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30)
- 2023(6810)
- 2022(5679)
- 2021(5092)
- 2020(4221)
- 2019(9329)
- 2018(8885)
- 2017(16505)
- 2016(9159)
- 2015(9980)
- 2014(9538)
- 2013(9381)
- 2012(8691)
- 2011(7926)
- 2010(7851)
- 2009(6978)
- 2008(6727)
- 2007(5824)
- 2006(5095)
- 2005(4421)
- 学科
- 济(34912)
- 经济(34864)
- 管理(25777)
- 业(25404)
- 企(19947)
- 企业(19947)
- 方法(16851)
- 数学(15151)
- 数学方法(15013)
- 财(10031)
- 农(10015)
- 学(9696)
- 中国(9088)
- 贸(8570)
- 贸易(8569)
- 易(8352)
- 业经(7582)
- 农业(6915)
- 制(6591)
- 务(6220)
- 财务(6208)
- 财务管理(6195)
- 技术(5947)
- 企业财务(5912)
- 银(5718)
- 银行(5667)
- 环境(5574)
- 融(5555)
- 金融(5555)
- 行(5358)
- 机构
- 大学(134915)
- 学院(132369)
- 济(53401)
- 经济(52474)
- 研究(51539)
- 管理(47948)
- 理学(42508)
- 理学院(41954)
- 管理学(41062)
- 管理学院(40857)
- 中国(37018)
- 农(36948)
- 科学(36172)
- 农业(30046)
- 京(28807)
- 所(28706)
- 业大(28563)
- 研究所(26806)
- 中心(22411)
- 财(22221)
- 农业大学(19801)
- 江(19304)
- 院(18731)
- 财经(18247)
- 北京(17686)
- 省(17506)
- 科学院(16880)
- 经(16872)
- 室(16658)
- 经济学(16622)
- 基金
- 项目(98488)
- 科学(76271)
- 基金(73453)
- 家(69814)
- 国家(69270)
- 研究(60642)
- 科学基金(56843)
- 自然(40965)
- 自然科(40060)
- 自然科学(40044)
- 自然科学基金(39404)
- 社会(39359)
- 基金项目(39025)
- 省(37971)
- 社会科(37335)
- 社会科学(37322)
- 划(33976)
- 资助(29752)
- 教育(26935)
- 重点(23029)
- 计划(22670)
- 部(21308)
- 创(20797)
- 发(20782)
- 编号(20734)
- 科研(20303)
- 科技(20276)
- 创新(19572)
- 业(19475)
- 农(17318)
共检索到187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子会 柳斌辉 李运朝 郭秀林
通过盆栽小麦起身期断根试验,研究了断初生根和部分次生根对小麦后期光合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初生根和部分次生根,均降低了断根初期小麦光合速率,而促进后期光合速率;同时,断根降低了成熟期小麦根系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以及产量;断初生根比断部分次生根对小麦的影响更明显。
关键词:
断根 光合速率 起身期 小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柳斌辉 刘子会 张文英 李源 栗雨勤
通过对不同根型的2个小麦品种盆栽起身期断根,研究了断初生根和部分次生根对小麦后期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初生根和部分次生根,均使得断根后期小麦光合速率升高,小根系旱地品种晋麦47断初生根光合速率较对照增幅较大,而大根系品种石4185断部分次生根光合速率较对照增幅较大;断根降低了成熟期小麦根系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同时晋麦47产量降低,而石4185在断部分次生根后产量增加;断初生根比断部分次生根对小麦的影响较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潮海 卢道文 侯松荆 棘郑英
利用池栽对豫东平原粘壤、中壤和砂壤三种质地土壤上冬小麦生长后期的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质地土壤冬小麦生长后期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根系活力、叶面积指数等生理特性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冬小麦的籽粒灌浆。砂壤土上种植的冬小麦后期各项生理指标下降迅速,从而导致灌浆持续时间缩短,千粒重降低;粘壤土上各项生理指标下降缓慢,致使籽粒灌浆持续期延长,千粒重增加;中壤土上的变化特点介于二者之间。此外,三种土壤冬小麦旗叶均表现光合“午睡”现象
关键词:
冬小麦,生理特性,土壤质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京涛 姜雯 张玉梅 刘树堂 林琪
利用连续28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对冬小麦生育后期根系衰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特别是有机肥与一定量的氮肥配合施用能显著抑制根系的膜脂过氧化作用,使小麦根系中SOD活性提高、MDA含量降低、从而延缓了根系的衰老,使小麦生育后期仍能维持较高的根系生理活性,提高了粒重,增加籽粒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向前 曹承富 乔玉强 杜世州 赵竹
在人工防雨篷下研究了前期不同灌水处理对砂姜黑土小麦中后期生长、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该区小麦增产和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帮助。结果表明,灌1水条件下小麦叶片长宽和单茎干物重随灌水日期的推迟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并以生育前期水分充足处理CK最高,W5100d(出苗后100 d灌水)处理次之,且总灌水量一致下小麦生育前期灌1水和灌2水效果间的差异不显著。生育前期适当推迟灌水日期有利于增加小麦生育中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且灌浆中期W5100d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高于CK。小麦生育前期适当推迟灌水日期亦有利于降低植株蒸腾速率改善小麦光合特性,其中W5100d处理的光合速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长生 肖世和 张秀英 海林
冬小麦品种生育后期耐热性遗传差异的表现受环境影响较大。通过1997-2000年间在北京对群体气-冠温差、灌浆特性、热感指数等三种耐热性评价方法有效性的比较研究,认为热感指数反映品种对后期热胁迫的敏感程度,利用千粒重热感指数可鉴定出后期耐热性较好的基因型。气-冠温差法快速、简便、准确,但叶片持绿期长的品种气-冠温差一般较大,可结合对灌浆速率的评价来筛选生育期适中的耐热基因型。在3年的试验中,小麦品种鲁936098表现耐热性强,千粒重稳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风华 居辉 欧阳竹
采用人工模拟干热风方法,对灌浆期冬小麦进行重度干热风(重)、轻度干热风(轻)和无干热风(CK)平行对比试验。结果发现:重度干热风对旗叶光合速率(A n)、蒸腾速率(T r)和气孔导度(G s)的胁迫指数(SI)为0.88,0.68,0.83,轻度干热风对A n、T r和G s的SI为0.32,0.19,0.39;在重-轻-CK 3个梯度上,G s-A n和G s-T r均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轻干热风对胞间CO2浓度(C i)无显著影响,重干热风下C i显著升高。综合分析认为:轻、重干热风对灌浆期旗叶光合蒸腾均有显著抑制作用,重干热风抑制作用要显著强于轻干热风;干热风引起气孔部分闭合G s减小是...
关键词:
干旱 干热风 高温 光合 蒸腾 小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岳文俊 张富仓 李志军 李万春 薛冯定 索岩松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营养条件下返青期水分胁迫后复水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水分胁迫条件下作物的水肥高效利用和最优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小偃22作为试验材料,设置返青期轻度胁迫(占田间持水量的55%~70%)、重度胁迫(占田间持水量的40%~55%),其它生育期不胁迫和全生育期不胁迫(占田间持水量的70%~85%)3个水分处理,以及N1P1(纯氮0.1g/kg,P2O50.05g/kg)、N2P2(纯氮0.2g/kg,P2O50.1g/kg)和N3P3(纯氮0.3g/kg,P2O50.15g/kg)3个氮磷肥水平,研究返青期水分胁迫后复水以及不同氮磷水平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晨阳 朱云集 夏国军 王立臣 卫丽 时修礼
研究了高温条件下小麦旗叶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花后高温处理(超过24 h)使后期旗叶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参数显著下降,胞间CO2浓度(Ci)明显增大(各参数F值均达到0.001显著水平)。高温持续时间与处理后天数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互作效应,这表明高温所引起光合参数的变化随生育期的推进而呈加剧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旗叶光合参数的变化与细胞膜脂过氧化代谢有密切关系,伴随着旗叶Pn,Tr,C,WUE的下降和Ci的增加,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增加,质膜相对透性明显增大;高温条件下旗叶Pn,Tr,C和WUE之间均存在极显...
关键词:
冬小麦 高温胁迫 光合参数 生育后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民 王玉平 于运华 罗诗铭
研究结果表明,晚播冬小麦在越冬期覆膜一段时间,可明显提高覆膜期间的温度,促进冬小麦幼穗分化、加快其生育进程,从而延长冬小麦中后期的生育长度,并取得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的效果。
关键词:
冬小麦 越冬期 覆膜 幼穗分化 生长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振旺 吴金芝 黄明 李友军 赵凯男 侯园泉 赵志明 杨中帅
为了明确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冬小麦灌浆期下午旗叶光合荧光特性和产量的影响,2018—2019年度和2019—2020年度,在防雨棚池栽条件下,以强抗旱性冬小麦品种晋麦47(JM47)和弱抗旱性冬小麦品种偃展4110(YZ4110)为材料,采取测墒补灌的方法,设置重度干旱(W1:播前65%MFC(最大田间持水量)+拔节后45%~55%MFC)、中度干旱(W2:播前75%MFC+拔节后55%~65%MFC)、轻度干旱(W3:播前75%MFC+拔节后65%~75%MFC)、适宜供水(W4:播前75%MFC+拔节后75%~85%MFC)4个处理,测定了灌浆前期、中期和中后期14:00—16:00的旗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以及成熟期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水分和品种对小麦灌浆期下午的旗叶光合、荧光特性和成熟期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从2 a均值来看,与W4相比,干旱胁迫处理(W1、W2和W3)灌浆期下午的旗叶Pn、Gs和ΦPSⅡ,JM47分别降低2.07%~68.92%,-3.23%~50.00%和-1.89%~30.19%;YZ4110分别降低7.71%~80.19%,11.11%~59.26%和0~73.47%;JM47和YZ4110灌浆中期下午的旗叶Tr分别降低6.30%~32.87%和6.49%~41.74%,灌浆中后期下午旗叶Fv/Fm分别降低1.20%~18.52%和2.50%~30.00%,且上述指标的降幅基本表现为JM4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秀林 白小梅 王艳华 崔四平 李广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琪 孙旭生 黄令峰 刘义国 赵长星
为探讨旱地高产麦田的高产潜力,在莱阳市冯格庄的旱地高产麦田(曾多次创出旱地9000 kg/hm2以上产量)创造条件研究了补充灌水对旱地小麦生育后期旗叶衰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补灌对旱地小麦旗叶衰老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随着补灌次数的增加,增大了旱地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在W2水平下,在灌浆的后期延缓了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降低了旗叶丙二醛的含量,增加了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延缓了旗叶的后期衰老,并达到了高产水平9310.20 kg/hm2。继续增加补灌次数,旗叶的SOD、CAT和POD活性增幅不大,在灌浆后期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在该试验条件下,W2产量最高。继续增加补灌次数,产量开始下降,甚至低于...
关键词:
小麦 不同补灌次数 旱地 衰老 旗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管秀娟 赵世伟 王俊振 李壁成
用盆栽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进行不同程度水分调亏试验结果表明 :拔节—孕穗期、抽穗—杨花期和灌浆—成熟 3个阶段内土壤相对含水量 (RW )上限为 4 0 %、 5 0 %、 6 0 %的水分亏缺均对作物的根冠发育产生了影响 ,拔节—孕穗期RW 4 0 %的水分亏缺处理使株高降低很多 ,低于不施肥的ck1,复水后也无法恢复。不同生育期的干旱均引起根冠干重的下降 ,根长则不同 ,水分亏缺有时会使根长增加 ,要看具体亏缺程度而定。根系不如冠部对干旱敏感 ,干旱促进营养物质向根的分配 ,减少了向冠部的运输 ,导致根冠比增大 ,另外 ,随生育期的推移 ,干旱对根冠比的影响减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晓维 赵春江 梁振兴 李鸿祥 康书江 王纪华
研究表明,随着冻、起总水量的增加或减少,小麦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明显增加或减少趋势。叶片随着冻、起总水量的降低,在孕穗期前,向茎秆的物质转移比例增大,孕穗期后,其自身干物质积累比例下降幅度越大,相应地向穗部的物质转移比例也越大;当处理总水量超过900 m3/hm2 时,叶鞘干物质积累比例在春5 叶时最大,而不足900 m3/hm2 时则在春4 叶时最大;茎和穗子的干物质积累比例始终保持上升趋势。不同冻、起水组配对小麦不同器官可溶性糖含量具有明显的影响。冻、起总水量在600 m3/hm2 以上的条件下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有2 个明显的高峰期:一个是春5 叶期;另一个是子粒形成期。在子粒形成期以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