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9)
- 2023(10588)
- 2022(9440)
- 2021(8949)
- 2020(7578)
- 2019(17548)
- 2018(17468)
- 2017(33450)
- 2016(18647)
- 2015(20937)
- 2014(20868)
- 2013(20716)
- 2012(19079)
- 2011(17256)
- 2010(17048)
- 2009(15382)
- 2008(14696)
- 2007(12722)
- 2006(10987)
- 2005(9452)
- 学科
- 济(68696)
- 经济(68614)
- 管理(50445)
- 业(47657)
- 企(40172)
- 企业(40172)
- 方法(33703)
- 数学(29059)
- 数学方法(28712)
- 学(18468)
- 农(17808)
- 中国(17341)
- 财(16866)
- 业经(14895)
- 地方(13746)
- 贸(12182)
- 贸易(12177)
- 理论(12163)
- 农业(11930)
- 制(11839)
- 易(11799)
- 和(11718)
- 技术(11106)
- 务(10922)
- 财务(10857)
- 财务管理(10837)
- 环境(10773)
- 企业财务(10277)
- 教育(9974)
- 划(9726)
- 机构
- 大学(263629)
- 学院(259712)
- 管理(101486)
- 济(95083)
- 经济(92845)
- 研究(92439)
- 理学(88537)
- 理学院(87491)
- 管理学(85692)
- 管理学院(85265)
- 中国(64911)
- 科学(62843)
- 京(57648)
- 农(52671)
- 所(49085)
- 业大(46981)
- 研究所(45423)
- 农业(42284)
- 财(41699)
- 中心(40462)
- 江(37643)
- 北京(36144)
- 财经(33977)
- 范(33843)
- 院(33642)
- 师范(33377)
- 经(31018)
- 州(30534)
- 技术(29739)
- 省(29012)
- 基金
- 项目(187562)
- 科学(144239)
- 基金(134546)
- 研究(129729)
- 家(121034)
- 国家(120080)
- 科学基金(100362)
- 社会(77683)
- 省(74433)
- 社会科(73339)
- 社会科学(73315)
- 基金项目(71997)
- 自然(69704)
- 自然科(68028)
- 自然科学(68005)
- 自然科学基金(66792)
- 划(63634)
- 教育(59032)
- 资助(56451)
- 编号(51966)
- 重点(42631)
- 成果(42039)
- 部(40115)
- 发(39530)
- 创(38847)
- 计划(37658)
- 科研(37004)
- 课题(36490)
- 创新(36280)
- 大学(34033)
共检索到370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士伟 赵学强 夏士健 朱虹霞 施卫明
以常规杂交稻汕优63为对照,选用11个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研究了常规栽培条件下,超级杂交稻抽穗后叶片和根系伤流液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与早衰的关系。以剑叶叶绿素含量为早衰标准,抽穗后不同时间测定发现,协优9308和汕优63不易早衰,而两优培九和国稻1号容易早衰。抽穗后12个水稻品种剑叶大量元素钙、氮、磷、钾、镁含量测定结果也表明协优9308在12个品种中相对较高,而国稻1号相对较低。抽穗后水稻根系伤流强度也逐渐降低,活力下降,呈现衰老特征。12个水稻品种抽穗后根系伤流液微量元素磷、钾、钙含量变化不大,镁含量明显上升,铁含量迅速下降。农艺性状和生理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表明,12个水稻品种中协优9308...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早衰 营养生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俊 刘莉莉 王惠群 李合松
采用大田试验和同位素示踪技术,以杂交稻组合汕优46为对照,对超级杂交稻组合两优293、准两优527生育后期上部三片叶同化产物转运分配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生育后期不同阶段进行14C标记的两优293和准两优527剑叶、倒2叶、倒3叶的14C-同化物最终分配到穗中的比例(47.28%~95.43%)均显著高于对照(38.61%~82.19%),而滞留在茎叶中14C-同化物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剑叶14C-同化物最终分配到穗中的比例最高(87.64%~95.43%),其次为倒2叶(67.64%~85.70%),倒3叶最低(47.29%~69.01%),说明超级杂交稻生育后期各功能叶(特别是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升谋 邹应斌
为了探明库源关系对杂交水稻根系及叶片衰老的影响效果 ,在水稻抽穗期 ,剪去穗部部分枝梗和叶片 ,形成不同的库源比 ,研究其与根系和叶片衰老的关系 .结果表明 ,与汕优 6 3相比 ,亚种间杂交水稻 5 46 0 /广抗粳 2号库源矛盾大 ,根系和叶片衰老快 ;降低库源比 ,能明显减缓其根系细胞分裂素含量的降低和3 2 P吸收的下降 ,并能减缓其叶片中蛋白质、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和SOD活性的降低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升高 ,说明杂交水稻叶片和根系衰老与其库源比较大有关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库源比 衰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辉 徐孟亮 吴厚雄 陈良碧
以汕优63与9311为对照,对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抽穗后功能叶面积、叶绿素、光合速率、可溶性糖等光合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两优培九在生育后期光合面积大,叶绿素下降慢,光合速率高,可溶性糖含量多,说明生育后期两优培九能力较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农荣 钟旭华 王丰 郑海波
【目的】研究超级杂交稻及其亲本在结实期的根系活力与籽粒灌浆特性关系。【方法】以两系超级杂交稻粤杂122、粤杂889和粤杂922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在田间常规栽培条件下比较不同超级杂交稻及其亲本在结实期的根系活力与籽粒灌浆特性。【结果】(1)各供试材料根系伤流强度最大值出现的时期各不相同。它们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始穗期、抽穗后第5天和抽穗后第10天。除母本GD-1S外,其它供试材料的伤流强度均迅速下降,抽穗后第15天是下降的拐点。(2)超级杂交稻与其父母本的受精颖花根活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利用根系活力强的亲本组配可望获得根系活力强的超级杂交稻组合。(3)超级杂交稻及其父本均有不同程度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志远 孙永健 徐徽 秦俭 贾现文 马均
【目的】探明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在翻免耕条件下根系衰老状况以及籽粒灌浆特性。【方法】以重穗型杂交稻Ⅱ优498为试验材料,测量根系伤流量并用原状土柱法挖根考察根干重,用Richard方程拟合宽窄行栽培、三角形强化栽培、宽行窄株栽培以及抛秧栽培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的籽粒灌浆过程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与翻耕稻相比,免耕稻根量较小,但灌浆前、中期根系活力要高于前者,灌浆后期根系活力急剧降低,维持根系功能的能力较差,产量较低。三角形强化栽培根系功能较其余栽培方式有显著优势,但其对免耕适应性较差,而宽窄行栽培和抛秧栽培与免耕互作可以促进二者在免耕条件下的根系活力。栽培方式与免耕对籽粒灌浆过程产生较大影响,甚至...
关键词:
免耕 栽培方式 灌浆特性 强势粒 弱势粒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惠哲 朱德峰 林贤青 张玉屏 张卫星
以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国稻6号为材料,研究了促花肥不同施氮量(0,45,90,135,180kg/hm2)对超级杂交稻冠层功能叶片生长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穗分化初期,施氮量对倒1叶(剑叶)和倒2叶的叶片形态影响较大,但对倒3叶生长影响较小.剑叶和倒2叶的长和宽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增加叶面积,提高上部功能叶的叶面积比率,且对叶长的影响大于叶宽,但叶片过长也易造成开花后叶片的挺直度下降,叶片披散,群体的通风透光性差.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片的SPAD值相应增加,剑叶的SPAD值在叶片展开后约20d达到最大,随后下降;高氮处理下,倒2叶和倒3叶在开花后期SPAD值下降加剧,衰老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立双 张玉芹 杨恒山 毕文波 刘志雄
为探讨苜蓿轮作玉米后不同种植年限玉米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特性,以金山27为试材,紫花苜蓿地为前茬,连续4年采用同一高产栽培方案种植玉米,吐丝期开始,每10 d 1次,测定不同层位叶片叶绿素、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苜蓿轮作玉米后,玉米产量随玉米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与种植玉米第一年相比,第二、三、四年产量分别下降了9.7%,13.6%和19.1%。苜蓿轮作玉米后,不同种植年限玉米吐丝后叶片衰老速率随玉米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生育进程差异增加。不同生育时期和层位春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玉米种植年限增加而下降,吐丝后20 d到叶丝后40 d...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四平 刘轶倩 王春祥 魏建昆 郭秀林 马春红 于淑池
研究用砂培盆栽法,选用抗旱性较强的621及抗旱性较弱的中麦9,在正常水分供应条件下,对不同施肥水平处理,整株水平的不同叶位间,叶片衰老的时空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叶片的自然衰老具有明显的时空顺序特点,符合细胞调亡的特征。本研究为冬小麦叶片自然衰老是细胞凋亡类型的推断提供了间接证据。
关键词:
冬小麦 叶片 衰老 凋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彩虹 王萍 陈金 李瑶 刘光荣 谢金水 彭春瑞
为揭示不易早衰水稻耐养分胁迫机理,应用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对养分胁迫下不易早衰水稻隆平001生育后期叶片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进行了研究。叶片蛋白质图谱经软件Imagemaster 2D Elite 5.0分析,有26个蛋白质发生差异表达,其中17个蛋白质功能经质谱分析(ESI-Q MS/MS)得到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功能分析显示,养分胁迫下,隆平001叶片中光合及养分再利用相关蛋白质表达量增强,从而满足养分胁迫下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是其具有较强抗养分胁迫的内在机理,而参与活性氧清除及逆境保护相关蛋白质表达量增强,可以保护光合机构免受胁迫伤害,从而对养分胁迫有更强的耐性、不易发生早衰。
关键词:
水稻 不易早衰 养分胁迫 蛋白质组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富贤 熊洪 张林 郭晓艺 朱永川 周兴兵 刘茂
【目的】探明影响再生力的主作关键植株性状,为杂交水稻及其再生稻的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18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通过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研究了杂交中稻植株性状与再生力关系及主作和再生总体高产组合的穗粒结构。【结果】活芽率、发苗力、再生稻有效穗和产量4个性状是代表品种再生力的关键因子,增加有效穗是进一步提高再生稻产量的重要途径;穗粒数、叶颖花比、叶粒数比、叶粒重比、LAI衰减指数和SPAD值衰减指数分别与活芽率、发苗力、再生稻有效穗和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仅有头季稻齐穗期至成熟期叶片SPAD值衰减指数对活芽率、发苗力、再生稻有效穗和产量的偏相关均达显著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合忠 李维江 唐薇 李振怀 牛曰华 张冬梅
【目的】去叶枝是我国传统的棉田管理技术,但现有研究认为叶枝具有保留利用的价值。因此进一步探索棉花留叶枝的可行性及对库源关系、叶片衰老和产量、品质的影响与机理十分必要。【方法】于2004~2005年在山东临清比较研究了大田稀植(3.0株/m2)条件下3个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去叶枝和留叶枝后的形态和生理变化。【结果】与去叶枝相比,留叶枝棉花的衣分变化不大,全株平均铃重有所降低,铃数显著增多,2004和2005年的皮棉单产分别比去叶枝的对照提高了9.8%和6.2%,但纤维长度和比强度略低于去叶枝的对照。留叶枝棉株的绿叶比例和冠层叶绿素含量高于去叶枝的棉株,但主茎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却显著低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朝晖 袁隆平 青先国 马国辉 熊绪让
为筛选并建立超级杂交稻集大穗与多穗于一体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以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SRI)为基本模式,研究了多种栽培方式对超级杂交稻两优0293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主要经济性状与实际产量、不同栽培方式与理想方式分别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关联最密切的性状为有效穗数,其次为千粒重、结实率;产量最高的栽培方式为密度18×104穴/hm2,规格33.3 cm×(10+23.3)cm的宽窄行密株错位形式,该方式的综合表现与目标栽培方式关联最紧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川根 李霞 陈国祥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培矮64S/9311)是中国超级稻计划完成第一步目标的标志性品种,与其亲本籼稻9311和之前大面积种植的当家杂交籼稻汕优63相比,具有明显的产量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近15年来累计种植面积遥居杂交稻首位。两优培九稻谷产量高的生物学基础是源于优良光合特性而获得较高的生物学产量,因此,研究其光合特性及其生理基础,有助于了解高产杂交稻生长优势的光合特征和利用探索性育种技术提高水稻光合性能,为杂交稻超高产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多年较系统的研究发现,与9311和汕优63相比,两优培九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