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27)
2023(5173)
2022(4367)
2021(4052)
2020(3086)
2019(7023)
2018(6645)
2017(13309)
2016(7339)
2015(7896)
2014(7799)
2013(7463)
2012(7077)
2011(6485)
2010(6890)
2009(6355)
2008(6295)
2007(5648)
2006(5356)
2005(4759)
作者
(19424)
(16220)
(15913)
(15542)
(10628)
(7494)
(7369)
(6222)
(6166)
(5977)
(5379)
(5314)
(5235)
(5220)
(5117)
(5044)
(4826)
(4754)
(4683)
(4670)
(3926)
(3897)
(3879)
(3760)
(3679)
(3595)
(3556)
(3538)
(3251)
(3187)
学科
(28842)
经济(28808)
管理(23680)
(20223)
(16164)
企业(16164)
中国(12038)
(9294)
方法(8733)
(8566)
地方(8489)
数学(7639)
(7537)
数学方法(7505)
(6917)
城市(6438)
业经(6150)
环境(5844)
及其(5691)
农业(5532)
(5215)
贸易(5213)
政策(5212)
(5045)
(4727)
财务(4716)
财务管理(4707)
城市经济(4675)
(4649)
(4640)
机构
学院(102288)
大学(100155)
(44027)
经济(42819)
管理(40604)
研究(36578)
理学(34320)
理学院(33923)
管理学(33512)
管理学院(33290)
中国(27802)
(22454)
(21332)
科学(19909)
(16963)
财经(16793)
中心(16783)
(16314)
(15221)
研究所(14995)
(14364)
师范(14313)
(13961)
北京(13430)
经济学(13176)
(12946)
(12854)
财经大学(12249)
经济学院(11737)
业大(11597)
基金
项目(65335)
科学(53177)
研究(50854)
基金(47957)
(40464)
国家(40099)
科学基金(35509)
社会(33732)
社会科(32006)
社会科学(31997)
基金项目(24760)
(24649)
教育(22907)
自然(21709)
自然科(21202)
自然科学(21199)
(21143)
编号(20883)
自然科学基金(20790)
资助(19099)
成果(17743)
课题(15102)
(14755)
(14638)
重点(14493)
国家社会(13795)
(13158)
(13068)
(13045)
(13042)
期刊
(52903)
经济(52903)
研究(35325)
中国(19523)
(16141)
管理(14884)
(12401)
金融(12401)
(12308)
科学(12077)
教育(11143)
学报(10050)
业经(8528)
大学(8455)
问题(8444)
农业(8201)
经济研究(8148)
财经(7985)
学学(7968)
技术(7900)
(6941)
城市(6914)
(6480)
现代(6086)
(5609)
国际(4710)
(4543)
论坛(4543)
理论(4445)
技术经济(4406)
共检索到159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蕾   唐任伍  
超大城市作为人才、经济、科技等资源要素的聚集地,在创新发展、经济效益、资源效应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战略引擎作用。超大城市面积广,人口规模大,其市域社会治理面临更多挑战。超大城市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超大城市“高统制权力+低基础能力”的治理组合模式,使精细化治理模式的发展受阻;超大城市结构科层化与功能科层化分离的体系,使精细化治理重担难以承受;超大城市强行政弱治理的社会生态环境,使精细化治理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秩序的偏爱和对失序的恐惧,对确定性的偏爱和对不确定性的反感,对数据的迷信和对指标的崇拜,以及工具理性盛行而价值理性缺失。为实现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要以人民为中心引导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以资源下沉保障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以标准化规范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永贵  张扬  曹胜亮  
随着大城市区域人口扩张和各城市"抢人大战"的持续升级,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等以超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集合类型,是我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典型代表,我国超大城市也由此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超大城市社会治理呈现出复杂巨系统特征,以其为核心的城市群集合内部及边缘地区的社会跨界公共事务复杂多变,必须依托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构建跨界协同联动治理机制,动员多元治理主体在整体制度框架内开展集体行动,持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提升保障力度,方能保障超大城市社会跨界治理的有效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锋  
社区数字化治理是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从技术、组织、制度等推动社区治理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社区数字化治理具有提升治理效率、优化治理网络、创新治理机制、预防治理风险等功能目标,但由于超大城市社区治理尚处于数字化转型之中,应强化社区数字化治理的公共性、风险性和相容性等价值遵循,结合社区数字化治理的实践困境,探索超大城市社区数字化治理的建构路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亚萍  杜艳莉  
开展城市社区的精细化治理对于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建设宜居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城市格局的不断变化,社区治理的难度在不断增加,以往的治理手段和治理模式都需要进行改进和升级。从社区治理的顶层设计、技术手段、治理模式、治理主体、治理人才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社区的精细化治理水平。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杜智涛  李纲  
[目的/意义]城市画像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必要技术和实现前提,本文旨在剖析城市画像在现代城市治理中的作用机制与实现模式。[研究设计/方法]通过对构建城市画像所必需的城市数据、城市计算和基于可视化的人机交互三种关键要素进行梳理;并着眼于城市发展的系统性、多样性与复杂性,对城市画像在城市精细化治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论/发现]提出了一个由"资源-领域-实现"三个维度所构成城市画像应用体系,揭示出城市画像在城市精细化治理中的应用过程,是一个以数据为核心,整合城市各功能构面、各部门资源,进行前瞻性预见、科学化决策、精准化治理以及面向未来的城市变革过程。[创新/价值]建立了城市画像与城市治理之间的逻辑关联,为城市画像的构建与应用提供了清晰思路,也为城市治理拓宽了新的研究视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新叶  
社会治理精细化是一个实践命题,为一种增量治理方式,系针对以往粗放式治理的反思和矫正,它不是要实施颠覆性的改革,而是针对特定问题所展开的精准施策。从公共管理"过程论"的角度,精细化治理的框架可以围绕价值、主体和治理目标三个方面展开:以公民为价值归宿的精细化,目标是构建全民"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多元主体能动性为导向的精细化,目标是激活"共建"诸主体的发展潜力;而以目标实现程度为参照的精细化,则是为社会治理提供管控的依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鸿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时代的加速到来,将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并深刻改变我国城市社会的治理体系。2017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的新路子",并着重强调"要强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大城市可以变得更聪明。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樊志宏  胡玉桃  
作为超级复杂适应系统,超大城市的安全具有确定性与非线性两大特征,其风险具有规模递增效应。超大城市的发展和安全之间,存在相互替换和同步演进两种关系。统筹好超大城市发展和安全,是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重要任务,必须系统性构建完善安全治理的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安全治理空间,探索安全价值贡献评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任兵  陈志霞  张晏维  曾伶  
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作为首都的超大城市北京面临着来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诸多挑战。分析首都治理的基本逻辑,推动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首先,首都超大城市治理以政治导向、问题导向、使命导向三个系统条件为逻辑起点。其次,在中国情境下,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理念包括目标圈层的人本治理、党建引领两个城市治理理念,方法圈层的法治治理、德治治理、智慧治理、协同治理、全球治理五个城市治理理念,七个城市治理理念共同构成一个内外互动、有效协同、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最后,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的路径机制主要通过创造性思维方式构建政治引领、科技赋能、文化涵养、法治保障和经济驱动五维治理的机制系统,既对应了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的治理理念,又回应了首都超大城市治理实践的现实需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志明  刘子扬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超大城市具有复杂性、差异性、模糊性、脆弱性等特征,面临着治理规模负荷、管理体制碎片化、城市功能定位模糊以及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诸多治理难题。持续推动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党和国家的统筹规划,从善治的高度审视城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索超大城市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着力完善城市治理的体系及其机制,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民主化水平,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路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彦  章文  李贵才  
基于网格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应对城市快速发展产生的诸多挑战。城市网格分为空间网格和工作网格,空间网格是将连续城市区域平面空间离散为多个物理网格单元,工作网格是以空间网格为基础根据管理需要划分的逻辑网格单元。标准体系的建立完善对网格的实现具有引领作用和重要意义,网格技术框架使城市经济社会属性数据实现精准空间匹配,有助于揭示城市主体要素内在和外在的空间关联性。在论述网格的实现基础上,探讨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如何实施的问题,提出Grid Stat架构模式,强调数据分析与管理工作的良性互动和循环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日辉  
北京一直在控制人口,但人口疏解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北京特大城市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呈现出的高就业率、高收入水平、低消费支出给外来人口强烈的空间拓展意向,优质公共服务的幻影对外来人口空间挤压不足。因此,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角度,推进北京的可持续发展,应抓住顶层设计这一根本,破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瓶颈;抓住人口动态监测这一基础,明晰人口疏解的政策需求;抓住制度执行这一关键,为制度曲行这一软肋补钙;抓住法治建设这一核心,增进全社会人口疏解的共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沛霖  欧阳慧  杨浩天  
我国超特大城市经济地位突出,跨省人口流入规模大,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发展具有全局性重要意义。当前,我国超特大城市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人口密度(Density)、流动性(Dynamics)、多元度(Diversity)、分布非均质度(Distribution)更高,面临更小规模城市更复杂社会矛盾。与此同时,作为我国城镇化与国际化核心载体,超特大城市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需要更高、更多元、更迫切,传统城市治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超特大城市发展需要。立足城市治理理论对包容和精明治理的要求,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揭示的人口流动规律特征,分析4D趋势下我国超特大城市在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下面临的挑战,并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包容治理、精明治理上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毛晖  王泯之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重大挑战,也是对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考验。本文结合超大城市特征,基于"全周期管理"视角,分析我国超大城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存在的问题:事前应急体系的制度化建设有待加强、事中的物资储备与信息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等。在借鉴上海、广州两座超大城市应急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从制度建设、资金保障、技术支持三个层面,提出构建全流程应急预案、建立超大城市专属"小汤山"医院,以及破除数据藩篱、实现卫生领域数据互联互通等全周期管理方案,为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莉  侯利文  
镇域社区作为中国城市特色的治理单元和研究单位,其重要性被学术研究所忽视。以上海市M镇为例,围绕超大城市镇域社区治理的内涵、特征和主要矛盾的分析,提出超大城市镇域社区治理的可能路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超大城市镇域社区结构突生,聚而不合,形成流动人口迁居化、社区关系高度脱域、利益结构碎片化特征,造成了城乡差异与冲突、科层规约与条块矛盾、行政过度与有限自治等新矛盾。熨平多重叠加的治理矛盾需从治理理念、治理目标和治理机制三个维度出发,系统推进我国超大城市镇域社区治理体系的科学建构,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与现实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