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34)
- 2023(4280)
- 2022(3526)
- 2021(3399)
- 2020(2675)
- 2019(6217)
- 2018(6027)
- 2017(11124)
- 2016(6315)
- 2015(7154)
- 2014(6928)
- 2013(6734)
- 2012(6595)
- 2011(5875)
- 2010(5911)
- 2009(5310)
- 2008(5390)
- 2007(4343)
- 2006(3918)
- 2005(3334)
- 学科
- 济(22260)
- 经济(22222)
- 管理(13939)
- 业(12549)
- 企(9327)
- 企业(9327)
- 农(8044)
- 方法(7733)
- 地方(7111)
- 学(6619)
- 数学(6345)
- 中国(6262)
- 数学方法(6210)
- 农业(5616)
- 业经(5435)
- 财(4614)
- 理论(4377)
- 制(3960)
- 环境(3835)
- 和(3764)
- 贸(3327)
- 贸易(3322)
- 教育(3133)
- 融(3132)
- 金融(3129)
- 易(3127)
- 地方经济(3059)
- 技术(2914)
- 发(2891)
- 银(2876)
- 机构
- 大学(87377)
- 学院(85603)
- 研究(31977)
- 管理(29405)
- 济(28746)
- 经济(27933)
- 理学(25345)
- 理学院(24893)
- 管理学(24269)
- 管理学院(24099)
- 中国(23756)
- 科学(21847)
- 京(19720)
- 农(16809)
- 所(16707)
- 研究所(15253)
- 范(15088)
- 师范(14952)
- 中心(14598)
- 江(14203)
- 财(14002)
- 业大(13971)
- 农业(13254)
- 师范大学(12396)
- 北京(12123)
- 院(11888)
- 州(11202)
- 财经(11007)
- 经(9886)
- 省(9653)
- 基金
- 项目(60281)
- 科学(46877)
- 研究(44243)
- 基金(42692)
- 家(38116)
- 国家(37743)
- 科学基金(31416)
- 社会(26667)
- 社会科(24974)
- 社会科学(24964)
- 省(23873)
- 基金项目(23200)
- 划(20752)
- 自然(20654)
- 教育(20181)
- 自然科(20120)
- 自然科学(20111)
- 自然科学基金(19731)
- 编号(18427)
- 资助(16187)
- 成果(15657)
- 重点(13834)
- 发(13382)
- 课题(13093)
- 部(12754)
- 创(12245)
- 科研(11494)
- 创新(11441)
- 计划(11289)
- 大学(10877)
共检索到130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韩成武 周金标
赵次公《杜诗先后解》是杜诗学史上一个首开先河的注本,其命运与世沉浮,从最初竞相为注家引重,到清代的散佚,与其注释内容特点密不可分。朱鹤龄《杜工部诗辑注》十分重视该注本,对其大量引用和驳正,从而使我们了解清初注家对赵注的看法及其散佚之缘由,亦可据《杜工部诗辑注》进行辑佚。
关键词:
赵次公 朱鹤龄 辑佚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微
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与钱谦益《钱注杜诗》共为清代杜诗注本的奠基之作,对清代杜诗学影响深远。然其书的最初刊刻时间一直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辨析指出,以往学者以顾炎武《日知录》的初刻时间来判定《杜工部诗集辑注》的初刻时间是不可靠的,该本最早的刊刻时间应是康熙九年。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俞艳庭
清代是经学的“复盛时代”,乾嘉学者以其辑佚补亡之长技,对三家《诗》佚文遗说进行了全面搜讨,至清代后期,凡属保留了三家《诗》义的典籍,已被搜寻殆遍。清代学者在三家《诗》辑佚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限于时代和学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局限。
关键词:
清代 《诗经》三家说 辑佚 成就 缺憾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荣蔚
《玉函山房辑佚书》广征群书,详明出处;校勘辨伪,审慎考证;排比篇第,辨章源流。其书网罗遗佚,卷帙繁富,为前此任何辑佚之书所不及。这部空前的辑佚巨著,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而且在辑佚体例上也体现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关键词:
马国翰 《玉函山房辑佚书》 体例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傅荣贤 杨苏闽
章太炎《七略别录佚文徵》以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七略别录》为对象,以完善马氏辑本为目标,剔除《汉志》“所录书目及其子注”以及“诸书叙录”集中呈现的佚文,表达了对辑佚条目“多”与“真”之间辩证关系的独特思考。章氏辑本承绪马氏,《别录》《七略》混辑不别,值得商榷。但章太炎依《汉志》分类框架确定佚文的类别位置,并根据“班氏省出新入”对佚文类别位置做出相应调整,较为准确地复原了“刘氏旧文”的原书篇第。尤其是,章氏佚文首列“《艺文志》所录书目”作为“起本”文献,使佚文各有攸归,并揭示了《别录》《七略》佚文与《汉志》著录在书名、篇卷等方面的异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章太炎 《七略别录佚文徵》 辑佚 目录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涵
辑佚是整理研究中国古籍的手段之一,明清以来,它逐渐形成和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从而成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辑佚学的研究是对保存在群书中的已失传文献的佚文进行搜集整理,编辑成册,以达到恢复其全貌,或辑录出一个残本的目的。我国古代辑佚工作始于南宋,消沉于元明,至清代则有大的发展,成果累累,功绩卓著。本文拟对清代辑佚工作做一全面系统的总结。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世学
清乾隆年间修成的《四库全书》,卷帙浩繁,规模宏大,不但在国学丛书中首屈一指,而且也是世界性的大宗文化遗产。清廷在编纂这部"千古巨制,文化渊薮"的整个过程中,有过也有功。虽然芟削、销毁、任意改易,摧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郝艳华
《十道志》是唐代地理总志,早已亡佚,存世者仅有清人辑佚之作。今于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夹注》中又寻得其不同于辑本之佚文若干,可为《十道志》辑佚提供新的资料。
关键词:
《十道志》 辑佚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峰屹
明清以来的学者,做了辛勤的谶纬佚文辑录工作;至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校的《纬书集成》,可谓集其大成。但毋庸讳言,迄今的谶纬佚文辑佚,尚难称精确完善。除了文献考订尚存粗疏之处,更主要的原因,是历代学者对谶纬本身还存在不同认识。即以《孝经纬》辑录为例,安居、中村《纬书集成》在篇目核定、佚文真伪和佚文归属几个重要方面皆有不当或失误之处,这些不当和失误,主要是沿袭了明清辑佚谶纬书的错误。因此,脱开明清辑佚谶纬书来重新辑校谶纬佚文,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谶纬 《纬书集成》 辑佚失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綦维
董益(养性)的杜诗选注本屡为各书目著录,国内却一直未发现原本。日本内阁文库《图书第二部汉籍目录》亦著录此书,且实有是籍。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现藏有此本复印件,是由曾师从萧涤非先生的美国留学生车疏善从日本复印而得,殊为珍贵。是书七卷本,高儒《百川书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皆作四卷,方树梅《明清汉人著作书目》书名作《李杜诗选》,未著卷数,晁瑮《宝文堂书目》则仅录为:“杜诗,董养性注”,亦未标卷数,皆与此本异。只有《天一阁书目》著录较详,且与此本同,七卷本,临川董益辑,所引序亦完全相同。周采泉《杜集书录》卷六“杜诗选七卷”(元董养性选注)条下编者按云:“疑元明刻本,不止一种。”“至方树梅作...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新芳 孙微
张溍《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是清初重要的杜诗注本之一,该书吸收了钱谦益《钱注杜诗》、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取得的笺释成果,进一步对杜诗艺术技法及艺术成就作出深入的阐释,并在朱鹤龄的基础上,对全部杜文进行了解评,受到后代注家的广泛征引。该本还是清代杜诗全集笺注本中有着重要海外影响的本子,为杜诗的海外传播也作出了卓越贡献。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伟
<正>作为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主要奠基人,同时在语法、修辞学领域皆有建树的著名学者,郭绍虞先生在学界受到普遍关注。研究者利用的文献,主要是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的《郭绍虞文集》(包括《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照隅室杂著》三种)。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海平
钱陆灿是清代顺康年间著名文人,虞山诗派代表作家。其作品康熙年间曾有过刻印,今有《四库未收书辑刊》收录,但遗漏其所作诗文不少,现仅在其他已刊书籍收集到钱陆灿长篇歌行2首、短诗1首、残篇3个,提供给相关研究者,意在抛砖。
关键词:
虞山诗派 钱陆灿 佚诗 辑录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仲艳青
《隋书·经籍志》(简称《隋志》)著录文献宏富,借其可考见唐以前典籍存亡状况及评述东汉以来学术状貌,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章宗源《隋经籍志考证》(简称《考证》)是现存第一部系统考证《隋志》的著述。章宗源广采经史传注、类书杂抄等,考订谨实,辑补详核。《考证》的文献价值主要在于:增补《隋志》缺载书目,还原唐前史部著述原貌;搜采已佚典籍之文,明佚书体例以及考订《隋志》著录书目,追源溯流。同时,《考证》纂修过程体现出清代辑佚注重标明佚文来源,严谨勾稽文献,与考证、校勘有机统一。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闯 王亚华 刘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农民提供精神文化活动、居家养老、妇女儿童家庭支持等公共服务显得日益重要。学术界对社工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践价值和作用进行了经验总结,但是,对社工如何通过发挥专业特长提升村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微观机制的分析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以集体行动为视角,结合交易成本和社会资本理论,对北京市赵庄子村的个案研究发现: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驻村服务中,社工可以发挥专业特长,与村干部和村民共同供给公共服务,通过关系融合降低村庄集体行动的交易成本,通过技能补位提高村庄集体行动的社会效益,通过理念更新增强村庄集体行动的价值认同,最终提升村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本文研究结论为形成中国特色的社工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供了启示,即:通过“党社结合”发展,社工注入专业性服务资源,激活村庄集体行动,改善村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推动农村社会建设和乡村振兴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清初地震诗文的纪实书写与文人心态——以康熙七年郯城-莒州地震为例
南宋女性与男性词人的涉酒诗词审美情趣比较——以李清照、朱淑真、苏轼、辛弃疾诗词为例
水源地生态补偿资金分配模型及其应用——以鹤地水库为例
基层农业银行股改过程中应予关注的问题——以鹤壁市为例
公租房的后期管理问题及其解决方略——以武汉市为例
基于层次熵分析法的湿地生态旅游评价研究——以江苏盐城丹顶鹤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
注释语中语素承袭类双音词成词规律浅析——以《诗·国风》为例
外来农民工公租房居住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说文解字注》对《说文》的订正及其方法——以贝部字为例
面向老龄化的产业结构调整:逻辑与思路——以南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