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1)
- 2023(12092)
- 2022(10048)
- 2021(9082)
- 2020(7435)
- 2019(16954)
- 2018(16836)
- 2017(31761)
- 2016(16784)
- 2015(18947)
- 2014(18903)
- 2013(18589)
- 2012(17443)
- 2011(16098)
- 2010(16899)
- 2009(15489)
- 2008(14986)
- 2007(13380)
- 2006(12328)
- 2005(11431)
- 学科
- 济(94137)
- 经济(94057)
- 管理(42016)
- 业(41128)
- 企(32003)
- 企业(32003)
- 方法(31514)
- 数学(27900)
- 数学方法(27359)
- 地方(25845)
- 中国(25620)
- 农(21094)
- 业经(18903)
- 学(17894)
- 地方经济(15914)
- 农业(14497)
- 融(13609)
- 金融(13608)
- 制(13280)
- 财(13271)
- 银(13017)
- 银行(13002)
- 发(12946)
- 贸(12935)
- 贸易(12920)
- 行(12731)
- 理论(12424)
- 易(12353)
- 环境(12332)
- 和(11556)
- 机构
- 学院(247462)
- 大学(244449)
- 济(109312)
- 经济(107100)
- 研究(93217)
- 管理(89898)
- 理学(75891)
- 理学院(74933)
- 管理学(73275)
- 管理学院(72820)
- 中国(70527)
- 科学(56138)
- 京(53156)
- 所(48103)
- 财(47574)
- 研究所(43468)
- 中心(41347)
- 农(40123)
- 江(38864)
- 财经(36932)
- 北京(34607)
- 范(34510)
- 师范(34171)
- 业大(34097)
- 经济学(34083)
- 院(33464)
- 经(33350)
- 州(31086)
- 农业(30847)
- 经济学院(30171)
- 基金
- 项目(158749)
- 科学(125016)
- 研究(116178)
- 基金(113360)
- 家(100155)
- 国家(98969)
- 科学基金(83695)
- 社会(73993)
- 社会科(70215)
- 社会科学(70193)
- 省(63534)
- 基金项目(58447)
- 教育(53413)
- 划(53112)
- 自然(52809)
- 自然科(51580)
- 自然科学(51570)
- 自然科学基金(50582)
- 资助(47315)
- 编号(46468)
- 发(40443)
- 成果(38001)
- 重点(36943)
- 课题(34063)
- 部(33958)
- 创(32911)
- 发展(32349)
- 展(31828)
- 创新(30777)
- 国家社会(30662)
- 期刊
- 济(133849)
- 经济(133849)
- 研究(79923)
- 中国(55820)
- 农(37821)
- 管理(37202)
- 学报(36757)
- 科学(35928)
- 财(34377)
- 教育(30152)
- 大学(28307)
- 学学(26665)
- 农业(25983)
- 技术(24970)
- 融(24791)
- 金融(24791)
- 经济研究(22597)
- 业经(20943)
- 财经(18654)
- 问题(16499)
- 经(16257)
- 统计(14566)
- 业(14411)
- 技术经济(14143)
- 策(13114)
- 世界(12720)
- 贸(12208)
- 商业(12029)
- 决策(11793)
- 资源(11681)
共检索到395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飞
赶超国家经济体制其显著的特征是:东亚各国或地区政府大都具有强烈的经济赶超意识和强大的经济导向功能。他们往往以强国作为经济发展目标,并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一套发展措施和体制结构。具体而言,赶超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露萍
一、导论 近二、三十年来,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倍受世界瞩目。从1960年以来,HPAEs的增长速度比东亚其它国家和地区快一倍多,比拉丁美洲和南亚将近快两倍,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快5倍。同样,它们的发展速度也远高于工业化国家和中东北非的石油输出国。在1960年至1985年之间,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实际人均收入增加了四倍多,东南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也增加了一倍多。如此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是罕见的,被世界银行1993年政策调研报告誉为“东亚奇迹”。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文革 孙瑾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显示出中国发展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性,其结构演化与创新需要系统地进行研究,同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模式相比呈现明显的差异,值得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借鉴。在系统评述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文章阐明了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本质和演化逻辑,并围绕构成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的维度提炼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的混合经济模式、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模式、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模式、多元要素供给与综合优势模式和渐进式全方位开放经济模式,以此清晰勾勒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鲜明特色和独特竞争力,澄清了一些西方学者及各界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误判与否定。
关键词:
内生演化 多维模式 独特优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迎平
文章基于1998~2008年的跨国面板数据与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考察了融资模式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融资模式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呈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具体而言,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基于银行系统的间接融资模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在不断弱化;与之相反,基于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模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则不断趋于增强。上述实证规律意味着促进经济发展需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融资模式。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文章建议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以间接融资模式为主导,而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加强以证券市场为主体的直接融资。
关键词: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尹庆双
文章认为, “人本型”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发展模式体现着不同的发展观, 并有着不同的政策主张, 其差别为: (1) 前者的价值取向以 “人”为核心, 后者则以 “物”为轴心; (2) 前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的全面发展, 因而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 后者则追求物质财富增长, 甚至不惜降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 前者坚持经济与文化的统一, 更加注重文化的发展, 后者则割裂了二者的内在联系,奉行经济唯上; (4) 前者坚持人与社会的和谐,后者则推崇极端的个人主义, 导致了人与社会的冲突; (5) 前者倡导的是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平等竞争和互利合作, 后者则坚持狭隘的民族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琮
现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李琮1、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体制模式不同,是指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这种基本特点,可从一组经济指标得到反映。经济发展特点和反映这种特点的指标,都在不断变化。但在正常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它们又是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新平
"低碳经济"是本世纪初提出的新理念,但经济的"低碳化"趋势却在20世纪末就已经出现了。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促进经济低碳化的政策正朝着多样化、综合化的方向演变,但财税政策仍是其中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琮
现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李琮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体制模式不同,是指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这种基本特点,可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等,一组经济指标得到反映。(一)低增长率和低通货膨胀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常欣
一些地方政府承担了大量的经济建设职能,将较多精力投入招商引资、土地经营,从而造成过大的行政渗透和扭曲,影响市场的有效运行。其原因主要是间接税比重过高,不动产收入激励过度,自主性财政收入不足。应改变对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方向,降低间接税比重,调整现行的与土地、房屋有关的财政收入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玉华 赵平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个广受关注但又难以达成共识的话题,本文从增长的动力源泉及运行机制方面探析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问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特征鲜明、问题突出,在实现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同时积累了诸多结构性问题。世界经济失衡加剧以及国际金融动荡,使中国经济安全和增长面临重大挑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成为一个紧迫性的战略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仇焕广 张祎彤 彭奎
以政府转移支付为主的生态保护方式虽然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效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且无法突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根本矛盾。生态服务型经济是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新型发展模式。在界定生态服务型经济概念的基础上,归纳了以社区为核心和以社会企业为核心的两种生态服务型经济发展模式,揭示了每种模式中参与主体的特征及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而利用典型案例分析两种模式的实践逻辑及其效果。根据社区不同的资源禀赋,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服务型经济模式能够激活社区内部动力,有助于稳定、可持续地提高社区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推广生态服务型经济发展模式,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社区示范推广,培育社区居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发展生态服务型经济的能力,构建生态服务型经济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生态服务型经济 生态保护 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颖
对外开放条件下,当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农民工的低工资是无法维系的,工资上涨的压力已经出现并将持续,无论是劳动力成本上升还是环境污染加重,均需要经济发展模式做出转变。本文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宏观背景,在分析我国劳动力流动与农民工收入特征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农民工工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与作用机制,并从企业微观经营和政府宏观调控两个方面提出经济发展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建军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耘农 李歆 陈永康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同时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立足重庆审计特色,分析研究重庆审计工作在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战略规划及今后一个时期,立足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财政金融、政府投资、国企及资源环境审计中,充分发挥经济监督职能,追踪国家各项转变发展方式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到位情况,服务宏观决策;以及运用经济督导手段,督促违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种种违规行为整改到位,督促改革和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关键词:
审计监督 经济 发展方式 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