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2)
- 2023(10742)
- 2022(9497)
- 2021(8992)
- 2020(7590)
- 2019(17549)
- 2018(17731)
- 2017(33777)
- 2016(18752)
- 2015(21170)
- 2014(21374)
- 2013(20692)
- 2012(18933)
- 2011(16967)
- 2010(16725)
- 2009(15145)
- 2008(14456)
- 2007(12524)
- 2006(10751)
- 2005(9144)
- 学科
- 济(66617)
- 经济(66532)
- 管理(51593)
- 业(46890)
- 企(39470)
- 企业(39470)
- 方法(31561)
- 数学(27044)
- 数学方法(26709)
- 学(18527)
- 农(18151)
- 中国(17634)
- 财(17006)
- 业经(14922)
- 地方(14095)
- 制(13120)
- 理论(13071)
- 贸(11934)
- 贸易(11930)
- 农业(11818)
- 和(11788)
- 易(11573)
- 环境(11149)
- 技术(10848)
- 务(10814)
- 教育(10769)
- 财务(10744)
- 财务管理(10725)
- 银(10268)
- 银行(10215)
- 机构
- 大学(257794)
- 学院(256485)
- 管理(101291)
- 济(92310)
- 经济(90025)
- 理学(88217)
- 理学院(87181)
- 研究(86952)
- 管理学(85462)
- 管理学院(85013)
- 中国(62532)
- 科学(58600)
- 京(55881)
- 农(46762)
- 所(44713)
- 业大(43052)
- 财(42059)
- 研究所(41347)
- 中心(38895)
- 江(37021)
- 农业(36981)
- 北京(35084)
- 范(34520)
- 师范(34088)
- 财经(33952)
- 院(32291)
- 经(30872)
- 技术(30179)
- 州(30096)
- 师范大学(27486)
- 基金
- 项目(183858)
- 科学(142391)
- 研究(131796)
- 基金(131071)
- 家(115962)
- 国家(114990)
- 科学基金(97432)
- 社会(78826)
- 社会科(74416)
- 社会科学(74395)
- 省(73273)
- 基金项目(70388)
- 自然(65947)
- 自然科(64382)
- 自然科学(64362)
- 自然科学基金(63164)
- 划(61996)
- 教育(60423)
- 编号(54486)
- 资助(53937)
- 成果(44219)
- 重点(41134)
- 部(39137)
- 发(38582)
- 创(38042)
- 课题(37903)
- 科研(35719)
- 创新(35412)
- 计划(34996)
- 项目编号(33646)
共检索到365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红 杨虹 高扬 李明
【目的】研究超声/K2S2O8体系对水中抗生素左旋氧氟沙星的降解效果。【方法】利用超声波粉碎装置,采用HPLC分析法,考察了反应条件、K2S2O8添加质量浓度、溶液初始pH值、左旋氧氟沙星初始质量浓度对水中左旋氧氟沙星降解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左旋氧氟沙星降解过程中总有机碳(TOC)去除率及HPLC图谱的变化。【结果】与单独超声和K2S2O8氧化相比,超声/K2S2O8对水中左旋氧氟沙星具有明显的降解效果,这主要是因为体系中硫酸根自由基(SO-·4)的氧化作用所致。K2S2O8添加质量浓度在1.0~4.0g/L时,左旋氧氟沙星的降解率随其添加质量浓度的增大而提高;超声/K2S2O8降解水中左旋氧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红 李娟 高扬 李克斌
【目的】研究氯甲烷增强左旋氧氟沙星(Levofloxacin)超声降解的效果。【方法】利用JY92-Ⅱ超声波细胞粉碎装置,研究氯甲烷的类型(包括CH2Cl2、CHCl3、CCl4)、添加量以及超声波功率、溶液初始pH值等因素对超声降解左旋氧氟沙星效果的影响,并结合HPLC和TOC方法进一步分析降解效果。【结果】与左旋氧氟沙星单独超声相比,氯甲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超声降解率,其中CCl4明显提高了超声降解率。超声波功率为195 W,CCl4添加量为体积分数0.3%,pH不调节(7.16),反应35min,左旋氧氟沙星的降解率达到43.36%。CHCl3和CCl4添加量在0.0%~0.3%,降解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功政 许兰菊 苑丽 李敏 袁宝凊 邓强
测定了左旋氧氟沙星对家禽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和抗菌后效应(PAE),观察了其对人工感染鸡葡萄球菌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左旋氧氟沙星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家禽常见致病菌(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均有高度的抗菌活性。对鸡大肠杆菌O74等标准菌株的MIC介于0.05-0.20μg/ml之间,而对临床分离菌株的MIC介于0.20-0.80μg/ml之间。左旋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均产生明显的PAE,并呈浓度依赖性。左旋氧氟沙星对人工感染鸡葡萄球菌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分别按每升水25 mg、50 mg、100mg及氧氟沙星按每升水50 mg混饮4 d,治愈率分别为81.3%、90.6%...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冰醒 曹海鹏 阮记明 马荣荣 胡鲲 杨先乐
以15 mg/kg的剂量分别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单次肌注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和肌肉、肝胰腺、精巢、卵巢中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分别阐明了它们在中华绒螯蟹各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显示,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内的药物-曲线时间关系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其药代动力学方程分别为:Ct=21.31e-0.497t+9.779e-0.035t和Ct=74.938e-1.822t+20.811e-0.038t。氧氟沙星在肌肉、肝胰腺、精巢、卵巢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8.89、65.02、83.26、114....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郭翔宇,杨凌志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aired pneumonia,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尤其是左氧氟沙星在经验治疗CAP中较为普遍,据统计2001年16城市入网医院用药情况分析,左氧氟沙星单品种销售金额已位居第三,抗菌药物已排名第二。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左氧氟沙星不同的给药方式对轻度CAP的疗效及费用的经济学影响,为合理应用左氧氟沙星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黎明 张俊 周冰 白剑 刘克军 王梅
加替沙星于1999年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2003年在中国上市,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第四代新产品,其抗菌谱广,不但对于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而且对于革兰氏阳性菌、非典型和厌氧菌感染的抗菌作用也等于和优于同类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明 刘宁 袁怀波 萧家岳
从合肥王小郢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池污泥中驯化分离得到1株高效降解2,4-二氯酚的菌株W-1,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研究表明:W-1菌株降解2,4-二氯酚的适宜条件为pH6.0、35℃、240 r.min-1。在此条件下,当2,4-二氯酚质量浓度为50 mg.L-1时,培养48 h,2,4-二氯酚降解率可达88.5%;添加50 mg.L-1的碳源(葡萄糖、淀粉、麦芽糖等)或氮源(蛋白胨、酵母膏、尿素等)对该菌株降解2,4-二氯酚无强化作用;添加0.32 mmol.L-1Fe2+、Al3+、Cu2+、Mn2+、Ba2+和Co2+对该菌株降解2,4-二氯酚能力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降解菌 筛选 2,4-二氯酚 生物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海燕 石新雨 程新华 吴德勇 江雪超 胡卫兵
以绿色焙烧方法制备梯形异质结复合材料Bi_2O_3/BiOI,将复合材料Bi_2O_3/BiOI用于抗生素生产废水中四环素的降解,并与纯的Bi_2O_3与BiOI的降解效果进行对比。以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Bi_2O_3/BiOI样品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分析,采用分光光度法测试并计算Bi_2O_3/BiOI样品降解四环素,结果显示:降解率为92.4%,一级动力学常数为0.018 59 min~(-1)。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显示,Bi_2O_3与BiOI的功函数分别为3.0、6.0 eV。梯形异质结复合材料Bi_2O_3/BiOI在光催化反应时,在内建电场和能带弯曲的共同作用下,BiOI中导带上还原能力较弱的电子将与Bi_2O_3价带中氧化能力较弱的空穴部分复合,从而保留较强还原以及氧化能力的光生电子和空穴,这可能是梯形异质结复合材料Bi_2O_3/BiOI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的原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祥龙 沈晚秋 丁星 陈浩
采用溶剂热法和水热法分别调控合成2种不同晶面暴露的α-Fe_2O_3,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证实2种α-Fe_2O_3分别为{001}晶面暴露的纳米片和{110}晶面暴露的纳米棒结构。将2种α-Fe_2O_3应用于电-Fenton去除有机污染物,电催化降解测试表明,将2种α-Fe_2O_3分别负载在碳纤维(CF)上作为阴极材料降解罗丹明B、甲基蓝和阿特拉津等有机污染物时,均表现出稳定的去除能力,且{110}晶面暴露的α-Fe_2O_3纳米棒活性远高于{001}晶面暴露的α-Fe_2O_3纳米片。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110}晶面暴露的Fe_2O_3相比于{001}晶面暴露的α-Fe_2O_3,具有更强的电子传递能力,在通电条件下其表面的Fe(Ⅲ)更容易被还原成Fe(Ⅱ);而生成的Fe(Ⅱ)会进一步促进·OH和·O_2~-等含氧活性物质的生成,进而提高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乐 任世学 侯莲霞 李淑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元 王成美 谢建军 喻胜飞 胡进波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岳琳 王嘉新 杨智程 童嘉鹏 廉静
该文设计了利用UV/H_(2)O_(2)工艺降解染料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罗丹明B(Rhodamine B,RhB)的综合实验,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曲面法优化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UV/H_(2)O_(2)工艺降解RhB过程符合假一级动力学方程;H_(2)O_(2)投加量和紫外光强度的交互作用是降解RhB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当H_(2)O_(2)的投加量为47.45 mL/L、水体初始pH值为8.11、紫外光强度为730 μW/cm~(2)时,反应120 min后,RhB去除率可达92.44%,与验证实验结果的相对偏差为0.89%。由紫外-可见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扫描结果可知,RhB在反应过程中被有效降解。该实验利用两种实验方法优化工艺条件,有助于提高学生在科研训练中对反应影响因素、动力学拟合及实验条件优化的认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波 姜蕾 王冰洁 林勇
[目的] 本文建立了不衍生直接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水中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的方法,并对传统柱前衍生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水中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的方法进行了优化,进而对2种方法进行系统比较。[方法]直接进样法:样品过0.22 μm水系滤膜后直接进样检测,以乙腈和16 mmol·L~(-1)氨水为流动相,HSS T3色谱柱梯度洗脱,负离子源模式,HPLC-MS/MS检测;柱前衍生法:样品经过9-芴基甲基三氯甲烷(FMOC-Cl)柱前衍生后过0.22 μm水系滤膜,以乙腈和1%甲酸+10 mmol·L~(-1)乙酸铵为流动相,BEH C_(18)色谱柱梯度洗脱,正离子源模式,HPLC-MS/MS检测。[结果]直接进样法: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在0.5~200 μg·L~(-1)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以3倍信噪比计)分别为0.104 μg·L~(-1)和0.072 μg·L~(-1),定量限(以10倍信噪比计)分别为0.348 μg·L~(-1)和0.241 μg·L~(-1),空白水样2种物质5个浓度水平的添加回收率为81.98%~111.2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8%~16.52%;柱前衍生法: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在0.5~200 μg·L~(-1)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以3倍信噪比计)分别为为0.019 μg·L~(-1)和0.024 μg·L~(-1),定量限(以10倍信噪比计)分别为0.063 μg·L~(-1)和0.078 μg·L~(-1),空白水样2种物质5个浓度水平的添加回收率为85.56%~110.3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4%~8.44%。[结论]柱前衍生法和直接进样法都能满足水中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的检测要求,前者具有更好的灵敏度,但是需要复杂的衍生步骤,且衍生时间需4 h以上;而直接进样法省去衍生步骤,易于操作,方便快捷。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慧 叶长燊 卢泽湘 陈礼辉
为进一步获得制革废水中N,N二甲基甲酰胺(DMF)萃取回收工艺所需的基础数据,采用液液相平衡釜对DMFH2O-CHCl3三元体系在常压、293 K下的液液相平衡进行研究.通过气相色谱对各物质平衡组成进行检测分析,分别采用NRTL和UNIQUAC模型关联了三元液液相平衡数据,并通过单纯形法获取了相关模型参数,同时结合其他各温度的相平衡数据回归获得了相平衡方程.结果表明:NRTL和UNIQUAC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都吻合较好,平均偏差分别为0.0079和0.0076,相平衡方程回归的相关系数为0.9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清明
为了减轻氟磺胺草醚对土壤的污染问题,利用富集培养技术从山东某农药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到1株具有高效降解氟磺胺草醚能力的细菌,命名为BX3。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BX3为微嗜酸寡氧单胞菌。同时对菌株BX3的生长特性及降解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降解氟磺胺草醚的最适条件为:氟磺胺草醚质量浓度为100 mg/L,培养温度为30℃,pH值6~7。在最适条件下,菌株BX3具有较强的降解氟磺胺草醚的能力,培养5 d后对氟磺胺草醚的降解率达到80%以上。可为氟磺胺草醚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适宜的菌种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