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5)
- 2023(13310)
- 2022(10874)
- 2021(10039)
- 2020(8158)
- 2019(18450)
- 2018(18075)
- 2017(34592)
- 2016(18345)
- 2015(20620)
- 2014(20432)
- 2013(20762)
- 2012(19491)
- 2011(17877)
- 2010(18194)
- 2009(17087)
- 2008(17171)
- 2007(15593)
- 2006(14189)
- 2005(13238)
- 学科
- 济(94131)
- 经济(94023)
- 业(85452)
- 企(67115)
- 企业(67115)
- 管理(61365)
- 农(47053)
- 方法(33439)
- 农业(31493)
- 业经(31153)
- 中国(29573)
- 数学(25571)
- 数学方法(25476)
- 财(25036)
- 地方(21676)
- 制(19434)
- 贸(18295)
- 贸易(18277)
- 技术(18158)
- 易(17807)
- 务(17279)
- 财务(17264)
- 财务管理(17246)
- 策(16492)
- 企业财务(16303)
- 和(15409)
- 发(15340)
- 体(14969)
- 银(14509)
- 银行(14500)
- 机构
- 学院(275675)
- 大学(267669)
- 济(130603)
- 经济(128524)
- 管理(109567)
- 研究(96848)
- 理学(93138)
- 理学院(92218)
- 管理学(91345)
- 管理学院(90813)
- 中国(79523)
- 财(57109)
- 京(56937)
- 农(56190)
- 科学(53003)
- 所(48314)
- 财经(44663)
- 中心(43870)
- 江(43117)
- 研究所(43079)
- 农业(42497)
- 经(40608)
- 业大(40197)
- 经济学(39675)
- 北京(36444)
- 经济学院(35796)
- 范(33795)
- 州(33751)
- 院(33732)
- 师范(33554)
- 基金
- 项目(172751)
- 科学(139239)
- 研究(132936)
- 基金(127394)
- 家(108871)
- 国家(107753)
- 科学基金(93939)
- 社会(90036)
- 社会科(85153)
- 社会科学(85134)
- 省(67678)
- 基金项目(66962)
- 教育(57814)
- 自然(55916)
- 划(54875)
- 自然科(54656)
- 自然科学(54644)
- 自然科学基金(53742)
- 编号(53722)
- 资助(50684)
- 发(43750)
- 成果(42391)
- 部(39770)
- 业(38894)
- 创(38835)
- 重点(38145)
- 国家社会(38117)
- 发展(36841)
- 课题(36372)
- 展(36250)
- 期刊
- 济(159920)
- 经济(159920)
- 研究(87036)
- 中国(61124)
- 农(59552)
- 财(44537)
- 管理(43735)
- 农业(40350)
- 科学(38133)
- 学报(35252)
- 融(32121)
- 金融(32121)
- 业经(31692)
- 大学(28785)
- 学学(27418)
- 技术(25155)
- 教育(24753)
- 经济研究(24295)
- 财经(22788)
- 问题(21489)
- 业(21375)
- 经(19851)
- 世界(18036)
- 技术经济(16827)
- 贸(16702)
- 农村(15065)
- 村(15065)
- 农业经济(14813)
- 国际(14749)
- 经济问题(14625)
共检索到438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缪建平
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缪建平思索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走什么样道路,首先要看清跨入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所处的大背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跨入21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将出现结构转型、体制转轨和对外经济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长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甘时勤 张晋锐
本文认为,积极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耕地占用过多,资源浪费严重;(2)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功能较差;(3)政府职能不清,城市规划不落实。作者指出,积极发展小城镇,加快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建设,必须遵循城市化、现代化、社会化的原则,一是要转变城镇经济和行政管理职能,加强其规划、协调与服务功能;二是要建立严格的耕地占用审批制度,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力度;三是建立合理高效的小城镇投资运行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和平
本文对中国的国情和资源禀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基础薄弱的国家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只有靠我们自己探索和试验。由于我国大量的人口沉积在农业领域,造成农业就业比重过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业劳动生产率过低等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并非易事,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长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分地区、分阶段、分层次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七大发展战略和四大技术路线。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发展战略 技术路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我国以专科为主体的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进入以提升质量和加强内涵建设为特征的发展时期。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目标的推进及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发展以应用技术大学为主体的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议程。根据已有的相关研究,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与普通大学并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和面向工作生活的高等教育类型。其是在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就业和区域发展及促进终身学习等多重使命。应用技术大学在具体的办学和人才培养上具有如下特点: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专业设置直接面向社会经济生活,为社会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文
1978年开始的改革,使我国农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世界各国的农村发展,都有一些共性,如都由自然经济向商品、市场经济发展;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从单一的农业逐步发展为和加工、流通相结合的综合经营;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并在社会经济中占优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任希魁 李志刚
试论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经济发展道路任希魁李志刚如何处理军事经济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江泽民明确指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依托,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国家要根据需要和可能,支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万江
本文通过梳理农业科技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农业科技的"统率"作用,应用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测评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经验性地分析了农业科技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我国走出一条科技进步型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提出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晓华
本文系统总结了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巨大成就,概述了中国农业的特征要求,指出必须在城乡统筹中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建设,并构建了发展中国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成就 支撑体系 中国特色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海水
不同农业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可分为三种类型:劳动节约型、土地节约型和综合性技术进步型。结合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现实和突出存在的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应选择综合性技术进步型发展模式。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发展经验 发展趋势 战略选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才晓予
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90年代我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将要实现一系列深刻转变,就是进一步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外延型向内涵型、从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争取使我们企业的整体素质尽快得到提高,使国民经济经过几年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在实现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在各个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要完成这些艰巨的任务,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是个关键。在过去几年的经济发展中,国营大中型企业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了显著成就,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同时,又不能不看到,就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整体来说,至今还显得活力不足,竞争力不强,效益下降的趋势还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迪亮
农民合作社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选择,此重要性可从七个层面加以体认:生态环境是农业现代化的自然根基,而合作社是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托;科技进步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而合作社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杠杆;农民素质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而合作社是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平台;双层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支撑,而合作社是完善双层经营的重要途径;基础设施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而合作社是强化基础设施的重要基石;扶持保护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举措,而合作社是落实扶持保护的重要媒介;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而合作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陆江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30年。30年来,我国现代物流业经历了从理论探索、实践起步到全面发展的历程,取得了突出成绩,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物流业30年发展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坚持改革开放,贯彻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我们应继续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规避风险,促进物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要推动物流业优化升级,提升物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二要引导社会化物流需求,发展专业化物流服务;三要统筹规划,搞好物流要素资源整合与建设;四要落实有关政策,营造行业良性发展环境;五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中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农业现代化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其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提高包括资本、劳动、土地在内的全要素生产率。长期以来农业发展理论可以概括为"农业剩余"范式,从农业提供剩余(剩余产品、剩余劳动力)角度研究农业发展,强调农业基础作用。今天的农业现代化,固然还有增加农业剩余的要求,但更为突出的是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扩大农产品品种。与此相应,农业技术现代化分析转到"农产品品质"范式。与此相应,中国正在推进的农业技术现代化,不能走"石油农业"的道路,而要走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道路。今天的农业现代化需要提供激励新的现代生产要素,特别是科技和人力资本进入农业的制度。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栋生
城镇最适合于工业以及所有现代产业空间配置的集聚要求,所以城镇化、工业化如形影相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产业立市、兴市,中小城市依托特大城市,协调、协作构建城市群。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城市环境;坚持统筹兼顾,城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一起抓,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