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6)
- 2023(6745)
- 2022(5965)
- 2021(5456)
- 2020(4882)
- 2019(11495)
- 2018(11374)
- 2017(22993)
- 2016(12747)
- 2015(14415)
- 2014(14783)
- 2013(15006)
- 2012(14221)
- 2011(12913)
- 2010(12955)
- 2009(12032)
- 2008(12226)
- 2007(11121)
- 2006(9253)
- 2005(8450)
- 学科
- 济(55055)
- 经济(55004)
- 业(33928)
- 管理(33433)
- 方法(30198)
- 数学(27400)
- 数学方法(27173)
- 企(26952)
- 企业(26952)
- 财(14562)
- 农(14077)
- 中国(12362)
- 学(12005)
- 贸(11523)
- 贸易(11521)
- 易(11228)
- 制(10158)
- 业经(9714)
- 务(9491)
- 财务(9467)
- 财务管理(9442)
- 地方(9389)
- 银(9196)
- 银行(9172)
- 农业(9003)
- 企业财务(8970)
- 融(8942)
- 金融(8940)
- 行(8694)
- 理论(7982)
- 机构
- 大学(189950)
- 学院(187866)
- 济(79766)
- 经济(78088)
- 管理(70251)
- 研究(64358)
- 理学(60615)
- 理学院(59916)
- 管理学(58838)
- 管理学院(58488)
- 中国(50093)
- 科学(40183)
- 京(39452)
- 财(36996)
- 农(35814)
- 所(34098)
- 研究所(31104)
- 中心(30435)
- 业大(30021)
- 财经(29982)
- 农业(28630)
- 江(27801)
- 经(27267)
- 经济学(25757)
- 北京(24679)
- 经济学院(23590)
- 范(23514)
- 师范(23240)
- 财经大学(22523)
- 州(22311)
- 基金
- 项目(123744)
- 科学(96348)
- 基金(90635)
- 研究(86676)
- 家(79944)
- 国家(79348)
- 科学基金(66643)
- 社会(54643)
- 社会科(51902)
- 社会科学(51884)
- 基金项目(48042)
- 省(47565)
- 自然(44139)
- 自然科(43122)
- 自然科学(43104)
- 自然科学基金(42370)
- 划(40782)
- 教育(40484)
- 资助(38564)
- 编号(34414)
- 成果(28420)
- 部(28398)
- 重点(28268)
- 发(25958)
- 创(25238)
- 科研(24613)
- 教育部(24097)
- 性(23731)
- 创新(23705)
- 课题(23632)
共检索到271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丽
本文对超主权储备货币从理论和实践上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展开了相关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无论是对特别提款权进行改造,还是重新创设一种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在近期内都不具备可行性;对中国来说,更现实的选择是把握好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契机,加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
国际储备货币 特别提款权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艳靖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及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引起了世人对国际货币体系前景的重新构思,该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对目前国际储备币种构成的历史演变(1980-2008年)进行了计量分析,尝试从更加规范的角度探讨货币国际化的内在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大小。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国的经济总量、进出口总量、金融市场是影响该国货币在国际储备中占比的基础性因素,同时还受到通货膨胀率、汇率水平等等因素的影响。本文进一步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将中国与国际货币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得出人民币已经初步具备国际化条件的结论。
关键词:
国际储备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货币体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曙吉
本文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出发,梳理了超主权储备货币在历史上的各种设想和具体实践,结合2008年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分析了近几年关于创建超主权储备货币的设计方案,包括发展和扩展特别提款权、创设新的超主权储备货币等。同时,提出了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理想的超主权储备货币的设计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邵丽
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立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其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大大增加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能力,减轻了在国际清偿能力中对美元的严重依赖,增加了新的货币定值标准和国际计价单位,为国际储备资产摆脱某种贵金属的非货币化提供了新的手段。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晓雷
进入新世纪全球国际储备规模快速扩张,结构显著变化,进一步凸显了当代国际货币体系固有的体制性缺陷。研究表明,主导新世纪国际储备的主权信用货币实际上只有主权而没有信用。因此,当代国际储备体系必须改革,中国的国际储备也应该调整。
关键词:
国际储备 储备货币 主权信用货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婷婷 周杨洁 曾青松
建立超主权货币是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而特里芬难题是对超主权货币可行性的重要检验。因此,在分析特里芬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主张的基础上,结合国际金融的实际情况,指出超主权货币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特里芬难题,不具备可行性。最后提出我国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特里芬难题 超主权货币 我国 战略选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勤习
本文从央行储备资产管理的角度出发,采用国别的视角,对人民币如果成为国际货币将会在各国央行的储备池中的占比进行分析。假设存在一个代表性的中央银行,如果储备池中存在的主要资产除了现有的美元、欧元、英镑、瑞士法郎和日元等五种资产外,也将人民币纳入其中,来研究每一种资产在其中占有的份额。我们发现,人民币纳入其中后稀释了其他几种储备货币的份额,美元的份额稳定在60%左右,而其他几种资产的份额变化较大。人民币加入后,份额减少比较大的是瑞士法郎和日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管涛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于现行不公平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反思,发展超主权储备货币成为长远看取代美元本位的一个选项。然而,鉴于对外负债一直是国际清偿能力创造的主要来源,N-1假设决定了必然至少有一个经济体贸易或者经常项目收支为负,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金本位和最优共同货币区——欧元区的实践表明,无论是基于实物本位还是信用本位的超主权货币选择,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国际收支的有序调节问题。由此,超主权货币可能并非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唯一终极最优解。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天倩 朱小梅
借助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现状,并指出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最大问题在于制度失衡导致的国际公共产品供需总量、结构及期限的错配,这种制度的失衡使得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呈现出不公平、不稳定、效率低下、抗风险能力差的特点。而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包括: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产权界定不清导致高额的交易成本、中心国家对于国际公共产品的过度使用产生了国际货币领域的"公地悲剧"、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长期普遍存在从而导致危机频发。因此,未来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或将历经短期的诱发性变迁和长期的强制性变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军林 胡树光 王瑛龙
本文构建了基于随机交易需求的国际货币需求模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一国货币储备总规模受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的影响;一国对某国际货币的需求存在一定门槛,该需求仅当交易需求、收益率、转换成本、货币储备总规模等在某一范围内存在;在越过门槛后,对该国际货币的需求随交易需求、收益率的提高而提高,但与转换成本的关系分不同情况,对于比竞争货币收益率低的货币,转换成本越高,货币需求越高,而对于比竞争货币收益率高的货币,转换成本越高,货币需求越低。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国际货币储备的惯性来源和国际储备货币竞争路径,并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曹勇
当今世界,被称为国际货币的币种大约有十几个,而由各国货币当局持有的所谓储备货币则更少,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为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这也是构成特别提款权的四种货币。国际储备货币的竞争,是发行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综合实力的较量,储备货币地位的变化,基本反映了这些国家或集团实力的消长。从表1可以看出,美元是世界顶级储备货币,欧元自1999年诞生后地位虽有所上升,但排除汇率因素后,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近几年大致稳定,并未如期望的那样对美元地位形成有力挑战,长期排名第三的日元,地位则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白晓燕 郭丹
文章使用附加惯性、贸易和外债约束以及带交易成本的MV-DCC-GARCH模型,求解2012年第三季度至2015年第四季度韩国央行外汇储备的最优币种结构,分析人民币成为韩国储备货币后的最优权重及其动态变化,并通过情景假设模拟人民币充当韩国储备货币的前景。研究发现:人民币占比对货币收益率的刻画方式高度敏感,在随机游走和完全预见假设下,人民币的平均最优权重分别为16.37%和10.85%,在非抛补利率平价假设下,权重降至2.49%;人民币的引入主要挤占主导性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份额,说明央行投资方向调整客观上会
关键词:
人民币 国际储备货币 韩国 最优币种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白晓燕 郭丹
文章使用附加惯性、贸易和外债约束以及带交易成本的MV-DCC-GARCH模型,求解2012年第三季度至2015年第四季度韩国央行外汇储备的最优币种结构,分析人民币成为韩国储备货币后的最优权重及其动态变化,并通过情景假设模拟人民币充当韩国储备货币的前景。研究发现:人民币占比对货币收益率的刻画方式高度敏感,在随机游走和完全预见假设下,人民币的平均最优权重分别为16.37%和10.85%,在非抛补利率平价假设下,权重降至2.49%;人民币的引入主要挤占主导性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份额,说明央行投资方向调整客观上会造成储备多元化;汇率波动加剧不利于人民币储备地位的稳定;人民币使用惯性的增强、跨境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比例的提高以及以人民币计价的外债增加均能增加其份额。
关键词:
人民币 国际储备货币 韩国 最优币种结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从单极走向双极的国际储备货币格局———欧元的产生对国际储备货币格局的影响李羽中如果进展正常,1999年1月1日,欧洲联盟关于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第三阶段计划将实施,欧洲货币联盟的单一货币欧元将登上历史舞台。欧元的出现将对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产生一系列深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胜刚 谭卓
随着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膨胀,储备数量扩张与储备结构单一的矛盾日益突出。外汇储备货币结构的优化管理,就是在充分考虑外汇储备的保证支付、干预市场、保值增值等功能的基础上,合理地安排储备货币的内部结构,充分发挥外汇储备的功能。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视角,将中国外汇储备货币结构管理视为一个多目标决策过程,并以一个AHP模型进行描述。模型的最优解表明:中国应适当降低美元所占比重,增加欧元及其他货币的比重,以实现其外汇储备货币结构的多元化。
关键词:
外汇储备 货币结构 层次分析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