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3)
- 2023(1746)
- 2022(1528)
- 2021(1512)
- 2020(1070)
- 2019(2562)
- 2018(2463)
- 2017(4832)
- 2016(2611)
- 2015(3066)
- 2014(3228)
- 2013(3338)
- 2012(3106)
- 2011(2799)
- 2010(2803)
- 2009(2561)
- 2008(2551)
- 2007(2110)
- 2006(1882)
- 2005(1803)
- 学科
- 济(10996)
- 经济(10989)
- 方法(6290)
- 数学(5844)
- 数学方法(5791)
- 管理(5372)
- 业(4164)
- 企(3840)
- 企业(3840)
- 贸(2900)
- 贸易(2896)
- 易(2848)
- 理论(2669)
- 中国(2401)
- 融(2339)
- 金融(2339)
- 银(2310)
- 银行(2307)
- 行(2231)
- 制(2109)
- 货(2072)
- 财(2038)
- 农(1836)
- 业经(1829)
- 教学(1489)
- 学(1360)
- 策(1263)
- 地方(1218)
- 体(1195)
- 务(1171)
- 机构
- 大学(39025)
- 学院(38388)
- 济(17414)
- 经济(16980)
- 研究(13330)
- 中国(12571)
- 管理(12309)
- 理学(10176)
- 理学院(10090)
- 管理学(9825)
- 管理学院(9778)
- 财(8818)
- 京(8013)
- 财经(6987)
- 融(6714)
- 金融(6649)
- 所(6547)
- 中心(6541)
- 经(6467)
- 科学(6386)
- 经济学(6213)
- 研究所(5724)
- 银(5710)
- 经济学院(5661)
- 银行(5561)
- 财经大学(5457)
- 北京(5370)
- 江(5268)
- 人民(5153)
- 行(5091)
共检索到62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曙吉
本文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出发,梳理了超主权储备货币在历史上的各种设想和具体实践,结合2008年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分析了近几年关于创建超主权储备货币的设计方案,包括发展和扩展特别提款权、创设新的超主权储备货币等。同时,提出了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理想的超主权储备货币的设计思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丽
本文对超主权储备货币从理论和实践上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展开了相关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无论是对特别提款权进行改造,还是重新创设一种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在近期内都不具备可行性;对中国来说,更现实的选择是把握好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契机,加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
国际储备货币 特别提款权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邵丽
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立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其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大大增加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能力,减轻了在国际清偿能力中对美元的严重依赖,增加了新的货币定值标准和国际计价单位,为国际储备资产摆脱某种贵金属的非货币化提供了新的手段。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晓雷
进入新世纪全球国际储备规模快速扩张,结构显著变化,进一步凸显了当代国际货币体系固有的体制性缺陷。研究表明,主导新世纪国际储备的主权信用货币实际上只有主权而没有信用。因此,当代国际储备体系必须改革,中国的国际储备也应该调整。
关键词:
国际储备 储备货币 主权信用货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管涛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于现行不公平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反思,发展超主权储备货币成为长远看取代美元本位的一个选项。然而,鉴于对外负债一直是国际清偿能力创造的主要来源,N-1假设决定了必然至少有一个经济体贸易或者经常项目收支为负,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金本位和最优共同货币区——欧元区的实践表明,无论是基于实物本位还是信用本位的超主权货币选择,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国际收支的有序调节问题。由此,超主权货币可能并非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唯一终极最优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从单极走向双极的国际储备货币格局———欧元的产生对国际储备货币格局的影响李羽中如果进展正常,1999年1月1日,欧洲联盟关于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第三阶段计划将实施,欧洲货币联盟的单一货币欧元将登上历史舞台。欧元的出现将对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产生一系列深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瑞怀
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且可以优化全球货币体系,避免类似于"美元危机"现象的发生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是货币国际化的最高阶段和终极目标。近年来,我国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宋建军
比较学术界流行的储备货币形成条件与牙买加体系下储备货币演化的实际过程,得出一国货币成为储备货币须具备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等五个条件。据此考查人民币,其成为储备货币的五个条件中已成熟了三个,还缺少两个;但从目前我国政府的政策看,另两个条件完善的时间也并不遥远。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储备货币 形成条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勤习
本文从央行储备资产管理的角度出发,采用国别的视角,对人民币如果成为国际货币将会在各国央行的储备池中的占比进行分析。假设存在一个代表性的中央银行,如果储备池中存在的主要资产除了现有的美元、欧元、英镑、瑞士法郎和日元等五种资产外,也将人民币纳入其中,来研究每一种资产在其中占有的份额。我们发现,人民币纳入其中后稀释了其他几种储备货币的份额,美元的份额稳定在60%左右,而其他几种资产的份额变化较大。人民币加入后,份额减少比较大的是瑞士法郎和日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建军
本文认为一个小国的货币生成国际储备货币只有三个必要条件,而一个大国的货币生成储备货币还须附加一个条件。根据这些生成条件和我国的现实情况,人民币生成储备货币的政策选择应该是先升值,然后实行由市场定价的浮动汇率;先让人民币生成储备货币,再实现完全自由兑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姗姗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然不如从前稳定,金融危机的爆发触动了美元的霸主地位,欧元的崛起似乎对其地位产生了更大威胁。作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欧元虽然已经具备一些优势,然而要撼动美元的霸主地位,其实力还显得不足。不过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已成为必然,改变美元独大的外汇储备格局已成为必然,欧元的出现将加快全球外汇资产继续向其他货币分散部署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元的单极储备格局。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储备货币 欧元 美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雷佳敏 周孝华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迅速扩大及年新增储备的急剧增加,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管理已成为国内外的热门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现状,指出当前过多的美元储备造成了巨大价值损失和战略风险。在收集大量经济数据的基础上,以全新视角构建了基于区域经济实力的储备结构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价值评估,得出该模型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了基于当前我国外汇规模及年增量水平下的国家外储结构调整方案。
关键词:
外汇储备 区域经济实力 币种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大庆
根据IMF公布的1999~2012年世界官方外汇储备数据库,文章建立了一个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国际储备货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研究了这些影响因素的国家结构差异。主要结论是:发达国家选择储备货币时更重视经常账户差额、出口比重等经济效益因素,而发展中国家选择储备货币时更重视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等总量因素。对人民币储备地位的模拟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人民币在世界储备资产中的比重有了明显提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熊爱宗 黄梅波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紧迫。中国由于持有巨额美元储备资产而深陷"美元陷阱"中,这使得其改革诉求受到诸多因素的掣肘,因此中国的改革立场将是渐进与谨慎的。在短期中国应督促各方加强对美元的约束与监督,同时推动外汇储备资产的多元化,在中期应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争取在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走向超主权货币奠定基础。
关键词:
国际储备货币体系 改革 中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石凯
所谓希腊债务危机和由此引发的欧元危机,实际上反映的是新形势下的国际储备货币竞争,美国趁机打压欧元,目的在于维护美元的全球霸权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