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57)
2023(4195)
2022(3396)
2021(2901)
2020(2435)
2019(5221)
2018(5114)
2017(9862)
2016(4949)
2015(5587)
2014(5677)
2013(5756)
2012(5686)
2011(5433)
2010(5698)
2009(5463)
2008(5210)
2007(4747)
2006(4516)
2005(4220)
作者
(15863)
(13602)
(13431)
(12967)
(8728)
(6264)
(6035)
(5265)
(5128)
(4930)
(4737)
(4492)
(4401)
(4334)
(4194)
(4140)
(4063)
(3854)
(3798)
(3585)
(3533)
(3309)
(3279)
(3172)
(3157)
(3118)
(2823)
(2792)
(2712)
(2603)
学科
(50232)
经济(50207)
管理(15990)
地方(14319)
方法(12885)
数学(11555)
地方经济(11498)
数学方法(11472)
(10553)
(8596)
企业(8596)
中国(8428)
(8100)
业经(7789)
经济学(6273)
环境(5679)
(5606)
(5223)
(5011)
(5007)
(4926)
金融(4926)
产业(4826)
(4707)
(4509)
总论(4213)
资源(4212)
农业(4125)
(4082)
信息(4064)
机构
大学(85728)
学院(85233)
(48570)
经济(47802)
研究(32977)
管理(30186)
理学(25563)
理学院(25218)
管理学(24802)
中国(24699)
管理学院(24636)
(19634)
科学(17722)
(17433)
(16703)
经济学(16578)
财经(15542)
研究所(14846)
经济学院(14509)
(13973)
中心(13682)
(12786)
(11332)
北京(11328)
财经大学(11249)
(10617)
(10472)
师范(10409)
科学院(10333)
社会(10021)
基金
项目(50167)
科学(40048)
基金(37592)
研究(36380)
(32056)
国家(31820)
科学基金(27461)
社会(26621)
社会科(25289)
社会科学(25283)
基金项目(19289)
(18786)
教育(15843)
自然(15819)
资助(15555)
自然科(15452)
自然科学(15448)
自然科学基金(15170)
(15060)
编号(12786)
(12238)
(12099)
经济(12003)
国家社会(11715)
重点(11243)
(11229)
发展(10589)
成果(10503)
(10459)
教育部(10013)
期刊
(62868)
经济(62868)
研究(31104)
中国(16078)
(14846)
管理(13499)
经济研究(11422)
学报(11015)
科学(10907)
(9806)
财经(9241)
大学(8913)
学学(8646)
(8147)
(8064)
金融(8064)
技术(7980)
问题(7699)
业经(7470)
技术经济(6649)
农业(6469)
统计(5936)
世界(5572)
(5548)
(5222)
国际(5129)
经济问题(4982)
经济管理(4748)
经济学(4697)
决策(4695)
共检索到139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立新  
针对中国当前突出的社会公平问题,传统部门法面临着挑战。经济法的公平价值体现在通过保障国家调节和规范国家经济调节权,克服因市场与(或)政府的失灵所带来的不公平。中国当前的社会公平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而中国经济法也是为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缺陷和社会公平问题而产生的。因此,中国经济法应该担负起解决当前社会公平问题的主要任务,实现其社会公平价值。其价值可以通过制定、完善和实施相关经济法得以实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勇  
经济法的公平原则是社会本位的,因此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的,在现阶段我国经济法的公平原则应当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和代际公平几方面的内容。并且以起点公平与机会公平为主,兼顾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和代际公平,逐步向结果公平和代际公平迈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佳慧  刘玉红  刘玉锋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一直是经济法学界研究和讨论的主题,寻找一个支点,使两者在经济法的理论和实践中达到平衡是学者们孜孜以求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无法作出简单的价值评价,解决问题的重点并不在于取舍时公平优先或者效率优先的问题,而应是在具体的制度建构上把握经济法的特性,找到公平与效率最佳结合的落脚点。在本文中,笔者引入法律经济学的观点,力求在确定一个新标准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坤琳  
数字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数字鸿沟能够在个体层面、行业层面和区域层面引发实质不公,是数字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矛盾。经济法实质公平原则能够为数字鸿沟的弥合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和制度支撑。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理顺数字经济发展与数字鸿沟引发的实质不公问题,梳理和优化经济法实质公平原则,充分发挥其对数字鸿沟的弥合作用,以包容性发展理念引导数字经济发展,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提供合理性判准,营造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制度生态,进而实现数字经济的良法善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范林杰  
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变化,经济中的公平公正也随之变化。社会在发展,经济法的公平公正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法属于独立的法律部门,具有其独特的价值,重视经济的公平和本质公平,以此突出经济性和社会性。文章对经济法的公平价值进行深入探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卫学莉  张帆  
当前我国经济法在协调交换领域外部性时主要面临负外部性的量化困难、外部性理论不足以及经济法制度存在缺陷等问题。文章在对经济法协调交换领域外部性面临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后表明,主要由于交换领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直接导致了经济法在协调交换领域外部性问题时面临困难,认为应当从建立衡量外部性的标准、充实外部性理论以及完善经济法制度等三个方面加强经济法在协调交换领域外部性问题中的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金文  
经济法价值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准确把握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对于构筑经济法理论体系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试图从研究经济法的根本价值着手,提出确立经济法根本价值的判别标准,认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是社会整体利益,它是经济法区别于其它法律部门的标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克鹏  
入世后 ,外国商品、服务和经营者的大量涌入必然引致我国经济关系的变化 ,尤其是具有社会公共利益性质的经济关系 ,因此需要以此为调整对象的经济法及时作出回应。在影响经济关系的基础上 ,入世还将对经济法的立法根据和价值选择产生影响 ,并要求经济法具有政府干预和干预政府的“双刃剑”功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晓伟  
史文清教授主编的《新编经济法教程》最近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有幸在该书付梓时通读了这本新著。读后深深地觉得这是一本颇有特色和新意的经济法专著兼教材。《新编经济法教程》不落俗套,打破了经济法专著和教材惯有的以法为本的撰写体例,开拓思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大洪  
现代社会经济与法律全面渗透和融合的态势,导致本世纪法经济学的兴起。它运用包括成本效益在内的经济理论方法和价值观研究分析评判几乎所有的法律问题,给人以全新的启迪,对最具经济性的经济法无疑更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本文正是以此为基点,对经济法成本...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全先银  胡滨  
经济法的目的是关系到经济法正当性以及经济法价值取向的重要问题。作者首先回顾了西方经济法产生之初的经济法目的目的,然后分析了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经济法目的的意义和发现经济法目的的方法,最后提出我国经济法的目的及其顺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瑶  范锐敏  
建设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济法作为一部"社会本位法",从市场主体准入、市场秩序、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方面,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着特有的作用:经济法有助于社会主体的权责平衡;经济法创建市场和国家诚信、安定的经济社会秩序;经济法保护弱势群体,实现实质的公平正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兴鹏  李宏  
随着全球化快速发展,我国贸易市场迎来新的发展高峰;不但完善了国内贸易市场建设,还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成为国际贸易市场构建不可或缺的成员国家之一。日趋成熟的国际市场与贸易市场环境的复杂性促使了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其最为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平衡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宏军  
不公平格式条款即通常所称的霸王条款,它严重损害消费者的权益,而目前我国的相关立法极不完整,也相当分散,无法有效地制约不公平格式条款。基于国内的法律需求及国外的立法实践,我国应该制定专门的法律对不公平格式条款进行规制。从法理上确定不公平格式条款的特点及其立法的部门法属性,则有助于提高不公平格式条款立法的针对性和立法的质量。基于不公平格式条款的垄断性、不公平性及规制方法的综合性,不公平格式条款立法在部门法上具有经济法属性,属于经济法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