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2)
- 2023(8824)
- 2022(7299)
- 2021(6882)
- 2020(5247)
- 2019(11810)
- 2018(11965)
- 2017(21432)
- 2016(11900)
- 2015(13286)
- 2014(12929)
- 2013(12342)
- 2012(11176)
- 2011(10248)
- 2010(10681)
- 2009(9945)
- 2008(9439)
- 2007(8828)
- 2006(7973)
- 2005(6866)
- 学科
- 济(39302)
- 经济(39250)
- 业(33492)
- 管理(29850)
- 农(26561)
- 企(23831)
- 企业(23831)
- 农业(17830)
- 业经(14294)
- 中国(13890)
- 地方(11860)
- 财(10986)
- 制(10840)
- 方法(10404)
- 理论(9197)
- 策(8338)
- 发(8130)
- 教育(8010)
- 教学(7949)
- 农业经济(7785)
- 数学(7778)
- 数学方法(7605)
- 银(7584)
- 银行(7579)
- 贸(7480)
- 贸易(7467)
- 学(7282)
- 行(7253)
- 易(7224)
- 发展(6868)
- 机构
- 学院(157690)
- 大学(149072)
- 管理(56213)
- 济(54662)
- 经济(52898)
- 研究(48992)
- 理学(46656)
- 理学院(46102)
- 管理学(45146)
- 管理学院(44817)
- 中国(38999)
- 京(30994)
- 科学(29194)
- 江(28244)
- 农(27540)
- 财(27036)
- 州(25655)
- 范(24537)
- 中心(24393)
- 师范(24338)
- 所(23468)
- 业大(20990)
- 技术(20780)
- 研究所(20596)
- 财经(20128)
- 农业(19893)
- 职业(19570)
- 北京(19034)
- 省(18684)
- 师范大学(18537)
- 基金
- 项目(96546)
- 研究(79708)
- 科学(74489)
- 基金(64349)
- 家(53755)
- 国家(53112)
- 社会(47686)
- 科学基金(45595)
- 社会科(44539)
- 社会科学(44531)
- 省(41755)
- 教育(38208)
- 编号(38011)
- 基金项目(33321)
- 划(32900)
- 成果(32133)
- 课题(26668)
- 自然(26190)
- 自然科(25506)
- 自然科学(25502)
- 资助(25034)
- 自然科学基金(24998)
- 年(23915)
- 发(22361)
- 项目编号(21885)
- 重点(21636)
- 性(21103)
- 创(20376)
- 规划(19995)
- 部(19786)
共检索到254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云云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衡量指标。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长,长期开展"走读广州"系列主题活动,让阅读推广走进美丽乡村。本文介绍了"走读广州"活动实践的背景、活动实施的准备和具体内容、实践的经验和不足,解读了在乡村振兴规划引领下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和细节,以供借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阅读推广 美丽乡村 文化建设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严贝妮 卢可轩
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社会组织建构乡村阅读服务体系的实践现状,为社会组织开展乡村阅读服务提供参考。选取2017—2023年14个社会组织已公开的年度报告作为研究样本,结合扎根理论识别并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社会组织建构乡村阅读服务体系的实践机理,并进一步采用必要条件分析(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了社会组织建构乡村阅读服务体系的组态路径。结果表明:阅读服务保障体系是提高乡村阅读服务成效的必要条件,但要获得更高成效需要整个体系协调运转;存在生态构建驱动型、资源建设驱动型、师资—保障驱动型3种高服务成效的组态路径;为推进乡村阅读服务体系的高质量发展,社会组织应当提高阅读服务保障能力、重新审视阅读服务资源建设价值、建设多层次的阅读服务师资、推进多元主体的良性协作和联动城乡阅读服务。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任卫红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大决策部署应用于解决农村问题之中。林业乡村振兴是乡村产业振兴战略下的具体措施之一,其在乡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推动意义。林业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将其发展成为联结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将会为乡村林业资源和产业振兴搭建起双向互通的桥梁。由高岚、林超和郑彬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林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一书,以林业和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为思路,梳理了林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收录了诸多经典案例,为我国林业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向红玲 张宜红 陈昭玖
[目的]通过系统论、分工深化等理论引导生态农业产业化,探索生产性服务在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形成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生态效益最大化。[方法]文章在梳理生态农业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基于交叉学科视角理清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生产性服务等概念内涵及相互关系,并以江西林下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为例,探索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生产模式、利益联结机制及三产融合实现方式。[结果](1)生态农业产业化需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相结合,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拓展林下经济、复合经营等多种生态模式;(2)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提供,注重生产性组织培育和支持;(3)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践行生态农业认证机制和生态农业绿色清单制度,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探索和江西现实依据。[结论]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必然选择,而生产性服务则是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梁翠霞
乡村振兴是党在新形势下必须坚持和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布局。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文化。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在红色文化资源中汲取精神力量,并不断赋予新内涵,引领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既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精神滋养,又能够激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大精神动力。广东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实施广东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用红色文化引领和凝聚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正能量。本文主要探讨了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时代价值以及红色文化在广东乡村振兴中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相关实践路径,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红色文化 乡村振兴 广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英 胡玉鑫
乡村振兴不仅是乡村经济的振兴,而是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环境五位一体的全面振兴。而"文化"建设乃是五位一体系统工程中的核心,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基石。现阶段美丽乡村建设升级过程中,应以"家文化"内涵建设(修身齐家、孝悌忠义、诚信友善、谦敬和合)为中心,以"敬老爱小"为抓手和切入点,以相关激励措施为保障,以乡土文化为载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力推动新时代城乡一体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
家文化 内涵建设 乡村振兴 文化传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嵩 赵栓 李明
相较于传统的块(片)状供地,"点状供地"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地供应方式,可有效降低项目开发的用地成本,有利于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成为统筹解决乡村产业振兴项目落地实施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梳理"点状供地"政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地方相关探索实践,总结了"点状供地"的政策内涵及管控、审批方式,并就进一步完善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方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二是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三是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四是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其中,如何更好地处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中,先应明确方向性、原则性重大问题,再引领基层和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赋予首创精神。党的十九大以来,基层多地多部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了诸多宝贵智慧和有益尝试。一是党建引领、支部带头。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基层探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国华 江波
1.乡土文化复兴应当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撑。我国积淀和传承数千年的乡土文化能够帮助国人在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重新在乡村构建起精神家园,因此,乡土文化复兴应当成为乡村振兴的首要环节。乡土文化的复兴能够有效提升乡村的文化品格,有利于构筑独特文化风貌,树立乡村文化形象。同时,乡土文化
关键词:
乡土文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中 贾步云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针对新时期“三农”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山西省晋中榆次什贴村的产业融合实践和探索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什贴村在政策环境、市场前景和资源禀赋上具有良好的产业融合发展基础,并提出了相对成熟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思路,已在前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仍然存在产业融合层次较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土地资金人才要素供给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应加强统筹规划,抓好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加速“四链重构”,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突出改革创新,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筑牢乡村振兴发展基础;美化村容村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五点建议,以此促进农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乡村振兴 一二三产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官卫华 杨梦丽 朱晨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亟待加快村庄规划管理制度创新。结合南京地方实践,首先分析揭示新时期新型城乡关系发展变化特征,摸清村庄规划的适应性动向,然后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国土空间规划改革,深入认知当前村庄规划管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基于村庄规划管理全域全要素覆盖进行空间分析,尝试探索“分层管控、分级审批”的村庄规划编制管理机制创新和“依法行政、分类管理”的村庄规划实施管理路径创新,以规划创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绍忠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基于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高职院校必须紧跟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深刻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广阔天地,力争在促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实现高职教育自身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晓军 郭雨露 何微丹 何豫
随着"城乡等值"逐步成为新时期城乡发展的新导向,大都市地区村庄的内涵发生改变。传统的"单村独建"出现了产业同质、设施低效、建设破碎等诸多困境,阻碍其可持续发展和品牌打造。广州从化米埗乡村群规划从产业共荣、设施共享、空间共建、社会共治四个方面探索大都市地区村庄"群落化"规划策略,以期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的创新模式,为广州乡村振兴提供一种长效机制和实施路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翁贞林 刘馨怡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是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一懂二爱"、扎根农村本土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以江西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为例,分析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价值意义,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完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招生政策,优化一村一名大学生的专业课程设置,强化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教育过程管理,改革一村一名大学生的考核办法,构建一村一名大学生激励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宇 李博文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财政扶贫模式将迎来根本性变化,乡村振兴基金在构建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论文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振兴基金通过“母基金+直投”方式,聚焦“三农”产业,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但受制于农业项目投产周期长、农村资源确权定价困难和风险较高等客观条件制约,目前乡村振兴基金退出渠道还不够畅通,部分公益基金内在属性又决定了管理考核存在平衡与取舍难题。在对我国乡村振兴基金演进历程进行系统性梳理及和日本A-FIVE基金对比研究后,论文提出创新和畅通现有退出方式、设立与乡村振兴基金投资特征相适应的考核机制以及建立合理容错制度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