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04)
2023(3174)
2022(2577)
2021(2255)
2020(1841)
2019(3959)
2018(3968)
2017(7033)
2016(3933)
2015(4248)
2014(4230)
2013(4157)
2012(3627)
2011(3259)
2010(3143)
2009(2975)
2008(2973)
2007(2482)
2006(2010)
2005(1865)
作者
(12447)
(10261)
(10160)
(9707)
(6357)
(5044)
(4471)
(4040)
(3947)
(3656)
(3445)
(3385)
(3267)
(3261)
(3258)
(3230)
(3177)
(3117)
(3000)
(2930)
(2645)
(2600)
(2559)
(2432)
(2337)
(2279)
(2213)
(2154)
(2121)
(2118)
学科
(15816)
经济(15810)
管理(10340)
(7636)
方法(7162)
数学(6809)
数学方法(6634)
(6344)
企业(6344)
地方(4131)
(3708)
中国(3513)
(3180)
(2795)
(2793)
贸易(2793)
(2717)
业经(2706)
环境(2545)
(2497)
地方经济(2476)
(2173)
金融(2173)
(2084)
(1964)
银行(1941)
理论(1929)
农业(1910)
(1901)
(1898)
机构
学院(54520)
大学(53182)
(18569)
研究(18237)
经济(18167)
管理(17678)
理学(15367)
理学院(15164)
管理学(14601)
管理学院(14532)
(13950)
科学(13792)
中国(13346)
业大(11478)
农业(11405)
(10551)
(10051)
研究所(9160)
(8391)
中心(8255)
(7877)
农业大学(7745)
技术(7659)
(6875)
财经(6664)
北京(6477)
(6416)
工程(6311)
(6229)
(6216)
基金
项目(39418)
科学(29777)
基金(27842)
(25606)
国家(25450)
研究(24979)
科学基金(21109)
(17146)
社会(15087)
自然(14955)
自然科(14631)
自然科学(14626)
社会科(14408)
社会科学(14401)
自然科学基金(14331)
基金项目(14258)
(14230)
资助(12071)
教育(11864)
编号(9234)
重点(9125)
计划(9096)
(8772)
(8461)
科技(8364)
创新(8054)
科研(7806)
(7676)
课题(7386)
成果(7233)
期刊
(18520)
经济(18520)
学报(13911)
(13249)
研究(12981)
中国(11833)
大学(9805)
科学(9708)
学学(9534)
农业(9084)
管理(7322)
(6243)
技术(5466)
教育(5065)
(4916)
业大(4380)
(3913)
农业大学(3895)
(3856)
金融(3856)
科技(3618)
(3220)
经济研究(3196)
业经(3173)
统计(3131)
财经(3076)
中国农业(2871)
自然(2656)
决策(2636)
(2608)
共检索到79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侠  马艳梅  孙慧娟  耿存花  刘振春  
【目的】采用响应面优化法,研究超声波-双酶法协同提取玉米须黄酮的最优工艺,为进一步开发玉米须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超声波-双酶法协同提取玉米须黄酮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利用Design-Exper 7.0.0软件对玉米须黄酮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并对该工艺下的提取率与单一超声波法提取率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波-双酶法协同提取玉米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31∶1(mL/g)、超声功率173W、酶解时间42min、加酶比(果胶酶∶纤维素酶)1.9∶1,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0.86±0.02)%,较单一超声波提取(提取率(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星  刘振春  董欣  李泽鸿  
【目的】优化黑豆异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黑豆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东北青仁黑豆为原材料,运用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黑豆异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料(g)液(mL)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5个因素对黑豆异黄酮得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基础,选择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3个影响黑豆异黄酮得率的主要因素,以异黄酮得率为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获取提取工艺最佳条件并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所选择的5个因素对黑豆异黄酮得率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少娟  马养民  孔东宁  史清华  傅建熙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从沙棘果渣中提取总黄酮,以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与传统热回流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沙棘果渣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液V(乙酸乙酯)∶V(体积分数95%乙醇)=3∶7,料液比(m/V)为1∶10,在温度50℃下提取30 m in;提取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法优于传统热回流提取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祖明  霍笑靓  高丽萍  惠伯棣  杨卫东  王栋  白志辉  
为了研究类球红细菌SOD的提取工艺,采用研磨法、超声波法、冻融辅助超声波法和酶法辅助超声波法提取类球红细菌超氧化物歧化酶,结果表明:酶法辅助超声波法是较优的提取方法。对类球红细菌SOD的提取工艺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较优的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波输出功率500W,超声波工作总时间15min,固液比1∶15,酶添加量300μL,酶解温度40℃,酶解pH值7,酶解时间60min。在此较优提取工艺参数下,类球红细菌SOD活性达到385.7 U·mL-1,较优化前提高4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聚海  岳田利  袁亚宏  
为了获得超声波提取辅酶Q10的最佳工艺条件,系统研究了利用超声波法提取时输出功率、每次辐射时间、工作总时间、水添加量等因素对细胞破碎和辅酶Q10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辅酶Q10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输出功率500 W,每次辐射/间歇时间12 s/10 s,工作总时间12 min,水添加量45 mL/g;采用优化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辅酶Q10提取量可达到1.196 mg/g。证明超声波破碎法提取辅酶Q10是可行的,与未破壁提取、研磨法及反复冻融法提取效果相比,辅酶Q10提取效果良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猛  朱洪梅  
【目的】筛选超声波辅助提取小米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小米黄色素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响应面法优化试验得到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R2=0.9884),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模型方差分析表明,影响小米黄色素超声波提取的主要因素为超声波功率,其次是提取时间,液料比影响最小。【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功率510 W,液料比5.0∶1,提取时间46 min。在该提取工艺下,小米黄色素含量为(4.24±0.04)mg/kg。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丰俊  王建中  郝俊  郭晓萍  呼晓姝  
针对桑叶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影响因素与水平,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较优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其较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1.5℃,超声波时间30 min,超声波功率100 W,水料比为10 mL/g.采用该工艺条件,桑叶多糖的提取得率达到2.9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春玲  王建中  王丰俊  徐桂娟  
该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RSA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沙棘籽油的工艺方法,探讨不同提取剂、提取剂用量、提取时间、次数、功率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沙棘籽油的最佳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提取剂,超声波功率为800 W,提取时间17 min,料液比为1∶9。该条件下,沙棘籽毛油的提取得率可达到9.27%;沙棘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较传统方法提取的沙棘籽油高2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莹莹  赵岩  唐国胜  郭帅  韩玲玲  李学军  张志东  杨鹤  刘双利  张连学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淫羊藿苷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乙醇用量、超声提取时间、液(mL)固(g)比及其交互作用对淫羊藿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岭脊分析确定的淫羊藿苷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8%、超声提取时间23min、液(mL)固(g)比32∶1,该条件下淫羊藿苷的提取率可达到0.661%,与理论值0.663%十分接近。【结论】确定了淫羊藿苷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具有耗时短、提取率高、能量消耗少且工艺稳定可靠等优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传奎  肖斌  王艳丽  李瑞  宋红霞  
【目的】探索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茶多酚的提取和综合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紫阳群体种绿茶为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茶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建立了料(g)液(mL)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波功率5因素与茶多酚提取率之间的回归优化模型,模型拟合检验P0.05不显著,模型达到极显著水平,无失拟因素存在,回归模型与实测值能够较好拟合。5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波功率。从模型得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g)...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奥  何文辉  李鲜鲜  蔡清洁  崔丽香  
针对海膜藻中可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料液质量浓度对多糖提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水浴提取时间为4 h、提取温度为90℃;料液质量浓度对多糖提取有显著影响,即料液质量浓度是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超声时间,再次是超声功率;最佳工艺为料液质量浓度0.020 g/mL、超声时间60min、超声功率400 W;多糖提取率为36.91%,总糖含量为63.85%。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华婷  吕峰  黄国钞  
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4因素5水平的Box-Benhnken设计,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鼠曲草类黄酮的关键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5℃、乙醇含量73%、超声波功率350 W、料液比1∶35,在此工艺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50 min,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15.2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艳红  李湘洲  唐克军  
以湘西产的香桂叶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对香桂叶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水为萃取溶剂,对提取次数、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液固比、氯化钠浓度等影响萃取的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取1次,对各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化,得出了香桂叶油的萃取优化工艺条件:微波功率75W,提取时间30 min,液固比10(m L/g),氯化钠浓度为4%。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超声-微波协同萃取不仅大大缩短了蒸馏时间,而且香桂叶油的提取率从2.411%提高到3.288%。通过gC-mS检测,该工艺下香桂叶油中黄樟油素的含量可高达98.09%。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权  林金国  王晓娴  
采用响应面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Design-Expert软件Box-Behnken Design建立数学模型,并对各因素及其相互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归得到的二次多项式模型极显著,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真实值之间的相关性达98.83%.优化后的最佳工艺参数:液料比60 mL·g-1,提取时间30 min,粒径大小40-50目.在该条件下香樟木质部提取物得率为4.65%,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振春  徐祎博  孙江  李侠  
【目的】研究超声波提取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的最优工艺,为进一步开发发芽糙米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γ-氨基丁酸提取量为指标,在超声波辅助提取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3个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对γ-氨基丁酸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提取量的二次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γ-氨基丁酸提取量均随着磺基水杨酸体积分数、浸提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超声波提取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的最佳工艺为:超声时间15min、超声功率245W、超声温度51℃,在该条件下γ-氨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