浆启动慢,但灌浆持续时间较长,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莹 郭俊 赵天宏 马殿荣
以超级稻千重浪2号和普通稻秋光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模拟砷污染农田,设置4种砷胁迫质量浓度,即0,20,40,60 mg/kg。砷以Na3AsO4.12H2O的形式加入。试验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砷(20 mg/kg)在分蘖期对秋光生长有刺激作用,具体表现为株高、分蘖数和地上部分干质量高于对照;低砷处理在分蘖期对千重浪2号不存在刺激效应。同时砷胁迫对稻米的品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碱消值增加,垩白米率、垩白度下降,直链淀粉含量无显著变化。
关键词:
砷 超级稻 生长发育 稻米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德涛 许明 王楠 陈温福
以粳型超级稻沈农265为试材,秋光为对照,采用盆栽方法,在不同生育时期对二者根系形态和生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沈农265在根数、总根长、根体积、根重、单株根系氧化力、伤流速度、总吸收面积、活性吸收面积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从根系的生长动态看,两品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生育中后期,沈农265的根系较秋光更庞大,代谢活性更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国辉 周静 龙继锐 陈敏 宋春芳 万宜珍 沈洪昌
在常规栽培和优化栽培模式下,分别选用施氮量折合成纯氮0,105,142.5,180 kg/hm2的4个缓释氮肥处理,研究了缓释氮肥对超级杂交早稻株两优02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栽培模式下,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利用率、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以施纯氮142.5 kg/hm2的处理最合理;常规栽培模式下,以施纯氮180 kg/hm2的处理最优.相关性分析表明,优化栽培模式下,生物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籽粒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呈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常规栽培模式下,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伟 肖国滨 肖小军 李亚贞 陈明 刘小三 黄天宝 吴艳 叶川 朱昌兰
【目的】在晚稻-油菜套种模式下,稻茬高度对套种油菜田土壤蓄水保墒、套种油菜出苗及生长发育均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探求适宜套播油菜出苗、生长发育及高产的晚稻机收留茬高度,为实现农艺、农机高效有机结合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于2014—2016年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江西省红壤研究所进行,以丰油73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4个稻茬高度(20、30、40、50 cm)。通过测定套播油菜成苗率、成株率、越冬期和盛花期农艺性状、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产量及构成因素,比较分析晚稻不同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龙继锐 马国辉 宋春芳 万宜珍 周静 沈洪昌
研究了2种施氮水平下5种肥料对超级杂交中稻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产量与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其次序为:成熟期>齐穗期>孕穗期>分蘖中期;低氮(节氮30%)处理比高氮(等氮)处理分蘖发生总量减少,无效分蘖也减少,但其后期干物质积累量没有明显减少,茎鞘物质转运率高于高氮处理;节氮栽培能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肥料SCU、CCF、LPK和低N适PK的氮素利用率均显明高于普通尿素,SCU优势最为显著。SCU的物质生产优势表现在生育中后期,其生育中后期群体生长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同等氮水平下,SCU处理的氮肥利用率较其它肥料高。因此,SCU较其它肥料有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朝晖 青先国 袁隆平
在海南三亚热带生态条件下,以超级杂交水稻组合两优培九和苗头组合两优0293、GD-1S/RB207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施氮水平,即分别施纯氮0(N1,CK)、150(N2)、300(N3)、450(N4)、600(N5)kg/hm2,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优培九和GD-1S/RB207在N3处理下的产量最高,两优0293在N4处理下的产量最高,但与N3处理下的产量相近.初步认为,在海南三亚生态条件下,超级杂交水稻的适宜总施氮水平为纯氮300kg/hm2,且氮肥(纯氮)用量每增加150kg/hm2,始穗期和齐穗期均相应推迟3~6d,最后全生育期延长3~6d.随着...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施氮水平 根系 剑叶 产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桂平 官春云
为更好地推广应用双低高产油菜新品种 ,对湘农油 5 71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与播种期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因不同播种期而形成的不同气候生态条件使油菜各生育期、形态与产量性状等产生了较大的差异 .各生育期与积温呈正相关 ,与日均气温呈负相关 ,多数生育期与日照时数无关 ;而油菜形态与产量性状均与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 .播种越早 ,则主茎叶片数、叶面积指数、株高、分枝数、角果数和产量均越高 .依据 L ogistic生长方程所建立的播种期模型和积温模型能真实地模拟不同播种期或不同积温条件下油菜形态性状和产量性状 ,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在条件适宜地区 ,将湘农油 5 71或同类...
关键词:
油菜 生长发育 产量 播种期 模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福顺 熊泽海 罗会明
以湖南桃源为试验观测点,对江汉—洞庭平原早稻和晚稻的主要当家品种与栽培环境中最重要的因子,即气象条件的关系作了多年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气象因素中的温度、光照和降雨等因素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大。並通过影响水稻生育期、株高、分蘖动态、出叶速度、叶面积系数,幼穗分化,干物质积累而最终影响产量的高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卫星 朱德峰 林贤青 张玉屏 陈惠哲
通过水分仪结合称重法人为控制土壤水分的盆栽试验,研究了穗生长发育阶段水分逆境胁迫条件对不同类型超级稻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幼穗分化开始至分化后30 d,不同时段的水分逆境均导致叶片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加速了叶片膜脂过氧化,并且所受影响的程度随生育时间的增加、控水天数的延长以及叶位的降低而加重。水分逆境导致叶片尤其是下部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倒三叶丙二醛含量最高,增加的程度也最大,其次是倒二叶,剑叶相对较低。不同品种受水分逆境影响的程度不同,普通杂交稻汕优63受影响较大,其次是超级稻Ⅱ优602,超级稻两优培九和国稻6号受影响相对较小,对水分逆境的敏感性...
关键词:
超级稻 水分逆境 穗生长发育 丙二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庆国 黄丰 唐启源 毛友纯
选用近年选育和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 16个早稻品种 (组合 ) ,比较分析了各早稻品种 (组合 )之间的干物质积累、茎叶生长特性、根系生长特性的差异 .结果表明 :不同早稻品种 (组合 )的地上部干物质重、地下部干物质重、叶面积、绿叶数、苗高、主茎叶挺长、主茎茎基宽、单株分蘖数、最长白根长、白根数、最长黄根长与黄根数等农艺性状均存在明显的品种间遗传差异 ;而且这些农艺性状早期的生长速率均明显高于后期的生长速率 ,大部分性状在生长发育后期出现了负向增长 .
关键词:
早稻 品种 农艺性状 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建昌 杜永 吴长付 刘立军 王志琴 朱庆森
【目的】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水稻超高产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超高产水稻(产量>11t·ha-1)的生长发育特性。【方法】4个中熟粳稻品种(含品系)连嘉粳2号、华粳5号、0026和9823种植于大田,对其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与高产水稻(CK,产量为8.98~9.16t·ha-1)相比,超高产水稻每穗颖花数多,结实率高,千粒重与CK无显著差异;超高产水稻移栽至拔节期的茎蘖数较CK少,但分蘖成穗率较高;超高产水稻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生育前期较CK低,抽穗期与CK无显著差异,抽穗后则显著高于CK。超高产水稻各生育时期的根冠比、抽穗至...
关键词:
中熟粳稻 超高产 生长发育 调控途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家柱 郭仁峻 尹峻玉 王卫红 田立平 孟荣华
1997~ 1999年对 4 4个转育多代的矮败麦材料和父母本花期相遇程度不同的 6个群体进行了有关数据的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1)矮败麦的株高、抽穗期和开颖期 (分别以S1,S2 ,S3 表示 )与其姊妹散粉株的对应性状 (F1,F2 ,F3 )的关系分别是 :S1=0 5 98F1(R2 =0 4 88) ,S2 =3 5 37+ 0 814F2 (R2 =0 60 0 ) ,S3 =5 771+ 0 85 6F3 (R2 =0 5 0 0 )。另外矮败麦还表现为成穗多 ,结实率低 ,子粒饱满度和粒重不高 ,但我们所用是其后代可育株 ,故对矮败麦的选择标准要适当放宽。 ...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萍 马勇光 李兴涛 吕文彦 吕香玲 于翠梅
以超级稻沈农9741的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筛选基本培养基、优化激素组合和调节培养基渗透压,构建了适合水稻特定品种的高效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采用I3(NBB+2.0mg·L-1 2,4-D)培养基可获得95%的愈伤诱导率;愈伤组织继代培养采用S3(NBB+1.5 mg·L-12,4-D+0.2 mg·L-16-BA+500 mg·L-1脯氨酸)的培养基能使愈伤快速增殖,并且保持良好的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培养采用D2(NBB+3.0 mg·L-1 6-BA+0.5 mg·L-1NAA+500 mg·L-1脯氨酸)的培养基可获得85%的幼苗分化率。该体系可用于超级稻沈农9741的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卫星 朱德峰 朱智伟 林贤青 张玉屏 陈惠哲
在穗生长发育阶段,通过水分仪结合称重法严格控制土壤水分的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段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对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穗分化至分化后30 d的水分亏缺明显影响稻穗生长发育,颖花数和实粒数显著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最终籽粒产量显著下降。总粒数减少是此阶段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减产幅度与水分亏缺程度呈正相关,重度控水处理影响最大,其次是中度控水处理,轻度控水处理也有一定影响。全时段和穗分化10~20 d的水分亏缺影响最大,其次是穗分化0~10 d,穗分化20~30 d对穗部生长影响不大,但对后续籽粒灌浆结实有一定影响。超级杂交稻国稻6号在此阶段适度控水后复水的生长补偿效应和...
关键词:
杂交稻 水分亏缺 穗生长发育 产量性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