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4)
- 2023(11330)
- 2022(10002)
- 2021(9545)
- 2020(7854)
- 2019(18408)
- 2018(18423)
- 2017(35885)
- 2016(19568)
- 2015(22136)
- 2014(22176)
- 2013(22024)
- 2012(19927)
- 2011(17874)
- 2010(17604)
- 2009(15842)
- 2008(15107)
- 2007(12891)
- 2006(11162)
- 2005(9367)
- 学科
- 济(79536)
- 经济(79451)
- 管理(58566)
- 业(50989)
- 企(42413)
- 企业(42413)
- 方法(34960)
- 数学(30576)
- 数学方法(30182)
- 中国(21502)
- 农(19949)
- 地方(19153)
- 财(17885)
- 学(16345)
- 业经(16297)
- 农业(13195)
- 理论(12942)
- 环境(12378)
- 和(12258)
- 贸(12112)
- 贸易(12105)
- 制(11937)
- 易(11661)
- 技术(11104)
- 务(10706)
- 财务(10629)
- 财务管理(10609)
- 划(10225)
- 城市(10165)
- 企业财务(9912)
- 机构
- 大学(268531)
- 学院(267023)
- 管理(111501)
- 济(100680)
- 经济(98129)
- 理学(97258)
- 理学院(96150)
- 管理学(94577)
- 管理学院(94078)
- 研究(85659)
- 中国(61587)
- 京(57344)
- 科学(55057)
- 财(44996)
- 所(41578)
- 业大(40231)
- 农(39451)
- 中心(39120)
- 研究所(38108)
- 江(37158)
- 范(36741)
- 财经(36634)
- 师范(36464)
- 北京(35967)
- 经(33268)
- 院(31749)
- 州(31282)
- 农业(30873)
- 师范大学(29770)
- 经济学(28909)
- 基金
- 项目(191177)
- 科学(149978)
- 研究(140019)
- 基金(138027)
- 家(119167)
- 国家(118181)
- 科学基金(102666)
- 社会(86987)
- 社会科(82307)
- 社会科学(82283)
- 基金项目(74864)
- 省(74513)
- 自然(67917)
- 自然科(66318)
- 自然科学(66307)
- 自然科学基金(65077)
- 教育(63394)
- 划(62803)
- 编号(58467)
- 资助(56285)
- 成果(46413)
- 重点(41581)
- 部(41063)
- 发(40125)
- 创(39253)
- 课题(39070)
- 创新(36547)
- 科研(36131)
- 项目编号(35852)
- 大学(35382)
共检索到376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龙腾 万勇
以上海作为超大城市的典型案例,分析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分配方式和空间布局特征,阐述公共租赁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公共服务类、城市运行类及产业类重点人群的租赁需求。综合供需两端,提出公共租赁住房持续稳定增加总量、优化空间布局、优化配建政策、调整供应结构、保持租金水平和租期稳定等对策,为国内其他大城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公共租赁住房 供应优化 超大城市 上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汤磊 李德智
文章通过对上海、北京两地保障房政策和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综合分析,在厘清公租房租金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租金政策无缝衔接的角度,对公租房租金补贴范围和负担能力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今后制订公租房租金补贴政策的原则和步骤。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劲松
公共租赁住房作为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主要品种,其租金定价问题关系到住房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市是国内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最早的城市之一,公共租赁住房发展模式特别是定价机制对国内其他大城市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分析总结北京市公租房发展现状、特点,结合世界各国经验,提出了符合首都城市发展特点的公共租赁住房定价机制,即要统筹宏观与微观、时间与空间、效率与公平,把握住"可承受、可持续"的双目标,兼容市场、成本、家庭收入三个定租因素,综合确定公租房租金水平,并运用ARIMA模型,设计了公共租
关键词:
公共租赁住房 定价 北京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赞 张蔚 易成栋 高菠阳
有效的保障性住房供给应同时满足保障对象住房的可支付性和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基于北京市在建或已建成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应用剩余收入法计算了保障对象的租金可支付能力。测算结果表明公租房租金补贴的发放使得公租房对于低等收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的可支付性得到了明显提升;但仍有部分低等收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存在住房支付困难。同时,分析了公共租赁住房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包括地铁站、医院、中小学在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结果表明北京市公租房项目多集中于东部、南部和北部的五环到六环之间,西部则较少;目前北京市的公租房交通可达性较差,项目周围教育资源可达性和医疗资源可达性比交通可达性好。并探讨了北京市公租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劲松
公共租赁住房作为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主要品种,其租金定价问题关系到住房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市是国内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最早的城市之一,公共租赁住房发展模式特别是定价机制对国内其他大城市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分析总结北京市公租房发展现状、特点,结合世界各国经验,提出了符合首都城市发展特点的公共租赁住房定价机制,即要统筹宏观与微观、时间与空间、效率与公平,把握住"可承受、可持续"的双目标,兼容市场、成本、家庭收入三个定租因素,综合确定公租房租金水平,并运用ARIMA模型,设计了公共租赁住房定价模型;同时就租金调整、特殊家庭补贴以及公租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下一步公租房定价机制的
关键词:
公共租赁住房 定价 北京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进涛 涂姗
文章在公共租赁住房租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剩余收入法原理,测算住房支出后的剩余收入能否满足非住房基本消费支出,评估了武汉市既有公租房家庭的住房可支付能力。结果表明,在现有公租房租金及租金补贴政策下,公租房家庭户主年龄、家庭规模对住房可支付能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户主年龄上看,户主年龄40岁及以下存在支付能力问题的家庭比例较少,而对户主年龄40岁以上的家庭,随户主年龄增长,存在住房可支付能力问题的家庭比例逐步增加;从家庭规模上看,随着家庭人口增加,住房可支付能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最后,研究还提出从分层次核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彭敏学
在住房制度的转型发展中,实现"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不仅有赖于供应方式的转要,形成恰当的空间结构也至关重要。分析表明,在单中心结构的约束下,过于商品化的开发导致了上海中心地区住房的极化供给,降低了住房供给效率;价格机制将大量低收人群体挤出了中心域区优势区位,造成了非公平的住房配置。尽管政策调控能改善住房供给的空间梯度,但分散的住房建设仍需进行空间整含。文章指出,长期的住房建设应重视存量保障性住房资源的有效利用;而短期内住房结构的优化则有赖于微观区位内住房供给的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昕 刘文刀 陈杰
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是近年来我国土地制度的创新之举,有助于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增加城市租赁住房供给并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本文从18个试点城市的政策文本切入,从政策目标、内容、工具三个维度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推理各地政府背后的行动逻辑,并基于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特大城市的具体执行案例,梳理大城市最新试点进展并剖析其特征,进一步识别其在法律障碍与实践难点上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为更好地促进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的政策完善与工作优化,应高度注意协调各方利益分配,增强跨部门协同合作,提高土地利用与增加土地收益以调动多元主体积极性,同时应将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与住宅装配式产业化相结合,进而助推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实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钟治峰
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中,政府在土地供给以及资金投入中占主导,企业及其他社会资本的参与度低,主要是由于社会资本的投资收益不确定,投资回收期长,激励措施不完善和退出机制不明朗。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需要积极地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建设公共租赁住房融资平台。通过对合肥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收益分析,对社会资本进入公租房项目进行了收益分析,论证了公租房建设配套相应商业设施的方案的可行性。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政府应当在保障用地供应,减免建设税费,降低融资成本,建立投资基金,完善贷款担保制度,开展公共租赁住房资产证券化试点等方面予以支持。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融资平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莉 侯利文
镇域社区作为中国城市特色的治理单元和研究单位,其重要性被学术研究所忽视。以上海市M镇为例,围绕超大城市镇域社区治理的内涵、特征和主要矛盾的分析,提出超大城市镇域社区治理的可能路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超大城市镇域社区结构突生,聚而不合,形成流动人口迁居化、社区关系高度脱域、利益结构碎片化特征,造成了城乡差异与冲突、科层规约与条块矛盾、行政过度与有限自治等新矛盾。熨平多重叠加的治理矛盾需从治理理念、治理目标和治理机制三个维度出发,系统推进我国超大城市镇域社区治理体系的科学建构,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与现实议题。
关键词:
超大城市 镇域社区 治理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晓娜 何雪松 李伟涛
努力提供公平、优质和包容的教育,让每一个个体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之一。流动儿童边际突破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目前超大城市流动儿童的边际性主要体现为二元户籍制度下双重身份带来的学习及生活障碍,这些障碍包括入学及升学的门槛和选择性等。政策环境、个体能动性及家庭社会想象等构成流动儿童边际突破的关键。在政策环境变化、个体能动性发挥及家庭社会想象助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超大城市流动儿童的边际突破途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熊竞
行政区划作为空间协同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在当前空间关系日益复杂的新城发展中发挥制度效能,既是一个理论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借助尺度、协同、治理等概念和理论构建了超大特大城市新城政区治理的三尺度分析框架,提出相应假设,进而通过田野调查、案例比较等研究方法对假设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政区治理通过空间关系调整来助力超大特大城市新城建设,而这一助力机制则是由市域、城域、区域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嵌套的尺度构成并展开的,三尺度协同可以更好发挥政区治理的政策效能。同时,新城的政区治理也还存在工具创新和精准操作等挑战。
关键词:
超大特大城市 新城 尺度协同 政区治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双良 赵晓霞
保障性租赁住房是破解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难题的突破口。以天津市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影响大城市青年人群体保障性租赁住房居住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更好地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政策参考。研究发现:天津市青年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满意度级别为“一般满意”,青年租赁住户对设施配置与服务、政策感知的满意度较高。针对青年租赁住户满意度较低的几个指标,应通过优选建筑材料、优化住房选址、适度开发较大面积住房、优化户型设计、合理定价以及加强社区治理等多方式提升城市青年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居住满意度。
关键词:
大城市青年 保障性租赁住房 居住满意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剑伟 郭轶伦 李雅欣 杨添安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的难度也快速上升,这在超大城市表现得尤为明显。在管理上,超大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出现了体量大、需求多、差异化等新问题。在现实中,超大城市的公共服务排名也正被其他城市超越。为了回答超大城市能否提供好的公共服务这一问题,文章以北京市为例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设计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跨年度的统计数据和公众满意度,研究发现:北京市公共服务质量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尚未达到与其城市定位相匹配的高度;随着城市的发展,北京市公共服务质量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并受到公共政策的影响;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北京市城区和郊区的公共服务质量都在提升,但仍存在一定的非均等化现象;北京市不同领域的公共服务发展并不均衡,统计数据显示的公共服务质量与公众评价存在差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细芳
在国内超大城市推进旅游业与演艺业的融合发展有着先天的优势和明显的劣势,通过对二者融合发展效益的量化比较研究,可为国内超大城市制定下一步融合发展政策、提高融合发展效益提供依据。本文以上海、北京、广州3个超大城市为样本,从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3个维度,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3个样本城市旅游业与演艺业融合发展效益的得分。实证结果表明:上海旅游业与演艺业融合发展效益不但领先于另外两个城市,而且2014年较2009年有大幅改善,与之相反,北京、广州排名靠后,5年间融合发展效益下滑,与如火如荼的市场繁荣景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提升国内超大城市旅游业与演艺业融合发展效益可以从加强政策创新、打造服务平台、夯实资金后盾、擦亮城市品牌、坚持内容为王、引导游客需求六方面展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