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5)
2023(10500)
2022(8840)
2021(8479)
2020(7117)
2019(16313)
2018(16216)
2017(30292)
2016(16142)
2015(18245)
2014(18078)
2013(17984)
2012(17088)
2011(15664)
2010(16423)
2009(15876)
2008(15813)
2007(14385)
2006(13633)
2005(12839)
作者
(44929)
(37389)
(37134)
(35616)
(23992)
(17372)
(17008)
(14283)
(14033)
(13488)
(12771)
(12475)
(12263)
(12218)
(11574)
(11400)
(10930)
(10823)
(10639)
(10407)
(9703)
(9036)
(8876)
(8572)
(8498)
(8416)
(8278)
(8250)
(7417)
(7185)
学科
(83316)
经济(83246)
管理(58653)
(51021)
(45189)
企业(45189)
方法(26401)
中国(24604)
数学(22192)
数学方法(22069)
(20405)
(20005)
地方(19216)
业经(17689)
技术(16959)
(16621)
(15956)
银行(15948)
(15349)
(14371)
金融(14371)
(14020)
(13593)
地方经济(13184)
(12471)
(12361)
贸易(12347)
技术管理(12187)
(11961)
(11399)
机构
大学(234452)
学院(232320)
(110485)
经济(108230)
管理(90603)
研究(83528)
理学(74230)
理学院(73423)
管理学(72688)
管理学院(72184)
中国(69288)
(56266)
(50493)
科学(43273)
财经(41603)
(41246)
(37730)
(37591)
中心(37532)
研究所(36085)
经济学(34722)
北京(33423)
经济学院(30766)
财经大学(30602)
(30338)
师范(30159)
(29917)
(29498)
(27486)
商学(25405)
基金
项目(132300)
科学(105320)
研究(104351)
基金(95163)
(80145)
国家(79425)
社会(68615)
科学基金(68551)
社会科(65104)
社会科学(65087)
(51036)
基金项目(49468)
教育(48029)
(42252)
编号(41774)
自然(39555)
自然科(38606)
自然科学(38598)
资助(38004)
自然科学基金(37953)
成果(35916)
(32852)
(30323)
课题(30253)
(29851)
重点(29831)
创新(29773)
国家社会(28507)
教育部(27015)
(26923)
期刊
(141347)
经济(141347)
研究(87205)
中国(57372)
(44972)
管理(43029)
(30536)
金融(30536)
教育(30479)
科学(27535)
学报(25662)
(24628)
经济研究(23395)
技术(23220)
财经(22405)
大学(21209)
业经(19778)
(19654)
学学(19155)
问题(17701)
农业(15940)
(15521)
技术经济(14934)
国际(14684)
世界(12287)
经济管理(12264)
理论(12195)
现代(11996)
商业(11817)
(11483)
共检索到402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荣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秀君  
目前 ,我国已正式加入WTO。加入WTO必将给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带来巨大的影响 ,因为世贸组织所确立的一系列规则和机制是用来规范和约束成员国的政府行为。本文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能力、目标、主体、客体、手段等方面入手 ,分析了加入WTO对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应对入世挑战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思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我国这些年的实践表明,宏观经济管理的难度,主要在于它的具体操作。操作中的偏颇或失误,往往会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引起两个或者三个新问题,宏观调控的成本有可能大于调控的收益,以至于不得不一再更换调控的目标和方法,引起“统——死——放——乱——统”的循环。总结这些年的经验教训,改进宏观经济管理的操作,需要探讨一系列问题,其中主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房维中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大体可以概括为,既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要防止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目前经济落后,人口众多,无论是增强国力,改善人民生活,还是解决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都需要经济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从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来说,只要工作做得好,也有可能使经济发展得快一些。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经济。国际国内的经验表明,经济快速增长可能带来的最大危险是通货膨胀。因此,快要有个度,这个度就是快到什么程度不致于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经济快速增长就不可能持久,而且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199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绩的一年,也是我国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学  
具有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可称之为新的宏观经济管理理论。运用新的宏观经济管理理论调控我国经济的关键,是具体分析我国城乡居民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通过适当调整主导消费的需求,引导消费,促进生产,激活我国经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钢  
中国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对它形成的历史逻辑进行学理分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以经济史为基础,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对计划经济总供求管理下的综合平衡阶段及其转向市场体制下宏观调控体系的过渡期的宏观经济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需求管理下的宏观调控阶段及其转向需求侧与供给侧并重的过渡期的宏观经济管理、新时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管理,以及新发展阶段推进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等四个阶段和两个过渡期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演变进行了梳理,将宏观经济治理主要特色概括为:注重顶层设计,突出宏观经济治理的战略导向;增加跨周期政策设计、在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之间进行科学抉择;注重从供给侧发力,推动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效协同等三个方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章奇  
经济公平是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即社会成员的各项投入与其所得相符。公平与效率是互相促进的,经济公平是公平竞争和机会公平的统一。实现经济公平是一个渐进过程,必须克服平均主义,解决以往积累的不公平问题。目前我国群体外收入差距过大而群体内收入差距过小,应合理地拉开群体内收入差距以促进提高效率,并为经济公平目标确定数量界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谷岩  
提高土地管理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目前,我国土地管理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副部长级,从地方的机构设置来看,土地管理工作也没有摆在应有的高度,类似珠海市管理土地的毕竟是少数,而多数地区的土地管理仍游离于决策层之外。在地方的机构改革中,土地管理机构存在着不同形...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鲁成  
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理论思考黄鲁成正确分析和认识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实施宏观调控的前提和基础。选择和确定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所应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是:首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经济发展的全部内涵去寻求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其次要运用系统论的原理,从整体、...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永定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新阶段余永定改革开放20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和政策日趋完善。首先,作为宏观调控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大体形成。其次,随着银行体制改革的顺利完成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建立,各种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逐渐齐备,货币政策传递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国芳  
本文从证券化率这个测度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量化关系的指标出发,建立了一个宏观市值管理模型,并根据对该模型的推导与分析,提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不能仅以实体经济为单一因素进行考量,而必须着眼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对立与统一关系,积极开展宏观市值管理,达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祥  
本文就新形势下国家审计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发挥其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别从健全审计监督机制、完善审计监督职责、创新审计工作思路等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伯基  
我们现在很快就要结束为期三天的非常成功的讨论了。总结一下这次讨论的结果,我想从三方面来讲:短期对策,宏观经济管理机构框架的改革,中期政策建议。一、短期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