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98)
2023(2843)
2022(2581)
2021(2585)
2020(2306)
2019(5533)
2018(5687)
2017(11029)
2016(6126)
2015(7005)
2014(7049)
2013(6718)
2012(5848)
2011(5296)
2010(5544)
2009(5069)
2008(4883)
2007(4230)
2006(3547)
2005(3106)
作者
(19084)
(15900)
(15663)
(15195)
(10362)
(7733)
(7028)
(6140)
(6125)
(5905)
(5492)
(5388)
(5295)
(5215)
(5037)
(4965)
(4805)
(4738)
(4617)
(4604)
(4137)
(3998)
(3852)
(3707)
(3700)
(3593)
(3518)
(3434)
(3360)
(3292)
学科
(24986)
经济(24971)
方法(16149)
数学(15093)
管理(14841)
数学方法(14615)
(14400)
(12525)
企业(12525)
(5341)
理论(5325)
(5283)
中国(4756)
业经(4451)
(4206)
贸易(4203)
(4106)
教学(3705)
(3692)
技术(3431)
农业(3233)
(3186)
地方(3055)
(3035)
(2936)
(2884)
(2797)
银行(2783)
供销(2672)
(2672)
机构
学院(85106)
大学(84054)
管理(33148)
(30132)
经济(29474)
理学(29090)
理学院(28809)
管理学(27797)
研究(27712)
管理学院(27688)
科学(20364)
中国(19578)
(19097)
(17945)
业大(16851)
农业(15663)
(15571)
研究所(14552)
(12966)
中心(12445)
(12215)
技术(11681)
北京(10860)
农业大学(10361)
(10289)
(10063)
财经(10061)
(10029)
(9699)
工程(9607)
基金
项目(61784)
科学(46983)
基金(43702)
(40533)
国家(40288)
研究(39357)
科学基金(33539)
(26120)
自然(24773)
自然科(24278)
自然科学(24273)
自然科学基金(23811)
社会(22896)
基金项目(22320)
(21991)
社会科(21786)
社会科学(21780)
资助(20066)
教育(19488)
编号(15701)
重点(14550)
计划(14036)
(12969)
(12692)
科技(12649)
(12549)
科研(12426)
创新(12180)
成果(11776)
课题(11312)
期刊
(28704)
经济(28704)
研究(19614)
学报(18323)
(17154)
中国(15431)
科学(14983)
大学(12984)
管理(12895)
学学(12568)
农业(12370)
技术(9794)
(8961)
教育(8891)
(7092)
统计(7052)
(6339)
业大(5965)
决策(5860)
业经(5226)
(5226)
金融(5226)
经济研究(5093)
农业大学(5006)
技术经济(4805)
(4679)
科技(4562)
财经(4541)
林业(4005)
商业(3946)
共检索到116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帅细强  陆魁东  黄晚华  李迎春  
根据江西南昌2012—2013年超级杂交早稻金优458的分期播种田间试验数据,调试ORYZA2000模型中的作物参数;利用调试后的作物模型模拟数据与整理后的田间试验观测数据,对超级杂交早稻发育期、地上生物量、穗生物量等进行回代检验和外推检验。结果表明:超级杂交早稻金优458开花期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差1~3 d,成熟期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差0~3 d;开花期、成熟期的地上生物量的平均误差分别为5.2%、3.3%,成熟期穗生物量的平均误差为2.0%;调试后的ORYZA2000作物模型可用于对超级杂交早稻的生长进行模拟,可为评价气象条件对超级杂交早稻发育期和生物量的影响提供定量化的技术方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适型超级杂交早稻组合的选育"课题,于10月18日在长沙通过验收。该课题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肖国樱研究员主持,参加课题研究的有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东阳  陈立云  肖层林  孙鹰  张桂莲  
为了探明陆两优996制种“九二O”高产、高效施用技术,研究了该组合制种“九二O”不同用量和喷施时期对其母本陆18S异交态势的改良效果及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时适量喷施“九二O”是改良陆18S抽穗特性和穗层态势,提高陆两优996制种产量的有效措施.在母本群体处于较高水平,且生长整齐的条件下,抽穗率达25%左右,按210 g/hm2的剂量喷施“九二O”较适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德朗  罗孝和  徐庆国  
为选育出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 ,1985年至 1996年用低温敏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培矮 6 4S为母本 ,以新恢复系 5 5 9为父本 ,配组育成了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培两优 5 5 9.该组合参加 2 0 0 0至 2 0 0 1年湖南省中稻超级杂交稻区试 ,平均产量 9.6t/hm2 ,比三系对照组合汕优 6 3增产 5 .3% ;全生育期 135 .4d ,比对照短 3.2d ;抗稻瘟病 ;外观品质、食味品质、碾米品质及再生能力均强于对照 ,并易于制种 .2 0 0 2年 3月已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国辉  周静  龙继锐  陈敏  宋春芳  万宜珍  沈洪昌  
在常规栽培和优化栽培模式下,分别选用施氮量折合成纯氮0,105,142.5,180 kg/hm2的4个缓释氮肥处理,研究了缓释氮肥对超级杂交早稻株两优02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栽培模式下,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利用率、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以施纯氮142.5 kg/hm2的处理最合理;常规栽培模式下,以施纯氮180 kg/hm2的处理最优.相关性分析表明,优化栽培模式下,生物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籽粒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呈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常规栽培模式下,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乃元  李毓  王颖  陈爱媚  梁康迳  张敏  陈启军  王建文  胡启亮  陈建康  洪培成  
育成新质源雄性不育系金农2A和恢复系金恢3号,组配成杂交稻金农2优3号,2007-2008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主要技术指标:(1)产量.福建省2007年晚稻区域试验,比对照汕优63增产9.07%.2008年继续试验比对照汕优63增产8.98%,两年平均比对照增产9.03%.2009年生产试验比对照汕优63增产16.49%.(2)稻米品质.稻米品质达到部颁三等优质食用米的品质标准,直链淀粉含量15.70%.(3)抗病性.中感稻瘟病.(4)全生育期.比汕优63迟熟2.3 d.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钦泉  朱旭东  
1999年,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优质不育系T98A与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恢复系R259配组育成杂交晚稻新组合T优259.该组合全生育期110~115 d,产量7.5 t/hm2左右,主要稻米品质达部颁优质米二级以上标准,中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抗寒性强,适应性广,于2003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向农业部申请植物新品种种权保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钦泉  朱旭东  严秋平  
2001年,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优质不育系T98A与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恢复系R115配组,育成杂交晚稻新组合T优115.该组合全生育期112~114d,单位产量7.5t/hm2左右,主要稻米品质性状达部颁优质米二级以上标准,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寒性强,适应性较广,于2006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向农业部申请植物新品种种权保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文帮  陈立云  刘国华  肖应辉  
培两优 5 0 0是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育性稳定、米质好、株型好、再生能力强的培矮 6 4 S为母本 ,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穗大粒多、米质较好的优良品系 5 0 0为父本进行杂交 ,于 1995年育成的适合作中稻蓄留再生种植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 .经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 :该组合头季比汕优 6 3生育期短 4 d,产量相当 ;再生季生育期比汕优 6 3长 7d,增产 1倍左右 ;两季均表现出高产稳产、米质好、田间抗性较强 .2 0 0 2年 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已向农业部申请植物新品种种权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文帮  邓化冰  肖应辉  张桂莲  范科  莫慧  陈立云  
【目的】揭示两系杂交水稻C两优系列组合的高产根系特征及根系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两用核不育系C815S配制7个杂交组合,以汕优63为对照,对其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C两优系列组合的根系干重、不定根条数、不定根总长、根系总体积、发根力、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a-NA氧化量显著高于对照汕优63。相关分析表明,抽穗期根系干重、不定根条数、不定根总长、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a-NA氧化量及灌浆期和乳熟期的发根力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表明,抽穗期的不定根数量和根系a-NA氧化量是影响水稻高产的主要因素,可作为水稻高产栽培和水稻品种遗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炳文  陈明生  
杂交稻D297优67是个比汕优63抗病高产、制种产量高、适应性广,带有粳型血缘中晚稻兼用杂优新组合。至1992年,全国13个省市示范面积20万亩,并有迅速发展的前景。 一、选育过程与试验经过 福建省尤溪县管前农技站于1986年用D297A与明恢63、67、72、78等恢复系配组,并于1987年将新配的D297优63、67、72、78新组合,与汕优63进行品试;同时在管前村用D297优63、D297优67作单晚试种,并用汕优63进行简比,结果D297优67居首位,亩产592公斤,比汕优63亩增56.3公斤,增产10.5%,D297优63其次,亩产573.6公斤,比汕优63亩增42.3公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川根  李霞  陈国祥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培矮64S/9311)是中国超级稻计划完成第一步目标的标志性品种,与其亲本籼稻9311和之前大面积种植的当家杂交籼稻汕优63相比,具有明显的产量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近15年来累计种植面积遥居杂交稻首位。两优培九稻谷产量高的生物学基础是源于优良光合特性而获得较高的生物学产量,因此,研究其光合特性及其生理基础,有助于了解高产杂交稻生长优势的光合特征和利用探索性育种技术提高水稻光合性能,为杂交稻超高产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多年较系统的研究发现,与9311和汕优63相比,两优培九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忠旭  马兴全  李全英  李如海  姚继攀  张丽颖  张雪  梁传斌  高焕勇  
回顾了辽宁省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的历史,论述了北方超级杂交粳稻的育种理论和技术创新。在育种方法上主要通过"籼粳架桥"、粳爪交次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理想株形、生态育种等多种途径培育杂交粳稻新品种,选育了继C57和C418之后又一个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恢复系C2106,以其配组育成的超级杂交粳稻新组合辽优2006、辽优2016、辽优9906、辽优5206等在辽宁乃至北方稻区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表现高产、优质、抗逆等优点。同时介绍了辽宁省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的特色和所取得的成果、存在问题及前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袁隆平  辛业芸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惠哲  朱德峰  林贤青  张玉屏  张卫星  
以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国稻6号为材料,研究了促花肥不同施氮量(0,45,90,135,180kg/hm2)对超级杂交稻冠层功能叶片生长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穗分化初期,施氮量对倒1叶(剑叶)和倒2叶的叶片形态影响较大,但对倒3叶生长影响较小.剑叶和倒2叶的长和宽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增加叶面积,提高上部功能叶的叶面积比率,且对叶长的影响大于叶宽,但叶片过长也易造成开花后叶片的挺直度下降,叶片披散,群体的通风透光性差.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片的SPAD值相应增加,剑叶的SPAD值在叶片展开后约20d达到最大,随后下降;高氮处理下,倒2叶和倒3叶在开花后期SPAD值下降加剧,衰老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