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8)
2023(5644)
2022(4155)
2021(3697)
2020(2993)
2019(6885)
2018(6700)
2017(13364)
2016(6949)
2015(7779)
2014(7756)
2013(7628)
2012(6680)
2011(6067)
2010(6380)
2009(5870)
2008(5934)
2007(5525)
2006(5136)
2005(5108)
作者
(20388)
(16838)
(16734)
(16099)
(10946)
(8063)
(7586)
(6640)
(6328)
(6104)
(5788)
(5659)
(5593)
(5531)
(5363)
(5349)
(5026)
(4948)
(4900)
(4637)
(4252)
(4240)
(4011)
(3971)
(3837)
(3824)
(3729)
(3655)
(3512)
(3290)
学科
(33639)
经济(33608)
(18249)
管理(18234)
(14305)
企业(14305)
方法(11400)
中国(11343)
数学(9779)
(9747)
数学方法(9676)
业经(7910)
(6987)
(6700)
(6514)
金融(6513)
(6152)
银行(6142)
地方(6054)
农业(5992)
(5957)
贸易(5949)
(5917)
(5908)
(5719)
(5269)
(5128)
理论(4853)
发展(4615)
(4605)
机构
大学(102974)
学院(100794)
(45299)
经济(44447)
研究(37777)
管理(36771)
中国(30804)
理学(30559)
理学院(30226)
管理学(29626)
管理学院(29422)
(22497)
(22294)
科学(20287)
(19133)
财经(17293)
中心(16874)
研究所(16809)
(16525)
(16345)
(15769)
经济学(14818)
北京(14618)
(13395)
(13220)
经济学院(13202)
师范(13096)
业大(13028)
财经大学(12928)
(12831)
基金
项目(61485)
科学(49028)
基金(45964)
研究(45670)
(39899)
国家(39602)
科学基金(34063)
社会(30213)
社会科(28663)
社会科学(28650)
基金项目(23214)
(22412)
自然(21038)
教育(20835)
自然科(20632)
自然科学(20625)
自然科学基金(20283)
(19061)
资助(18780)
编号(18044)
成果(15469)
重点(13993)
(13862)
(13400)
国家社会(13115)
课题(12819)
(12310)
教育部(12201)
(11969)
大学(11918)
期刊
(54573)
经济(54573)
研究(35654)
中国(23922)
(17735)
(16224)
管理(16102)
学报(15404)
(15146)
金融(15146)
科学(14462)
大学(12279)
教育(11739)
学学(11222)
农业(10362)
财经(9672)
经济研究(9314)
(8405)
技术(8382)
业经(8333)
问题(7412)
(6951)
国际(6683)
(6029)
世界(5823)
理论(5344)
现代(5056)
技术经济(4911)
商业(4805)
图书(4795)
共检索到169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邵彦棋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存贷款市场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两套利率体系。其中,货币市场利率体系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央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和货币投放量能够较为有效地控制主要货币市场利率,而货币市场利率再加上一定的期限、流动性或风险溢价形成银行负债端(同业市场)和资产端(债券市场)价格。但是,存贷款市场利率具有一定刚性,往往并不会随着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而波动,从这个角度说,存贷款定价并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园  
本次LPR改革旨在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和化解利率"双轨制"诸多弊端,后续我国利率中枢将趋于下降,但短期内房贷利率难以实质性下调201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就LPR的报价方式予以调整,并于8月25日公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改为盯住LPR的定价新方案。总体来看,本次LPR改革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步,旨在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和化解利率"双轨制"诸多弊
[期刊] 物流技术(装备版)  [作者] 张晶  
作为《物流技术》杂志的记者,我这次接到的采访任务,是跟随快递员去体验在城市派件的工作,关注包裹在城市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我联系了旋风达快递公司,今天准备跟随快递员王师傅一起去派件。早上7:30,我就来到了城市五环外的旋风达分拨中心。王师傅已经在门口等我,分拨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临近年末,各种购物网站的促销活动十分火热,大大刺激了网购消费,因此,快递的包裹也格外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志高  
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是"三农"的急切需求,也是农信人的追求。2014年以来,湖北省农信社全面开展"进村入户"金融服务活动,万名员工进万村入万户,了解农村金融需求,普及金融知识,送贷款、送银行卡、送转账电话、送手机银行,把普惠金融服务送进千家万户,着力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如,通过调查走访,湖北省农信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勇安  
本文认为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转变观念是先导,转到深处是课程,转到难处是教学,转到痛处是教师。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曹攀峰  
在网络信息不实用和农户信息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努力解决农业网络信息传递链的问题是不合时宜的,“最后一公里”只是一个伪问题。要推进信息化建设,必须从“最后一公里”的牢笼里跳出来,抓住农业信息化的本质,促进信息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芙蓉  
主持人的话:世界银行的新一期《全球金融包容性指数》(Global Findex)数据库显示,目前,全球有38亿成年人拥有银行或移动支付账户,占比69%,与2014年的62%和2011年的51%相比明显上升。2014~2017年,新开户的成年人达5.15亿人,2011年以来新开户成年人为12亿人。统计显示,2014年至2017年期间,使用手机和互联网的金融交易量大幅增加,使得全球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润芙  王春航  
农业信息服务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已成为农业信息化的最大阻力。农资流通企业RE公司利用自有商业渠道建立信息推广网络,形成了一种高效的市场化信息推广模式。本文在分析现有非市场化信息推广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RE公司的推广模式进行剖析,认为市场化信息推广模式具有可持续性强、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等诸多优点,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月丰   何可   王学婷   李凡略  
[目的]探索和完善绿色科技创新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域的有效转化机制,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提供支撑。[方法]基于2003—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系统分析绿色科技创新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结果]第一,绿色科技创新显著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程,但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第二,绿色科技创新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随着技术成果市场化水平的变化而表现出双重门槛效应。当技术成果市场化水平提升时,绿色科技创新在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而在厕所改革普及度方面的积极作用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第三,相较于发明专利,绿色科技创新的实用新型专利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域的积极作用更突出。第四,在本省内,实用新型专利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比发明专利更为明显;当考虑空间溢出效应时,实用新型专利对其他省份的影响有所减弱,而发明专利的影响力则相对增强。[结论]应加强绿色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和传导机制,以提高其转化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技术成果市场机制,确保绿色科技创新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实现最大效益。同时,重视绿色科技创新成果的溢出效应,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整合资源,以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林  赵宇  符晓洁  
"最后一公里"冷链配送是生鲜电商的关键,是制约生鲜电商快速发展的难点。在对生鲜电商企业"最后一公里"现有配送模式的类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其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构建了生鲜电商末端配送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最终目标层、准则层和具体指标层3个层次选取富有代表性的14项指标,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生鲜电商企业选择末端配送模式的情况,构建体系直观简单,具有较强实用性,为我国生鲜电商物流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开兵  
2014年1月,我加入凯东源,进入物流行业。适逢电商大热,O2O兴起,"最后一公里"也成为物流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三年过去,在烧了众多投资人的钞票,耗费了众多物流英雄的青春后,"最后一公里"依然没有出现清晰的商业模式,甚至没有出现一个像样的创新企业。然而,英勇的物流人,依然对"最后一公里"不离不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玉鹏  魏俊美  王召同  张昕  
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品质配送,对于实现全程冷链以及提升企业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冷链物流的快速配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区域划分方法。该方法构建了现实生活中物流配送的复杂网络模型,然后基于两阶段的Link Rank社区发现算法实现了物流配送区域的划分,最后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该体系明确了配送中转站以及配送点所覆盖的区域,这些区域所包含的社区物流关系紧密、易于配送。本文通过案例研究,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最终方案可有效提高"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士芳  
分析了"最后一公里"反映出的当下物流业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提出了相应应对措施,旨在帮助解决社区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物流业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章雪岩  桂欣  郑巧然  
根据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业务特点,对最后一公里配送路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合启发式算法求解的配送优化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的思想设计了算法。从模拟仿真的角度证明该方法对求解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优化问题具有简单可行、计算效率高、并行能力强、自动学习的特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莹  
快递"最后一公里"作为配送服务链的末端,一直是快递服务的一个瓶颈,快递企业与消费者作为物流配送服务的源头提供者与最终使用者,以两者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是快递企业抢占"最后一公里"成功的关键。对我国现行快递末端商业模式进行分类研究,分析了快递"最后一公里"各种现行模式下消费者与企业价值主张的实现程度,并针对我国快递行业各种模式的优劣势、适用性与存在问题展开分析,对比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的现行方式,提出若干发展建议为我国快递终端发展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