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2)
- 2023(11083)
- 2022(9269)
- 2021(8315)
- 2020(6718)
- 2019(15004)
- 2018(14505)
- 2017(27155)
- 2016(14940)
- 2015(16284)
- 2014(15882)
- 2013(15738)
- 2012(15051)
- 2011(13844)
- 2010(13823)
- 2009(12526)
- 2008(12340)
- 2007(10971)
- 2006(9865)
- 2005(9102)
- 学科
- 济(65408)
- 经济(65340)
- 业(38625)
- 管理(38273)
- 企(28377)
- 企业(28377)
- 方法(22574)
- 中国(21009)
- 农(19844)
- 数学(19708)
- 数学方法(19546)
- 地方(19538)
- 业经(15282)
- 学(14978)
- 财(14201)
- 农业(13734)
- 贸(13295)
- 贸易(13284)
- 易(12839)
- 融(11528)
- 金融(11525)
- 银(11457)
- 银行(11393)
- 制(11146)
- 环境(11087)
- 行(11013)
- 发(10957)
- 地方经济(10944)
- 技术(10415)
- 和(8605)
- 机构
- 学院(214978)
- 大学(213520)
- 济(87277)
- 研究(85714)
- 经济(85550)
- 管理(74757)
- 理学(63937)
- 中国(63102)
- 理学院(63055)
- 管理学(61762)
- 管理学院(61409)
- 科学(57412)
- 农(53216)
- 京(47524)
- 所(47155)
- 研究所(43129)
- 农业(42399)
- 业大(40687)
- 财(37828)
- 中心(37536)
- 江(34245)
- 院(31105)
- 北京(30213)
- 省(30198)
- 财经(29447)
- 范(28238)
- 师范(27703)
- 科学院(27363)
- 农业大学(26972)
- 州(26833)
- 基金
- 项目(147663)
- 科学(113845)
- 基金(105557)
- 研究(98236)
- 家(97479)
- 国家(96625)
- 科学基金(79521)
- 社会(62230)
- 省(59743)
- 社会科(59004)
- 社会科学(58990)
- 基金项目(55701)
- 自然(53990)
- 自然科(52736)
- 自然科学(52712)
- 自然科学基金(51772)
- 划(51133)
- 教育(43724)
- 资助(42983)
- 发(37894)
- 编号(36748)
- 重点(34345)
- 计划(31192)
- 创(31022)
- 部(30951)
- 创新(29119)
- 科研(29102)
- 成果(28910)
- 发展(28858)
- 科技(28752)
共检索到333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恬 柳旭 周文楠 潘胜难 张钰靖 钟元 蒋文博 王佺珍
种子在长期的贮存过程中会发生不可逆的衰老现象,从而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合理的修复处理可以提高老化种子的活力和幼苗质量。本研究采用四因素[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抗坏血酸(ascrobic acid, AsA)浓度、抗坏血酸浸种时间]三水平L_9(3~4)正交试验,对人工老化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种子进行超声波和AsA混合处理,研究超声波和AsA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其是否可以修复老化造成的损伤,并选出最优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适当剂量的超声波和AsA能够对老化种子产生修复作用,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长度均得到显著提高(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艳 余学军 高岩 高培军 张汝民
为了探讨梭梭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渗透胁迫的适应能力,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和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梭梭种子进行处理,观测其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生长。结果表明:PEG-6000胁迫条件下,外源SNP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梭梭种子的萌发率,增加幼苗根系和茎伸长生长,提高根系和茎叶的干质量;其中,300μmol/LSNP作用最明显,在-0.5MPa条件下,SNP处理梭梭种子萌发比对照率提高了13%,幼苗的根系和茎的伸长生长分别提高34%和21%。在-1.5MPa条件下,梭梭种子萌发完全被抑制,SNP处理种子萌发率保持在40%以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浓 胡廷章 肖国生 黄小云 严贵仙
本文研究了超声处理时间、温度、功率对掌叶大黄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索其萌发的最佳条件。通过室内常规发芽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统计掌叶大黄种子在不同超声时间、温度、功率处理条件下的发芽势、发芽率、平均根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表明掌叶大黄种子经超声波处理,缩短了萌发时间,提高了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30 min、40℃、160 W的超声处理条件下是其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
关键词:
掌叶大黄 超声波 种子萌发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史锋厚 朱灿灿 沈永宝 施季森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L934),研究了超声波和渗透调节处理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子萌发和萌发前期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二醇(PEG)渗透调节和超声波处理会对油松种子萌发和萌发前期物质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具体影响效果不同。PEG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随着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强,其中质量分数为20%PEG溶液对油松种子萌发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前期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的增加。59kHz超声波处理油松种子10 min,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同时加速种子萌发前期淀粉的分解,并提高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超声波和PEG渗透调节处理油松种子最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妹娟 唐湘如 聂俊 潘圣刚 段美洋 严卓晟 田华
以饶平香和华航31为试验材料,种子经过超声波处理后,播于含0.8%Na Cl的石英砂基质中培养,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测定了种子的发芽率、MDA含量,以及a-淀粉酶、SOD和POD的活性,探讨在盐胁迫下超声波处理水稻种子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超声波处理的水稻种子发芽率均高于对照处理。其中种子饶平香和华航31均以超声波处理5 min的效果最好。超声波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种子内a-淀粉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强SOD和POD活性。
关键词:
超声波 盐胁迫 水稻种子 萌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涌栋 罗未蓉 李新峥 刘遵春
以黄瓜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Ca2+浓度处理,研究了Ca2+浓度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Ca2+处理(0~0.05 mg/L)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当Ca2+浓度为0.05 mg/L时最有利于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下胚轴长,下胚轴粗度,生物量,含水量均高于对照及其他浓度处理;幼苗体内的丙二醛含量,质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POD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并在此浓度得到最低。但从0.5mg/L开始,随着Ca2+浓度增加,黄瓜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开始下降,幼苗生长的各项生理指标开始上升,对黄瓜种子发芽和...
关键词:
Ca2+ 黄瓜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于婵 张依琳 李秋莹 周艳 李贺敏 张红瑞 夏至 黄勇
以牛至(Origanum vulgare)种子作为试验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探讨不同浓度PEG-6000(5%、10%、15%、20%、25%)对牛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分析牛至种子及幼苗的耐旱性,以期为植物牛至种子育苗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升高,牛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逐渐降低,低浓度PEG-6000不影响牛至种子萌发,高浓度的PEG-6000抑制牛至种子的萌发;牛至幼苗的根长、茎长和幼苗鲜重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0% PEG-6000处理下,牛至幼苗的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为37.05 mg;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CAT随PEG-6000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可溶性糖含量、SOD、POD活性随浓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上,牛至种子和幼苗具有一定的耐旱性(PEG浓度<15%),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PEG≥20%)会严重影响牛至种子和幼苗的生长。
关键词:
牛至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生理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晓华 吴昆仑
以抗旱性弱的青稞品种‘大麻青稞’为材料,研究不同质量分数(5%~30%)聚乙二醇(PEG)预处理对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PEG预处理质量分数的增加,‘大麻青稞’种子的发芽率和生根率,幼苗的根长、苗高和鲜重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种子的发芽率、生根率、幼苗的根长和苗高均在10%的PEG处理下值最高,分别为对照的1.14、1.05、1.24和1.33倍,且除生根率外,其他指标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先增加后降低,而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则先降低后增加,并在15%PEG处理下最佳,分别为对照的1.38、1.84、0.65和0.71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巍 刘晶 吕春晶 王杰 张素敏
【目的】明确苹果鲜切后品质和褐变的变化规律;探讨外源抗坏血酸(AsA)与氯化钙(CaCl2)处理的生理作用,筛选理想的保鲜剂。【方法】取成熟期富士苹果果实为试材,经去皮、去核后,切分成厚度约为1mm的果片,分别于蒸馏水、1.0%AsA、1.0%CaCl2水溶液中浸泡5min,吸干水分后,用培养皿盛装,置于室温(25℃)条件下于0、0.25、0.5、1、2、4、6、8、10、12h后进行褐变指数、失重率调查和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抗坏血酸(AsA)、总酚、丙二醛(MDA)含量测定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结果】苹果切分后,蒸馏水浸泡的果片褐化迅速、褐变严重,水分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为民 丁海东 齐乃敏 杨晓峰
通过温室水培试验,研究0.05mmol/LCd2+胁迫及解除Cd2+胁迫对番茄幼苗根系和叶片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代谢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胁迫条件下,番茄根系和叶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细胞膜受损伤;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PX)活性在胁迫1,3d上升,随后下降,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在胁迫1d时下降,随后上升;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上升,且根系上升幅度大于叶片;解除胁迫后,叶片中MDA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接近对照,而根系中MDA含量持续上升。APX、GR活性和AsA、GSH含量都能够渐渐恢复,但仍高于对照,根系中GSH含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董秋丽 夏方山 丁荷星 王明亚 朱慧森 董宽虎 赵祥 杜利霞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闫磊 赵彦坤 朱辉 何彩 晋敏 胡芳 刘伟
以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程度盐、旱胁迫下其种子萌发特性、幼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NaCl和PEG浓度的增加,霸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下降,发芽速率逐渐减小。不同浓度NaCl处理间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显著(P 0.05),在30%PEG溶液处理下,霸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显著降低(P 0.05);POD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盐、旱胁迫抑制霸王种子萌发,随胁迫程度的增加,种子萌发表现出萌发时间晚、累积萌发率低的特点。盐、旱胁迫使霸王幼苗细胞膜受损,较高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积累可能是霸王适应盐、旱胁迫的主要机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胡佳瑶 王悟敏 匡雪韶 刘文胜
青葙(Celosia argentea)为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金属镉的超富集植物,具有观赏价值高、抗逆性强等特点,是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的重要候选植物。为揭示青葙对镉胁迫的适应性特征及生理机理,研究不同镉浓度(0、50、100、200、500μmol·L~(-1))对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镉对青葙种子发芽率和萌发势影响较小,但降低了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生物量;青葙在镉胁迫下整体长势良好;随着镉浓度的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下降;随着镉浓度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则逐渐升高。研究结果表明,青葙具有较强的耐镉能力,能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调控体内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缓解镉带来的毒害作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石新建 王彦芹 李志军
为探明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种子萌发和幼苗对盐旱胁迫的耐受性,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和NaCl溶液模拟盐旱胁迫,研究盐旱胁迫对花花柴种子萌发及幼苗保护酶活性、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花花柴种子最终萌发率随着NaCl和PEG胁迫程度的升高而降低,低浓度胁迫下的种子最终萌发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当PEG质量分数大于20%、NaCl溶液浓度大于100mmol·L-1时,各处理下的种子最终萌发率差异显著(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晓龙 陶莉 马国强 卫书平
【目的】研究水杨酸(SA)对华北落叶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水杨酸在华北落叶松育苗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A浸种和外施2种方式,设置0.1,0.5和1.0mmol/L 3个SA浓度处理华北落叶松种子,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在25℃培养条件下分析SA对华北落叶松种子萌发和幼苗SOD、POD活性及MDA、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并比较培养温度为25,30和35℃时,各处理幼苗POD、SOD活性以及MDA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结果】SA浸种可以显著提高华北落叶松种子的发芽率,以0.1mmol/L处理最高,发芽率为87.22%,0.5mmol/L处理次之,对照发芽率仅为54.0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