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5)
- 2023(10876)
- 2022(9151)
- 2021(8488)
- 2020(6827)
- 2019(15779)
- 2018(15443)
- 2017(28998)
- 2016(15456)
- 2015(17816)
- 2014(17679)
- 2013(17640)
- 2012(17096)
- 2011(15936)
- 2010(16161)
- 2009(14714)
- 2008(14888)
- 2007(13380)
- 2006(12194)
- 2005(11392)
- 学科
- 济(76336)
- 经济(76269)
- 业(39346)
- 管理(39332)
- 企(30173)
- 企业(30173)
- 中国(26734)
- 方法(26299)
- 贸(24431)
- 贸易(24413)
- 易(23706)
- 数学(22097)
- 数学方法(21905)
- 地方(21265)
- 农(20212)
- 业经(16807)
- 银(13687)
- 银行(13672)
- 制(13638)
- 融(13558)
- 金融(13557)
- 行(13411)
- 农业(13306)
- 财(13301)
- 发(12803)
- 学(12378)
- 地方经济(11808)
- 环境(11604)
- 关系(11257)
- 和(11024)
- 机构
- 学院(228444)
- 大学(226971)
- 济(107338)
- 经济(105469)
- 研究(89942)
- 管理(81641)
- 中国(69684)
- 理学(68300)
- 理学院(67433)
- 管理学(66581)
- 管理学院(66115)
- 京(50239)
- 科学(49843)
- 财(46213)
- 所(45931)
- 研究所(41327)
- 中心(38887)
- 财经(36013)
- 农(35020)
- 江(34708)
- 经济学(34005)
- 北京(33224)
- 经(32719)
- 院(32404)
- 范(31968)
- 师范(31694)
- 经济学院(30593)
- 州(28229)
- 业大(28044)
- 科学院(27137)
- 基金
- 项目(142267)
- 科学(112253)
- 研究(108976)
- 基金(102396)
- 家(88666)
- 国家(87931)
- 科学基金(73992)
- 社会(70706)
- 社会科(67247)
- 社会科学(67235)
- 省(53574)
- 基金项目(52243)
- 教育(49366)
- 划(45686)
- 编号(44050)
- 自然(43494)
- 资助(42929)
- 自然科(42474)
- 自然科学(42466)
- 自然科学基金(41722)
- 成果(37251)
- 发(37135)
- 重点(32742)
- 部(32605)
- 课题(32102)
- 发展(30930)
- 展(30414)
- 国家社会(30045)
- 创(29619)
- 中国(29485)
- 期刊
- 济(126545)
- 经济(126545)
- 研究(77519)
- 中国(52282)
- 农(33973)
- 管理(33780)
- 财(32585)
- 学报(30824)
- 科学(30767)
- 教育(28331)
- 融(26070)
- 金融(26070)
- 大学(23986)
- 农业(23815)
- 经济研究(22318)
- 学学(22225)
- 贸(20756)
- 业经(20659)
- 国际(19670)
- 技术(19610)
- 财经(17941)
- 问题(17787)
- 世界(15841)
- 经(15793)
- 业(13847)
- 商业(11498)
- 坛(11472)
- 论坛(11472)
- 技术经济(11203)
- 图书(11091)
共检索到373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魏浩 李翀
在对静态比较优势、动态比较优势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超比较优势理论,构建了梯形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借鉴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和产品技术复杂度指数三个指标,本文对2000—2010年期间我国2 000多种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超比较优势为核心的梯形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即稳定发展具有静态比较优势的产品和行业,积极培育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产品和行业,高度重视并战略性地发展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品和行业。发展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业是我国对外贸易取得突破、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关键,也是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关键。对于潜在的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业,政府应该给...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艾贺玲
对广东产业比较优势的转变进程、现状和未来变化方向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广东的产业比较优势在改革开放后已有了明显的升级和进步 ,广东的产业比较优势内在地决定于其要素禀赋结构和技术水平。目前 ,广东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仍具有极强的出口竞争力 ,但出口竞争力提高的速度较慢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已有了较大的提高 ,目前已具有了中等竞争力 ,而且出口竞争力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广东的贸易战略向一种更为自由、开放的比较优势战略的转变将更有利于广东获取贸易利益 ,更好地促进广东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广东 比较优势 贸易战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勇兵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环境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一个新的变量。经典国际贸易理论对新现象已经渐渐缺乏了解释力,应把环境要素纳入到比较优势中重构比较优势理论。同时,一国也应当重新审视纳入环境要素的比较优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促进国际贸易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环境 比较优势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曙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外贸发展战略的选择是由以下条件所决定:该国或地区的资源禀赋结构,市场规模大小,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该国或地区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据此进行推断,人们通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目前应选择以进口替代为主、辅以出口替代的发展战略。然而,笔者却认为现阶段中国应采取以出口替代为主,辅以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主要理由有:一方面,通过这一战略的实施,我们可以改变目前中国出口贸易的不利状况——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贸易条件呈恶化的趋势,实现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通过在出口替代产业进行制度创新,带动中国整个制度结构的变迁,从而解决长期以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宁冬莉
伴随着以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对每个国家经济的引擎作用不可同日而语,国际市场竞争变得愈加激烈,其形式、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长期指导我国外贸战略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已不再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我国应逐步淡出比较优势战略,而选择以竞争优势为主导的贸易发展战略。
关键词:
比较优势 不适应性 竞争优势战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亚非
迄今为止,中国改革开放所付出的最大成本之一,就是东西部(注:西部特指广西、内蒙古(西部)、西藏、新疆、宁夏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青海6省,共11个省区。东部特指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1个省市)差距的拉大,而且这种状况正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对于中国西部经济来说,实现出口的增长对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改变投资有效需求短缺和消费市场狭小的困境,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有全局性的和战略性的意义。中国西部的出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吉国 周娟 田野青
古典经济学家提出并经完善的比较优势原理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基本依据。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践证明,中国就是依据比较优势原理选择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然而,竞争优势更能体现一个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优势只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竞争优势理论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具有更现实的指导意义。中固要在比较优势基础上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中国对外贸易 战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珂
在中国的金融发展过程中,动员性金融的实施以及对战略产业和部门的融资支持,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变迁。但是,金融体系的融资歧视,扭曲了要素价格体系,一方面造成对外贸易中"逆比较优势"现象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制约了非国有经济比较优势的转换。此外,以国有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结构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完善,也不利于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获取外部融资,从而抑制了比较优势的发挥与升级。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对外贸易 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秀芳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尤其是近两三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贸易顺差的大量产生、贸易摩擦的加剧、贸易壁垒的增多、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欧盟对华普惠制待遇的减少以及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升值和波动等,这些都使我国企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面对贸易环境的新变化,我国应制定相应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从而使我国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环境变化 发展战略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楚仁 赵瑞丽
本文将居民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视为产品,将劳动和资本视为原始投入,利用我国1994~2010年31个省市区的相关数据估计了超越对数GDP函数的斯托尔珀—萨缪尔森效应和雷布津斯基效应,来验证比较优势在中国的适用性。本文发现进出口产品价格上升时都会致使劳动力工资上涨;另外,本文发现当资本存量增加时,从理论上按照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预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数量应该减少,但结果显示却是增长,对此可能的解释是政策上的出口鼓励和作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加导致。本文的实证结果基本与赫—俄理论相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玉梅
本文运用衡量生产和市场的四个专业化指标考察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即国际专业化水平(RCA)、国家专业化水平(LFI)、产业内专业化水平(TO)和主要竞争对手商品出口市场专业化水平(CEP)。针对世界茶叶生产前十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维持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必须大力提高茶叶生产专业化水平和出口市场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
茶叶贸易 比较优势 专业化水平 出口市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重力 刘德江
本文通过使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对开放以来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从三个角度进行:一是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在产业层次上测算比较优势。二是选取与中国出口产品相竞争的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三是以美国、日本、欧盟作为目标市场,比较中国和竞争国在这几大市场上的表现。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林毅夫 孙希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庄凌
“对外贸易自乘发展战略初探”一文以马克思的“自乘效率”理论为依据,针对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和外贸效益的巨大作用,提出超越比较利益论的更新观点,具有理论创新和指导我们产业外贸战略的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