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1)
- 2023(11394)
- 2022(9751)
- 2021(9114)
- 2020(7891)
- 2019(18385)
- 2018(18136)
- 2017(35035)
- 2016(18837)
- 2015(21468)
- 2014(21477)
- 2013(21005)
- 2012(19390)
- 2011(17358)
- 2010(17192)
- 2009(15761)
- 2008(15531)
- 2007(13797)
- 2006(11498)
- 2005(9879)
- 学科
- 济(79450)
- 经济(79351)
- 管理(51523)
- 业(50672)
- 企(40804)
- 企业(40804)
- 方法(40137)
- 数学(36192)
- 数学方法(35744)
- 中国(21874)
- 农(20975)
- 财(20151)
- 学(16190)
- 地方(16033)
- 业经(15076)
- 贸(13943)
- 贸易(13940)
- 农业(13835)
- 易(13506)
- 制(12795)
- 务(12777)
- 财务(12735)
- 财务管理(12703)
- 企业财务(12049)
- 环境(11643)
- 和(11640)
- 理论(11409)
- 技术(10798)
- 银(10782)
- 银行(10753)
- 机构
- 大学(268488)
- 学院(266936)
- 济(109613)
- 经济(107239)
- 管理(105694)
- 理学(92033)
- 理学院(90968)
- 管理学(89214)
- 管理学院(88712)
- 研究(88031)
- 中国(65318)
- 京(56026)
- 科学(55251)
- 财(48754)
- 农(44522)
- 所(43482)
- 中心(42827)
- 业大(40816)
- 研究所(39993)
- 财经(39986)
- 江(39101)
- 经(36452)
- 范(35387)
- 农业(35140)
- 师范(35022)
- 北京(34442)
- 经济学(34229)
- 院(32066)
- 经济学院(31185)
- 州(30952)
- 基金
- 项目(188115)
- 科学(149114)
- 基金(138814)
- 研究(133770)
- 家(122300)
- 国家(121040)
- 科学基金(104265)
- 社会(85765)
- 社会科(81303)
- 社会科学(81279)
- 基金项目(74318)
- 省(72695)
- 自然(69149)
- 自然科(67570)
- 自然科学(67550)
- 自然科学基金(66323)
- 划(62170)
- 教育(62034)
- 资助(56566)
- 编号(53335)
- 重点(42642)
- 成果(42202)
- 部(42021)
- 发(39979)
- 创(38866)
- 科研(37133)
- 创新(36388)
- 课题(36211)
- 教育部(36016)
- 国家社会(35972)
- 期刊
- 济(110915)
- 经济(110915)
- 研究(73288)
- 中国(45151)
- 学报(42039)
- 科学(39587)
- 农(38429)
- 财(38309)
- 管理(35613)
- 大学(31850)
- 学学(30256)
- 农业(25816)
- 教育(23808)
- 技术(23447)
- 融(21088)
- 金融(21088)
- 财经(19122)
- 业经(17821)
- 经济研究(17588)
- 问题(16889)
- 经(16371)
- 业(14414)
- 统计(14181)
- 版(13088)
- 技术经济(13059)
- 资源(12990)
- 策(12673)
- 理论(12279)
- 科技(11832)
- 商业(11744)
共检索到375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升 黄造玉
根据国家卫计委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文章对北上广深超大城市流动老人的流动特征和生活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流动特征方面:北上广深的流动老人在户籍来源上存在差异,京沪主要是非农业户籍的流动老人,广深则更多是农业户籍的流动老人;流动老人流入地选择有"就近"倾向,京沪表现为周边地区跨省流动,广深则省内流动比例较大;流动老人的流动时间存在城市差异,相较于广深城市,京沪两地更偏于"长期化";流动老人的流动原因主要为照顾晚辈、养老和务工经商,选择"养老"的更多为非农业户籍流动老人,选择"务工经商"的更多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冯乐安 杨春利
总结了影响超大城市高校学生流动意愿的4个因素,即人口因素、区位因素、自致性因素和先赋性因素。发现人口因素中性别和年龄、区位因素中生源地、先赋性因素中父辈政治面貌和职业、自致性因素中政治面貌和专业对大学生流动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表明在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影响流动意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先赋性因素和自致性因素都有显著影响,展现出超大城市具有更好的流动开放性。通过对北京“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流动趋势分析,发现近年来部分高校毕业生留京比例在逐渐降低,但是进入上海、广东就业的比例在提升。北京“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同是超大城市的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就业,说明高校毕业生在超大城市之间的流动有进一步均衡的趋势。
关键词:
超大城市 高校学生 流动意愿 流动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晨熹
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研究是近年来城市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上海为例,以对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特征分析和类型划分为基础,阐述其管理意义,并在社区理论、人口理论和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内容、模式、机制和保障条件,试图建立起社区化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以促进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研究的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彭慧 毕宇珠 苟天来
近年来大城市住房矛盾突出,成为引发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城市居民家庭呈现出典型的大城市居住特征,即人均居住面积偏低、租赁住房比例高、住房设施条件完善、中心城区居住密度高,与此同时也存在大城市常见的内部结构性问题,包括住房占有不均衡、住房拥挤与空间低效利用并存、中小户型供给不足、租赁住房条件偏差、中心城区房屋老日等,亟待政府采取相应的调控引导措施加以改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童玉芬 王莹莹
文章以流动人口个体的成本收益为切入点,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个体成本收益对流动人口流入地选择的影响,试图回答为什么流动人口如此青睐超大城市作为迁入地。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入地的净收入对流动人口流入地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另外,与实际收入囊中的现金收入相比,不同流入地的工资水平,即收入的预期对其选择流入地的影响更大,这说明不同地区巨大的工资收入差距是流动人口向北上广这样的超大城市集聚的重要原因。流动人口个体在北上广较高的支出并没有抑制其流入,说明政府与其通过提高生活成本抑制其流入,不如通过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吸引更多企业进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完善公共服务,从而引导流动人口流入地的选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孟庆洁 乔观民
通过对闵行区的流动人口闲暇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具有闲暇时间短、闲暇活动单一、闲暇空间以住户内为主的特点。流动人口闲暇三个特点主要是由于流动人口低收入水平造成的。同时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等差异也影响了他们的闲暇活动的时间、内容和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劳动执法监管力度,稳步推进"加班"双倍工资制;以社区为单位,积极引导流动人口参与健康向上的闲暇活动;加大流动人口聚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为流动人口闲暇活动提供硬件条件;加强对流动人口聚住区的自发休闲活动场所的监管和扶持,促进社会和谐等公共政策措施来提高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玲,欧阳慧,陈耀森,林文生
本文根据广州 2 0 0 0年对暂住人口和出租屋的全面登记资料 ,已发表文章中可获得的北京、上海的流动人口资料 ,比较分析三大城市流动人口的特点。广州具有流动人口增长速度快、平均滞留期短、聚集在城乡结合部和居住出租屋的比例高、女性所占比例高、以务工为主的就业人口及相当于本地劳动力的比例高等特点 ,增加了对广州流动人口管理、特别是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的难度。本文认为 ,改变城市产业结构 ,可以减少低素质外来工的比例和总量 ,但无法杜绝他们进入城市。因而将对外来工聘用单位和对流动人口居住地的管理相结合 ,将对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的管理与改变城乡结合部常住人口户籍和用地的二元管理体制相结合 ,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的关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晨熹
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研究是近年来城市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上海为例,以对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特征分析和类型划分为基础,阐述其管理意义,并在社区理论、人口理论和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内容、模式、机制和保障条件,并试图建立起社区化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淑娟 颛慧玲 武汉祥
基于2015年山西省流动人口监测数据,通过构建Order Probit模型分析影响流动人口家庭化流动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个体特征、流动及经济特征、家庭特征及流动意愿均对家庭化流动产生深刻影响。其中,女性、年青人、已婚者更容易实现家庭化流动;流动范围越小、流动时间越长、就业自由度越高、经济收入越普通越容易实现家庭化流动;子女数量越少、在农村中有兄弟姐妹、家庭生活水平越高越容易实现家庭化流动;同时流动意愿越强越容易实现家庭化流动。建议不断完善家庭政策和社会政策以鼓励流动人口家庭化流动。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家庭化流动 家庭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淑娟 颛慧玲 武汉祥
基于2015年山西省流动人口监测数据,通过构建Order Probit模型分析影响流动人口家庭化流动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个体特征、流动及经济特征、家庭特征及流动意愿均对家庭化流动产生深刻影响。其中,女性、年青人、已婚者更容易实现家庭化流动;流动范围越小、流动时间越长、就业自由度越高、经济收入越普通越容易实现家庭化流动;子女数量越少、在农村中有兄弟姐妹、家庭生活水平越高越容易实现家庭化流动;同时流动意愿越强越容易实现家庭化流动。建议不断完善家庭政策和社会政策以鼓励流动人口家庭化流动。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家庭化流动 家庭政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珣
浅析城市“空巢家庭”老人的基本特征王珣城市“空巢家庭”老人,其一指单身家庭中的老人,这种老人或从未结过婚,或丧偶、离婚,也可以是夫妻分居;其二指老夫妇二人家庭中的老人,这两类老人或无子女,或与子女分居。1991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对天津、杭州、无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曲玥 都阳 贾朋
消费水平不仅仅是度量人民生活的主要方面,更是今后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理解消费行为及其变化,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2016年和2010年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调查数据(CULS4和CULS3),估算并刻画了城市本地家庭和外来流动家庭的消费模式,并分析两个群体消费模式差异的决定因素,进而分析了与户籍相关的养老保险状况对于家户消费决定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外来流动家庭的养老保险水平远低于城市本地家庭,而家庭预期从养老保险中获得的收益可以显著提高家庭当前的消费水平,尤其是对于较低收入群体。因此,进一步消除与户籍制度挂钩的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有助于实现流动人口和城市人口消费模式的趋同,拉动总体消费水平、扩大消费的潜力。
关键词:
消费模式 社会保险 外来流动家庭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俊武 张月
该文基于教育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运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2007年城镇数据,在控制子代受教育程度变量后,分析了代际收入弹性的变化方向和幅度。文章采用Solon(2004)基本线性模型,运用代际收入弹性系数分解法、中介变量法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子代受教育程度如何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在引入子代受教育年限变量后,发现:(1)代际收入弹性在2007年城镇样本中总体下降了18%;(2)初中、高中和大学组各组的代际收入弹性也分别有所下降;(3)高中组代际收入流动性受子代受教育年限影响最小,大学组代际收入流动性受子代受教育年限影响最大。
关键词:
代际收入流动性 受教育程度 收入公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晓军 许金迪
大城武汉与小城利川之间大规模、季节性人口规律性流动的现象表明,受较高土地价格、承接低端产业转移、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外围往往被规划为城市的预留发展区域,没有成为城市中产阶层郊区化、逆城市化的首选区域。而远离城市、环境宜居的偏远小城却成为了城市中产阶层追求更加从容舒适的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的实质性“郊区”,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郊区化的“飞地模式”。郊区化的“飞地模式”实践是市民能动地追寻他们理想中的“郊区”所作的变通,是被抑制的郊区化需求的变相满足。在中国城市化进程放缓、经济发展转入中速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尊重并多元化满足城市中产阶层的郊区化需求,将郊区化、逆城市化战略提上议事日程,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郊区 郊区化 逆城市化 季节性人口流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晓军 许金迪
大城武汉与小城利川之间大规模、季节性人口规律性流动的现象表明,受较高土地价格、承接低端产业转移、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外围往往被规划为城市的预留发展区域,没有成为城市中产阶层郊区化、逆城市化的首选区域。而远离城市、环境宜居的偏远小城却成为了城市中产阶层追求更加从容舒适的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的实质性“郊区”,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郊区化的“飞地模式”。郊区化的“飞地模式”实践是市民能动地追寻他们理想中的“郊区”所作的变通,是被抑制的郊区化需求的变相满足。在中国城市化进程放缓、经济发展转入中速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尊重并多元化满足城市中产阶层的郊区化需求,将郊区化、逆城市化战略提上议事日程,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郊区 郊区化 逆城市化 季节性人口流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房价对大城市人口流入的抑制效应——来自北上广深四城市的实证证据
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联动和溢出特征研究——基于中国“北上广深”样本的经验考察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基于北上广深四城市的实证分析
家庭特征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关系型家庭:城市中老年家庭的生活特征与个体化悖论
农村家庭收入来源、家庭特征与旅游消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微观分析
市郊铁路建设与超大城市“1小时通勤圈”空间重构研究——基于环京通勤圈的实证分析
超大城市极端天气灾害的统计分析——以广州市为例
中国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研究——基于家庭养老视角
北上广深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