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8)
- 2023(1822)
- 2022(1388)
- 2021(1432)
- 2020(945)
- 2019(2177)
- 2018(2169)
- 2017(3214)
- 2016(1976)
- 2015(2120)
- 2014(2051)
- 2013(1838)
- 2012(1750)
- 2011(1497)
- 2010(1575)
- 2009(1277)
- 2008(1259)
- 2007(946)
- 2006(849)
- 2005(782)
- 学科
- 济(3700)
- 管理(3694)
- 经济(3687)
- 教学(2991)
- 理论(2713)
- 业(2537)
- 教育(2470)
- 学法(2194)
- 教学法(2194)
- 企(2111)
- 企业(2111)
- 中国(2064)
- 学理(1791)
- 学理论(1791)
- 农(1726)
- 业经(1408)
- 农业(1174)
- 制(1170)
- 学(1118)
- 工作(1063)
- 和(1020)
- 地方(987)
- 发(973)
- 融(961)
- 金融(961)
- 银(940)
- 银行(939)
- 财(923)
- 研究(918)
- 行(910)
- 机构
- 学院(20821)
- 大学(20547)
- 研究(8110)
- 中国(6460)
- 管理(6051)
- 济(5559)
- 经济(5286)
- 理学(5019)
- 京(4951)
- 理学院(4858)
- 范(4851)
- 师范(4796)
- 科学(4792)
- 管理学(4640)
- 管理学院(4598)
- 教育(4501)
- 职业(4201)
- 技术(4198)
- 江(4145)
- 中心(4114)
- 师范大学(4021)
- 所(3804)
- 州(3496)
- 北京(3450)
- 研究所(3400)
- 院(3245)
- 财(3062)
- 职业技术(3045)
- 技术学院(2980)
- 农(2937)
共检索到38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寅枚 刁雅欣 张兴利
超常儿童鉴别是超常儿童教育的基本前提。随着超常儿童定义及理论的发展与演变,鉴别内容、工具和方法、鉴别程序均表现出多元化、动态化趋势:鉴别内容从仅关注智力或认知能力,到综合考量多领域才能;鉴别工具从采用智力测验或认知能力测试工具为主,到灵活使用多种测试工具;鉴别方法从客观、静态测试手段为主,到主客结合、动静结合;鉴别程序从单次测试变为贯穿全程的多次追踪测试。建议优化组合鉴别内容、提高鉴别工具和方法的有效性、持续完善鉴别程序、扩大鉴别对象范围、扩展鉴别主体、构建鉴别效果评估体系。
关键词:
智力 超常儿童 鉴别 才能 实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娜 唐科莉 李美娟
超常儿童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富矿,其鉴别是培养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国际超常儿童鉴别的实践特点体现为:多主体参与鉴别;鉴别对象覆盖面大;鉴别内容多元,涵盖各个领域;鉴别标准多样,关注潜能与动机;鉴别方式丰富,多维度、多途径和多方法结合,鉴别工具的信效度不断提升;鉴别流程科学规范,依据培养目标动态展开。构建我国超常儿童鉴别体系,建议设置以国家为主导的多元鉴别主体,鉴别对象面向基础教育阶段全体学生,鉴别内容综合全面,研制国家层面鉴别标准,科学测算鉴别比例,鉴别方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建设鉴别工具库;采用四阶段过程性鉴别流程,提供动态化鉴别时间选择。
关键词:
超常儿童 鉴别 国际经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谢超香 秦榕 刘振芳
发展超常儿童教育是美国支持卓越人才培养,保障超常儿童群体禀赋得以充分发展的重要举措。美国超常儿童教育发展的三重逻辑路向包括满足超常儿童差异化发展需要的育人逻辑,回应国际竞争对特殊人才供给需求的历史逻辑,维护教育与社会公平发展要求的社会逻辑。美国超常儿童教育发展表征为教育体系一体化、教育实践专业化和培养方式多样化等。美国完善超常儿童教育政策,构建超常儿童教育制度体系;确保超常儿童教师专业化发展,维持具有胜任力的教师队伍;拓展学校资优课程内容,满足超常儿童个性化发展;汇聚超常儿童教育机构力量,形成协同的社会支持体系等实践路径,对我国制定系统的超常儿童教育政策、设置多样的教育课程、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和建构多元的支持体系,保障超常儿童特殊天赋和才能的发展,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全面保障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
美国 超常儿童教育 逻辑路向 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文 邓晨曦
从特质、鉴别以及干预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超常儿童的研究进展。描述ADHD儿童与超常儿童共存的特质,对ADHD超常儿童与一般超常儿童和ADHD儿童进行比较;介绍智力测验、行为观察和创造力测验等多种鉴别方法,通过不同方法对多种能力进行评估可提高鉴别准确性;对ADHD超常儿童进行教育干预,既要通过药物和行为治疗,弥补其缺陷,更要设计合理的超常教育方案,促进其潜能的实现。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超常儿童 鉴别 干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本先
我国超常儿童研究与教育的省思姚本先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超常儿童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产,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我国有十几亿人口,从理论上说,具有超常才能儿童的潜在基数非常可观,高达数千万。因此如何对超常儿童进行充分而有效的研究和教育,已成为超越个人、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景晓娟 程黎
在创新驱动、人才强国的背景下,发展超常儿童教育、促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是保障超常儿童发展权利以服务国家发展利益的必由之路。我国超常儿童教育目前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需正视并重视超常儿童的特殊性以促进差异性教育公平,需改善超常儿童的不利处境以促进补偿性教育公平,需厘清超常儿童教育内在的不均衡、不充分问题以促进平等性教育公平。建议通过给予基础保障、落实融合教育、推动科学普筛、教育全域参与、启动专业建设、强化科学研究等措施来促进超常儿童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发展,进而促进超常儿童教育高质量公平发展。
关键词:
公平 超常儿童 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姜敏敏 张积家
从特征、鉴别方法以及干预等方面综述了国外学习障碍超常儿童的研究进展。目前主要鉴别方法有智力分测验分析以及学业成绩和智力水平差异分析。日常生活评估和游戏评估是学龄前学习障碍超常儿童鉴别的有效方法。使用多种方法对多种能力进行评估可以提高鉴别准确性。在培养优势能力的过程中减少障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他有效方法还包括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和使用辅助工具。学习障碍超常儿童社会交往和情感需要值得关注。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一致的学习障碍超常儿童能力剖面图,在主要鉴别方法上和超常儿童选拔的智商标准上也存在争议。文末探讨了对我国学习障碍超常儿童研究和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学习障碍 超常儿童 进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志华
儿童免疫工作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民初级卫生保健的近期和长远目标中心任务之一。因此,儿童免疫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某些传染病的控制、消灭和人口发展素质的大问题,对国家民族兴旺和经济发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万勤 张蕾 黄昭鸣 万萍 杜晓新 卢红云 周红省
本文旨在讨论言语干预的理论与实践,阐述言语干预的一个基本理念:夯实基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即言语干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言语干预以言语评估和测量为起点,在言语干预中或一个阶段后,应再次进行言语评估和测量,从而监控言语干预方案的有效性,调整言语干预方案,或提出更高的言语干预目标。
关键词:
言语评估 言语干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云
本文是在对多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田野观察基础上展开的对学校德育实践相关问题的实证探讨。研究指出,本应是最具国家意志刚性要求的学校德育,在具体实践中由于人的内在成长本身难以评量以及当下学校评价体系中业绩主义取向的影响,学校德育的考核从本该对人内在成长的关注转向了过程可视化、可量化的内容,学校德育活动也就从指向人的改变以符应国家社会要求成为"建设者"与"接班人"的目标转向了符应视导、考核指标的技术性表演。德育对学校的重要意义变成仅仅在于让学生服从并配合于学校的管理、教学以及考核等各项工作。如此,学校如何认识、想象、定义学校中的孩子们,很大程度影响甚至决定了学校德育的路向以及相关的学校办学目标。从田...
关键词:
德育 学校德育实践 儿童想象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野 张伟锋 李孝洁
语言康复是特殊儿童康复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较宏观的视角分析了特殊儿童语言康复的理论依据、内涵及其操作流程、康复手段和实施原则等实践问题,以期能概括符合汉语言习得规律的特殊儿童语言康复内容和解决相关的实践问题。
关键词:
特殊儿童 语言康复理论 手段 原则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肖聪阁 陈旭 姚恩菊 朱学敏
动态测验是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以过程为导向的智力测验方法。文章通过查阅动态测验在特殊儿童鉴别方面的资料,认为动态测验比传统测验能更有效鉴别特殊儿童,但动态测验仍存在不足之处,对特殊儿童的鉴别应该在传统的静态测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儿童在动态测验中的表现和成绩,最后的诊断要以临床综合判断为主。
关键词:
动态测验 特殊儿童 鉴别 应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黎 马晓晨 张凯 王寅枚
本文对我国超常教育正式开展40年来的政策和实践进行梳理。首先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在政策的引领和社会支持等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超常教育历经辉煌发展、反思观望和新发展时期三个阶段,呈曲线发展历程。然后,结合我国目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对政策理解和执行上有偏差、政策有待细化和落实、实践质量不高、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必须从政策、实践、社会支持三个维度入手,(1)树立科学的超常教育观,明确、完善、细化、落实超常教育政策,拓展超常教育对象;(2)在融合教育中实现超常儿童的鉴别、安置与教育模式等的完善和改革;(3)从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行为、主观性评价三方面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切实推动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超常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超常教育 教育公平 融合教育 政策与实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炼
在最近 10年关于超常儿童的研究 ,已经把研究的重点从什么是超常儿童转移到了超常儿童如何进行思维 ,尤其是关于儿童早期阶段思维方面的研究。文章从认知发展的角度 ,对超常儿童在认知速度、背景知识、元认知、问题解决和策略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并指出了以后研究超常儿童的方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正奎 陈雅茹
针对我国当前超常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争议,文章从超常儿童心理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角度,阐述了开展超常儿童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文章对超常儿童教育中几个常见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以澄清超常儿童教育中的一些认识问题。
关键词:
超常儿童教育 心理发展特点 因材施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