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5)
2023(13896)
2022(11880)
2021(11084)
2020(9706)
2019(22269)
2018(22336)
2017(42851)
2016(23193)
2015(26524)
2014(26546)
2013(26324)
2012(24220)
2011(21874)
2010(21905)
2009(20349)
2008(20358)
2007(18127)
2006(15570)
2005(14017)
作者
(67822)
(57073)
(57029)
(54343)
(36175)
(27257)
(25985)
(22196)
(21606)
(20337)
(19414)
(19383)
(18160)
(17850)
(17846)
(17644)
(17375)
(16832)
(16595)
(16487)
(14127)
(14020)
(13871)
(13213)
(12849)
(12839)
(12711)
(12527)
(11552)
(11268)
学科
(94320)
经济(94181)
管理(73382)
(67894)
(56692)
企业(56692)
方法(47164)
数学(41554)
数学方法(40988)
(28560)
(25775)
中国(22811)
(21725)
业经(20437)
(19945)
(17931)
财务(17875)
财务管理(17830)
(17553)
贸易(17547)
(17041)
企业财务(16937)
农业(16759)
地方(15726)
(15383)
银行(15341)
理论(14848)
(14824)
金融(14818)
(14621)
机构
大学(341163)
学院(338915)
(139205)
经济(136420)
管理(132809)
理学(115015)
理学院(113771)
管理学(111677)
管理学院(111044)
研究(110487)
中国(84032)
(70774)
科学(67908)
(66803)
(57870)
(55748)
财经(53203)
中心(52039)
业大(51198)
(51029)
研究所(50633)
(48233)
农业(45623)
北京(43738)
经济学(43094)
(43090)
师范(42589)
(39764)
(39668)
财经大学(39603)
基金
项目(229291)
科学(181434)
基金(169304)
研究(164232)
(148124)
国家(146942)
科学基金(126442)
社会(105366)
社会科(99906)
社会科学(99879)
基金项目(89689)
(88736)
自然(83320)
自然科(81411)
自然科学(81381)
自然科学基金(79964)
教育(76667)
(75280)
资助(69412)
编号(65660)
成果(53182)
(51897)
重点(51890)
(47582)
(47485)
课题(44874)
科研(44790)
教育部(44597)
(44556)
创新(44537)
期刊
(149783)
经济(149783)
研究(94515)
中国(62829)
(54254)
学报(53983)
(51302)
科学(49886)
管理(48605)
大学(41240)
学学(39149)
农业(34439)
教育(31721)
(29764)
金融(29764)
技术(29740)
财经(26574)
业经(24371)
经济研究(23537)
(22706)
问题(19951)
(18690)
(17237)
统计(17064)
技术经济(16535)
理论(16182)
(15429)
商业(15421)
(15391)
财会(15129)
共检索到491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莫鸣  李亚婷  
基于208个超市食品安全事件的分析表明,能够依法获得全部赔偿或部分赔偿的食品安全事件中,物理性污染事件、过期食品事件和生物性污染事件所占比例最高,而化学性污染事件投诉相对较少。超市食品消费者诉求赔偿的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消费者身份的认定、赔偿的前提与计价依据、超市行为过错性认定等方面。因此,食品消费者赔偿制度应该从制度法规释义、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计价依据、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和追溯制度等方面予以改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莫鸣  安玉发  何忠伟  
通过分析359个超市食品安全事件,发现化学性污染食品、物理性污染食品、假冒劣质食品和过期食品是我国超市食品安全的关键监管问题;验收和销售是超市食品安全的关键监管环节,验收环节上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中混有异物、腐败变质和掺假掺杂,而销售环节主要是销售过期食品;从整体上看,超市食品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上游的食品生产企业。因而,在超市食品安全风险的控制对策上,超市要严格地规范操作要求,建立食品安全供应链;政府在严厉打击问题食品生产企业,遏制食品风险的传递的同时,也要积极支持超市与企业对接,做好食品质量信息传递工作,防止超市食品"柠檬市场"的产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应恒  霍丽玥  彭晓佳  
由于信息不对称 ,我国的食品安全市场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 ,使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没有转变为实际购买。理论表明 ,提供有效的信息可以解决食品安全的市场失灵。本文根据对南京市超市消费者进行的分层抽样调查数据 ,采用描述性统计和项目交叉分析方法 ,在把握我国消费者食品安全认知状况 ,测度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购买意愿的基础上 ,验证了强化食品安全信息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婧  孙绍荣  
以对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分析为例,采用博弈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从定量分析角度研究我国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中所包含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结构、要素及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惩罚力度与强度对违法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惩罚力度越大,厂商的违法概率越低;所获赔偿金越多,消费者诉讼的积极性越高,从而遏制厂商生产劣质产品。我国新的《食品安全法》中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引入,为打击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违法行为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孙桂菊  陈国威  王少康  华天涓  王冠  盛军利  徐华珠  黄杰  
本项目对以大型超市为平台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教形式的效果进行评价,探讨以超市为平台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教的可行性。采用消费者食品安全KAP调查问卷,与宣教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宣教后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总体知晓率大为提高,消费者提高自身相关知识的意愿也大大提高,食品安全方面的良好卫生行为得到强化。可见,以超市为平台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教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形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姹  付慧姝  
近年来,国内"问题食品"频频出现,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虽然新《食品安全法》第148条为此特别加强了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力度,但该制度仍然存在着适用前提模糊、主观要件认定不清和赔偿标准失真等漏洞,无法有力地惩治违法生产经营者和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通过明确界定消费者范围、延伸主观过错认定范围、采用浮动弹性的赔偿标准等途径来重塑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领域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春雪  李玉峰  席晨阳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得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与日俱增,而考虑到食品安全所带来的不利后果的严重性,消费者势必采取一些规避行为。文章设计了消费者规避行为调查问卷,数据结果表明: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的五个阶段中都会采取规避行为;并且消费者在选择评估阶段的规避行为最强烈,在信息收集阶段的规避行为相对最弱。除实际购买阶段和购后评价阶段的规避行为没有显著差异之外,其他阶段的规避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广明  尤晓娜  
相对于食品经营者,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但是,消费者亦能成为食品安全治理的重要力量,一是在于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治理最具积极性;二是缘于消费者在特定信息的占有上有一定优势;三是因为消费者集体作用的发挥能量巨大。消费者有效参与食品安全治理,能够起到弥补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不足、推动社会监督以及制约食品经营者等重要作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治理的参与及其作用的发挥,需要系列制度予以保障。首先,需要强化消费者司法保护机制;其次,需要细化消费者举报监督机制;最后,需要健全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二朋  王冀宁  孙科  
食品安全并不等同于消费者安心,分析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安心度水平是政府判断食品安全监管绩效和制定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政策的重要依据。文章构建了一个消费者食品安全安心度指数的评价体系,并利用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对消费者食品安全安心度指数进行了测算和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羽君  
新《食品安全法》大幅修订了惩罚性赔偿金条款,完善了制度适用的部分内容,但仍有若干司法争议有待解决。合理判断惩罚性赔偿的责任性质应当对责任主体进行区分,请求生产者惩罚性赔偿的,应构成侵权责任,以造成损害为前提;请求销售者惩罚性赔偿的,既可以是侵权责任,也可以是违约责任,不必以造成损害后果为适用前提。食品安全标准属于技术性规范,经食品安全法的认可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强制性标准,正确认定"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宜使用或然性、政策性、推定性判断,而应坚持规范原则,查找和比对各类食品安全标准。对于经营者"明知"的判定应当以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为标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鸿雁  周芬芬  田英杰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受哪些因素影响?政府部门的监管措施对于提升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满意度效果如何?这是当前食品安全严峻形势下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现有研究鲜有对满意度变化趋势的跟踪研究。本文使用关联规则方法对西部某省连续三年的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发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受其文化程度、了解信息的渠道、遭遇不安全食品事件频次等因素影响较大;消费者满意度的变化趋势反映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在逐渐增长、维权意识逐渐提升、购买食品时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能传递更多信息的产品,同时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工作在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方面成效渐显。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提供了建议,对有效防控食品安全舆情风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艳秋  周星  
文章通过理论研究提炼出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的因素,并进一步运用实证研究,发现政府监管、企业能力、消费者安全意识、认证机构的公正性是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的最为关键的四个要素,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正向影响其购买意愿。因此,为了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政府部门要做好监管工作,加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食品企业要持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安全食品的能力;第三方认证机构应积极向消费者展示其公正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红霞  杨渊  
网购食品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较传统市场中更为严重的"逆向选择"现象。本文识别出16种网购食品质量安全信号,以网购食品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不同信号的认知和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在网购食品过程中普遍比较关注质量安全信号,但对不同信号的认知和利用程度存在差异,消费者对网购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个人特征以及网购食品经历对不同信号认知差异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信号发送主体提出促进网购食品质量安全信号有效传递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义  林恩惠  余建辉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当国产食品在事件前就处于竞争劣势时,事件后消费者会逐渐倾向于购买进口食品直至进口食品完全占领国内市场;当国产食品在事件后还具备竞争优势时,无论生产者是否解决潜在的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都会倾向于购买国产食品,但监管者加强监管力度会增进消费者福利、减少生产者福利;当事件前后国产食品由竞争优势转为竞争劣势时,如果监管力度较弱,消费者会逐渐倾向于购买进口食品,如果监管力度较强,则取决于事件前的消费者群体的购买行为和生产者群体的质量投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红霞  杨渊  
本文以网购食品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的信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网购食品安全问题普遍较为关注,但对网购食品的食品安全状况缺乏信心;消费者网购食品的频率、网购食品的花费、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态度、消费者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等是影响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信心的重要因素。由此建议通过健全网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建立网购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等提升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信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