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03)
- 2023(5684)
- 2022(4762)
- 2021(4273)
- 2020(3504)
- 2019(7824)
- 2018(7388)
- 2017(13684)
- 2016(7660)
- 2015(8057)
- 2014(7596)
- 2013(7488)
- 2012(6935)
- 2011(6125)
- 2010(5844)
- 2009(5301)
- 2008(5059)
- 2007(4193)
- 2006(3603)
- 2005(2909)
- 学科
- 济(30664)
- 经济(30633)
- 管理(19995)
- 业(19971)
- 企(14796)
- 企业(14796)
- 方法(14501)
- 数学(13501)
- 数学方法(13421)
- 农(9282)
- 学(7757)
- 地方(7756)
- 财(7303)
- 贸(7221)
- 贸易(7220)
- 中国(7024)
- 易(7011)
- 农业(6335)
- 业经(6271)
- 环境(5536)
- 技术(5065)
- 务(4458)
- 财务(4457)
- 财务管理(4453)
- 制(4316)
- 企业财务(4251)
- 产业(4097)
- 融(4095)
- 金融(4095)
- 划(4078)
- 机构
- 学院(106222)
- 大学(106221)
- 济(42747)
- 经济(42180)
- 管理(40052)
- 研究(38830)
- 理学(36107)
- 理学院(35657)
- 管理学(34950)
- 管理学院(34795)
- 农(28833)
- 科学(28130)
- 中国(27316)
- 业大(23626)
- 农业(23381)
- 京(22114)
- 江(21890)
- 所(21004)
- 研究所(19985)
- 中心(17444)
- 财(16931)
- 农业大学(16012)
- 省(14598)
- 院(14542)
- 财经(14389)
- 经(13215)
- 室(13127)
- 经济学(13055)
- 范(12490)
- 实验(12370)
- 基金
- 项目(83949)
- 科学(65409)
- 基金(62212)
- 家(58450)
- 国家(57980)
- 研究(52141)
- 科学基金(48353)
- 社会(34864)
- 省(34492)
- 自然(34455)
- 基金项目(34100)
- 自然科(33656)
- 自然科学(33642)
- 社会科(33159)
- 社会科学(33149)
- 自然科学基金(33071)
- 划(28994)
- 资助(24495)
- 教育(22972)
- 重点(19694)
- 计划(18734)
- 编号(18077)
- 发(18049)
- 部(17905)
- 创(17817)
- 科研(17279)
- 科技(17084)
- 创新(16772)
- 业(16488)
- 江(15854)
共检索到141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方金 钱卫国 李伟纯 周应祺
通过观察超声波辐射对鱼类生长的影响,探索超声波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选用江黄颡幼鱼(平均体长8.76±0.42 cm)为实验对象,共设四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使用四种不同形式的超声波对其进行辐射刺激。经60 d超声辐射刺激后,各组间的体长、体重呈现极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超声波 江黄颡幼鱼 生长 水产养殖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武 周锡勋 马旭洲 李伟纯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及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实验共设5组不同投喂频率:0.5、1、2、3和4次/d,每组3个重复,每次饱食投喂。隔20d取样检验一次,试验周期60d。研究发现:21-60 d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胃和肠蛋白酶活力随投喂频率增加而显著降低(P
关键词:
瓦氏黄颡鱼 投喂频率 生长 蛋白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骋 熊晶 左永松 马幸容 刘迁 谭青松 杨瑞斌
本研究探讨了饲料中不同维生素E添加量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在以鱼粉、豆粕为蛋白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mg/kg(对照组)、25mg/kg、75mg/kg、125mg/kg和175mg/kg的维生素E配成5种实验饲料。在水温(24.0±3.0)℃下,用上述实验饲料分别饲喂平均体质量约为5.1g的黄颡鱼幼鱼50d。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维生素E的添加量对黄颡鱼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添加量为175mg/kg时,黄颡鱼摄食率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高,黄颡鱼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关键词:
黄颡鱼 维生素E 生长 免疫功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葛海燕 刘小玲 罗贤奎 胡正波 方伟
采用皮质醇混饲投喂的试验方法,模拟自然条件下的慢性应激,观察和分析了应激激素皮质醇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生长和外周血细胞的效应。试验组饲料中皮质醇添加剂量为100 mg/kg,日投饵率为3%,试验期5周。结果表明:(1)外源皮质醇通过减少肠道黏膜皱褶和促进糖异生作用使黄颡鱼幼鱼增重受阻;(2)外源皮质醇使黄颡鱼幼鱼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但是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百分比则呈上升趋势;(3)外源皮质醇能促进红细胞增生,增加黄颡鱼幼鱼外周血红细胞数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娜 刘文斌 张春暖 李向飞 徐维娜 蔡东森 田红艳
探讨了饲料中不同糖脂比(CHO∶L)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6组等氮等能的半纯和饲料投喂黄颡鱼幼鱼,其CHO∶L分别为1.11、1.67、2.45、3.63、5.58和9.50,网箱养殖8周。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不同CHO∶L对幼鱼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氮保留率和能量保留率均随着CHO∶L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且均在CHO∶L为3.63时达最大值。肝体比、脏体比、全鱼水分含量、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均随饲料CHO∶L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琴 廖全中 曾洁 王超凡 雷学文 王春芳
在黄颡鱼商业饲料基础上通过减少Ca(H2PO4)2的添加量,制成3种不同磷含量(以Ca(H2PO4)2计)的饲料(25 kg/t简称25P、15 kg/t简称15P5、kg/t简称5P)进行生长试验,测定不同磷含量对黄颡鱼生长、生化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每种饲料对应3缸重复,每缸15尾鱼(初始平均体质量3.2 g),进行4周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摄食15P的试验鱼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投喂25P的试验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投喂5P的试验组,但这2组都与投喂15P的试验组没有显著差异。15P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显著高于25P和5P组;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
关键词:
黄颡鱼 饲料磷 生长 血清生化指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俊茹 王国霞 孙育平 赵红霞 黄燕华 曹俊明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和酵母硒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抗低温应激的影响。实验选用初始体质量为(2.12±0.01) g的黄颡鱼幼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硒0.028 mg/kg (对照组)、0.25 mg/kg (亚硒酸钠)、0.30 mg/kg (酵母硒)和0.52 mg/kg (酵母硒)的实验饲料,记为G0、G1、G2和G3组,养殖56 d。养殖结束后,进行低温应激实验。结果显示,亚硒酸钠和酵母硒的添加对幼鱼的终末均重、增重率、存活率和饲料系数影响不显著。亚硒酸钠和酵母硒显著提高全鱼和肌肉的硒含量,G3组显著高于其他组,G1与G2组全鱼硒含量差异不显著,但G2组肌肉硒含量显著高于G1组。亚硒酸钠和酵母硒显著提高了幼鱼肝脏GPx活性,G1和G2组SOD活性显著高于G0组,G3组与G0组差异不显著。22°C时,各组间血浆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差异,但G2组血糖含量显著高于G0和G1组,与G3组差异不显著,各组HSP70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13°C时,各组黄颡鱼血浆总蛋白、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差异,但G1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G0和G3组,与G2组差异不显著;G2和G3组血糖含量显著高于G0和G1组;G2组血浆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G1组,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G0组HSP70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研究表明,在综合生长性能、全鱼和肌肉硒沉积、肝脏抗氧化能力以及鱼体抗低温应激效果方面,饲料中添加0.30 mg/kg酵母硒效果优于0.25 mg/kg亚硒酸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封福鲜 艾庆辉 徐玮 麦康森 张文兵
以初始体质量(2.12±0.01)g的瓦氏黄颡鱼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流水系统中进行为期56 d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饲料中精氨酸、赖氨酸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采用3×3双因子实验设计,制作9种Arg和Lys不同配比的饲料(粗蛋白42%、粗脂肪10%),其中Arg水平为2.41%、4.86%和6.81%(饲料蛋白),在每个Arg水平分别设1.95%、5.84%和8.27%(饲料蛋白)3个Lys水平。每种饲料随机投喂3桶(养殖桶规格:40 L),每桶30尾实验鱼。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Arg、Lys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生长和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崔平 强俊
为了解不同水体pH和氨氮组合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实验采用中心复合设计与响应曲面法分析方法,利用瓦氏黄颡鱼幼鱼开展试验,养殖周期为7周。结果表明,水体氨氮对SGR,FE和肝脏SOD活力有显著影响;pH对SGR有显著影响。pH对SGR,FE和SOD活力存在显著的二次效应。氨氮浓度小于1.7 mg/L时对黄颡鱼生长无抑制作用;高氨氮与高pH环境对幼鱼的生长、饲料利用与肝脏SOD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体pH和氨氮水平分别为7.5和1 mg/L时,SGR、FE和SOD同时最优,分别为1.47%/d、1.71和97.9 U/(mg.prot),优化的可信度为0.836。建议在黄颡鱼养殖中,将pH与水体氨氮维持在7.0~8.0与0.1~1.7 mg/L内,从而保证黄颡鱼的正常生长与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涛 时思全 宛晓春
采用L9( 34)正交试验 ,得到微波最佳浸提工艺参数 :时间 3 5min ,茶样粉碎度 2 4~ 4 0目 ,茶水比 1∶10 0 ;超声波最佳浸提工艺参数 :功率 2 5 0W ,温度 6 0℃ ,时间 4 0min。研究了不同浸提方式对茶汤香气品质和键合态糖苷类香气前体浸出的影响。结果显示 ,微波和超声波浸提茶汤中香气精油总量和香气组分均高于常规浸提茶汤 ,分别为18 82 8、 17 0 85、 16 343和 6 0、 5 2、 4 0种 ,香气指数分别达到常规浸提法的 1 6 7倍和 1 80倍 ;微波和超声波浸提可提高茶叶中键合态糖苷类香气前体的浸出量。感官评审表明 ,微波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危起伟 杨德国 柯福恩
利用美国Sonotronics公司的超声波发射器、接收仪和水下听筒装配的一套超声波遥测定位系统,在长江宜昌江段对中华鲟进行遥测试验,方法可靠,在葛州坝下江段其探测半径约达1500米。借助特制快艇和GPS,采用三角定位法,可较准确地定位中华鲟行踪。超声波发射器的特定声波编码,可将不同标志个体区别开。本试验1995和1996年标志了15尾即将参加自然繁殖的中华鲟。其中1996年标志10尾,全部进行了定位追踪,记录了各尾鲟在产前、产卵和产后的行踪,各尾鱼持续定位6~48天,平均19.8天,总定位次数达573次。该方法也适用于其它的江河和其它鱼类和水生动物迁移规律、产卵场定位和产卵条件等研究。
关键词:
中华鲟,生物遥测,GPS,超声波,长江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恬 柳旭 周文楠 潘胜难 张钰靖 钟元 蒋文博 王佺珍
种子在长期的贮存过程中会发生不可逆的衰老现象,从而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合理的修复处理可以提高老化种子的活力和幼苗质量。本研究采用四因素[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抗坏血酸(ascrobic acid, AsA)浓度、抗坏血酸浸种时间]三水平L_9(3~4)正交试验,对人工老化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种子进行超声波和AsA混合处理,研究超声波和AsA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其是否可以修复老化造成的损伤,并选出最优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适当剂量的超声波和AsA能够对老化种子产生修复作用,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长度均得到显著提高(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浓 胡廷章 肖国生 黄小云 严贵仙
本文研究了超声处理时间、温度、功率对掌叶大黄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索其萌发的最佳条件。通过室内常规发芽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统计掌叶大黄种子在不同超声时间、温度、功率处理条件下的发芽势、发芽率、平均根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表明掌叶大黄种子经超声波处理,缩短了萌发时间,提高了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30 min、40℃、160 W的超声处理条件下是其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
关键词:
掌叶大黄 超声波 种子萌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秋芬 岳新丽 孟玉平 季兰 樊新萍
为了探讨花粉介导转基因过程中附加超声波处理对苹果品种丹霞和嘎拉花粉的影响,对苹果花粉处理的缓冲液和超声波的各参数进行了选择,设置了不同的缓冲液pH值、蔗糖浓度;超声波处理功率、时间、次数等。结果表明:适合苹果花粉处理的缓冲液蔗糖浓度为10%,pH值为5 4;超声波处理功率、时间、次数等各参数对苹果花粉的萌发率和破碎率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苹果 花粉 转基因 超声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萍 韩涛 李丽萍 王忠民
采用强度为50kHz、输出功率为200W的超声波结合3%的CaCl2溶液处理桃果实,处理时间为3min,分别做4个处理:对照(用清水浸泡果实3min)、超声波处理、浸钙处理、超声波结合钙处理,分析桃果实在(10±2)℃与(0±2)℃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个温度下,超声波结合钙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效果优于超声波处理或浸钙处理;在不同时期降低了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负离子游离基(O2.-)生成速率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货架期间,不同处理间这些变化的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桃 超声波 钙处理 活性氧代谢 贮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