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0)
- 2023(15011)
- 2022(13032)
- 2021(12071)
- 2020(9980)
- 2019(22914)
- 2018(22909)
- 2017(43731)
- 2016(23986)
- 2015(26935)
- 2014(27165)
- 2013(26949)
- 2012(25049)
- 2011(22829)
- 2010(22949)
- 2009(21185)
- 2008(20803)
- 2007(18350)
- 2006(16393)
- 2005(14955)
- 学科
- 济(98691)
- 经济(98557)
- 管理(71316)
- 业(67036)
- 企(55397)
- 企业(55397)
- 方法(38788)
- 数学(32824)
- 数学方法(32459)
- 中国(29105)
- 农(27144)
- 财(25192)
- 地方(24939)
- 业经(23815)
- 制(22307)
- 学(21051)
- 农业(18098)
- 银(17284)
- 银行(17230)
- 贸(16955)
- 贸易(16940)
- 融(16569)
- 金融(16566)
- 行(16545)
- 环境(16516)
- 易(16362)
- 技术(16090)
- 和(15973)
- 理论(15949)
- 务(15207)
- 机构
- 大学(343847)
- 学院(342530)
- 济(135432)
- 管理(133008)
- 经济(132323)
- 研究(120004)
- 理学(113699)
- 理学院(112375)
- 管理学(110524)
- 管理学院(109901)
- 中国(89659)
- 京(75170)
- 科学(73971)
- 财(65121)
- 所(61204)
- 农(56932)
- 研究所(55248)
- 中心(53399)
- 江(52081)
- 业大(51210)
- 财经(50565)
- 北京(48220)
- 范(46476)
- 师范(46024)
- 经(45742)
- 农业(44214)
- 院(43608)
- 州(42306)
- 经济学(39912)
- 财经大学(37361)
- 基金
- 项目(228953)
- 科学(179225)
- 研究(169234)
- 基金(163976)
- 家(142662)
- 国家(141410)
- 科学基金(120749)
- 社会(105090)
- 社会科(99498)
- 社会科学(99476)
- 省(90370)
- 基金项目(87072)
- 自然(77792)
- 教育(77337)
- 自然科(75917)
- 自然科学(75898)
- 划(75847)
- 自然科学基金(74515)
- 编号(69595)
- 资助(67445)
- 成果(57731)
- 发(51977)
- 重点(51392)
- 部(50020)
- 课题(48890)
- 创(47655)
- 创新(44479)
- 制(43922)
- 科研(43208)
- 教育部(42818)
- 期刊
- 济(158656)
- 经济(158656)
- 研究(106854)
- 中国(72536)
- 学报(54719)
- 农(53493)
- 管理(51388)
- 科学(50453)
- 财(49359)
- 教育(42399)
- 大学(41384)
- 学学(38738)
- 农业(36685)
- 融(33070)
- 金融(33070)
- 技术(29976)
- 业经(26671)
- 财经(24782)
- 经济研究(24316)
- 经(21076)
- 问题(20389)
- 业(18487)
- 图书(18477)
- 科技(17289)
- 理论(17150)
- 技术经济(16142)
- 现代(15879)
- 实践(15641)
- 践(15641)
- 版(15598)
共检索到523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孔德政 田云芳 曹艳玲 刘艺平
研究了超干向日葵种子老化后萌发过程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超干向日葵种子老化后鲜质量、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与未超干的相比均有显著变化;超干有利于向日葵种子活力的保持,且以含水量2.08%的超干种子各项指标提高幅度最大;随着种子的萌发,热稳定蛋白含量减少;超干的向日葵种子比未超干的MDA含量低,超干能有效地减少种子贮藏期间有毒物质的积累;超干的向日葵种子的抗氧化酶系统保持最好,减轻或阻止了活性氧启动的脂质过氧化作用,避免对膜系统的损伤,保证超干种子的正常萌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蕊 马永清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当地种植的大麻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探索大麻在不同生育期(苗期、快速生长期、开花期)的根际土、根、茎及叶的甲醇和水提取液对瓜列当和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的刺激效果。结果表明:根际土提取液刺激瓜列当种子的发芽率大于向日葵列当。大麻植株的甲醇和水提取液刺激瓜列当种子发芽率高低顺序为根>茎>叶,其中甲醇提取液刺激列当种子萌发率高于水提取液。根与茎的甲醇提取液刺激瓜列当和向日葵列当种子发芽率均显著相关(R2=0.833 6,P<0.05)。植株的甲醇提取液对瓜列当种子的萌发诱导作用在快速生长期最强(45.2%),而向日葵列当种子的萌发诱导作用则在苗...
关键词:
大麻 列当 种子 萌发 捕获作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焕 马永清 田丰 杨海婧
通过盆栽试验和水培试验的方法在不同地区分别种植小麦、蚕豆和油菜3种作物,研究这3种作物的甲醇浸提液以及根系分泌物对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麦和蚕豆植株的根部甲醇浸提液以及根系分泌物对向日葵列当种子的萌发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其中小麦甲醇浸提液处理的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率最高(41.5%)。蚕豆植株的甲醇浸提液和根系分泌物也对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有较强的影响,其中蚕豆根系分泌物处理向日葵列当种子的萌发率高达41.1%。综合得出,小麦和蚕豆的根部可能含有刺激向日葵列当发芽的物质,具有作为向日葵列当诱捕作物的可能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雪婷 马永清 田丰 安雨
本试验采用甲醇和蒸馏水浸提法,从69种青藏地区传统中草药中筛选具有诱导瓜列当(PheliPanche aegyPtiaca Pers.)和向日葵列当(OrObanche cumana Wallr.)种子萌发作用的植物,旨在通过寻找稳定的种子萌发刺激物质来为根寄生杂草列当防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供试材料中,16种中草药的甲醇或蒸馏水浸提液诱导瓜列当种子的萌发率≥20%,21种中草药的甲醇或蒸馏水浸提液诱导向日葵列当种子的萌发率≥20%;2)其中,黄花蒿、雪参、鸡血藤、青兰、甘松和独一味6种中草药诱导2种列当的发芽率均高于20%,表明上述中草药种含有较高活性或较高浓度的列当种子萌发诱导物质,上...
关键词:
向日葵列当 瓜列当 中草药 浸提液 发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双阳 何钟佩 段留生
以转 Bt 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号与其背景材料中棉所16号为材料研究了种子萌发过程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转 Bt 基因抗虫棉种子萌发时吸水速率慢,浸种外渗物质高,种子活力低,脂肪降解利用较慢,表现在发芽率和成苗率低、幼苗生长缓慢等。同时种子萌发过程中,转 Bt 基因抗虫棉种子和幼苗中内源激素含量及比例与常规棉差异很大,脱落酸(ABA)含量较高,赤霉素(GAs)含量较低,GAs/ABA 低,可能与种子萌发不良有关;生长素(IAA)含量降低,细胞分类索(CTKs)含量提高和 IAA/CTKs 的降低可能是抗虫棉苗期生长势弱的重要原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亚平 姜孝成 陈良碧 杨远柱
以2个常规稻(99早677,湘早籼24号)和2个杂交稻(株两优819,株两优02)的新鲜种子(高活力种子,萌发率95%以上)为材料,研究人工老化处理时种子的活力变化及其生理生化机制.结果表明,人工老化过程中,水稻种子的细胞膜很容易受到伤害,浸泡相同时间时,同一品种或组合的种子活力越低,种子浸泡液的相对电导率越高.与高活力种子(萌发率95%以上)相比,低活力种子(萌发率为45%~55%)和死种子(萌发率为0)中的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但下降或上升的幅度随品种或组合不同而表现明显差异,死种子中,蛋白质含量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湘早籼24号,株两优819,株两优02和99早67...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敏 何勇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子成功整齐发芽是作物生长发育、高产稳产的第1步。活性氧(ROS)是一类多功能化合物,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介绍了ROS的种类、产生部位以及对种子萌发的“氧化窗口”效应,总结了ROS调控种子萌发的机制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目前ROS调控种子萌发的研究集中于:(1)当条件合适时,ROS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启动赤霉素(GA)等信号转导途径、抑制脱落酸(ABA)途径,调控细胞膨大,促进种子萌发;(2)当面临不利环境时,ROS的过量积累会对生物大分子造成氧化损伤,诱导ABA途径,抑制种子萌发。ROS通过生物分子氧化、种皮弱化和胚乳衰退解除种子休眠。今后,需进一步探索对种子萌发起到积极作用的“氧化窗口”范围,同时结合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筛选种子萌发中调控ROS含量相关基因,更好地了解ROS促进种子萌发的机制。图3表1参94
关键词:
种子萌发 活性氧 代谢 激素 综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云兴福 肖艳辉 刘婧 马立国 刘杰才 苏利民
分别用4个强度的恒定磁场对紫皮洋葱鳞茎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结果表明:一定强度的恒定磁场和处理时间可以降低洋慈鳞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总淀粉酶活性,提高IAA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洋葱鳞茎的发芽;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总淀粉酶活性与洋葱鳞茎发芽率的高低呈正相关关系,而IAA氧化酶活性与洋葱鳞茎发芽率的高低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磁场 洋葱鳞茎 抑制萌发 生理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振华 王建华
种子活力形成于种子发育的脱水阶段,与以往理解不同,近来研究表明种子脱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失水过程,脱水与萌发存在一些相同的基因表达和代谢特征。萌发始于吸水膨胀,种子代谢恢复,胚根突破胚乳和种皮等外围包被组织完成萌发。种子萌发的质量关键在于储藏的mRNA的质量,另外,蛋白质稳定性和DNA完整性影响萌发的表型。激素作为一种信号小分子物质,浓度极小甚至是趋于零时对种子萌发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ABA/GAs的阈值范围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其中,ABA几乎作用于种子萌发的全部过程,GA的作用并不像ABA那样广泛,主要在胚根突出时发生作用,且ABA和GA彼此抑制对方的合成与分解代谢基因,它们...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金珠 张学昆 徐劲松 谢伶俐 许本波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为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新型油料作物,具有抗旱节水,高产稳产的特点,但我国北方夏季突发低温及南方的倒春寒天气对油莎豆的萌发和生长极其不利。本研究以圆粒型油莎豆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15、20、25、30、35、40℃)对油莎豆萌发的影响,不同浓度H_2O_2(0.01%、0.1%、1%、3%、5%)浸种处理对油莎豆萌发的影响(20℃)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油莎豆对温度敏感,低于15℃不能萌发,20℃时萌发受到严重抑制,35℃为其萌发最适温度。20℃条件下,H_2O_2浸种能显著提高油莎豆的发芽能力(P <0.05);脱落酸(ABA)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综上所述,1%H_2O_2浸种处理能有效提高温度胁迫下油莎豆的萌发能力。H_2O_2主要通过调节内源激素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解除温度胁迫对油莎豆萌发的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党根友 冯佰利 高小丽 高金锋 高冬丽 柴岩
以4个具有明显差异的芸豆品种为材料,采用SDS-PAGE方法研究芸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水溶、盐溶和总蛋白组分变化及种子胚和子叶变化过程中蛋白组分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芸豆种子的子叶、胚含有丰富的蛋白亚基,其中,同一品种子叶和胚贮藏蛋白亚基差异明显,子叶、胚的水溶蛋白、盐溶蛋白和总蛋白相差不大、条带丰富;不同品种之间条带存在差异;在发芽过程中,高分子量蛋白亚基的降解速度快于低分子量蛋白亚基,子叶亚基的降解速度明显慢于胚的亚基降解速度;不同品种间子叶、胚条带差异明显,种子活力高的品种(Y05,Y06)降解速度快于种子活力低的品种(Y09,Y1+1),而蛋白含量高的品种(Y1+1,Y05)与蛋白含量低的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瑜霞 石开明 林健 崔令军
【目的】研究低温(4℃)保存和自然保存两种处理后,桢楠种子在恒温(25℃)和变温(15℃/25℃)条件的萌发过程中,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动态变化,以及内源激素与种子萌发率的关系,为阐明桢楠种子的萌发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其繁育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桢楠种子的内源激素含量及动态变化进行测定。【结果】1)自然保存的种子在恒温(25℃)条件下发芽率不足30%,最高为27.3%,在变温(15℃/25℃)条件下的发芽率不足40%,最高为37.0%,而经过低温(4℃)处理的种子在变温(15℃/25℃)条件下的发芽率最高可达66.0%;2)经过低温(4℃)处理后的种子在变温(15℃/25℃)条件下的内源激素含量GA3为417.17 ng·g~(-1),IAA为211.67 ng·g~(-1),ZR为47.69 ng·g~(-1),均高于恒温(25℃)下的GA3、IAA、ZR含量,GA3和ZR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ABA和IAA含量则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3)在变温(15℃/25℃)条件下内源激素GA3/ABA、ZR/ABA、(GA3+IAA+ZR)/ABA比值均比恒温(25℃)条件下高;4)在恒温(25℃)条件和变温(15℃/25℃)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与GA3/ABA、IAA/ABA、ZR/ABA及(GA3+IAA+ZR)/ABA的比值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低温(4℃)可以解除桢楠种子的休眠,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在变温(15℃/25℃)条件能够打破种子内源激素间的平衡,增加促进种子萌发的内源激素含量,降低抑制种子萌发的内源激素含量,进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关键词:
桢楠 种子 发芽率 内源激素 温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玉胜 陈亚华 王桂萍 沈振国
采用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CuCl2胁迫下外源无机硫对水稻(Oryza sativaL.)种子萌发过程中铜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幼根和幼芽的伸长生长、叶绿体色素含量及发芽率均随介质中铜离子浓度增加而降低。10μmol.L-1Cu2+处理显著抑制萌发种子的α-淀粉酶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在铜胁迫下,加入10 mmol.L-1SO42-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幼根和幼芽的伸长生长,增加幼芽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α-淀粉酶及CAT、POD的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
关键词:
铜毒害 硫 种子萌发 水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芬 徐步青 刘幸佳 夏国华 崔永一
研究了不同化学试剂预处理和暗培养时间对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及萌发率的影响,并从形态学角度观察了种子萌发的过程。无菌条件下,分别采用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对春兰种子进行预处理,将不同处理及未处理种子置于相同培养基上不同暗培养时间0,30,60,90,120,150,180 d下进行培养,暗培养后转入光照下继续培养。结果表明:暗培养以后进行光照培养是春兰种子萌发启动所必须的,全光照或全黑暗条件下种子均未萌发,暗培养30 d的种子在光照条件下培养约35 d时开始萌发,初始萌发所需时间最短;化学试剂预处理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显著,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处理组种子萌发率均高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