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3)
- 2023(9408)
- 2022(8294)
- 2021(7565)
- 2020(6659)
- 2019(15496)
- 2018(15486)
- 2017(29959)
- 2016(16437)
- 2015(18804)
- 2014(19081)
- 2013(18803)
- 2012(17641)
- 2011(15983)
- 2010(16189)
- 2009(15511)
- 2008(15627)
- 2007(14472)
- 2006(12623)
- 2005(11666)
- 学科
- 济(67766)
- 经济(67666)
- 管理(55219)
- 业(48900)
- 企(41402)
- 企业(41402)
- 方法(31158)
- 数学(26985)
- 数学方法(26725)
- 财(21129)
- 农(18234)
- 制(18217)
- 中国(16997)
- 业经(15071)
- 学(14759)
- 环境(14112)
- 贸(13129)
- 贸易(13126)
- 务(13006)
- 财务(12973)
- 财务管理(12936)
- 易(12772)
- 地方(12625)
- 企业财务(12239)
- 体(12122)
- 银(11658)
- 银行(11631)
- 划(11529)
- 农业(11503)
- 和(11291)
- 机构
- 大学(247564)
- 学院(245034)
- 济(101007)
- 经济(98722)
- 管理(94430)
- 研究(81419)
- 理学(81038)
- 理学院(80118)
- 管理学(78792)
- 管理学院(78327)
- 中国(62447)
- 京(52081)
- 科学(50078)
- 财(50025)
- 农(42106)
- 所(41907)
- 财经(38862)
- 江(38599)
- 中心(38168)
- 研究所(37692)
- 业大(36604)
- 经(35005)
- 农业(33147)
- 北京(32700)
- 范(31194)
- 经济学(31101)
- 师范(30867)
- 州(29994)
- 院(28946)
- 财经大学(28634)
- 基金
- 项目(159388)
- 科学(125675)
- 基金(116702)
- 研究(115224)
- 家(101352)
- 国家(100546)
- 科学基金(86361)
- 社会(73846)
- 社会科(69875)
- 社会科学(69851)
- 省(62294)
- 基金项目(62199)
- 自然(56143)
- 自然科(54809)
- 自然科学(54791)
- 自然科学基金(53846)
- 教育(53383)
- 划(52411)
- 资助(47354)
- 编号(46673)
- 成果(38758)
- 部(36140)
- 重点(36021)
- 发(33545)
- 制(33290)
- 创(33225)
- 课题(31980)
- 创新(31149)
- 教育部(30954)
- 科研(30926)
共检索到367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庞磊 任利剑 姜宇逍 运迎霞
建成环境与轨道交通客流之间联系密切。然而既有研究主要致力于探究建成环境对轨道交通站点客流的影响,对网络客流的影响分析较少。与站点客流不同,网络客流的矢量性受起讫点建成环境的双重作用。论文基于多源地理空间数据构建“5D+N”维度的建成环境指标体系,采用可解释轻量级梯度提升机机器学习模型(LightGBM-SHAP)从特征贡献度、单变量非线性关系、双变量交互效应三个方面解析起讫点建成环境对高峰时段网络客流的影响。针对天津的案例研究表明:(1)对早高峰网络客流重要度排序前5位的建成环境因素综合贡献达到13.22,其中讫点距市中心距离贡献度最大,从起讫点双重视角来看,讫点建成环境贡献度(20.86)大于起点建成环境贡献度(18.30);(2)建成环境因素与早高峰网络客流的非线性关系差异显著,存在非线性正相关、非线性负相关等多种关系,阈值效应也存在单端阈值、多段阈值等多种情况;(3)对于早高峰网络客流,起点或讫点公交站点密度分别与讫点中介中心性有显著交互作用,公交站点密度在两者交互效应中处于主导地位。研究结果对引导站域建成环境更新及提升轨道交通客流效能提供了精准有效的策略指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旭梅
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进行目标、环境和结构分析: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进行宏观功能定位,从城市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和科技环境四方面分析其外部环境,展开系统内部构成分析并构建网络分析的研究框架。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可持续发展 网络分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滕铁岚 袁竞峰 李启明
本文结合国内外实践归纳梳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四种典型的回报机制,基于案例对比分析总结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回报机制的设计要点,即政府资本支持、客流量对项目收益的带动作用、拓展项目的盈利空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相关政策法规配套的完备性,以期为决策者设计适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回报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PPP 回报机制 案例分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博
对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程特点、投资控制难点进行分析,结合前期工程投资控制实例,提出前期工程投资控制的对策和建议:在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程中引入招标机制,并对前期工程的设计、施工、结算的各建设环节加强控制。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前期工程 投资控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孟天奇 刘卓 周彤 李强
以轨道交通发展较为成熟的北京和上海为对象,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在GIS支持下构建了反映轨道交通网络基本特征、空间分布特征、网络结构特征的系列指标,对两地轨道交通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结论为:两地的轨道交通基本特征相似;两地轨道交通在距市中心15km范围内较为发达,上海在城市中心范围的便利性更优;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在城区外围能更方便地实现换乘,上海则与之相反。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空间分布 网络结构 北京 上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谦 吴殿廷 鲍捷
通过改进用于描述网络系统通达程度的分散指数,基于换乘便利程度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总体通达性的指标——换乘效率指数。通过对京沪穗三地轨道交通网络换乘效率指数的比较,发现北京轨道交通的换乘效率不及另外两地;通过对1988年以来8个不同时期北京轨道交通网络格局演变造成的换乘效率变化进行研究,发现北京换乘效率指数在2011年之前总体呈下降趋势,当前则在逐年提升,这是由于历史上重视规模扩张而忽视效率提高造成的。最后针对北京外围线路比例偏高、中心城区线网不足、规划不合理等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键
本文根据建设模式的不同,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历程进行了科学的阶段划分,就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网络"和"体系"作了理论性分析与诠释,并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式、网络化、体系化三种建设模式解读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体系化建设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柳林 徐瑞华
主要就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营阶段环境价值的有关问题展开论述。当前,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开工项目多、建设速度快,但是,运营亏损仍是困扰政府当局的最大难题。通过生命周期中运营阶段环境价值分析,提出可以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产生的环境价值弥补部分运营亏损,这样符合帕累托最优原理,降低环境污染并提高城市整体交通体系的效率。文章的主要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营阶段环境价值的整体分析方法并使其有利于运营亏损问题的解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付聪 尹贻林 李丽红
本文从经典的最优拥挤定价理论出发,分析城市道路拥挤定价中交通需求的变化和在拥挤定价条件下的交通需求预测问题,探讨天津市地铁拥挤定价的收费标准,提出应采用高峰分时段定价法以进一步提高地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高峰定价 拥挤定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杜吉宾 韦筠寰 韩玉启
本文应用结构模型化技术构建了影响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系统环境要素的多级递阶有向结构模型,对区域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11个影响要素进行了定性评价,为区域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时进行分析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装备制造业 系统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易欣
首先,分析了中国轨道交通项目现行定价方式应对PPP模式的不足,提出了有效融合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的定价原则。其次,从政府的社会效益、项目公司的企业效益和乘客的公众利益的角度,阐述了PPP轨道交通项目的定价目标。接着,详述了国内外轨道交通项目的主要定价模式及其优缺点,以及中国PPP轨道交通项目定价模式的选择路径。最后,根据PPP轨道交通项目特许运营具有生命周期性和客流可扩展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动态多目标视角的定价机制及相应的定价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皓 王洪强 马亮
科学合理的补贴机制是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关键。本文立足于投资回报率与票价,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在运营阶段的补贴金额计算模型,设计了"三方共赢"的灵活性补贴机制。为了激励社会资本,将补贴金额分为固定和可变两部分,每部分的比例系数通过讨价还价博弈得到,并结合某轨道交通项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完善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补贴机制的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宏安 陆琰 尹德胜
实施阶段是轨道交通工程投资控制的重要环节,因此,以北京轨道交通项目为例,从健全组织机构、施工设计图纸、征地拆迁、前期专项、土建及设备工程、工程结算六个主要方面进行投资控制的经验总结。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飞 蒋金凤 敖誉芸 马壮林 刘擎
在非均衡大客流冲击下,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结构抗毁和功能抗毁双重压力,极易造成轨道交通网络级联失效。首先,该文分析了非均衡大客流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 URTN)级联失效的影响机理,考虑客流冲击影响,构建了客流加权网络,从拓扑特征和客流特征2方面测量轨道站点的重要性;其次,根据级联失效理论和混沌动力学改进耦合映像格子(coupled map lattice, CML)模型,设置初始状态值为轨道站点客流饱和程度,并利用故障节点比和网络强度熵刻画URTN级联失效的结构抗毁性和功能抗毁性演化规律;最后,以西安地铁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URTN级联失效过程中,结构抗毁性和功能抗毁性演化趋势相似;轨道站点间的耦合系数ε和突发事件扰动R存在临界值(ε=0.3和R=1),若ε≤0.3或R≤1,则不发生URTN级联失效,若ε>0.3且R>1,则URTN结构抗毁性和功能抗毁性的失效时间随ε和R的增大而缩短;客流强度与URTN抗毁性水平呈负相关;介数大的轨道站点和客流强度大的轨道站点受突发扰动后,URTN结构抗毁性和功能抗毁性能力更低。该文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非均衡大客流冲击下URTN级联失效的影响因素及抗毁性演化规律,可为加强非均衡大客流冲击下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薛宏平 高文杰 侯策源
以某超长轨道交通工程为例,在分析监理管理所面临的难点问题及其对监理的要求基础上,根据组织论、控制论的思想建立"强矩阵"式的监理管理结构;应用"规范化、标准化、差别化"的管理理念及方法,理顺日常监理程序和业务管理工作。该对策在工程监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供借鉴。
关键词:
超长线路 轨道交通 监理管理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