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3)
2023(1326)
2022(930)
2021(696)
2020(403)
2019(967)
2018(883)
2017(1491)
2016(777)
2015(733)
2014(623)
2013(676)
2012(657)
2011(554)
2010(529)
2009(480)
2008(448)
2007(394)
2006(401)
2005(349)
作者
(2753)
(2458)
(2416)
(2198)
(1459)
(1146)
(1108)
(955)
(862)
(860)
(849)
(808)
(791)
(774)
(757)
(734)
(732)
(692)
(656)
(627)
(620)
(569)
(528)
(525)
(521)
(520)
(518)
(518)
(508)
(501)
学科
环境(3968)
管理(3897)
(3741)
经济(3740)
(2251)
(2053)
规划(1912)
环境规划(1896)
(1874)
企业(1874)
资源(1779)
(1487)
(1438)
部门(1417)
门环(1415)
方法(1139)
中国(1125)
生态(1101)
地方(1076)
(1053)
数学(1024)
技术(1016)
数学方法(1002)
开发(968)
利用(958)
业经(954)
(911)
技术管理(837)
(826)
金融(826)
机构
学院(12425)
大学(11749)
(4960)
经济(4863)
管理(4824)
研究(4389)
理学(4178)
理学院(4148)
管理学(4043)
管理学院(4029)
科学(3138)
(2947)
中国(2862)
业大(2784)
农业(2373)
(2273)
(2136)
研究所(2031)
中心(1987)
(1812)
(1735)
(1700)
经济管理(1540)
农业大学(1530)
(1476)
经济学(1475)
工程(1472)
研究院(1471)
(1455)
(1440)
基金
项目(9993)
科学(7856)
基金(7139)
(6516)
国家(6466)
研究(6407)
科学基金(5711)
(4584)
社会(4516)
社会科(4343)
社会科学(4340)
基金项目(3860)
自然(3775)
自然科(3681)
自然科学(3680)
自然科学基金(3596)
(3533)
(2603)
资助(2525)
(2369)
教育(2286)
重点(2280)
创新(2263)
计划(2248)
科技(2117)
发展(2107)
(2061)
国家社会(2033)
(2024)
科研(1984)
期刊
(5491)
经济(5491)
学报(2931)
(2674)
研究(2570)
科学(2214)
大学(2056)
学学(2043)
农业(1867)
中国(1838)
管理(1581)
生态(1187)
(1086)
(1077)
技术(1062)
业经(1004)
林业(1003)
(976)
金融(976)
科技(969)
(904)
业大(894)
统计(773)
(745)
资源(737)
决策(719)
经济研究(685)
技术经济(682)
农业大学(651)
问题(608)
共检索到16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2012年7月21日,"第二届全国绿色生态城市青年夏令营"在坐落于深圳福田区上梅林的建科大楼隆重开营。怀着对生态城市、绿色建筑无限期待的心情,来自浙江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布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侨大学、常州建校等10多所国内外高校的近30名大学生相聚鹏城,共同开启这个夏天属于他们的绿色建筑之旅。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湘梅  王成  刘习平  
2015年9月25日,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华盛顿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标志着多边气候外交新时代的到来。更为重要的是,它向世人重申并坚信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强调推动可持续发展,向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经济转型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此背景下,由湖北经济学院、《经济评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新加坡经济评论》等单位主办,由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湖北经济学院环境资源与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城市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角,以城市为主体开展城市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能使拥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城市各自演化出一套针对当地市情、生产力水平的碳中和线路图和施工图,从而防止错误的技术路线锁定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对国际上重点国家和地区碳排放情况及减碳经验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当前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提出:绿色建筑不仅能够在全生命周期内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且在已有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支撑下,建筑及由建筑组成的城市社区,可由单纯的能源消耗者转变为可再生能源的提供者,将在城市碳中和路径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本文从回顾我国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历程入手,进而提出了正确的发展观和城市应对之道,即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必须从两个层次——绿色建筑和低碳生态城建设——同时入手。文章将低碳生态城分为四种主要类型,总结了我国在天津中新生态城、唐山曹妃甸等地进行的生态城建设初步探索与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低碳生态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规划建设的具体要求,以及最具潜力的低碳生态城的关键技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爱民  于立  谢鹏飞  刘琰  李海龙  
本文总结了全球发展绿色建筑的最新行动,重点归纳了绿色建筑的最新理念、技术,以及推行绿色建筑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分析了绿色建筑对城市节能的作用,并通过大量实践案例讨论了如何建立低碳生态城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瞿群臻  刘帅  
港口在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绿色低碳港口是顺应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趋势的未来港口发展的主要模式。绿色低碳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绿色低碳港口建设的前提与重要保障。文章在分析绿色低碳港口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构建绿色低碳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方法,并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资源5个角度出发构建出包含港口绿色GDP贡献率、港区人口密度、港区废水与废气排放达标率、港区生态多样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源消耗量等25个具体评价指标的绿色低碳港口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构建出绿色低碳港口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S港口进行案例分析。此外,结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推广船用岸电等绿色...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唐金焰  李凤兰  
说明了绿色建筑的概念,深入分析了绿色建筑和一般建筑的区别,全面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强调指出,要赋建筑以生命,逐步建立"绿色中国"、"绿色世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发展研究》编辑部主办,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上海长三角人类生态科技发展中心协办,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承办的"低碳城市建筑领军者"第二期沙龙"区域视角下的绿色建筑发展"于2012年9月15日在上海举办。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珉  
首先,对绿色生态空间及其二级指标绿色生态空间国土密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进行定义;其次,利用最新统计数据对全国及各省(区)的绿色生态空间及相关指标进行计算排名,开展绝对量和相对量的比较分析,并探讨绿色生态空间增长的机遇与困难;最后,指出我国绿色生态空间存在着总量不足、区域不平衡、结构不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等问题,并从绿色行动、调整供需、反哺生态、界定产权、加强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子新  
大家知道,深圳获得了国家财政部和建设部授予的四个示范试点城市。第一个是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管的示范城市;第二个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示范城市;第三个是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第四个是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综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珉  胡鞍钢  
基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推进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持续深化,提出并重新界定绿色生态空间的概念,进一步从经济学供需角度,将绿色生态空间划分为3个二级指标:生态空间国土密度、生态空间人口密度、生态空间经济密度,并依据二级指标将全国各省区绿色生态空间大小进行排序(不含香港、澳门),运用灰色相似关联度分析、Q型层次聚类分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分析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省绿色生态空间供需状况存在较大差异,生态空间人口密度(相对生态空间经济密度)与国土密度变化规律更相似,绿色生态空间和经济增长、人口增长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建立在以资源环境为基础的科学分类标准之上的,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智勇  
近年来,绿色、低碳、环保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补短板"和"促发展"的新引擎。如何顺应时代要求,拥抱"绿色"主题,也是一件值得金融业同仁认真思考的必答题。传统金融业务的开展首先考虑的是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再审查是否符合国家环保法规、产业政策和其他要求,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基础上,从合规性角度考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祖达  王静懿  吴涛涛  郑怡然  
在推动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的同时,提升城市规划决策科学性的研究却相对缺乏。要把低碳城镇化目标纳入法定的城市规划管理决策流程,必须要有科学、定量的方法对规划方案与管理决策产生的碳排放量进行评估。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针对国家、省级和城市整体宏观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与评估方法,而针对城区规划层面的碳排放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尤其缺乏。论文整理分析近年该领域相关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指出城区规划的空间尺度与规划管理体制的特性,把针对总体规划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内涵进行梳理,建立了适合绿色生态城区空间尺度的规划碳排放评估模型,用以对与详细规划相关的碳排放活动量、排放量以及碳清除活动量、清除量进行测算。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费衍慧  林震  
全球气候变化使得"低碳"概念开始风靡全球,与此同时,"低碳城市"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开始为各方所推崇。建筑作为城市赖以存在的载体,其发展模式关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贯彻可持续理念的绿色建筑对低碳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和营造低碳生活两大方面。通过对这些作用的分析,结合目前的低碳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本文认为只有抓住目前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契机,通过对低碳化指标的深入研究、低碳政策的创新、低碳技术的开发以及低碳知识的宣传等四个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推动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为进一步加快低碳城市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广伟  郭林锋  
2022年5月12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十四五”期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指出,在“双碳”目标下要持续推动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工程自从2011年创建以来,取得了巨大进展,截至2022年3月,已有上海、北京等33个城市被评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公交都市建设是新时期践行绿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