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8)
- 2023(2300)
- 2022(2064)
- 2021(2085)
- 2020(1701)
- 2019(4104)
- 2018(4036)
- 2017(8608)
- 2016(4698)
- 2015(5404)
- 2014(5374)
- 2013(5416)
- 2012(4933)
- 2011(4201)
- 2010(4321)
- 2009(4157)
- 2008(4326)
- 2007(3918)
- 2006(3468)
- 2005(3281)
- 学科
- 业(21391)
- 企(20874)
- 企业(20874)
- 管理(19739)
- 济(15745)
- 经济(15704)
- 财(13380)
- 务(11041)
- 财务(11036)
- 财务管理(11016)
- 企业财务(10765)
- 方法(8649)
- 数学(7459)
- 数学方法(7415)
- 制(6945)
- 公司(5109)
- 体(4809)
- 体制(4489)
- 银(4086)
- 银行(4081)
- 业经(3810)
- 行(3759)
- 融(3554)
- 金融(3553)
- 家(3173)
- 中国(3115)
- 券(3107)
- 国家(3044)
- 农(2995)
- 度(2768)
- 机构
- 大学(64472)
- 学院(63080)
- 管理(26105)
- 济(25665)
- 经济(25115)
- 理学(22155)
- 理学院(21968)
- 管理学(21813)
- 管理学院(21675)
- 研究(18526)
- 中国(18203)
- 财(17207)
- 京(13052)
- 财经(12823)
- 经(11726)
- 财经大学(9757)
- 所(9318)
- 中心(9147)
- 科学(8994)
- 江(8909)
- 北京(8523)
- 商学(8183)
- 商学院(8143)
- 研究所(7848)
- 经济学(7636)
- 融(7474)
- 州(7388)
- 范(7310)
- 师范(7263)
- 金融(7244)
- 基金
- 项目(35846)
- 科学(28678)
- 基金(27373)
- 研究(27371)
- 家(22737)
- 国家(22529)
- 科学基金(20039)
- 社会(17679)
- 社会科(16748)
- 社会科学(16744)
- 基金项目(14438)
- 教育(13216)
- 自然(12991)
- 自然科(12649)
- 自然科学(12647)
- 自然科学基金(12475)
- 省(12319)
- 资助(11838)
- 编号(11046)
- 划(10936)
- 成果(10302)
- 部(9178)
- 教育部(8416)
- 性(8302)
- 人文(8022)
- 重点(7720)
- 项目编号(7713)
- 制(7481)
- 创(7376)
- 大学(7250)
共检索到100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曾小青 郭典典 向玉章
2014年3月4日"超日债"正式宣告违约,打破了公募债市场"刚性兑付"常规,成为我国公募债券违约第一单。同年10月超日破产重组获得通过,濒临退市的企业重获生机,已构成实质违约的"超日债"实现全额兑付,债券信用危机圆满解决。本文着眼于违约后的危机解决方案,探究该事件为投资者、监管者及整个债券市场带来的反思与启示。
关键词:
超日债 公募债违约 政府干预 投资者保护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彭叠峰 程晓园
"11超日债"违约是我国债券市场第一起实质性违约事件,打破了公司债券刚性兑付的现状。以2013年至2015年沪深两市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为样本,检验刚性兑付被打破是否系统性地影响到公司债的初始定价。实证结果表明:"11超日债"违约后,产权性质与债券信用评级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加强,其中对产权性质的增强作用处于主导地位。这说明刚性兑付的打破总体上增强了我国债券市场投资者对债券违约风险的感知,尤其是国有产权形成的隐性担保在公司债定价中的作用。这一研究结论有利于我们合理评估"11超日债"违约事件对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正确看待政府的隐性担保行为对公司债券定价的影响,为如何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慧玲
2014年爆发的"11超日债"违约案例,是中国债券市场出现的第一例实质性违约事件,宣告了中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和"零违约"神话的破灭,对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研究这一违约案例,对防范企业信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11超日债 刚性兑付 债券市场 信用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慧玲
2014年爆发的"11超日债"违约案例,是中国债券市场出现的第一例实质性违约事件,宣告了中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和"零违约"神话的破灭,对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研究这一违约案例,对防范企业信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11超日债 刚性兑付 债券市场 信用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慧玲
2014年爆发的"11超日债"违约案例,是中国债券市场出现的第一例实质性违约事件,宣告了中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和"零违约"神话的破灭,对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研究这一违约案例,对防范企业信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11超日债 刚性兑付 债券市场 信用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聂新伟
在信用债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使得市场运作下的信用融资、政府隐形信用支持或刚性兑付下的担保融资均会发生资源无法实现优化配置的谬误:一是好项目得不到融资和再融资;二是无效率项目得到融资和再融资。第一类谬误造成的结果可能是成长型企业生命周期缩短和"破坏性创新"窗口关闭;第二类谬误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债务效率低下、债务违约、不良债务积聚和债务风险敞口提升。基于此理论逻辑,本文在分析中国非金融部门债务状况事实的基础上,结合行为主体在市场运作和政府干预两种情境下的博弈形式,探讨中国企业信用债违约形成机理,并就如何使市场在信贷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提出对策思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聂新伟
在信用债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使得市场运作下的信用融资、政府隐形信用支持或刚性兑付下的担保融资均会发生资源无法实现优化配置的谬误:一是好项目得不到融资和再融资;二是无效率项目得到融资和再融资。第一类谬误造成的结果可能是成长型企业生命周期缩短和"破坏性创新"窗口关闭;第二类谬误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债务效率低下、债务违约、不良债务积聚和债务风险敞口提升。基于此理论逻辑,本文在分析中国非金融部门债务状况事实的基础上,结合行为主体在市场运作和政府干预两种情境下的博弈形式,探讨中国企业信用债违约形成机理,并就如何使市场在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星 潘亚舒
文章应用双参数威布尔分布推广了指数分布条件下的Schonbucher违约传染模型,并引入了信任度调整系数。最后分析了不同信息条件下公司的生存概率与违约危险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阳蓝
长期以来,我国债券市场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发行债券若到期即使无法归还也能靠政府或银行的刚性兑付按时还本付息,对于国有企业发行债券更是如此。然而,东北特钢自今年3月以来出现了连续9只债券违约事件,违约金额高达近58亿。最终,资不抵债的东北特钢只能进行破产重整。此事件在我国债券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本文将通过梳理东北特钢债券违约案例的一系列情况,从刚性兑付的视角切入,探讨企业如何依靠自身避免债券违约。
关键词:
债券违约 刚性兑付 东北特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阳蓝
长期以来,我国债券市场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发行债券若到期即使无法归还也能靠政府或银行的刚性兑付按时还本付息,对于国有企业发行债券更是如此。然而,东北特钢自今年3月以来出现了连续9只债券违约事件,违约金额高达近58亿。最终,资不抵债的东北特钢只能进行破产重整。此事件在我国债券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本文将通过梳理东北特钢债券违约案例的一系列情况,从刚性兑付的视角切入,探讨企业如何依靠自身避免债券违约。
关键词:
债券违约 刚性兑付 东北特钢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秀芳
融资与投资双向失误埋下的隐患,导致纵横集团由辉煌转向陨落。透视纵横危机,企业、金融机构及政府都可从中得到教训与启示。全球金融危机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纺织业是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一个缩影,绍兴纺织业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绍兴民营纺织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占浩 郭菊娥 薛勇 刘子晗
"11超日债"违约事件作为我国债券市场第一起实质性违约事件,动摇了投资者"刚性兑付"的信念,然而其是否系统证伪了"刚性兑付"的命题仍需检验。本文采用短时窗事件研究法,以交易所公司债为样本,检验其信用价差在事件前后的变化,对超日债事件对信用债定价机制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1)超日债事件引起交易所公司债信用价差显著增大,但是在经济意义上并不显著;(2)民营企业公司债信用价差增加值大于国营企业公司债信用价差增加值,(3)高收益公司债信用价差增加值大于低收益公司债信用价差增加值。研究结果说明"11超日债"事件仅形成了信用债定价在高低收益、不同发行人背景和市场间的分化,在信用债定价中"刚性兑...
关键词:
刚性兑付 信用价差 超日债事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慧 别晓彬
一、引言2011年4月,由恒丰银行担任主承销商,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东海龙")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金额4亿元、期限1年、票面利率5.8%"的短期融资券"11海龙CP01"。当时,证券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对山东海龙的主体评级为A+级,对"11海龙CP01"的债券评级为A-1。当月,山东海龙即相继发布了2010年报业绩预亏、违规担保等公告;接下来,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财务状况恶化,山东海龙濒临破产。联合资信将其信用评级频频降级以警示风险,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公司的主体评级由A+被降至CCC级,债券评级也被降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常凯文 田晓林
2017年以来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国金融市场出现多起信用违约事件。2018年上海华信、永泰能源、新光控股等企业都发生了违约事件。而在2019年伊始,一笔30亿元到期债券的技术性违约,将中民投(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流动性危机暴露在债券市场面前。从近几年的财务报表来看,中民投一直处于盈利状况,但是其现金流却一直依靠融资来维持。因此,企业用于投资和
关键词:
中民投 债务违约 股权投资业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