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1)
- 2023(10908)
- 2022(8661)
- 2021(8503)
- 2020(6934)
- 2019(16300)
- 2018(16221)
- 2017(29944)
- 2016(16984)
- 2015(19334)
- 2014(19088)
- 2013(17537)
- 2012(15597)
- 2011(13844)
- 2010(13766)
- 2009(11569)
- 2008(10838)
- 2007(9131)
- 2006(7668)
- 2005(6429)
- 学科
- 济(54536)
- 经济(54483)
- 管理(40670)
- 业(37863)
- 企(31523)
- 企业(31523)
- 方法(26900)
- 数学(23966)
- 数学方法(23553)
- 教育(22037)
- 中国(20455)
- 理论(15061)
- 农(14807)
- 学(14260)
- 财(14244)
- 教学(12403)
- 业经(12390)
- 技术(10842)
- 农业(9684)
- 贸(9487)
- 贸易(9482)
- 地方(9443)
- 易(9261)
- 务(9153)
- 财务(9110)
- 财务管理(9091)
- 制(8936)
- 企业财务(8568)
- 和(8270)
- 发(8053)
- 机构
- 大学(212898)
- 学院(210261)
- 管理(78810)
- 济(76739)
- 经济(74994)
- 理学(68739)
- 理学院(67985)
- 管理学(66605)
- 研究(66198)
- 管理学院(66183)
- 京(44379)
- 中国(43340)
- 科学(38429)
- 范(37865)
- 师范(37569)
- 教育(34947)
- 财(34496)
- 江(31580)
- 中心(31144)
- 师范大学(30582)
- 所(29886)
- 财经(28364)
- 业大(28242)
- 技术(28066)
- 北京(27689)
- 农(27447)
- 研究所(27439)
- 经(26072)
- 州(24633)
- 院(24622)
- 基金
- 项目(147001)
- 科学(117962)
- 研究(116988)
- 基金(103197)
- 家(88149)
- 国家(87277)
- 科学基金(76062)
- 社会(71758)
- 社会科(67740)
- 社会科学(67723)
- 教育(63808)
- 省(59860)
- 基金项目(54197)
- 划(51791)
- 编号(50835)
- 自然(47270)
- 自然科(46220)
- 自然科学(46209)
- 自然科学基金(45336)
- 成果(42024)
- 资助(41048)
- 课题(37407)
- 重点(34501)
- 部(34467)
- 发(32551)
- 创(32405)
- 年(31181)
- 项目编号(31011)
- 教育部(31000)
- 规划(30416)
- 期刊
- 济(75118)
- 经济(75118)
- 研究(66292)
- 教育(62149)
- 中国(48090)
- 管理(28396)
- 学报(28285)
- 财(27714)
- 科学(25789)
- 技术(25715)
- 大学(23880)
- 农(23519)
- 学学(20631)
- 职业(17221)
- 农业(16678)
- 融(14269)
- 金融(14269)
- 财经(13910)
- 业经(12856)
- 经(12045)
- 经济研究(12003)
- 技术教育(11387)
- 职业技术(11387)
- 职业技术教育(11387)
- 图书(10681)
- 坛(10274)
- 论坛(10274)
- 发(9729)
- 业(9440)
- 问题(9400)
共检索到303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更生 鲁林岳
教育现象学是现象学和教育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社会科学。把教育现象学提出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方法运用于中小学校长培训之中,对推动现代校长培训的改革与创新有着极大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并带来培训范式转型的可能。校长培训范式转型的趋势表现为:在培训的内容上,从学科中心转向问题中心;在培训主体上,从专家中心转向学员中心;在培训场所上,从学术报告厅转向教育现场;在培训方式上,从授受模式转向参与式、体验式。
关键词:
教育现象学 校长培训 教育现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星华
教育现象学是一种通过"直观的方式"对事物本质进行认识的方法,其所坚持的"回归事实本身"原则被广泛应用到各个研究领域中。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当前我国校长培训中呈现出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培训内容上趋于学科化、培训主体上趋于专家化、培训场所上趋于报告化、培训方式上趋于理论化,究其本质在于未回到校长培训本身。根据教育现象学观点,校长培训应从校长本身及其经验出发,还原校长工作本身。该理论的应用对解决校长培训现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教育现象学 校长培训 教育学 体验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更生 刘力
实践取向是当前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趋势。改变传统教师培训"三中心"的授受模式,让参训者走进中小学真实的教育现场、构建研修共同体、走近实践者、对话名师名校长,是情境学习理念和方法在教师培训模式改革与创新中的重要体现,凸显了现代教师培训所追求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情境学习 研修共同体 教师培训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斌 张文兰
理论思辨的失真及实证研究的乏力是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主要症结。对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深刻反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探寻合理、多元化的研究范式已迫在眉睫。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困境、理论基础的多元性及发展性、研究内容的多样性和整合化的趋势呼唤多元化的研究范式。而社会科学领域广泛兴起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教育技术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能促进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弥补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实践基础的缺失,彰显主体间性、加强对话与交流,促进教育技术学领域教师的成长与专业发展,推进学科研究方法的融合与互补。我们在开展现象学研究的同时,要注意多种范式的融合和优势互补,迈向研究范式的多元化。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祝智庭 林阳
校长在教育信息化的系统工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校长进行相关理念和技能的有效培训,使其胜任教育信息化变革管理者,这一任务重要而且紧迫。四川省小学师资培训中心早在1996年就开始了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目前共培养实验小学校长上千人,获得了参加培训的校长们广泛的好评。那么培训中心的专家们在经过多年的实践之后,是如何看待校长培训的意义及其方式方法的?他们的成功依靠的是什么?本期我们特邀请四川省小学师资培训中心的几位专家对以上问题展开讨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伟
教育现象学是立足于"现象学精神"的教育追问。通达现象学精神的教育现象学有理论教育现象学和实践教育现象学两种范式。理论教育现象学旨在教育现象学理论与知识的建构,它在汲取、吸纳现象学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超验现象学、存在现象学、解释现象学和伦理现象学四种取向。实践教育现象学则直面现实生活世界提出的问题,它并非现象学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简单运用,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范式,有其独特的认识论、方法论、意义来源、研究方法与程序。理论教育现象学与实践教育现象学共同构成了教育现象学的整体取向。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富
教育现象学是我国需要发展和丰富的研究方法之一。本文结合胡塞尔超验现象学精神,对教育现象学作了比较全面的概述和分析,内容包括教育现象学的内涵、主要思想、研究步骤、研究意义和评价等。文章能够对相关研究者提供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
现象学 教育现象学 研究步骤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良华
现象学的核心精神是"意识现象学",教育现象学的核心精神为直觉教育学。人的最宝贵的元素是意向性,为了保护人的意向性,人需要悬隔杂念,守护自己的赤子之心。为了重新恢复人的直觉和相关的智慧,教育学需要有新的转向即现象学转向。教育现象学的使命是重新恢复人的智慧。智慧诞生于空灵的直觉而并不来自循序渐进的积累。不过,人仅仅只有发达的意向性仍然不够。发达的意向性可以成全诸种"神童"的出现,但"神童"的出现如果以身体的孱弱、与他人交往的无能作为代价,反不如节制人的直觉,限制人的意向性,让人展开"非意向性"的生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萍
我国与国外教育现象学研究存在路径上的差异,国内多为理论研究,国外多为实践应用。不同的发展路径源自于对教育现象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认识。教育现象学应归属于现象学还是教育学?教育现象学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方法?教育现象学是思辨的还是实践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澄明教育现象学的本真,进而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搭建一个对话与交流的平台。
关键词:
教育现象学 现象学 本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光明
范梅南教育思想源于对生活世界的反思。他认为体验是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父母在对孩子的期望中产生教育意识,要从“替代父母”的关系来理解教师的角色,并从中获得教育学启示。儿童具有多种可能性,这需要教育者具有特定情境下的教育智慧和机智。他反对教育研究的理论化、抽象化倾向,认为教育研究应该指向实践。他提倡通过反思写作的方式把教育生活体验用文本形式呈现出来,“通过与文本对话形成一个人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机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磊磊 董艳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职业教育正处于以数智融合为核心特征的数字化时代。技术现象学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视角。从技术意向性、技术工具化、技术人工物、人技关系四个方面对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本质进行技术现象学还原。通过技术现象学诊断发现,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隐忧主要表现为技术技能培养进路与技术导向的错位,技术整合偏差阻碍校企资源共建共享,技术生活离身化制约产教深度融合,技术遮蔽掣肘职业院校学生适应性培养。面对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隐忧,应摆脱技术理性的困局,提高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功能承载;关注技术整合偏差调节,构建指向校企联动的职业院校数字治理体系;注重具身技术体验,塑造面向产教对话的虚实融生型实践场域;聚焦主体性职业适应,健全学徒培养共同体数字交互伦理规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宝利 刘延翠
"现象学"语境下,"范例"教学转向"范例"课程,又基于"模糊规则"的"类比思维"机制,终使"范例"取代"命题"的优先位置。以此为前提,中经收聚、择类、组织等步骤开发出与职业教育课程"知识——能力"单一逻辑相迥异的"范例"课程,且范例在先、主体浸濡、初级模仿、默会本质、高级迁移等课程实施环节,使得"范例"课程的"现象学"意蕴得以完满呈现。在理论上,遂使当下职业教育领域"知识不完整""组织不完整"与"主体不完整"等课程之弊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破解。
关键词:
范例 职业教育 现象学 课程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君进
现象学的基本精神是"回到事情本身"。"回到事情本身"的方式是本质直观,是超越经验意见而到达本质观念。当前的教育现象学研究往往把狭隘的经验主义和现象主义奉为圭臬,并认为教育现象学研究就是对教育经验和教育现象的体验描述,这实际上是打着现象学的幌子而将现象学等同于或降格为经验研究,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象学自身的背弃。总的来看,纯粹的教育现象学研究并不是具体的研究方法,也不是描述经验中的教育现实,更不是日常教育生活的体验研究,而是一种致力于通往"回到教育事情本身"的研究态度,其归根结底是一种探究本质的研究精神。把握住现象学研究的实质内涵,有利于教育现象学研究领域的进一步自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萍
教师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实践主题,一直备受关注。在技术理性的主宰下,教师教育违背了教育应有的人文特性。教育现象学为教师教育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人文视角。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成人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教育现象学认为,富于教育机智是其视域下好教师的标准,引导教师保持教育现象学的生活态度,增强其对生活的敏感性并引导教师逐步形成反思力是培养好教师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教育现象学 教师教育 教育机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